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胚乳突变基因改良鲜食玉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胚乳突变基因的遗传、互作及其表现,并结合作者自身的认识,对如何利用这些突变基因进行鲜食玉米育种作了探讨。鲜食玉米遗传改良已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已由简单地利用单隐性胚乳突变体,向多隐性胚乳突变基因利用转化,并与籽粒颜色的改良、花粉直感的利用结合起来。今后的鲜食玉米种类将更多,品质会更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微胚乳玉米花粉与普通玉米授粉杂交当代玉米籽粒的性状及含油率,为利用微胚乳玉米花粉直感效应改良普通玉米品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个微胚乳玉米自交系和6个微胚乳玉米杂交组合为父本,与3个普通玉米品种进行授粉杂交,以普通玉米品种自交为对照(CK),测定分析各组合杂交当代玉米籽粒的百粒重、胚重比、含油率和胚含油率等性状,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以微胚乳玉米自交系的花粉和微胚乳玉米杂交组合的花粉分别与普通玉米授粉,总体上均可提高其当代籽粒的百粒重,尤其对提高桂单0810×71-72、桂单0810×45-48、桂单166×71-72、桂单166×49-52、桂单166×65-66、桂单901×61-62和桂单901×49-52组合百粒重的效果更佳;各杂交当代玉米籽粒百粒重的相对花粉直感效应值中除桂单0810×63-64组合外,其余组合较其对应的CK提高1.37%~20.27%;8个微胚乳玉米材料花粉授粉均可显著(P<0.05,下同)或极显著(P<0.01,下同)提高桂单0810、桂单166和桂单901当代籽粒的胚重比;杂交当代玉米籽粒的含油率较其对应CK提高18.55%...  相似文献   

3.
鲜食玉米的品质评价及采收期品质变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鲜食玉米是当今世界新开发的高档蔬菜品种之一。本文就鲜食玉米品质评价方法、影响鲜食玉米品质的因素、采收期对鲜食玉米品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刘有军  王汉宁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394-6395,6412
为了利用高油玉米花粉直感效应及其与普通玉米杂交的杂种优势效应来改善普通玉米籽粒的品质。通过花期观察,筛选出与高油115花期相遇的普通玉米品种郑单958、富农99-8、豫玉22、农大108和9905-1,分析它们与高油115杂交后杂交当代籽粒的含油量、赖氨酸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与高油115杂交后,普通玉米的平均含油量增加了1.35%,郑单958增加最多,为2.34%;籽粒赖氨酸平均含量提高了0.036%,郑单958提高最多,为0.05%;蛋白质含量也普遍提高。郑单958×高油115是甘肃省遗传效应"三利用"的最佳组合。用高油玉米花粉给普通玉米授粉,能有效提高杂交当代籽粒的含油量、赖氨酸含量和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授粉后不同组合对籽粒性状的影响,以期为高油玉米的生产和品质的改良提供一些基础依据。[方法]通过3个普通玉米品种与3个高油玉米品种混种,利用高油玉米花粉为普通玉米授粉,研究高油玉米花粉对普通玉米籽粒性状的影响。[结果]通过花粉直感效应,普通玉米在接受高油玉米花粉后籽粒产量提高或变化不大,胚的重量有显著增加。普通玉米和高油玉米杂交与相应的普通玉米自交相比,籽粒中胚的比重和蛋白质含量都有所增加。[结论]接受高油玉米花粉促进了普通玉米籽粒中胚的发育和生长,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籽粒品质。  相似文献   

6.
高油玉米以其所具有的特有品质,显现出强有力的市场竞争优势,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是值得快速推广应用的一种特用玉米,但由于多种原因影响了高油玉米的迅速推广应用。本文对高油玉米花粉直感现象进行了综合分析,阐述利用花粉直感现象,用高油玉米单交种做父本,用普通玉米杂交种做母本,在提高产出籽粒含油量的同时,植株性状和产量与普通玉米相同,以期为生产利用实现优质高效农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普通玉米品种品质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河南省1988年后审定的普通玉米品种品质性状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审定品种籽粒营养成分变化趋势是粗蛋白含量略有提高,粗脂肪含量有所下降,淀粉含量增加但年际间变化不大,赖氨酸含量呈现极大的波动性,2006年之后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籽粒营养成分的含量受基因型的影响,但环境条件同样是影响籽粒营养品质的关键因素;同时籽粒营养成分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玉米育种过程中,应根据生产上对不同类型品种的需要,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选育优质专用型玉米新品种。  相似文献   

