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在农村土地流转中,农地非农化(即农村土地集体产权向国有产权的单向度转移)涉及的利益主体最为复杂。由于农民集体行动的困境,使得农地非农化中的增值收益绝大部分被地方政府与开发商所攫取。本研究从诺思悖论出发,分析农地非农化中的政府行为,并提出尽快实施由中央政府行使农地发展权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农地非农化理论的农地保护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竞租理论和边际收益-成本理论为农地非农化的经典理论,并以此为基础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农地非农化的经济诱因:农地经济比较效益低下,农地非农化价格低以及农地外部成本没有内部化而由社会承担.据此,提出农地保护的若干理念:提高农地比较利益,同时降低建设用地比较利益;修正扭曲的农转非市场价格;设定农地外部效益产权,把此项权利界定给农地经营者即农民,并允许流转.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地非农化增值收益分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仁伟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7):3677-3680,3684
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带来的农地非农化及其引发的诸多问题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中国特殊的土地制度使得农地非农化过程收益分配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重点从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土地收益增值机理、农地非农化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理论依据、农地非农化土地收益分配存在的问题3个方面对该领域已有的研究进行了分类阐述,并总结了最新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农业非农化增值收益分配的研究趋向为农地非农化收益分配理论研究、在耕农民利益补偿机制研究及农地非农化收益分配与城乡统筹.  相似文献   

5.
陈秋锋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2):228-230
近年由于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导致农地非农化加速的同时,城乡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分析了农地非农化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机理,并从实证角度对此了实证分析,发现农地非农化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6.
从分析农地非农化的影响因素出发,构建理论分析体系,并应用湖北省2000-2011年相关数据对农地非农化情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耕地资源禀赋、土地利用比较利益、土地收益分配、人口增长以及经济发展与农地非农化呈正相关关系;政府管制以及资源配置效率与农地非农化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农地非农化与粮食安全:理论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了影响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认为农地非农化只是影响粮食生产的因素之一。从理论上研究了农地非农化对粮食安全的综合效应,并实证分析了农地非农化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结果表明,1989至2000年农地非农化使我国的粮食总产出下降了1.42%。本研究还设计了不同的情景方案:如果2000至2030年农地非农化面积在1997至2002年年均农地非农化面积的基础上扩大10%-50%,农地非农化导致的粮食产出损失最高为粮食需求星的6%左右。因此,应该适当释放农地,以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诱发了农地非农化的快速增长,土地作为重要的农业资源,越来越凸显其稀缺性。由于湖北省各城市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土地资源要素过度投入,导致区域农地非农化配置效率低下。环境因素对区域农地非农化的配置效率有显著的影响,因此,通过合理调控区域农地非农化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因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区域农地非农化配置效率。分析湖北省2013—2017年各个城市农地非农化配置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目的是科学合理配置及高效利用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9.
仲素梅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479-15481
在介绍江苏省“农地非农化”的现状及主要表现形式,总结日本“农地非农化”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日本“农地非农化”对江苏.省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0.
成都市农地非农化空间效率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成都市区域划分的基础上,本文运用建设用地对GDP增长的弹性系数、单位建设用地对GDP的贡献额、单位建设用地平均边际产出等指标对成都市1996~2005年农地非农化空间效率效率差异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成都市农地非农化并没有达到空间效率的均衡。因此,从效率的角度来看,在成都市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可加大对Ⅱ区(双流县、龙泉驿区、郫县、新都区)、Ⅲ区(都江堰市、彭州市、金堂县、温江区、青白江区),尤其是Ⅰ区(金牛区、青羊区、武侯区、成华区、锦江区)农地非农化的供应量,从而在促进成都市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有效保护农地,特别是有限的耕地资源。  相似文献   

