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本文通过角倍在其速生阶段及成熟爆裂阶段的个体生长发育、单宁含量变化及其成熟爆裂等规律的研究,并根据社会经济条件及自然条件,提出了角倍的适宜采摘期最好是10月中旬,其次是9月底。这两个时期采摘可较9月初采摘嫩倍提高产量1.2倍或1倍左右。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角倍在其速生阶段及成熟爆裂阶段的个体生长发育、单宁含量变化及其成熟爆裂等规律的研究,并根据社会经济条件及自然条件,提出了角倍的适宜采摘期最好是10月中旬,其次是9月底,从而可较9月初采摘嫩倍提高产量1倍左右。  相似文献   

3.
4.
本文通过角倍在其速生阶段及成熟爆裂阶段的个体生长发育,单宁含量变化及其成熟爆裂等规律的研究,并根据社会经济条件及自然条件,提出了角倍的适宜采摘期最好是10月中旬,其次是9月底,从而可较9月初采摘嫩倍提高产量1.3倍或1倍左右。  相似文献   

5.
角倍蚜及其寄主数量与角倍产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倍林中倍蚜及其冬、夏寄主在数量如何配置才能获得倍子高产,是倍子生产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本文首次报道了三者数量与倍了产量的关系,也首次提出了依雏倍数估测倍子产量的方法。文章指出,在夏寄主充足的前提下,每亩倍林植侧枝匐灯藓(含原有藓)25-30m^2,每m^2接种秋迁蚜6-8万头,让倍蚜自然繁衍,即可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多元积分回归法对角倍产量与它前期的气象要素的关系作了主要气象因子的筛选和分析。指出角倍产量高低主要受气温,日照,降水等气象因子的综合影响。不同时期影响因子不同,作用性质也不尽一样。其中,旬最低气温影响角倍产量形成的全过程,是主导因子;此外,还有秋迁蚜迁飞期反倍子速生期的月极端高温、旬最高气温,旬降水和日照;若蚜越冬期的旬降水量和月极端高温;春迁蚜飞期(包括性母羽化、迁飞、性蚜交配及干母的产生旬日照时数;雏倍期的旬降水量和月端高温.本文还提出用相关气象因子建立积分回归模式直行角倍产量预测和产地气候区划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角倍蚜瘿内世代生物学及角倍生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角倍蚜Schlechtendalia chinensis(Bell)在盐肤木Rhus chinensis Mill.上所形成的倍子(即角倍)约占全国五倍子总量的80%,经济价值很大。该倍蚜的生活周期属异寄主全周期型,虫型多样,生活习性复杂。在其生活年史中,春季有翅孤雌蚜(春迁蚜),迁飞到第一害主盐肤木上产雌雄性蚜,经一月左右(一般在夏初),雌蚜生殖,产下的干母爬到嫩叶上取  相似文献   

8.
青麸杨夏叶类型与肚倍产量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青麸杨四种类型复叶上挂倍数目、位置及肚倍鲜重的研究得知:各类型复叶中,每片复叶上挂1个胜倍的产量极显著高于挂2、3、4个的。  相似文献   

9.
青麸杨复叶类型与肚倍产量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青麸杨(RhuspotaniniiMaxim)四种类型复叶上挂倍数目、位置及肚倍鲜重的研究得知:在各类型复叶中,每片复对上挂1个肚倍的产量极显著高于挂2、3、4个的。在每片更叶上只挂1个肚倍的情况下,小叶数为13片和11片的两种复叶类型的产量极显著高于小叶数为9片和7片的产量;而肚倍挂在复叶的左边和右边的小叶上与肚倍的产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影响角倍产量的主导气象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逐步回归法对角倍产量与它前期气象因子的关系作了主导气象因子的筛选,指出影响角倍产量的主要时期及主导气象因子是越冬若蚜速生期的极端气温;翅蚜出现期的平均气温;性蚜生育期的降雨量或湿度;干母生育期的平均气温。本文还提出,用主导气象因子建立的回归模式建行角倍产量预报和产地气候区划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贵州省87个县市,除十余个县外,都产结倍子。其主要产品为角倍,约占全省倍子产量的85%左右。角倍蚜的冬寄主,已报导过的有三种提灯藓属(Mnium)植物,即尖叶提灯藓(M.cuspidatum Hedw.)、侧枝提灯藓(M.maxmoviczii Lindb.)和园叶提灯藓(M.vesicatum Besch)。经16个主产县的139个样地调查,没有找到园叶提灯藓的标本。但发现在  相似文献   

12.
13.
人工挂放角倍蚜虫产量高邹久安近年来,由于国内对五倍子的需求量剧增,价格上扬。五倍子生产由野生野长迅速向人工培育的方向转变。现在人工培育五倍于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倍林地上养藓殖蚜法;另一种是甲地殖蚜乙地挂放法。后一种方法实用性广泛,它是从成熟五倍子中...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着重研究了油茶(Camelliu oleifera Abel)寒露和霜降两个类型优良单株的树体结构与产量的关系,并对影响产量的树体结构因子及其主导因子进行了探讨,建立了最优单株树体结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寒露类型的树冠形状以自然扁圆形为好,霜降类型以自然开心形为优。  相似文献   

16.
气候因素与毛竹产量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选择和创造有利于角倍蚜与夏、冬寄主生长发育的环境,使三者合理搭配,是提高倍林五倍子产量的有效方法。本文系统总结了角倍栽培过程中冬、夏寄主繁殖栽培,角倍蚜的散放、收集和保存,蚜虫袋的挂放及五倍子的采收加工等丰产技术要点,为山区五倍子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盐肤木施肥效应及角倍蚜营养环境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盐肤木叶片成分分析结果表明 :寄生角倍的叶片与正常叶片相比 ,叶组织内的氨基酸和Vc的浓度由 11.0 6 % ,1.15 %降低到 7.85 %和 0 .6 8% ,幅度很大 ;总N和单宁的浓度也略有降低 ,而可溶性总糖的浓度则稍有升高。通过盆栽施肥试验得出 :N、P肥不但可促进盐肤木幼树生长 ,并影响叶片内Vc的含量 ,但对叶片内的可溶性糖、单宁及总氮含量没有明显的影响 ;施N肥对叶组织的碳氮比(C/N)的作用较P肥明显  相似文献   

19.
张玲 《林业科学研究》1992,5(1):103-103
"改造利用野生培林提高角倍产量技术"项目1984年由林业部下达,中国林科院资源昆虫研究所主持,经6年深入研究,于1991年11月29日在昆明通过鉴定。 本项目旨在为改造利用野生培林提供可行的技术措施,使亩产仅1~1.5kg的野生倍林达到高产并基本稳产。在研究过程中,总结理论、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相结合,依据产区的经济状况、生产水平、技术条件和倍林环境,首次成功地提出了不同经营强度、不同适用范围的多种技术途径及具体措施。现已准广到全国6省12地(州、市)30余县。  相似文献   

20.
<正> 角倍是我省五倍子资源的主要种类,约占总产量的70%,遍及全省40余县(市),海拔100-1500米均有分布。主产区为鄂西自治州及宜昌、襄凡等地(市)的部分县(市)。由于五倍子的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的需要,各地在保护原有自然资源的同时,又积极发展和营造五倍子人工林,其中,产结角倍的盐肤木林有了较大的发展,人工营造及改造天然盐肤木林的面积,据不完全统计已在10万亩以上。为了总结和探索角信生产中的技术关键,了解角倍在盐肤木树上的产结规律,近几年来,对利川、恩施、咸丰、来风、建始、宜昌等县(市)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有关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