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荔枝是福建省重要的亚热带果树之一。但由于我省荔枝中熟品种比例大,成熟期集中,加上荔枝鲜果不耐贮藏运输,造成果实价格低廉,严重影响荔枝生产的持续发展。福建是我国荔枝生产的北缘地带,生产晚熟荔枝有着优越的地理气候优势。福清市是福建省荔枝主要产区之一,地处闽东的中部,  相似文献   

2.
龙海区是漳州地区荔枝主要产区,近年来对龙海荔枝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等做了较为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剖析当前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龙海区具有良好的发展荔枝生产前景及影响荔枝生产发展的症结所在,据此提出推动龙海荔枝产业持续发展转型升级的相关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3.
中国荔枝出口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中国是世界荔枝主产国家之一,1999年中国荔枝总产是其它荔枝生产国总产量的大约两倍。1995~2001年我国年鲜荔枝出口量为1.193×103~12.762×103t,荔枝罐头出口为4.029×103~14.995×103t。荔枝是我国的特色水果,在国际上具有广阔的市场。在阐述中国荔枝生产及国内贸易现状、世界其它荔枝主产国的生产现状、中国荔枝出口贸易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中国荔枝出口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增加荔枝出口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对荔枝生产中一些栽培技术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近10年来,荔枝生产中又出现一种新的现象,一般荔枝园丰收年份较少,能稳产的更是少之又少,病虫防治靠农药,效果时好时差,成花、着果、落果、虫果、病果等一连串问题仍常困扰着荔枝生产。前不久,深圳市龙岗区水果生产技术协会组织了40多位荔枝生产场的主要管理人员,针对荔枝生产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以研讨会的形式进行技术交流。在此,笔者针对生产者反映的一部分问题进行探讨。1防治荔枝霜疫霉病目前,霜疫霉病是为害荔枝最主要的病害之一,荔枝产区多数果农对此病发病条件和规律都有一定的了解,防治方法也掌握了不少。但此…  相似文献   

5.
<正>荔枝是我国重要的亚热带果树,是广东、广西、福建及海南等省区主要果树树种之一。荔枝生产上普遍存在的大小年现象,严重地影响了荔枝的经济效益。本试验对5个荔枝主栽品种大年和小年叶片的营养状况进行了研究,以期为生产上控制荔枝大小年结果提供一定的理  相似文献   

6.
佛罗里达州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引入荔枝试栽,但直到二战后,荔枝产业在该州才得到长足发展.当时佛罗里达州的许多县都建有荔枝园,直至最北端的Polk(波尔克)县和东海岸的Brevard县.1958年和1962年的冻害使佛罗里达州的荔枝生产遭到了毁灭性打击.自此.荔枝生产在该州几乎灭绝.  相似文献   

7.
泰国是盛产荔枝、龙眼的国家之一,且在世界荔枝、龙眼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现将我们赴泰国观察荔枝、龙眼生产的有关资料整理如后,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荔枝树体营养 花性与调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荔枝是我国南方佳果,在我省水果生产中占重要地位,也是主要出口创汇水果之一。由于荔枝存在结果迟,单产低、产量不稳问题,影响荔枝生产发展。过去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比较重视栽培技术、环境效应,随着研究逐步深入,认识也加深了,认为荔枝的树体营养、花芽分化、激素水平对丰产稳产有重要关系。为探索荔枝丰产稳产内在营养机理,开花性別的变化,进一步克服荔枝  相似文献   

9.
在广西浦北县,荔枝生产已有一定规模,种植面积已达2.2万hm~2余,尤其是中熟黑叶荔枝品种占80%以上。由于生产面积大,所产的荔枝上市过于集中,果品价格低,经济效益差,必须进行品种改良。因此,近年来广西浦北县已把部分中熟黑叶荔枝改接为早熟妃子笑荔枝品种,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但在生产实践中,荔枝高位嫁接还存在着较多的实际问题。一是高位嫁接后砧穗不亲和;二是嫁接的气候条件不适应,致使接穗萌芽率偏低。2004——  相似文献   

