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的科技档案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在加快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些经验,以期为农业科技档案在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的科学研究及服务三农中发挥积极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干椒3号 青岛农业大学、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干制辣椒品种。 品种来源:一代杂交种,组合为06004A/06010C。不育系06004A为韩引-1自交选育,恢复系06010C由地方品种益都红自交选育。  相似文献   

3.
智慧农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方向,是引领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是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旧动能转换的内在要求。德州市智慧农业大棚开启了德州市农业发展新时代。本文立足于德州市农业的新定位,阐述了德州市智慧农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智慧农业的对策,以期为加快全省智慧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德抗961系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于1992年以抗盐1级的R-045-1作母本,德选1号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取其子代花粉在含0.4%NaCl的培养基上进行组织培养,然后经室内、盐池、田间鉴定筛选育成。2001年9月,德抗961通过了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几年来,德抗961耐盐丰产特性表现突出,深受盐碱区麦农的青睐。  相似文献   

5.
<正>从山东省德州市科技局了解到,为加快山东省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近日,山东省农业厅、科技厅在广泛征集农业主推技术和主导品种的基础上,经专家筛选论证,确定了2009年主推技术40项和主导品种80个,其中包括德州市2个小麦良种。  相似文献   

6.
《北京农业》2009,(5):5-5
<正>从山东省德州市科技局了解到,为加快山东省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近日,山东省农业厅、科技厅在广泛征集农业主推技术和主导品种的基础上,经专家筛选论证,确定了2009年主推技术40项和主导品种80个,其中包括德州市2个小麦良种。  相似文献   

7.
德州市作为传统农区,在新农村建设大背景下面临劳动力大量流失、耕地不足及浪费现象、农业生产经营受到信息限制、农户生产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等诸多问题,为了解德州市传统农区农户生产经营状况,正确引导传统农业农户生产经营,促进新农村建设,采用发放调研问卷、实地调查访问、对比描述的方法在德州市农村地区进行调研,对制约德州市农业发展的因素、土地流转、耕地非粮化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调研结果表明:德州市劳动力向城镇流失,农业与工业、服务业的发展不同步,农户生产投入比例失调导致农户生产积极性下降,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的投入。  相似文献   

8.
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是德州市对接京津冀一体化的重要功能定位。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对德州市2000—2014年农业总产值与13种农产品产量综合分析得出:粮食、蔬菜、肉类、禽蛋、奶类、生猪、羊、家禽8种农产品与德州市农业总产值相关性较好,其中粮食、生猪对其农业总产值影响最大;德州市农产品基地中存在结构层次低、现有农产品供应类型与京津冀消费者需求层次不相匹配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1):266-267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是人才。在此背景下,通过对德州市农业人才队伍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德州市农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旨在为德州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持。  相似文献   

10.
《山东农业科学》2011,(12):127-F0002
淄博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是淄博市唯一的国有综合性农业科研单位,始建于1959年,2005年6月经市编制委员会批准更名为淄博市农业科学研究院,2009年10月经市人民政府商请山东省农科院,  相似文献   

11.
德州市品质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德州市品质农业发展现状,分析了该市发展品质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指导德州市品质农业的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2.
<正>记者从山东省德州市统计局获悉,近年来,该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要求,大力调整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加快农业转型升级,积极推动设施农业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发展,全市高效设施农业呈现稳定发展态势。据统计显示,2013年德州市蔬菜、瓜果、苗木、花卉、食用菌等设施农业的个数发展到14.7万个,比去年同期增长13.3%,各类设施种植业占地面积达到29.2万亩,增长14.6%。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德州市及时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加快了设施农业  相似文献   

13.
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前身为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始建于1958年,2002年8月更名为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并成为山东省农科院济宁分院,是山东省规模较大的市(地)属综合农业科研单位。全院设有小麦、玉米、蔬菜、畜牧、经作、生态农业、生物工程、林果花弃、情报信息、  相似文献   

14.
农业品牌建设是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提质增效的有效抓手,强化农业品牌建设有利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德州市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从农业品牌建设的意义、主要工作成效及经验、存在的问题、发展对策等方面分析了德州市农业品牌建设情况,以期进一步促进全市品牌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城镇化率自改革开放以来实现了逐年提升,城镇化率的提高也带来了诸多问题。2014年我国印发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同年"三权分置"开始在全国进行了推广。"三权分置"是一项农村土地上的改革,德州市作为欠发达城市在"三权分置"的背景下获益良多。有关专家指出,"三权分置"在德州市城镇化建设上具有重要意义。根据2018年德州市现代发展与人才培养学术年会上的有关文献可知,"三权分置"在德州市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建设上有着极大的作用,"三权分置"提高了农民土地经营权的自主性,为德州市服务业以及第一产业做出了巨大贡献。通过对土地经营权现状的研究提出观点以及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依据2001-2010年农作物产量、耕地面积及农业投入等数据,对德州市农田生态系统碳汇进行估算并分析变化情况,并探讨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德州市2001-2010年农田生态系统的碳吸收总量呈增加的趋势;小麦、玉米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吸收量明显高于其他农作物;2001-2010年德州市碳排放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不同县市由于农业发展方向和发展特色的差异,造成碳排放也不相同;五种途径碳排放过程中,化肥施用过程中碳排放所占的比例较大且呈减少的趋势;2001-2010年德州市碳吸收量远远大于碳排放量,德州市农田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碳汇功能。碳源汇影响因素分析表明,德州市农田生态系统碳吸收量与小麦、玉米、棉花的产量有正相关;农用化学品投入和燃料动力使用以及耕作灌溉管理均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张艳平 《新农业》2023,(18):74-75
<正>1德州市农业生态环境现状德州市为传统的农业区,以高投入高产出的劳动密集型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为主,天然动植物所占比重很小,生物群落种类组成相对贫乏,食物网简单,群落稳定性较差。首先是农药和化肥带来的污染。德州市土壤以碱性潮土为主,表层有机质含量低,土体内富含可溶性盐分,供氮强度高,供磷强度低,易发生作物营养元素失调。为了保证产量,化肥使用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8.
作为农业大市,德州市是全国首个实现粮食单产吨粮的城市。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德州市充分发挥其自然以及区位优势,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要目标,不断促进其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本文分析了德州市现代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在德州市现代农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现代农业发展遇到的问题,并对此做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促进其现代农业的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9.
《温州农业科技》2007,(1):F0004
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环境与产品质量测试中心始建于1958年,前身为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中心化验室、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室,是地区级农业大型综合化验室。  相似文献   

20.
<正>2017年10月12~13日,山东省第二届(2017)现代奶业大会在山东省德州市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由山东省畜牧协会主办,山东省畜牧总站、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奶牛研究中心、山东省德州市畜牧兽医局协办,大会以"科技创新、产业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