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黄牛杂交改良和用冷冻精液人工授精工作,各地都已开展,并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母牛饲养分散和常年发情,加以目前液氮容器缺乏,冷源供应不足,给冷冻精液人工授精工作造成很多困难。虽各地黄牛数量不少,但适龄母牛的三率(即受配率、受胎率、成活率)偏低,牛的增长速度缓慢,是当前生产中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开展黄牛同期发情的研究,可以提高其受配率和受胎率,同时也可以从根本上改变配种工作的组织形式,做到有计划地组织,充分利用现有人力、物力,加速黄牛改良的步伐。  相似文献   

2.
西门塔尔牛改良延边本地黄牛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西门塔尔牛对本地黄牛的改良效果。利用西门塔尔牛冻精为本地黄母牛人工授精,测定了3日龄、6月龄和12月龄西本F1公、母牛的体尺、体重、并与相应年龄性别的本地黄牛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西本F1公、母牛各项指标均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本地黄牛,表明利用西门塔尔牛冻精杂交改良本地延边黄牛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西门塔尔牛对本地黄牛的改良效果,利用西门塔尔牛冻精为本地黄母牛人工授精,测定了初生、6月龄和12月龄西本F1公、母牛的体尺、体重、并与相应年龄性别的本地黄牛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西本F1公、母牛各项指标均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本地黄牛,表明利用西门塔尔牛冻精杂交改良本地黄牛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我区黄牛改良工作从1976年开始,先后引进了西门塔尔、夏洛来和秦川等品种的冷冻精液,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对本地黄牛进行杂交改良,已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但由于没有处理好方向与对策、改良与利用的关系,致使改良步伐缓慢,限制了黄牛对人的贡献。为了探索向乳肉兼用发展的改良方向,尽快确定适应我区自然条件、生长发育快、经济效益高的杂交组合。在地区畜牧局、站领导的重视支持下,1987年由西北农业大学引进了丹麦红牛的冷冻精液,选  相似文献   

5.
我区黄牛改良工作从50年代就开始了,先后引进秦川、南阳、黑白花等品种与本地黄牛进行杂交改良,效果比较显著。1979年在砀山县开始推广冷冻精液配种,1982年在全区推广,从而大大加快了我区黄牛改良的步伐。9年多来,全区共引进西门塔尔、夏洛来、抗旱王、秦川牛等品种改良当地黄牛199870头,冷配点已发展到140个,平均1个  相似文献   

6.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我地区引进夏洛来牛和利木赞牛冷冻精液 ,对本地黄牛进行杂交改良 ,以改变其颈部短而薄 ,髻甲低平 ,胸部狭窄 ,背腰欠宽广 ,后躯短窄 ,尻部尖斜 ,体型小 ,后躯发育不良等体型缺陷 ,并提高生产性能 ,缩短饲养周期。现将夏洛来牛和利木赞牛改良本地黄牛的效果报告如下。1 生长发育1.1 体重两种杂种牛在当地农户一般粗放的饲养管理条件下 ,其增重明显高于本地牛 (详见表 1)。  初生重 :夏本F1公、母牛初生重比本地公、母牛提高 62 5 %和 5 8.12 %,利本F1比本地黄牛提高 5 1.3 9%和 5 1 75 %;6月龄体重 :夏本F1公、…  相似文献   

7.
目前,霞浦县内本地黄牛存栏近6000头,由于本地黄牛体形偏小,产肉性能低,不利于发展肉牛生产。1992年4月开始,在福建农林大学等有关部门支持下,用利木赞、丹麦红牛的冷冻精液改良本地黄牛。十多年共配种本地黄牛2000多头次,产出杂交一代牛1500多头,其杂种一代(称“利杂”)在与本地黄牛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表现出生长快、  相似文献   

