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油桐(Aleurites fordii Hemsley)是四川主要木本油料树种,栽培历史悠久,分布面广,除西部高山地区外,平原、丘陵地区均有分布。现行油桐约3亿余株。但在油桐生产中存在品种混杂,低产植株比例大,单产偏低。为尽快实现油桐生产良种化,充分利用我省丰富的油桐资源,发挥其最佳的经济效益。于1979年—1984年我们协同万县、万县市、开县、渠县、巴中县、平昌县、苍溪县等,进行优良单株表型选择。这里将结果简报于后。  相似文献   

2.
油桐产量与有关因子的关系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了解油桐高产条件,以便更有效地指导生产,1980—1983年我们在本省几个油桐产区固定几块有代表性的油桐林,每年定期进行调查观察,现将初步结果,整理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调查观察是在1964年营造的油桐林内进行。在高淳荆山、深水傅家边和盱眙林柴场共选定5块样地,每年进行逐株调查,测定其生长和结果情况,并进行林地土壤剖面调查分析和经营管理情况记录。 二、结果与分析 四年调查观察结果整理为表1、2。就两表,可看出以下问题: (一) 立地条件的好坏是影响油桐产量的关键因子 如高淳荆山工区金鸡岭和盱眙林柴场天堂山中坡油桐林,立地条件比较  相似文献   

3.
广西油茶主栽品种栽培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选择生长良好、具有代表性植株,定株定枝进行观察记录,研究5年生油茶品种岑软1号、岑软2号、岑软3号、桂无5和湘林11、赣无1栽培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各品种树体内部结构良好,树高和冠幅的生长比较均衡,但自然形成的树形有一定的差异性.广西品种每年抽梢4次,湘林11和赣无1抽梢3次.不同品种、分枝角度、长势及不同部位影...  相似文献   

4.
油桐育种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 种质资源和品种的研究 80年代之前,我国没有进行过有计划、统一的油桐种质资源调查与整理工作,只有四川、广西、湖南、浙江各自在省内部分产区进行过局部的品种调查。1981年正式开展全国性油桐地方品种清查和整理工作。通过大规模的清查,大体摸清了我国油桐的家底,发现了许多有价值的种质资源。到1989年止,建立了华东(设于浙江、福建)、华中(湖南)、华南(广西),西南(贵州)、西北(河南)5个全国性的油桐基因库,以及19个省、地级油桐基因库,共收集保存种质资源1849号。  相似文献   

5.
中国油桐品种分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全国油桐种质资源普查发掘出来的151个油桐品种及其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生态习性和经济性状等13个指标进行了相关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用主分量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等数量分类的方法,将136个三年桐品种划分为7个类群,15个千年桐品种划分为3个类群,获得了较好的分类效果,解决了长期以来存在的油桐品种分类混乱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 郧西是鄂西北的一个山区县,历来盛产油桐(一九七九年270万斤)。在长期栽培管理过程中,油桐经过天然杂交和人工选育,形成许多地方性的优良品种。考察研究这些品种和品种系列的不同性状,用所长,其弃短,对培育新的良种及推动当前油桐生产发展,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一九七八年春,我们在进行全县油桐品种资源调查时,从中发现一种丰产型的优良品种,经初步鉴定,该品种产油量高,抗逆性强,遗传性状比较稳定,主产在景阳公社  相似文献   

7.
<正> 近年来,同工酶分析在生物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预测杂种优势、鉴定品种类型和无性系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试验通过对三年桐(Aleurites fordii)的不同品种(类型)、不同器官组织及千年桐(Aleuritesmontana) 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分析,探讨了不同品种(类型) 及不同器官组织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异同,拟为油桐良种选育和品种分类等提供依据。一、材料与方法(一)供试材料:分析样品均采自本院泮母岗林场油桐园。样品包括:1.少花吊桐的当年生叶片、叶柄、茎和1-2年生的毛细根;2.桃形桐、少花吊桐、满天星、丛生吊桐、浙  相似文献   

8.
橙斑白条天牛(Batoccra davidis Deyrolle)是为害油桐的主要害虫之一,国内各油桐产区均有分布。幼虫钻蛀树干,轻者导致树势衰弱,产量下降,重者全株枯死。成虫补充营养时取食嫩枝、幼果,造成枯梢、断梢和落果。我县1981年为害面积达六万亩,占全县油桐总面积的2/3。1982年地、县有关部门在卵洞公社调查,该社约有111589株油桐受天牛为害,占全社油桐总株数的10%,死亡株占1—2.60%,仅这一年因天牛致死约三万株,损失桐油近二万斤。全县因土壤、气候、地形、海拔及栽培品种的不同,该虫发生的情况也不尽一致,笔者于1981—1982年对它的发生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作了调查,现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油桐是我国主要木本工业油料树种。一般油桐当年种植后(播种)第二年开始分枝,第三年(有的品种第二年)开始结实。据调查油桐植株的分枝点高低,树体结构状况与结实量有着密切关系,而一年生苗木的生长状况,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生长发育,则是构成树体结构的主要基础,也是影响今后产量高低和结实寿命长短的物质基础。本试验目的在于研究  相似文献   

10.
湘西州森林生态研究实验站国家油桐种质收集保存库面积52.6公顷,收集油桐种源213个品系.选出67株8个优良树种,主要是五爪桐、大米桐、小米桐、葡萄桐、对年桐、叶里藏、柴桐.2011年选优f2代油桐优树8个品种造林面积1067公顷,林分长势良好,林相整齐,油桐林木分支点高度基本一致,并对选优油桐品种种植f2单株林木逐年进行生长量、花期、果实的观测和调查,建立档案数据库.同时开展杂交育种试验,五爪桐+小米桐、小米桐+葡萄桐、五爪桐+葡萄桐、大米桐+五爪桐杂交育种,经图谱检测油桐种子基因发生变异.2013年开始用杂交育种油桐种子造林.  相似文献   