11.
利用C-D生产函数对湖南永州市各地区建设用地与农用地的比较优势进行了计算,并对永州市各地区建设用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了计算,衡量了永州市农地非农化的空间效率。结果表明,以冷水滩区的比较优势最强,其农地非农化的空间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加速推进下,农地非农化不可避免。地方政府作为农地非农化的主导者,存在既充当裁判者,又扮演运动员角色冲突下的大量失范行为,在加速城市化中导致了过度农地非农化,也成为了影响深化土地改革的关键因素。从过度农地非农化入手,强调绩效评价研究在农地非农化中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并以地方土地督察机构为例,利用平衡计分卡的理念框架,设计合理的农地非农化监管绩效指标体系,为科学规划土地、完善土地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陈娟  南灵 《西南农业学报》2013,26(1):259-263
本文将农地非农化过程中损失的生态服务价值分为2部分:农地非农化损失的农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和新增建设用地负外部性造成的生态价值的降低。运用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当量因子表、替代成本法和防治成本法测算2000-2007年间农地非农化损失的总的生态服务价值。结果表明,研究期内陕西省共有51 640.06 hm2农用地实现了农地非农化,造成的生态价值损失达34.22×108元,平均每年损失4.28×108元。耕地非农化造成的生态价值损失占农地非农化损失的生态服务价值的一半以上,而农地非农化损失的土地则有95.21%转变为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和交通用地。  相似文献   

14.
农地非农化过程中的社会燃烧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闵捷  高魏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26(6):431-434,452
协调经济发展和农地保护之间的矛盾需要对农地非农化进行合理的调控.论文运用社会燃烧理论分析了农地非农化过程的发生,认为农地非农化是在“燃烧物质”——人口增长、资源禀赋、经济发展,“助燃剂”——农地比较经济效益低、农地非农化收益分配不合理、土地产权、权能模糊和地方政府的短期行为,“点火温度”——城市土地使用制度的第一次革命和快速城市化下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农地比较经济效益低、农地非农化收益分配不合理、土地产权、权能模糊和地方政府的短期行为是当前调控农地非农化应该重点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农地征收中分别扮演着规划者和实施者的角色,地方政府的行为决策影响着中央保护耕地政策是否能够落实。运用成本收益法,可以寻找地方在征地过程中不响应中央保护耕地政策的行为动机。博弈结果表明,为达到混合战略纳什均衡,即在土地征收过程中保护耕地的目的,建议方案为减少中央监督成本、加强惩罚力度以及现行的政绩考核机制改革。  相似文献   

16.
农地发展权各主体通过合作博弈实现农地发展权是各主体实现权能最优化的途径之一。就目前农地发展权实现的博弈现状看,非合作博弈时有凸显,大量消耗了各主体的权益。在我国不断推进城镇化建设等背景下,提高征地和开发成本等,造成农地资源损失和浪费。围绕着农地发展权的博弈,由于法律、主体地位、权能实现能力等方面的失衡,使合作博弈呈现存在难度。因此,需要为合作博弈进行均衡性保护。在地方政府、市场开发主体及农民等的博弈中,给予各方一种均衡性保护结构,特别是保护弱势的农民具有平等的博弈地位和方式。  相似文献   

17.
农地征收的补偿价格是在补偿标准的基础上,由各利益主体进行博弈而决定的。在原有被征地农民和地方政府之间博弈的基础上,将被征地农民内部进行拆分,研究分析不同群体农民在征地中的差异和行为,以及由此引发的他们和地方政府之间的互动博弈,得出相应结论,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农村土地集体入市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中农户与村组织的博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博弈论对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中农户与村组织的博弈进行了分析。结果认为所有权主体和农民偏好一致的农地产权制度安排才能有较高的制度绩效;村组织作为既得利益者会成为农民进行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阻碍力量。  相似文献   

19.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关于耕地保护的利益关系博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首先阐述了农村耕地保护困境的现状,并在设定理论框架和假设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博弈模型来寻求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利益博弈的症结.并依据模型来探索地方政府为寻求自身利益与中央政府进行耕地利益博弈的能力所在,从而为当前的耕地保护难题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20.
将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及其分析方法引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领域,有助于更全面地分析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资金补偿关系和补偿行为。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总体情况入手,针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补偿意愿和补偿力度方面的博弈,着重从主体功能区的视角,提出了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法律、法规,构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合作机制、对地方政府的激励机制以及多层次补偿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