8.
鲜食玉米又称“果蔬玉米”,是指玉米籽粒中某些营养成分含量较高,或是特殊的采收时期用以特殊用途,是普通玉米以外适合鲜食的各种玉米类型,具有特殊的营养品质和适口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适合鲜食的优质专用玉米品种相继出现,其栽培面积也日趋扩大。  相似文献   

9.
通过多个高油玉米与普通玉米杂交种掖单19号混种,利用高油玉米为掖单19号授粉,研究高油玉米对掖单19号的花粉直感效应.结果表明高油玉米对普通玉米掖单19号的花粉直感效果显著,使掖单19号子粒含油量提高40.5%~65.3%,改变了淀粉和蛋白质含量;高油玉米与普通玉米混种的花粉直感效应并未降低子粒产量,而且起到了稳产作用;混种模式栽培无论子粒收获后的秆叶产量或青贮利用产量,均比普通玉米提高30%以上;筛选出了花粉直感效应的最佳组合为掖单19号×高油115.  相似文献   

10.
玉米品质除受基因型的影响外,生态环境因素对玉米品质也产生很大的影响。作者综合了国内外大量研究结果,论述了生态环境和气温变暖对玉米籽粒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高油玉米与普通玉米相比,不仅含油量高,还富含蛋白质、赖氨酸等多种成分。利用高油玉米的花粉直感效应改善普通玉米的品质和产量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2.
普通玉米与高油玉米杂交当代籽粒性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高油玉米群体IHO的3个农艺性状比较优良、籽粒粗脂肪含量高的稳定品系为父本与生产上广泛应用的6个优良自交系为母本杂交,通过对亲本及其杂交当代籽粒的粗脂肪含量和百粒重的初步比较分析,发现杂交当代籽粒粗脂肪含量和百粒重都具有杂种优势效应和花粉直感效应,认为可通过合理利用该效应来提高玉米籽粒产量和改进籽粒品质.  相似文献   

13.
覆膜及氮磷施用量对春玉米主要品质的调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研究了覆膜、不同氮磷肥施用量对不同玉米品种籽粒主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籽粒品质品种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氮肥主要调控玉米籽粒的蛋白质、淀粉含量,磷肥的作用较小;增施氮肥,玉米籽粒中蛋白质含量增加 0.63 %~0.87 %(覆膜)、0.71 %~0.75 %(露地),淀粉含量减少 0.78 %~1.74 %(覆膜)、0.54 %~1.02 %(露地);覆膜栽培不仅具有增大玉米籽粒容重的作用,而且能使玉米籽粒淀粉含量增加 0.32 %~2.69 %,蛋白质、脂肪的含量分别降低 0.29 %~1.63 %、0.17 %~0.72 %;施肥对玉米籽粒容重和赖氨酸含量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天津市鲜食玉米品尝鉴定实践及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鲜食玉米外观和食用品质鉴定是试验中考察的重要目标性状之一,是决定品种是否通过审定的主要依据.天津市鲜食玉米品种品质品尝鉴定方法和技术不断完善.目前采取了两套评分体系,即试点评分和专家评分.鲜食甜、糯玉米品质评价包括营养品质评价、鲜食品质评价和加工品质评价.在区域试验中主要涉及的是鲜食品质评价,即感官品质评价.天津市除鲜食甜、糯玉米品种预备试验和区域试验外,单独设立一组品质品尝鉴定试验,参试品种包括预备试验和区域试验所有品种.田间管理主要包括分期播种、人工自交授粉和采收.蒸煮时注意时间的把握.  相似文献   

