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干旱区开发中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任务.以榆林市农业生态科技园为例,阐述了农业生态科技园的内涵与设计原则,分析了本区设立科技园的优势,它集科技农业示范、干旱区生态农业示范、农产品加工和农业观光旅游于一体,并结合农业培训、农业科技推广等相互协调发展,以沙产业为中心,突出干旱区特色,同时提出了产业园的管理模式,并对其产生的效益进行了分析,以求对干旱区农业的发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2.
本文回顾总结了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简称栾城试验站)30 年来在河北省栾城县及太行山前平原开展的示范实践与成果。1978 年栾城县批准为3 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综合科学试验基地县之一, 20世纪80 年代初栾城试验站率先开始设施农业、农村新能源、秸秆机械化覆盖、小麦模式化栽培等新技术研发与示范, 80 年代中期开始了农牧果结合的城郊型农业模式和生态循环农业模式集成示范, 90 年代初率先开展了以节水技术为核心的资源节约型农业模式示范, 21 世纪初开始了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都市农业模式示范实践。30 年来栾城试验站以服务农业、服务地方为宗旨, 积极探索农业现代化道路与关键支撑技术, 拉开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序幕, 引领了我国现代农业关键技术研发与区域示范, 探索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为区域农业乃至全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回顾总结了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原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成立40年来的主要科研历程与业绩。40年来,不忘初心,不断探索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与模式,20世纪70年代末探索了农业机械化示范模式,80年代开展了恢复型生态农业模式示范,90年代开展了资源节约型农业模式示范,21世纪初探索了智慧农业和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砥砺奋进,不断创新农业系统调控理论与技术体系,创建了农田SAPC水分传输与界面调控理论,量化了农田氮素通量过程,建立了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理论与技术,发展了咸水安全灌溉理论,建立了林业生态工程理论,创建了食物链模型,创新小麦育种体系;扎根农业,组织了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等大规模区域农业示范,不断引领开展区域示范服务;放眼世界,不断拓展国际合作与创新平台,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山江湖工程可持续农业示范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江西省贫困山区、平原红壤丘陵区和鄱阳湖区最具代表性的3种持续农业示范模式,并分 别对其特点、机理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杨凌节水农业综合技术体系集成与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杨凌节水农业综合技术体系集成与示范区建设的设计构想。示范区设计以现有节水农业技术在西北半湿润区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研究为基础。通过技术筛选、技术集成及示范,形成规范化技术标准。在综合分析节水示范区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基础上,对节水技术进行组装凝练,建设综合节水示范区,监测示范区的农业和生态用水变化状况,评估节水效益;探索渠灌区节水农业综合示范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节水农业技术集成和发展模式,形成与市场经济接轨的示范区建设、运行与管理机制;建立示范区节水效益评估方法及监测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6.
简述了江西省贫困山区、平原红壤丘陵区和鄱阳湖区最具代表性的3种持续农业示范模式,并分别对其特点、机理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由于种植习惯、水利设施、栽培制度、经济状况等制约因素,雨养种植仍然是坦桑尼亚当地最普遍的水稻生产方式,高产栽培技术推广进程缓慢.中国援坦桑尼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实施"中国农业技术惠坦行"项目,送技术进村,让农户亲身体会和感受实践效果,这种推广方式易于被当地广大农民接受,"村级示范"已成为这些年中国专家在非洲示范推广高产栽...  相似文献   

8.
渠灌类型区农业高效用水模式与工程示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系在完成“九五”国家农业高效用水科技产业示范工程项目“渠灌类型区农业高效用水模式与产业化示范”专题研究的基础之上,结合示范区建设及运行管理等情况总结而成。在分析研究渠灌类型区农业用水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渠灌类型区实现农业高效用水的基本思路,依据上述思路确立了提高渠灌区输水过程用水效率、田间灌溉过程用水效率与生产效率,以及提高灌区工程运行管理水平的技术与措施;其次,根据以上研究结果进一步确立了渠灌类型区农业高效用水的模式,并建立了相应的实体模型进行工程示范,初步验证和确立了这种高效用水模式。  相似文献   

9.
《南方农业》2008,2(3):94-94,F0003
重庆渝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科技部等六部委于2001年批准成立的全国首批21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之一,也是科技部批准的国家863计划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工程重庆示范区,其前身是重庆市人民政府1997年批准成立的第一个市级现代农业开发园区.  相似文献   

