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伟  廖玲  万忠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10):235-237
省属科研机构改革是广东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工程中的主要内容。广东省属科研机构通过分阶段改革,在探索增强科研院所的科研实力、经济实力以及改革不利于科技创新的内部运行机制上取得一定成效,但也还存在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科研成果和市场联系不紧密、内部运行机制还需进一步深化改革等问题。针对目前改革的情况,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促进科研院所改革运行机制,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2.
目前,由科技部、财政部、中编办三部门联合批复的农业部等9个部门所属的科研机构改革方案已正式启动。农业科研机构将以组建非营利性科研机构、转制为科技型企业、转为农业事业单位和进入大学4种形式进行分类改革。通过优化科技力量布局和科技资源配置,实现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促进农业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目标的实现。该方案的实施,标志着农业科研机构的改革进入了实质性阶段。为确保农业科研机构改革的顺利进行,做好转制时期农业科研机构的财务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一、树立法制…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四大确定了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体制,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工作如何适应这一新形势,乃是我们科技管理工作者亟待研究与探讨的问题。本文就如何深化我省农业科研管理改革,提出以下几点思路和观点。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本所的改革实践谈起,对农业公益型科研机构深化改革实践和有关问题进行探讨。在农业公益型科研机构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定位、对科研机构人员“能进能出”和“能上能下”问题、对科技创新者和管理者作为一种资本参与分配问题等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国外非营利性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阐述了我国建立和发展新型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的现实意义,指出,建立和发展和非营利性科研机构是社会公益型科研机构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6.
赵琴 《河南农业》2002,(11):35-35
农业科技档案是农业科技人员参加社会各种科研教学实践活动中发现与发明的历史记录。农业科技档案研究是各类档案研究工作中一个特殊的门类。目前,我们对农业科技档案的利用,远远落后于迅速发展的社会各方面的急需。深化科技改革,迫切要求我们农业科技档案管理人员来开展农业科技档案的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7.
一、1997年以前,我国公益类科研机构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所从事的工作以向全社会提供公共技术和服务为主,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政府协调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支撑。1997年我国县以上政府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有2400多家,从事科技活动人员高达36万余人。其中,国务院部门属公益类科研机构就有265个,主要涉及农业、林业、水利、卫生等22个部门,在职职工总数约5.5万人。长期以来,公益类科研机构在促进我国农业发展、抵御自然灾害、保障人民健康、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科研成果,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地方所属非营利性农业科研机构运行和管理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党的十六大提出要继续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标志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继开发类科研院所企业化转制后,2001年11月,社会公益科研院所分类改革和地方政府设立的独立科研体制改革相继推开。国家对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分类改革的要求是:对于有面向市场能力的科研机构,要转向科技型企业、整体或部分进入企业,或转为企业性的中介服务机构;对于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无法得到相应经济回报的科研机构,在调整结构、分流人员的基础上,按非营利性机构的机制运行和管理,政府要通过扶持政策、竞争择优方式提供科研项目和基地建设经费。  相似文献   

9.
产学研合作是科研机构、高校与企业之间通过联合开发、交换、获取各种科技创新知识、信息与技术,整合资源借助政府平台,着力提高企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实现转型升级,为经济、社会、生态创新发展提供动力的一种合作模式。以广西富硒农业研究中心近年开展产学研的实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既能满足科研机构联合大学培养人才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又能很更好地服务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的产学研创新合作运作新机制和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科研单位是我国科技生产力的主要集中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改革和完善科研单位分配制度,是科研机构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科研单位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出路。搞好科研单位内部收入分配改革,对于吸引科技人才、留住科技人才,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造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对于推进科研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对于促进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1998年底,国务院批准了国家经贸委10个局所属242个科研机构的体制改革方案。这是我国加强科技创新、推进科技进步的重大举措,也拉开了深化科研机构内部管理制度改革的帷幕。作为山东省唯一的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山东省农科院把“改革、创新、发展”作为全院工作的主旋律,在深化内部管理制度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目前,山东省农科院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已得到省政府批准,正在抓紧贯彻落实。我们在探讨如何深化管理体制改革中,主要把握了以下几个方面: 二.克服两种思想观念。国家经贸委10个局所属242个科研…  相似文献   

12.
一、院所“多制”的历史背景国务院1996年9月颁发的《关于“九五”期间深化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1996]39号),确定了今后五年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和措施,标志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进入新的阶段。1999年是全国全面实行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一年,根据保住重点,放开一片的原则,国家科技部、经贸委对200多个科研机构的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根据国家产业政策,以科技产业化为中心,将科研单位转制为科技型企业,或转制为依附于企业的研究机构,有的转为科技中介咨询机构。广东省科技体制改革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早在1985年就开始进行…  相似文献   

13.
在科技体制改革进程中,科技劳动分配制度改革是我们触及最早、最多的问题,也是最具热点与难点问题。然而,时至今日,深化科技劳动分配制度的条件已日益成熟,改革“攻艰”时不我待。一、改革科技劳动分配制度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众所周知,分配制度是社会生产关系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由社会生产力水平和在其基础上形成的特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的。分配制度一经确立,又会对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相应的经济关系,并最终对社会生产的发展,产生反作用。马克思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  相似文献   

14.
科技评价改革是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科研机构评价是科技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介绍了国外科研机构评价的典型做法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以量化为主的研究所评价体系的设计,总结了研究所评价的实施效果,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重视科研导向作用、科研评价导向要与发展目标相一致、把握新时期的新导向、重视评价分析等一系列优化科研机构评价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一、改革目标和总体思路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创业图新 ,真抓实干 ,努力建设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 ,适应自我生存发展的现代化研究所。科研出物化成果 ,出拨尖人才 ;开发上新台阶 ,创高效益。 2 0 0 0年人均创收 1 3万元 ,力争达到一年半扭亏 ,二年半打翻身仗。深化科研体制、人事制度、分配制度三项改革 ,实现创新能力、经济效益、管理水平三个提高。总体思路是 ,改革和其他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以“三个有利于”为原则 ,按“重组科研 ,加强开发 ,精减行政”的基本思路 ,调整研究机构 ,对人员与资源进行战略性重组。实行全员下岗 ,全员聘…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作出示范,是国家建立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主要目标之一。杨凌示范区成立12年来,始终牢记这一使命,与10年前合并组建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一起,主要致力于服务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坚持推进教育、科技与农业经济、社会相结合,大力加强以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和转化为主体的社会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7.
论中国农业的改革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20年来对中国农业的改革与发展的探索和研究,主要对以下几个问题提出了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的一些思路;农业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农村改革的经验与发展,农业现代化的任务和途径,解决粮食问题的基本策略,新一次科技革命以及知识-生物经济的农业观。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科技体制改革在全国各省中先行了一步,广东省农科院科技情报研究所作为咨询服务类的科研机构,被要求在1999年底前转为企业。该所按照改革的要求,结合自身的特点,在企业化的道路上进行了二年的探索和实践。本文简要地阐述了该所实行企业化改革的必要性以及在机构设置、功能、人事管理、开发管理、利益分配、资产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的实践和进展。  相似文献   

19.
彩色棉开发存在的问题及育种思路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分析彩色棉品种、生产、产品开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彩色棉的育种目标和育种思路,指出实现彩色棉产业化的有效途径:一是明确彩色棉的开发方向;二是把彩色棉开发与农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三是依靠科技,加强技术创新力度;四是多方联合共同协作,建立股份制公司(企业);五是规范管理,适当定价,扩大消费群体。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介绍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建立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就本专业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专业人才社会需求状况以及专业改革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专业改革发展的目标、建设思路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