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虞美人开花结实特性观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年生虞美人花蕾至果实发育全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虞美人单株有由上往下开花的习性,单花开放2~3 d,5月进入盛花期,单株开花数20~50朵。虞美人花期和果期重叠,从开花到果实成熟需要20~25 d,不同位置的果实发育程度不一致,果实成熟后要及时采收。  相似文献   

2.
水稻新质源光温敏核不育系B06S的发现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新质源光温敏核不育系B0 6S系我室从CP2 3 1×奉新红米杂交F3 群体中发现 1株不育突变体选育而来。该不育系属早籼类型 ,3月下旬、4月下旬、5月下旬和 6月中旬播种 ,其播始天数分别为 78~ 80d、68~70d、65~ 67d和 5 5~ 5 7d。株叶形态好 ,主茎叶片数 1 2片 ,每穗颖花数 96;米质优 ;开花习性好 ,柱头外露率高达 82 .5 %。育性转换明显 ,且育性转换以温度诱导为主 ,光长也有一定的影响 ,属温光型 ,即高温长光不育 ,低温短光可育 ;育性转换临界温度为 2 3 .5℃左右 ,在南昌不育期长达 80d ;可育期结实率高。该不育系的育性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 ,并具一定的广亲和性 ;配合力强 ,可配制出长江中下游早稻中熟优质杂交稻新组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核不育性品种贵引AB的纯合奠定基础。[方法]以甘蓝型油菜(B.napus)细胞核不育系贵引AB育性转换不育株为材料,用分期播种和人工定温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其环境敏感类型、育性转换临界温度和敏感时期。[结果]贵引AB群体由可育变为半不育的临界温度是20.00℃,而由半不育变为不育的临界温度是16.00℃。但是,贵引AB不育株还是一个分离群体,其个体间育性转换临界温度尚有差异。贵引AB不育株系186-1的10个单株由不育变为半不育的温度变化在15~20℃,而由半不育变为可育的温度则多数为23.00℃,少数为22.00℃,个别为18.00℃。贵引AB不育株育性变换的温度敏感期多数为开花前1 d,少数为开花前2 d。[结论]甘蓝型油菜核不育两型系贵引AB不育株育性转换特性明显,温度是控制贵引AB不育株育性转换的主要因素,高温有利于其雄性发育,低温不利于其雄性发育,光照对其育性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色素万寿菊雄性不育性状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深入研究色素万寿菊雄性不育性状生理生化遗传机理,本文研究了色素万寿菊W217不育株、可育株在不同花发育时期的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结果表明,色素万寿菊W217POD活性在从叶片到成花的过程中呈明显降低趋势,不育株在花蕾到花过程中POD活性高于可育株POD活性;SOD活性在不育株和可育株中变化趋势均为低-高-低,且不育株明显高于可育株;MDA含量在可育株中变化由高到低,而在不育株中呈低-高-低变化,在花蕾时期不育株中MDA含量明显高于可育株中MDA含量;在不育株和可育株中由叶到花过程中游离脯氨酸含量变化均呈减少趋势,在叶片时期不育株和可育株游离脯氨酸含量无明显差别,不育株花蕾到成花时期游离脯氨酸含量明显低于可育株;可溶性糖在不育株和可育株中含量由叶到花时期均呈增高趋势,且可育株增高幅度大于不育株。  相似文献   

5.
为选育具有较好开花习性、品质优良和综合抗性好的BT型优质粳稻不育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通过性状改良和培育,选育出综合品质优、抗性好和开花习性好的不育系南粳01 A,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继863A、95122A之后又一突破性BT型不育系.该不育系是用迟熟中粳品系C9023与软米A杂交并经连续回交转育而成的BT型不育系.该不育系花粉败育类型属圆败型,不育性稳定,不育株率达100%;可恢复性好,配合力较强;对条纹叶枯病抗性较强.2020年9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专家组鉴定.  相似文献   