10.
漳州市水土保持农业体系试验示范及其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漳州市霞美水土保持农业体系示范区是亚洲湿热带地区水土保持网络(ASOCON)于1990年在中国实施的唯一试验示范项目。本文通过对该示范区12年来开展的16种水土保持生态农业措施的比较分析,探索了小区域水土保持生态农业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与方法,提出了适合于漳州丘陵区的水土保持生态农业模式,值得在闽南丘陵区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1.
一是整合支农扶农政策和资金,对农业产业化项目分类给予基础设施建设补助。二是加快推进土地集中,流转规模达到40万亩,结合农业产业调整和土地规模经营,有针对性地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完成土地整理8万亩,新增耕地8000亩,改造农田基础设施建设3万亩。三是加快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培育10个休闲农业示范基地,新建茶叶、蔬菜、特色花木、特色水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陕西杨陵渠灌类型区帅家及上湾两村6家定点农户经济状况2年的实际调查及对比分析,其结果充分证明实施“渠灌类型区农业高效用水模式与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2年多来,通过农业高效用水新技术的组装、集成及高科技信息技术与综合农业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已使农村及农民家庭经济状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南方农业》2010,(1):21-21
2009年12月1日在重庆市科委举行的“重庆市开放示范研发平台”授牌仪式上,依托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建设的“重庆市茶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9家经过严格程序评审和认定的单位,被授予重庆市首批“开放示范研发平台”。  相似文献   

14.
太行山前平原是华北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典型农业高产区, 农业集约化程度较高, 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随着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水资源严重匮乏, 地下水超采严重, 农田面源污染日益加剧等问题, 严重影响了该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精准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必然选择。在农业生产以农户单元为主体的我国现实情况下, 选择县域精准种植模式是有益的尝试和探索。选择农田管理有代表性的河北省栾城县作为示范区, 进行精准农业技术的试验与运行实施模式的示范。在县域尺度上通过划分公里网格的方法建立GPS 定位的县域精准种植观测网, 确定288 个有效采样点, 在中心示范区尺度按20 m×20 m网格对耕层和亚耕层确定采样点, 进行农田基本数据调查和空间变异分析。通过优化管理网络咨询平台组装县域尺度的优化施肥模式, 并根据区域特点建立多种节水种植模式进行推广。在大田尺度和温室大棚示范智控半变量节水灌溉系统, 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增长。推广示范用于小麦的智能精准收获系统, 为区域精准农业的发展提供示范样板。县域精准农业技术研究与示范工作, 为未来区域性精准农业的全面实施进行了技术尝试, 提供了示范样板。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协学函[2009]75号"关于下达2009年度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示范项目和英文版期刊国际推广项目的通知",农业工程学报入选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根据要求入选精品科技期刊示范  相似文献   

16.
抓点示范是加快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有形抓手。在总结多年农技推广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甘肃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的推进,以及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计划行动的实施,围绕产业布局、基地建设、技术研发、合作攻关、宣传培训和展示窗口六个方面,提出了做好农业技术推广抓点示范工作的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是一个农业大区,拥有土地面积620km^2,其中耕地面积3.2万hm^2。全区总人口50.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0.2万人。根据中央、省、市统一部署,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以区委、区政府确立的“扶持一批龙头产业、两个示范基地(运河以东、以北为大蒜种植基地,紫庄、大吴为优质蔬菜基地)、3个高效园区(大洞山石榴园、宗庄桃园、汴塘镇杏园)、4个养殖产业”的发展思路,全区高效农业发展态势呈现了良好局面。目前,全区已建成高效农业面积1.5万hm^2,新增1万hm^2,其中建成高效果蔬面积8666.7hm^2,新增4666.7hm^2,建成高效养殖基地6个,发展农业龙头加工营销企业及协会组织283个。  相似文献   

18.
《南方农业》2011,(6):38
一是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目前,已发展休闲农业示范基地15个,建成了全市规模最大的万亩标准化茶叶生产示范基地、东温泉万亩五布柚基地等18个标准化、规模化农产品基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00个。二是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业。今后五年内,区级财政按每年统筹安排1.5亿元特色小镇建设资金,重点打造15个特色小镇、支持15个区级示范村建设成为特色农庄,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体验等为主的乡村旅游业。  相似文献   

19.
《当代生态农业》2012,(1):F0002-F0002,F0003
农业部(吉林)大豆区域技术创新中心、吉林农业大学作物研究中心成立于2006年,隶属吉林农业大学,是集玉米、大豆、高粱新品种选育、品质改良、土壤平衡施肥、病虫害防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示范与推广、农机具的选型、配套及生产过程机械化、农业技术咨询与服务等各项工作为一体的国家级科研平台。  相似文献   

20.
《南方农业》2010,(1):48-48
近年来,各地农机等部门积极开展设施农业示范、技术推广,推动我国设施农业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