10.
黄君章 《广西园艺》2004,15(4):20-22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90年代,浦北的荔枝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逐年提高。但近年来,荔枝增产却不增收,主要是种植品种单一,产品集中上市,果树大小年结果严重,外观与品质欠佳,保鲜、包装、加工滞后。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荔枝在国际上的竞争问题更加突出,为了巩固和发展这一特色产业,现就浦北的荔枝生产面临的问题作出如下分析。1 浦北荔枝生产的现状据2 0 0 2年统计浦北县荔枝总面积2 .2 7万hm2 ,总产量为3.16万t,是历年来的最高产量,今年估计总面积达2 .2 9hm2 ,总产量为3.2万t。在2 .2 9万hm2荔枝中黑叶荔枝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业发展面临资源约束和生产率不高的问题。基于乡村振兴发展战略,需讨论土地规模与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本文以荔枝主产区广东、广西的392个农户调研数据为样本,以随机前沿函数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来估算化肥施用技术效率和衡量荔枝种植规模与化肥施用技术效率是否存在拐点,用多元函数模型进一步证实荔枝种植规模与化肥施用技术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荔枝种植户化肥施用技术效率为35.78%,荔枝种植户通过相互学习,合理利用现代化科技来提高化肥施用技术效率。门槛模型存在单门槛值,荔枝种植规模与化肥施用技术效率之间呈倒"U"型,荔枝种植户存在最优生产规模,荔枝种植户应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12.
荔枝生产存在结果少、产量低,影响经济收入,限制着荔枝生产的发展。影响荔枝产量因素是多方面的,氮素营养是荔枝营养中重要元素之一,施肥合理能提高产量,施肥不当反而使产量降低,所以,在栽培上有低肥高产,高肥低产的倾向,因此,合理施肥研究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灵山县是广西水果生产大县,也是广西荔枝生产第一大县,现有荔枝面积近4万hm2,年产量近10万t。灵山县每年都举办荔枝节,今年的荔枝节将于6月25~27日举行。灵山县栽培荔枝历史悠久,荔枝种植始于唐朝,现存最古老的一株香荔树,树干周6.15m,树高13.3m,树冠直径约15m。  相似文献   

14.
概述了我国荔枝安全生产基本情况及质量安全现状,分析了影响荔枝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提高我国荔枝质量安全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荔枝原产国和世界第一荔枝生产大国,蒂蛀虫是我国荔枝生产中的主要虫害。荔枝果实发育期是蒂蛀虫易暴发的时期。蒂蛀虫因蛀在嫩枝、果实内部很难防治,仅在成虫期较易杀灭。本文通过"摇树惊动蛾法""捡拾落果判断蒂蛀虫羽化高峰期法""成虫羽化进度观测法"及三种方法综合运用,有效判断蒂蛀虫羽化高峰期,并通过合理使用化学农药防治蒂蛀虫,是一项荔枝生产过程中高效、易操作的实用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6.
荔枝霜疫霉(Peronophythora litchii Chen ex Ko et al)引起的荔枝霜疫病是我国荔枝生产和贮藏运输过程中为害最严重的病害,极大地威胁着我国荔枝产业的健康发展.该病可为害荔枝嫩叶、嫩枝、花穗及果实,流行年份对荔枝产量影响极大.笔者主要从荔枝霜疫病的症状、病原菌的分类和生物学特性、发生与流...  相似文献   

17.
荔枝营养丰富,为我国岭南特色水果,在世界各地享有较高声誉。尽管我国已加入了WTO,但由于多种原因,特别是进口国的技术壁垒,这一特色名优果品出口数量一直不大。在各地荔枝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产量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为保护果农生产积极性,打破进口国技术壁垒,促进岭南荔枝走向世界,深圳市农林渔业局会同深圳市进出口检验检疫局,决定建立出口荔枝生产基地,并在深入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于2003年4月出台了《深圳市荔枝出口生产基地认定实施方案》。目前,深圳已成为全国第一批实施荔枝出口生产基地注册的地区,并正在开展龙眼及其加工品的出口注册认定工作。  相似文献   

18.
荔枝是我省水果中之“珍品”,其种植面积与产量居全国第二位。进入八十年代以来,荔枝在国内外市场上的需求量急剧上升;为此,我省除着重在闽南三角洲地带发展荔枝外,应当重视开发利用闽东沿海内海湾小气候条件,建立晚熟荔枝生产基地。 1987年6月份,省园艺学会组织有关人员赴闽东沿海考察果树生产,8月份又在福州召开“开发闽东沿海内海湾地区,发展亚热带果树的论证会”认为可在该地带建立晚熟的荔枝生产基地。现就有关问题提出若干粗浅看法,供商榷。  相似文献   

19.
荔枝一直是广西钦州市的特色产业,钦州荔枝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占到广西总量的一半,钦州也是全球第二大荔枝生产基地。为不断提高钦州荔枝市场竞争力,全力打造钦州荔枝品牌,钦州市全面启动荔枝精品果园创建活动;并成立了荔枝精品果园建设领导小组.分管领导亲自抓,制订了实施和技术方案,对纳入的市级精品果园给予重点扶持。  相似文献   

20.
近十几年来 ,荔枝生产迅猛发展 ,栽培面积大幅增加 ,但荔枝的产量却增加很少。为此 ,笔者在本地区范围内进行了调查 ,分析荔枝低产的成因并进行了增产试验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荔枝低产成因1 1 苗木质量低劣 由于荔枝苗木生产体系不完善 ,对育苗及售销过程缺乏有效管理和监督机制 ,致使一些品种混杂 ,带有严重病虫害的苗木流入生产单位 ,造成投产迟 ,果实品质差 ,产量低。1 2 土壤瘠薄 ,肥力不足 荔枝大多种植在荒山或冲积沙荒。这些地方土层薄 ,土壤肥力差 ,有机质含量低 ,出现营养失调和生理病害。1 3 落果严重 授粉受精不良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