6.
<正>水稻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穗发育对于产量有重大影响。穗部器官主要包括枝梗、小穗和小花;其中,枝梗属于花序结构,其数量、长度和分布等对穗型起决定性作用,并最终决定“每穗粒数”;而小花最外轮花器官颖壳的发育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粒型,进而影响“千粒重”;除此之外,浆片、雌雄蕊等花器官的发育也会决定开花习性、育性等影响“杂种优势”利用的性状[1-3]。  相似文献   

7.
部分BT型粳稻不育系存在自交结实现象,不育性的稳定性较差,影响杂交种的纯度;WA型粳稻不育系虽然不育性稳定,但开花习性差,育性最难恢复,应用难度较大;HL粳稻不育系开花习性及异交结实率与BT型粳稻不育系无显著差异,育性稳定性明显好于BT型粳稻不育系,可恢复性明显好于WA型粳稻不育系,较好地协调了育性稳定性、开花习性和可恢复性几方面的矛盾.因此,提出了在粳稻杂种优势利用中用红莲(HL)型不育系部分替代BT型不育系,以解决目前生产上杂交粳稻BT型不育系不育性不够稳定及细胞质单一的问题.通过测交鉴定,已筛选和育成一批HL型粳稻恢复系.不同细胞质杂交粳稻组合的鉴定结果表明,将红莲型不育细胞质应用于粳稻杂种优势利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明水稻黄绿叶光温敏核不育系gy157S的开花习性,为特色水稻不育系在新品种选育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实用性水稻光温敏两系不育系C815S为对照,对比研究水稻黄绿叶光敏温不育系gy157S的花粉败育程度、开花习性、柱头外露率等开花习性。【结果】gy157S单株和单穗的开花持续期分别为15.9 d和10.2 d,在11:00—13:00有明显的开花高峰期,午前花率达60.86%,开颖角度为34.0°,自然条件下柱头外露率为65.0%,与C815S相似。gy157S的花粉不育度为99.97%~100.00%,优于C815S的99.73%~99.98%。【结论】gy157S开花习性良好,在11:00—13:00期间进行赶粉制种效率较高,在水稻两系杂交种生产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以芝麻隐性核不育系0176A为材料,采用超薄层聚丙烯酰胺等电聚焦电泳法研究分析0176A酯酶同工酶(EST)谱带数量和活性强弱与其育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蕾期的叶片和花药中,0176A不育株与可育株EST的谱带数量和活性强弱均有一定的差异,即不育株叶片、幼蕾和开放花花药中EST条带数多于相应的可育株,在PI 5.18时可育株比不育株酶活性强。利用EST这种表达上的差异性,可为快速鉴别出芝麻不育株和伪杂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小豆全株各叶位腋芽的整体解剖观察,结合田间花荚形成及脱落情况调查,探讨了花器官分化对小豆花荚形成及脱落的影响。结果表明:小豆开花的次序遵循小花原基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进行,开花次序按从内而外依次开放,以不同节位小花原基首现位置从内而外依次划定内外圈,同一圈的小花经历分化的时间不同但也有可能同时开放,第4圈开花数最多;每朵小花的花萼生长速度不同,差异较大;同一分枝前一节位比后一节位相同花位花萼生长速度慢的小花,有的花药变黄却不能开放;苞片腋芽多数是花芽,芽的发育速度很慢,其着生部位多集中在主茎的中上部或多节分枝的中部或中上部,苞片腋芽形成的花序现蕾、开花数量明显高于结荚数量,这对一级分枝和主茎一级花序的营养吸收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田间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苞片腋芽花序的发育。  相似文献   

11.
“矮败”小麦是通过太谷核不育基因Ms2(Ta1)和“矮变1号”矮秆显性单基因Rht10紧密连锁而成的附加矮秆标记性状的显性核不育新材料。为了更好地利用,我们对其有关生物学规律进行了系列研究。本文对“矮败”小麦的开花习性和柱头生活力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矮败”小麦的开花习性,除不育穗开花状况和太谷核不育小麦不育穗相似而和普通小麦明显不同外,其余习性均和普通小麦品种基本相同,“矮败”小麦的柱头生活力也长达10天以上。  相似文献   