15.
针对鲜食玉米在云南省实际生产中遇到的品种杂乱、品质参差等问题,为了筛选出适合在洱海流域种植的高品质鲜食玉米品种,采用外观表现、食用品质、商品价值、基本营养品质等4个方面的34项指标,对14个品种鲜食玉米的栽种适用性和品质表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相同自然环境和农艺条件下,14个品种鲜食玉米的外观、食用、商品、营养等表观品质存在显著差异; 2)品质最佳的白色糯玉米品种为‘农科糯336’,其色泽明亮均匀,外观评分26.83,籽粒含水量69.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75%,品尝评分54.2; 3)‘中彩糯518’是4个品种的彩色糯玉米中表现最好的,其穗长19.6 cm,秃尖0.36 cm,外观评分24.50,外观和商品品质相对较好; 4)在甜玉米品种中,‘瑞佳甜4号’品尝评分57.29,胚占比2.98%,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08%,品质优于‘昌甜100’; 5)‘农科玉336’为品质最优的甜加糯玉米品种,其外观评分26.33,品尝评分48.57,煮后硬度8.27×105 Pa,穗重258 g。  相似文献   

16.
玉米籽粒容重与产量和品质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了解不同品种玉米籽粒容重的差异及其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方法】采用聚类分析、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的方法,对多个玉米品种籽粒的容重和产量、品质性状进行分析。【结果】将山东省最新审定的29个玉米品种划分为三类,高容重型(H-TW)、中容重型(M-TW)和低容重型(L-TW)。玉米容重的变异来源于基因型和试验地区,二者均达极显著水平。受基因型控制的籽粒形状是决定容重的重要因素,不同粒型之间容重差异显著,容重值排序是爆裂型>硬粒型>马齿型。施氮肥对玉米容重的影响不大,同一品种不同的施氮量处理之间玉米的容重差异不显著。相关分析表明,不同类型玉米籽粒容重与千粒重和产量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容重与蛋白质含量和淀粉总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粗脂肪含量呈负相关。通径分析指出赖氨酸含量对玉米容重起负作用,且由于决定系数最小(R(3)2=-0.05%),成为影响容重的主要限制因素,尤其是对蛋白质形成的限制,但对淀粉总含量的限制作用较小。【结论】提高玉米籽粒容重,应该首先着眼于籽粒总淀粉含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生物活性稀土微肥对玉米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Hm-9玉米为试验品种,研究生物活性稀土微肥对玉米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活性稀土微肥可以提高玉米产量以及玉米籽粒可溶性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18.
糯玉米又称为粘玉米、蜡质玉米,是由糯质基因wxwx控制的玉米胚乳突变类型,其籽粒中所含的淀粉几乎全部为支链淀粉.糯玉米在我国及其他一些国家主要用作鲜食.鲜食糯玉米具有食味品质优良,营养价值丰富的显著特点,具体表现为:1、煮熟后柔软细腻、甜粘清香、皮薄无渣,非常适合东方人的口味。2、淀粉消化率高,籽粒中可溶性糖、优质蛋白质组分、赖氨酸及其它多  相似文献   

19.
通过混合不同遗传票房花粉授粉法,探讨玉米杂交当代籽粒优势和高油玉米油分直感效应。对普通自交系与高油自交系和普通杂交种与高油杂交种2套材料的试验结果表明,杂交当代籽粒均存在杂种优势,杂交籽粒重增加幅度因组合而异。自交系间杂交籽粒重比母本自交粒平均增加约10%,杂交种再杂交粒重平均增加2.97% ̄4.68%,自交系和单交种的同一母本分别与普通玉米杂交和高油玉米杂交,杂交籽粒百粒重平均相差0.5g,杂交籽粒含油量均增加。普通玉米间杂交籽粒含油量增加有超亲现象,普通玉米做母本和高油玉米杂交,籽料含油量增加,但无超亲现象,是高油玉米油分基因花粉感效应所致。估计出杂交当代玉米含油量的花粉直感效应值为0.35。  相似文献   

20.
玉米是高秆高产作物,生育中一期易受风灾侵袭发生倒伏.倒伏后的玉米植株彼此覆盖,茎叶重叠,影响通风透光,妨碍光合作用正常进行。并且,倒伏不利于授粉结实,还能引起根系的折断损伤,导致吸收机能减弱,影响籽粒饱满和籽粒品质,对玉米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因此,防止玉米倒伏是玉米稳产高产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