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漾杂3号是云南省大理州内地方核桃经种内杂交选育出的核桃新品种,坚果扁圆球形,平均三径3.5cm;平均单果重13.4g,平均仁重7.8 g;平均壳厚1.0mm;内隔和内褶较薄,纸质,取仁较易,可取整仁,平均出仁率53.79%;仁饱满,黄白色,味香,核仁蛋白质含量18.26%,脂肪含量71.65%,风味香。经多年区域性试验表明,该品种具有丰产性好、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漾早香核桃是从漾濞泡核桃(J.sigillata D)实生种群中经过实生选种,发现特异单株,经无性繁殖培育而成的核桃新品种。该品种树势强健,树冠紧凑,果熟期早,抗病虫能力强,坚果品质与漾濞大泡核桃相当。坚果长圆形,刻纹浅,平均三径为34.77 mm×40.53 mm×33.11 mm,平均湿果质量17.1g,平均干果质量14.3g,缝合线稍隆起,紧密,底端(果蒂)平;平均壳厚1.0mm,仁浅黄白色。内褶壁革质,易取全仁,出仁率54.56%,仁饱满,味香,含蛋白质17.22%,脂肪69.19%。经多年区域性试验表明,该品种具有具有早熟、丰产以及较强适应性和抗逆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对攀枝花市现有的部分本地鲜食核桃单株坚果大小、壳厚、单果重、出仁率、种仁特征、壳面特征等方面进行了观察、测定和记录。结果表明:本地鲜实核桃单株坚果性状指标变化幅度较大,3径平均2.87cm~3.89 cm、壳厚0.92 mm~1.84 mm、干果重6.70 g~15.65 g、出仁率39.0%~60.5%。同时在种仁特征、取仁难易和壳面特征也存在多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4.
‘强特勒’核桃引种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特勒’是从美国引种的核桃优良品种,其亲本来自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2001年以穗条形式引入陕西.早实型,侧芽结果率80%-90%.在黄龙县展叶期和雌花盛期比当地核桃晚7d左右,从而减轻了黑斑病的感染及晚霜的危害.平均单果重12.8g,壳面光滑,缝合线紧密,壳厚1.5 mm,耐储藏.核仁重6.3g,出仁率49%.浅色仁率稳定在90%以上,品质极佳.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镇核1号"耐晚霜核桃新品种是根据无性系品比试验结果和坚果品质测定结果决选出来的。品种在镇雄县境内霜期较晚区域适应性强、产量高,具有很好的丰产性能、抗逆性强。与本地其它优良无性系对照品种比较,其单株平均挂果量明显占优;果大壳薄,壳厚1.0mm,三径平均值为37.3mm,单果重14.6g,约68个/kg;种子质量好,种仁饱满,仁色淡黄白色,食味香纯,粗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含量高达68.33%、20.0%。适宜在乌蒙山区海拔1200~1800m的范围栽植。该品种已由云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颁发了林木良种证。  相似文献   

6.
核桃优质乡土品种选育是保障产业发展所需种苗遗传品质的关键,2011年在贵州省息烽全县10个乡镇开展了核桃优良单株选择,为泡核桃采穗圃建设和进一步的品种选育提供繁殖材料。依据优树选择标准初选152株优良单株,坚果的单果质量和壳厚变异最丰富,出仁率变异最小。综合评分评选15株优良单株,主要是浅麻壳细香泡核桃类型。坚果的平均纵径为34.09 mm,平均侧径为30.48 mm,平均横径31.26 mm,平均单果质量8.85g,平均壳厚1.01 mm,平均出仁率58.3%,冠影面积产仁量平均为0.53 kg/m2。  相似文献   