12.
小桐子开花生物学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云南南部4个试验点,对不同光照及不同空间小桐子的开花习性、花序数量、雌雄比例与结实率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小桐子在云南南部地区的单花花期2-3 d,一个花序花期10-25 d,一个居群的花期可长达半年。一般雄花比雌花晚开放2-3 d,但在同一个花序盛花时,雌花和雄花同时开放,不存在雄花与雌花花期不遇的情况,并认为雄花与雌花的空间隔离,加上传粉昆虫(蜂类、蝶类、蝇类)活动范围与活动频率较大,才是促进小桐子异交授粉的主要因素。在不同地域、不同光照条件及不同空间的花序数量、雌雄比例、结实率都存在明显的差异,说明小桐子是一种极向阳的植物,栽培时应尽量选择光照充足的土地,并进行适当修剪,促进分枝和顶生花序的数量、雌雄比例与结实率,提高种子产量。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NEA细胞质相对效应,对选育出的甘蓝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新材料NEA的不育胞质和可育胞质杂种F112个主要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考察的12个主要性状中,除主序角果数不育胞质杂种F1和可育胞质杂种F1t检验差异达5%显著水平外,其余11个性状2种胞质杂种F1t检验差异不显著;主序有效长、第一次分枝数、硫苷等3个性状的可育胞质与不育胞质间线性相关关系显著,其余9个性状的线性相关关系不显著;NEA不育胞质对多数组合的硫苷和千粒重有优良相对效应,对其余性状的相对效应则组合不同正负效应不同。说明NEA不育胞质对杂种一代主要性状无显著负效应,在产量和品质育种中应注意选择有较大优良相对效应的组合,更好地发挥其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4.
红鳞蒲桃开花物候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红鳞蒲桃种群的花期物候,单株、单个花序、单花的开花动态进行系统的观测研究,详细测量并记录花部构件,同时调查红鳞蒲桃种群的同花期植物。结果表明:红鳞蒲桃种群的花期物候为8月1日~9月15日(2008年),持续时间46d;单株花期从23d到33d不等;单花序的花期情况较为复杂,总体表现为花朵数越多,该花序持续时间越长,但也有个别情况出现,在开花中期花序持续时间长,开花后期花序持续时间最短,开花前期花序持续时间介于两者之间;在整个种群花期内单花平均开花时间约5.2d,种群开花前期单花的持续时间约为6.7d,开花中期约为4.7d,末花期约为4.3d,种群开花前期单花的持续时间显著大于种群中后期的持续时间。红鳞蒲桃种群的同花期植物隶属于16科21属22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甘蓝型油菜温敏细胞核雄性不育系TE5A花药败育的时期及细胞学特征,为进一步研究其雄性不育的机理奠定理论基础。【方法】用不同温度(16℃和22℃)处理试验材料不育系TE5A,分别观察植株的育性及花器形态;并采用常规半薄切片技术,通过甲苯胺蓝、苯胺蓝和苏丹黑B等染料进行染色,观察并比较该不育系TE5A不育植株和可育植株花药发育的显微结构、胼胝质以及脂质体等脂类物质的异同;进一步通过透射电镜对其花药发育的超微结构进行比较观察。【结果】当把可育株油菜从16℃光照培养箱移到22℃光照培养箱后7 d,观察到花朵的育性转变为雄性不育。把22℃光照培养箱的不育株油菜移到16℃光照培养箱后,观察到先开放的花朵表现为雄性不育,而随后开放的花朵表现为雄性可育。在不育环境下的不育株TE5A花朵的花瓣大小和形态与可育株花朵没有明显差异,但不育株花朵的花丝显著短于可育株的花丝,并且花药萎缩、干瘪,没有花粉粒附着在上面。在不育环境下,不育系TE5A花药败育发生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发生异常,没有二分体及四分体的形成,形成“拟小孢子”。胼胝质在花粉母细胞时期可以正常合成,但后续的降解滞后,在四分体时期没有降解,直至花粉粒成熟期才开始降解。绒毡层没有观察到明显异常,并能分泌脂质体等脂类物质。“拟小孢子”的花粉粒外壁发育异常,无法形成具有特殊柱状体和顶盖结构的花粉粒外壁,因此,不能结合孢粉素和脂质体等物质。随着花药的继续发育,最后“拟小孢子”逐渐降解,只剩下花粉空壳。【结论】甘蓝型油菜温敏细胞核雄性不育系TE5A花朵的花瓣大小和形态与可育株花朵没有明显差异,但花丝显著缩短,花药萎缩、干瘪,没有花粉粒附着在上面。不育系TE5A花药败育发生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期,减数分裂异常导致无法形成二分体及四分体,并且胼胝质的异常降解及花粉粒外壁的异常对花药败育也有重要影响。甘蓝型油菜温敏细胞核雄性不育系TE5A可以作为一新型甘蓝型油菜温敏细胞核雄性不育系材料。  相似文献   