11.
为了给生产提供适应性良好的油桐良种,我们按照育种程序选育成的十六个油桐品种、家系,按统一试验方案,在不同地点进行栽培对比试验,以了解它们的适应性。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我们在地方品种调查和优株选择的基础上收集并整理了省内外的优株资源,进行了后代测定,用二个轮回的系间和系内合并选择的方法、筛选出十四个品种、家系中的优株和杂交种65—1与58号中的两个优株,分别在黄岩,永康、遂昌、瑞安四县进行了多点适应性测  相似文献   

12.
根据1965年在四川万县市召开的全国油桐品种现场讨论会提出的油桐(Vernicia fordii)品种分类的试行标准,我们把油桐划分为"叶里藏""五爪桐""满天星""股爪青""葫芦桐""桃形桐""单吊桐""野桐"8个地方品种,并对其主要特征、经济性状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3.
<正> 由尖孢镰刀菌油桐专化型(Fusariumoxysporum f.sp.aleuritidis)引起的油桐枯萎病,是油桐(Aleurites fordii Hemsl.)生产上一种具有毁灭性的病害。目前,在全国油桐主要产区均不同程度地受到该病害的严重威胁。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植物病害的有效途径之一。几年来我们对油桐主要品种进行了抗病性鉴定,同时对接种方法也作了些探索。现将试验结果整理成文,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省发展油桐生产条件十分优越,但鉴于油桐具有较明显的地区性,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其生长发育以致在产量上有较大的差异。油桐产区的区划和立地条件类型划分是合理规划油桐生产布局和正确制定营林措施的依据,对提高油桐丰产性能和充分利用地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省内油桐主要分布区的四个地区、两个市九个县调查材料,综合土壤、植被和油桐生长结实情况,加以分析提出省内油桐产区区划和立地条件类型划分意见。由于水平限制,错误和缺点在所难免,望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5.
我所泸县玉蝉试验站内,栽植有1964年由省外及省内主要产桐区引种的对年桐、柿并桐等20个品种共485株,花期一般均在3月下旬;站内千年桐(Aleuritesmontanawils)的花期一般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因之,油桐不同品种间的天然杂交机遇率较大,而油桐与千年桐的种间  相似文献   

16.
<正> 泡桐的木材和花、叶、种子等产品,用途非常广泛,通过连续三年的观察,又发现泡桐叶片还具有粘捕蚜虫的特殊功能。一、调查方法按机械抽样法选择有代表性的样株15—20株,分别在各标准株上选取上、中、下三个不同部位和不同方向的叶片,并做好标记。调查的前一天,先将叶片上粘捕的蚜虫清除掉,次日同一时间进行调查,用预先做好的面积为25平方厘米的铁环,在选取的叶片上随机套取一个部位,记录铁环范围内叶  相似文献   

17.
镇宁县油桐品种类型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桐是我县的主要经济林木,长期以来,我县群众就把油桐生产作为整个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份。在自然选择特别是人工选育的双重作用下,形成了适应于一定自然条件及栽培条件的品种类型,其生物学特性及生态学特性的差异,导致了油桐品种类型在经济性状上的有所不同。为查清我县油桐品种资源及其分布,从而广泛地利用优良品种,我们对全县油桐品种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我省的油桐品种资源,选择出优良的品种、类型,我们自1982~1985年,在有关地、县林业单位的配合下,对安康、商洛、汉中三个地区的白河、旬阳、安康、平利、紫阳、岚皋、汉阴、石泉、商南、山阳、镇安、柞水、西乡、勉县、宁强等15个汕桐主产县的53个乡,107个村进行了调查。基本摸清了全省油桐资源分布范围和主要品种、类型。根据油桐的主要经济性状,选出了三个优良类型,为良种选育、丰产栽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油桐根系丛枝菌根(AM)共生状况和丛枝菌根真菌(AMF)多样性,并通过油桐苗木AMF接种试验以探索与油桐高效种植相配套的菌根接种技术。在云南丘北,对4 a生和10 a生油桐人工林的根系丛枝菌根真菌定殖及根际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采用油桐林的土著AMF和商品AMF菌剂"Endo"开展了接种试验研究。结果显示:10 a生的油桐具有更高的AMF定殖程度,而4 a生的油桐根际孢子密度相对比较大;油桐育苗期对土著菌种接种具有较好的响应,接种后苗木生长状况基本优于对照;在幼树初期,"Endo"菌剂对油桐植株的促进生长效应较为显著,接种处理也基本优于对照;菌剂在育苗基质中浓度越大,促进生长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20.
腐皮镰孢油桐专化型(以下简称Fsa)是1985年2月30日从万县国家乡油桐病区病株中分离出的一种病原菌。经接种和回接试验结果证明,此菌是引起油桐根腐病的主要病原菌。定名腐皮镰孢油桐专化型(Fusarium Soloani(Mart)Sacc f.sp Aleurites chen et Xiao)。此菌对幼,成年桐树均能为害,特别对10—20年生树为害最重。受害的植株初期地上部份叶片变小,出现失水症状,地下部份须根腐烂逐渐蔓延到侧根,最后导致整株枯萎死亡。 本文报道Fsa菌株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