7.
《山东林业科技》2004,(5):41-41
丰辉 树势较旺 ,直立 ,树冠圆柱形 ,分枝力强 ,为 1∶5 ,雄先型 ,中熟品种 ,侧花芽比例 80 % ,果实中等偏小 ,在肥水充足时可达 13 5g。平均出仁率 5 4% ,壳薄可取全仁。壳面较光滑 ,坚果长椭圆形。核仁充实饱满 ,品质极佳。抗病性强。鲁光 树势旺盛 ,树冠较开张 ,半圆头形。分枝力为 1∶4 7,雄先型 ,中熟品种 ,侧花芽比例 85 % ,每果枝平均坐果数 1 4 4,平均单个仁重 6 2 5g ,果实中等大小 ,但在肥水较好条件下单个仁重可达 15g。坚果品质极优 ,略长圆球形 ,壳面光滑美观 ,出仁率 5 6 6 8% ,核仁色浅至中。抗病性强。香玲 树势较旺 ,…  相似文献   

8.
以核桃壳和杏壳为原料,采用磷酸法制备活性炭,以亚甲基蓝吸附值、碘吸附值和得率为指标,研究了原料粒径和含水率对磷酸法活性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料的粒径和含水率对活性炭的吸附性能有重要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减小原料粒径,对提高活性炭吸附性能有利,而原料含水率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因不同原料而异。增加原料含水率,对核桃壳活性炭吸附性能的提高有利,但会降低小粒径杏壳活性炭的吸附性能。以核桃壳为原料制备活性炭时,选择粒径0.5~0.7 mm、含水率11%的原料为佳,得率可达41%,亚甲基蓝吸附值230 mg/g,碘吸附值874 mg/g;以杏壳为原料制备活性炭时,选择粒径0.7~1.2 mm、烘干的原料为佳,得率可达42%,亚甲基蓝吸附值87 mg/g,碘吸附值734 mg/g。  相似文献   

9.
2008年从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引入平欧杂种榛优良品系‘平欧28号’,在铁岭市农业科技园区内栽植。经连续7 a观察,‘平欧28号’在当地表现良好,平均单果重2.7 g,最大单果重3.7 g,果壳厚1.6 mm,出仁率52.15%,果仁乳白色,饱满光洁,香味可口,品质佳,具有抗寒、早结果、丰产、抗病性强等优良栽培性状。  相似文献   

10.
国外产8个竹种种子品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外国产3个属8种竹子种子的形状、颜色、大小等形态特征指标和种子的千粒重、纯净度、病虫害感染度、含水量、发芽率等质量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带壳颖果形状多为圆锥形、纺锤形,颜色以褐色、黄褐色、灰褐色为主,长度和直径分别为9~11 mm和1~4 mm;去壳颖果长度和直径分别为8~15 mm和1~3 mm;颖果种子的千粒重、纯净度、含水量、病虫害感染程度、实验室发芽率、温室发芽率分别为10~70g、70%~93%、0%~15%、7%~8%、40%~75%、70%~95%。2)带壳坚颖果的形状一般为卵圆形,颜色多以灰褐色为主,长度和直径分别为5~8 mm和2~5 mm;去壳坚颖果长度为4~8 mm,直径为2~4 mm;坚颖果种子的千粒重、纯净度、含水量、病虫害感染程度、实验室发芽率、温室发芽率分别为10~35g、85%~89%、6%~9%、0%、15%~50%,25%~69%。  相似文献   