16.
矮败小麦利用的研究Ⅲ.株高遗传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矮败小麦为母本经姊妹交,测交、回交以及轮回群体中开放授粉获得有关分离世代群体。通过计算其群体株高平均数、方差和遗传力,以及亲子间株高相关系数,对矮败小麦株高遗传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矮败小麦株高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力,但不育株、可育株间株高差异显著,不育株一般40cm左右,且株高遗传变异相对较小。不同遗传背景对可育株株高影响显著,而对不育株影响甚微。对可育株株高选择,早代进行效果较好。矮败小麦不育株与不同株高的父本杂交,后代可育株株高呈现偏父正态分布,且半矮秆植株的分离频率相对较高。回交世代中,回交父本对后代可育株影响较大,而对不育株影响较小。随着回交世代增加,可育株株高越来越接近父本。经4~5代回交后,两者之间几乎无甚差别。由于矮败不育株有利于接受群体中较矮植株的花粉,在轮回选择中,应用矮败小麦能够有效地控制群体株高。  相似文献   

17.
谷子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谷子(Setaria italica Beauv.)品种郑407幼穗外植体不定芽途径再生植株和幼穗愈伤组织再生植株后代的性状变异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无性系变异发生在愈伤组织形成和继代过程中;R#-2代变异频率达10%,包括质量性状变异和农艺数量性状变异,变异具有高的遗传力和育种应用价值;R#-1代表现半不育或高度不育的单株,其R#-2代出现变异的频率高于R#-1代结实正常的单株。  相似文献   

18.
通过田间观察和人工授粉等方法,对金银花的开花生物学和繁育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银花盛花期在5月中旬至8月中旬。金银花花序为总状花序,开花顺序自下而上,多数花在8∶00~12∶00开放,开花时花药随之开裂,花冠颜色由绿色逐渐变为白色,枯萎时变为金黄色。单花期约15 d,花粉寿命为3 d,活力最大时达到72.5%。柱头在开花当天具有较大可授性。金银花花粉与柱头的有效可遇期为2 d,可同花自交。综合花粉/胚珠比、OCI值、人工授粉判断金银花属于兼性异交型。本试验还对金银花育种中适宜采用的杂交技术及育种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将无花粉型温敏核不育系籼S与不同父本杂交,在籼S不育期内调查F2和BC1F2育性分离.结果表明:8个组合F2及BC1F2群体不育株数∶可育株数均符合1∶3,符合1对主效基因控制的遗传模式;无花粉败育方式可以稳定遗传,但遗传背景会对出现无花粉败育的时间产生影响;各组合F2不育株的不育期长短及可育期育性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且各组合不同单株间也存在差异;13个组合的不育株不育期长短与可育期育性的相关性差异较大,其中,籼S/金华占、籼S/籼黄占、籼S/新小占、籼S/野绿占、籼S/密粒早占等5个组合达到显著负相关水平.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