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初产树修剪以轻剪为宜,主要修剪交叉重叠枝,徒长技、过密枝、阴枝、弱枝、枯枝、病虫枝。对枝条疏而长的品种如黑叶等进行新消剪项;对生长过旺、交叉或已接近交叉的枝条轻度回缩,剪去转绿枝梢的一半;对枝条短而密集的树采取适当疏删修剪,剪去部分过密枝,去弱留强,留2~3条健壮枝消。方法是先下后上,先内后外,先大技后小技。2挂果大树修剪主要是回缩修剪和疏剪。一般是短截上年的结果枝,修剪量根据不同品种、栽种密度及技梢强弱而定。一般多剪至上年结果母枝的中下部,必要时也可剪到2~3年生枝条。强树重剪、弱树轻剪。还可适当…  相似文献   

2.
荔枝,历来是人们喜爱的佳果,苏轼曾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之句。荔枝主要产地为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海南等省。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技术的推广应用,许多荔枝的优良品种在各地大面积种植,我国荔枝产量逐年提高,但荔枝果实比较妖嫩而不耐贮运。为使此佳果能远运全国各地,人们一直在探求更好的荔枝采后商品化处理及贮存方法,并取得一定成绩。本文介绍荔枝的采后商品化处理及运输时应注意的问题,供农民朋友们参考。荔枝的保鲜贮运包括如下步骤:采收→初步分选→去果梗或扎成果束→装箱→防腐保鲜处理→晾干→包装…  相似文献   

3.
荔枝是一种重要的热带水果,采后腐烂比较严重,尤其是在经过商业化的硫磺处理和酸化处理后腐烂更严重。已有研究发现,在销售环节中荔枝易感染的真菌主要有拟茎点霉菌、拟盘多毛孢菌、青霉菌、木霉菌、链格孢菌和镰刀菌。其中,青霉菌是最主要的致病菌,尤其是在硫磺处理和低温贮藏环境下最容易发生。商业化的SO2熏蒸刺激荔枝果皮细微开裂,不仅引起水分迅速流失,造成荔枝果皮褐化,而且为在果皮表面繁殖的腐烂病菌入侵提供通道。  相似文献   

4.
正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http://dx.doi.org/10.1016/j.scienta.2015.09.051),来自意大利果树研究部的Milena Petriccione等人研究了壳聚糖(1%)处理对荔枝果实贮藏品质和营养特性的影响。荔枝是非呼吸跃变型水果,采后寿命短,对褐化、冷害、紫斑病和微生物引起的腐烂敏感。荔枝采后用1%壳聚糖处理,然后在7℃下贮藏21 d,分析其品质及营养特性。研究发现,壳聚糖处理有效控制了果实重量  相似文献   

5.
以海南‘妃子笑’荔枝为材料,探究了采前喷施次磷酸钾对果实品质及采后贮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采前喷施次磷酸钾提高了单果重和坐果率,有利于增加产量;提高了果皮颜色参数a值和花色苷含量,促进果皮转红;提高了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改善了果实品质。同时,次磷酸钾处理提高了荔枝中黄铜和总酚含量,降低了采后褐变指数,说明次磷酸钾处理在荔枝的采后贮藏过程中,可以增加果实的耐贮性。  相似文献   

6.
1培养好结果母枝老树、弱树或载果多的成年树,用一次秋梢为结果母枝。可在采果前适量施一次复合肥,喷一次增果灵(广西产)。8月中、下旬重施攻芽肥,每产 50kg鲜果淋(或撒)施 1~ 1.5kg复合肥,喷增果灵,促使秋芽8月底抽发,11月底老熟。对于结果适量的壮年树,以第二次秋梢为结果母枝。采果前 10~15天施“送嫁肥”,按 50kg鲜果施复合肥1~1.5kg,加尿素0.5kg或腐熟花生麸0.5kg,冲水淋树盘,叶面喷施增果灵,争取7月底8月初抽发第一次秋梢。梢叶转绿时,轻施一次复合肥催其9月老熟。在…  相似文献   

7.
正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http://dx.doi.org/10.1016/j.scienta.2015.10.017),来自印度比哈尔农业大学的Pushpa Kumari等人研究了采后水杨酸和壳聚糖处理对荔枝采后果皮褐化及果实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荔枝是亚热带水果,极易腐烂,采收1~2 d后就会因果皮褐化、果实品质退化而失去商业价值。研究人员分别用水杨酸(0.5 m M和1.0 m M)、壳聚糖(2%)及两种物质同时共同处理生理成熟的荔枝(帕比)果实。处理方  相似文献   

8.
Lima等研究表明,在室温(251±1.5℃,693%UR)下用打孔的聚乙烯薄膜包装保存荔枝果实6天,能有效减少果重损失、果皮褐变和保持果皮花青素含量。泰国学者Chakraborty等研究发现,  相似文献   

9.
薛超雄 《蜜蜂杂志》2012,32(3):28-28
一般来说,蜜源好、天气好、蜂强,产蜜量就高。但有时候事实并不完全如此。让我举例子对比说明。  相似文献   