11.
薄麻壳泡核桃是贵州主要农家品种,数量分布广,具有壳薄、取仁易、味香等特点。对薄麻壳泡核桃开展优良单株选择,拟为核桃苗木生产提供优良繁殖材料,为选育核桃优质农家品种提供技术支撑和遗传材料。2015年以来,对贵州省薄麻壳泡核桃进行选优调查,按照丰产性状和坚果品质进行初选和复选,应用多性状综合评定开展决选。预选优树30株,复选优树15株,按照国家标准决选优树6株,评选出来的6株优良单株,其单果重变幅为9.54~14.27g,壳厚变幅为0.97~1.30mm,出仁率变幅为50.24%~59.98%,含油率变幅为59.04%~70.67%,蛋白质含量变幅为19%~23.9%。优良单株壳面麻壳,其取仁难易、壳厚、出仁率、仁色等方面具有良好表现。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金华、绍兴2个薄壳山核桃种10多年引种调查认为:薄壳山核桃2年生苗移栽后,4~7 a进入结实期,10 a后进入大量结实期,其中:金华13年生最高株产16 kg;果形大,种实单粒重6.5~9.4 g,种壳厚0.9~1.1 mm,出仁率51%~56.9%,粗脂肪76.9%~78.5%,蛋白质8.5%~9.7%,可作为主栽品种发展。绍兴13年生最高株产14.6 kg,平均7 kg;单果较小,核果重5.5~6.3 g,核壳厚1.1~1.2 mm,出仁率52%~53.8%,种仁饱满,粗脂肪74.1%~74.4%,蛋白质7.5%~8.3%,可为供种或授粉树适当发展。上述2个品种适宜红河州海拔800~1 600 m的地方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13.
竹子果实形态及质量的观察和测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13个属40种竹子果实的形状、颜色、长度、直径等形态特征以及竹子种子的千粒重、纯净度、含水量、发芽率和发芽势等质量指标进行了观察和测定,其中20个种为首次报道.结果表明:带壳颖果一般为椭圆形、圆锥形、卵圆形,颜色以灰褐色、紫褐色和黄褐色为主,长度、直径和千粒重分别为10~20 mm、2~6 mm、20~40 g.去壳颖果一般为卵形、纺锤形、椭圆形,颜色以黄褐色和紫褐色为主,长度、直径和千粒重分别为5~9 mm、2~5 mm、15~25 g.种子纯净度、含水量、病虫害感染度、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为80%~95%、10%左右、低于10%、60%~80%、40%.坚果一般为墨绿色和褐色,种子长度、直径、大型坚果千粒重、小型坚果千粒重、纯净度、含水量、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为10 mm以上、10 mm左右、500 g左右、低于200 g、90%左右、60%(较高)、80%左右、60%左右.梨果为绿色、褐绿色,种子长度、直径、千粒重、纯净度、含水量、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为15~20 mm、14~18 mm、大于500 g、90%左右、60%左右、70%左右、40%左右.  相似文献   

14.
露丰是从早实核桃实生后代中选出的露仁核桃新品种,属早实核桃类型.坚果长圆形,壳厚0.5mm,成片状显露种仁;单果重13.0g,核仁饱满,味香不涩,出仁率86.3%,品质优良.侧花芽果枝率79.0%,坐果率82.1%,丰产性好.  相似文献   

15.
‘乡核1号’为甘孜州乡城县的实生乡土核桃优株,树势较强,雌雄花期同步,果实9月中旬成熟,果实椭圆形。核仁饱满,黄白色。平均单果重14.5 g,平均壳厚0.97 mm,取仁易,坚果出仁率61.6%,脂肪含量62.9%,蛋白含量21.2%。2014年4月通过四川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相似文献   

16.
以山杏壳为原料,用正交试验法,分别采用氯化锌、水蒸气活化法制备杏壳活性炭,并测定吸附能力,优选制备杏壳活性炭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杏壳活性炭的产业化生产提供技术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以氯化锌为活化剂制备杏壳活性炭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氯化锌溶液浓度50%,料液比1∶1,活化温度500℃,活化时间90min;水蒸气活化法制备杏壳活性炭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水蒸气流量5mL/min,活化温度900℃,活化时间120min。在本试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下,以氯化锌为活化法制备的活性炭得率为41.83%,碘吸附值为948.06mg/g,亚甲基蓝吸附值为133.42mg/g;以水蒸气活化法制备的杏壳活性炭得率为48.11%,碘吸附值为1001.67mg/g,亚甲基蓝吸附值为153.05mg/g,2种方法制备的杏壳活性炭均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17.
以废弃的松子壳为原料,采用水蒸气活化法制备松子壳活性炭,系统研究了炭化温度、活化温度、活化时间、活化剂用量等关键工艺因素对活性炭产品性能的影响,分析其对碘吸附值和亚甲基蓝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松子壳活性炭最佳工艺条件为:炭化温度为500℃、活化温度为860℃、活化时间为90 min、水蒸气流量为2.5 m L/min,此时松子壳活性炭得率为26.08%,碘吸附值为1 338 mg/g,亚甲基蓝吸附值为300 mg/g。松子壳活性炭孔径主要集中在3 nm左右,其平均孔径为2.396 nm,BET比表面积为105 2.68 m~2/g,总孔容积为0.630 6 cm~3/g,微孔容积为0.355 8 cm~3/g,占总孔容积的56.43%。  相似文献   

18.
采集经营管理相似的4个不同海拔(410、630、810、980 m)漾濞泡核桃(Juglans sigillata)果实,测定漾濞泡核桃果实相关性状指标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漾濞泡核桃果实性状在凤山县不同海拔存在极显著差异(P 0.01),4个海拔漾濞泡核桃变异幅度最大的性状是单果核仁质量(范围为2.72~10.01 g,变异系数为24.59%),三径值变异幅度最小(3.03~3.78 cm),其次是单果质量(9.12~17.98 g),壳厚(0.86~1.44 mm),出仁率(42.12%~59.12%)。综合分析,随着海拔增高,核桃品质逐渐提升,海拔980 m的三径值最大(3.58 cm),单果平均质量最大(14.09 g)、单果果仁平均质量最大(7.14 g),平均果壳厚最薄(1.10 mm),果实平均出仁率最高(54.73%),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19.
以凤阳山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与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林与针阔混交林0~20 cm土层为研究对象,采用干筛法,研究同一采样点不同林分类型土壤团聚体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稳定态有机碳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总体上,各林分土壤团聚体内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和稳定态有机碳含量随团聚体粒径变小均呈逐渐升高趋势。常绿阔叶林土壤团聚体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稳定态有机碳分别在0.5~2.0 mm(14.81 g/kg)、0.5~2.0 mm(1 748.28 mg/kg)和<0.5 mm(3.35 g/kg)粒径内最高,杉木林与常绿阔叶林分布规律一致;针阔混交林土壤团聚体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稳定态有机碳分别在<0.5 mm(12.77 g/kg)、2~5 mm (1 724.65 mg/kg)和<0.5 mm(2.88 g/kg)粒径内最高,柳杉林均在<0.5 mm粒径内最高。常绿阔叶林各粒径团聚体内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和稳定态有机碳含量基本高于杉木林同粒径;柳杉林各粒径团聚体内有机碳和稳定态有机碳含量也...  相似文献   

20.
库布齐沙漠藻类结皮层表面裂隙对水分蒸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初步揭示沙漠生物藻类结皮层表面裂隙对土壤水分蒸发的影响,本文通过模拟降水的方法对不同裂隙下沙漠藻类结皮层蒸发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5 mm、10 mm和15 mm 3种降水条件下,蒸发过程前8 h内,藻类结皮层不能有效地阻止水分的蒸发;无裂隙藻类结皮层比有裂隙藻类结皮层更能促进蒸发;大裂隙藻类结皮层比小裂隙藻类结皮层有利于蒸发。从蒸发逐日累计损失水量来看,藻类结皮层有无裂隙对水分蒸发作用表现出不同的规律:5 mm降雨持续4 d累计蒸发量为无裂隙藻类结皮层(37.8 g)大裂隙藻类结皮层(37.4 g)小裂隙藻类结皮层(36.8 g)纯沙土(36.4 g),10 mm降雨持续9 d累计蒸发量为大裂隙藻类结皮层(73.5 g)小裂隙藻类结皮层(73.1 g)纯沙土(71.1 g)无裂隙藻类结皮层(70.1 g),15 mm降雨持续12 d累计蒸发量为纯沙土(125.9 g)无裂隙藻类结皮层(122.6 g)大裂隙藻类结皮层(118.5 g)小裂隙藻类结皮层(111.6 g)。藻类结皮层裂隙影响土壤水分蒸发,并因降雨量差异其影响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