10.
1及时中耕除草中耕深度10~15cm,离树党80~100cm处可深些,这样可清除杂草、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蓄水供肥能力、加速土壤熟化、改善土壤结构。2适时适量施用促消肥来后即施肥,促使夏悄早发,施肥要以有机肥为主,配施化肥,施肥量占全年总量的50%,株产25kg左右的批把树,沟施鸡鸭粪2.5~5kg、尿素0.25kg、复合肥2~3kg,最好再加施高效硼镁0.25kg,施肥后覆土。3防治虫害主要虫害是黄毛虫和举尾虫,可人工捕捉,或用敌敌畏1000倍液、25%敌杀死3000倍液、10%高效灭百可2000~2500倍液喷洒防治。4注意修剪要剪去病虫技、疏去或回缩衰…  相似文献   

11.
<正> 夏秋两季,气温高,雨水多,日照时间长,正是桑树制造养分、旺盛生长的时期。据测定,每根枝条平均两天就长一片叶。此期桑树制造的养分,除供当年生长所需外,还要充实树体,为下一年的生长发育积累营养。因此,夏秋季除加强桑园管理,促进桑树旺盛生长外,还要注意采、养结合,做到既不浪费桑叶,又不影响树体。西乡县板桥乡水车村六组有6亩密植  相似文献   

12.
我写的<广西2008年荔枝流蜜预测是个丰收年>一文刊登在<蜜蜂杂志>今年第2期上.  相似文献   

13.
从果园果树根系土壤中分离得到拮抗菌株N-1,结合形态学表征、微生物基础生理生化特性及基因序列分析,菌株N-1被鉴定为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 siamensis)。活体试验表明,拮抗菌N-1能够显著降低荔枝果实在采后贮藏期的腐烂率,此外,基于荔枝褐变的发生,荔枝果实的好果率得到了很好的提升(p<0.05)。提高荔枝果实的好果率,其活体防效是通过参与诱导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等病程相关酶活性的提高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1 早施重施基肥 枇杷采后是改良土壤的重要时期 ,本次施肥在全年中很重要 ,通过早施肥、重施肥 ,培养健壮充实的夏梢 ,抽生高质量的花穗。在采果结束前 10~ 15天施肥 ,以有机肥为主 ,配施化肥。每产 2 0kg果沟施干鸡鸭粪 10kg或饼肥 2~ 3kg加沼肥 2 0kg ,拌钙镁磷肥 1kg。果园缺钙会影响夏梢生长和果实品质 ,酸性较大的黄红壤果园 ,每株可加生石灰 1kg ,化肥可用三元复合肥 1kg加尿素 0 5kg。2 园地管理 枇杷采后恰逢“梅雨”季节 ,要结合生态果园建设进行整园 ,梯地整成前高后低的斜面 ,减少水土流失。清理梯土内侧…  相似文献   

15.
16.
采葵花蜜要防止垮蜂葵花是内蒙古哲里木地区保龙山,保康和吉林省太平川一带秋季的主要蜜源,产蜜量高,比较稳产,特别是保康一带有蜜库之称。然而采葵花蜜容易垮蜂,10多脾蜂的继箱群采完葵花蜜,只剩3~4框蜂。笔者通过实践总结出垮蜂的原因:1.葵花蜜粉充足、压...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我市有些地方利用高接换种技术进行劣种换优,取得了较好效果,提高了经济效益。高接换种主要是针对3年生以上的结果树。高接换种后,只要加强管理,一般1~3年即可恢复树冠并开始投产。  相似文献   

18.
今年1~3月,桂南地区遭遇罕见的长时间低温雨雪天气,加上白糖涨价,致使很多蜂场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但是,天无绝人之路,4月份天气回暖好转,在有四月荔、大造荔、黑叶荔、进凤荔、香荔等和广眼、储良、石硖、大乌圆等早、中、晚熟的混合  相似文献   

19.
1 采前管理 采前管理不仅直接影响葡萄的品质和产量 ,更影响其贮藏效果。需修剪果穗 ,小粒、伤粒和病粒不仅影响果穗的外观 ,而且是贮藏期间的传染源。因此 ,必须在采前彻底剪除。在果实着色期 ,控制氮肥 ,增施磷、钾、钙肥。具体可每隔 7~ 10天喷一次 1 0 %~ 3 0 %过磷酸钙或草木灰浸出液 ,或 0 2 %~ 0 3%磷酸二氢钾 ,或0 2 %氯化钾 ,共喷 2~ 3次。此举可有效地防止后期出现软粒及蔫尖现象。在果粒开始着色时 ,摘除果穗附近的老叶及其上方的副梢 ,使果实光照充分 ,加大架面通风量 ,降低架下湿度 ,减少病害发生。但摘除老叶不可太…  相似文献   

20.
正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http://dx.doi.org/10.1016/j.scienta.2016.12.024),来自智利农牧业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研究了影响哈斯鳄梨采后贮藏过程中成熟的采前因素。全球鳄梨产业的主要挑战是提供成熟度一致的产品。鳄梨种植的各种条件,尤其是环境、土壤和农艺管理,会对成熟度产生影响。研究人员旨在确定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