8.
1应用肉用牛冷冻精液改良本地黄牛在超低温条件下,将精液制成颗粒或塑料细管精液剂型,通过人工授精方法为发情母牛输精配种,杂交后代生长发育快,产肉性能好,18个月龄的改良牛体重可达300多千克,比同月龄本地黄牛提高50%以上,每头改良牛比本地牛增加收入7...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利用西门塔尔种公牛冻精为甘肃省陇南地区本地黄牛进行人工授精,测量了初生、6月龄和12月龄西本F1公、母牛的体尺、体重,并与相应年龄性别的本地黄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西本F1公、母牛测定指标均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本地黄牛,说明利用西门塔尔牛的合格冻精改良陇南本地黄牛切实可行,具有一定的杂交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 巴中县自1978年以来,用引进的西门塔尔、夏洛来公牛的冷冻精液改良本地黄牛,因流产率高达11.9%(157/1314),为此,我们在81年进行了母牛保胎试验。  相似文献   

11.
利用冷冻精液开展人工授精,实现对本地黄牛品种的有效改良,是优化肉牛品种结构,促进肉牛养殖产业健康发展,实现当地黄牛复壮的关键举措。通过推广应用冻精冷配技术能够显著提高繁殖母牛的受胎率,有效避免了自然交配所造成的养殖成本增加以及生殖系统疾病传播流行的问题。但由于冻精冷配改良技术是一个十分系统性的工程,要想提高本地黄牛的受胎率,就需要对其中影响的因素进行全面的探讨,掌握好关键的配种环节,重点做好母牛的发情鉴定,选择最佳的人工授精时机,做到适时配种,规范化操作,并且要注重做好繁殖母牛生殖系统疾病的有效预防。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在探讨云南大理市黄牛品种改良现状的基础上,就黄牛冻精冷配改良技术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希望对更好的推广应用该项技术,实现黄牛品种快速改良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2.
牛的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是近年来运用于畜牧业生产的一项先进技术。是改良黄牛的有效手段。但有时因技术掌握不好而导致受胎率不高。现结合个人多年的工作实践谈一下进一步提高黄牛冷冻精液配种受胎率的几点技术问题。 一、加强营养补充,改善管理条件 “膘好易受胎,满膘才满怀”,受胎率低的首要原因是母牛膘情差。特别是入冬后要加强对母牛的饲养管理,棚圈要向阳通风,褥草要垫厚,农历大寒后要适当增加营养添加剂和精料的饲喂量。只有保好  相似文献   

13.
缙云县地处浙南山区,养牛自然条件较好。建国盾全县最高年份存栏牛达19,152头,其中黄牛15,692头,占81.93%。为了提高本地黄牛的生产性能和经济价值,缙云县农业部门在省地业务部门和有关科研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从1976年开始先后引进四头苏、德、奥系西门塔尔种公牛与本地黄牛进行二元杂交改良。并在此基础上,于1931年引进利木赞,抗旱王种公牛冷冻精液与黄西  相似文献   

14.
东宁县通过引进比利时兰牛和利木赞牛的冷冻精液,对本地黄牛进行杂交改良.以改变其颈部短而薄,髻甲低平,胸部狭窄,背腰欠宽广,后躯短窄,尻部尖斜,体型小,后躯发育不良等体型缺陷,同时提高生产性能,缩短饲养周期.比利时兰牛和利木赞牛改良本地黄牛的效果如下: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乌盟地区从一九九三年引进安格斯肉牛冷冻精液,在乌盟商都、中旗、后旗、四子王旗等旗进行杂种肉牛生产。几年来,利用安格斯肉牛冷冻精液累计改良配种本地黄牛5.4万头,产成活犊牛4.3万头。通过对安格斯牛改良后代的调查结果表明,安杂后代从体形外貌到生产性能等方面均比本地黄牛有明显提高。 1.体形外貌 安杂后代全身结构匀称,被毛为黑色或黑棕  相似文献   

16.
黄牛的冻精改良与人工授精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牛细管冷冻精液具有快捷、方便、易保存、不易污染、易携带、操作简单、精子的复苏率和受胎率高的优点,对配种零散、无法集中开展常温人工授精的地区是一种理想的剂型。介绍了黄牛冻精改良与人工授精的关键技术,提出要及时发现发情母牛并准确进行发情鉴定、适时输精,才能提高母牛受胎率。  相似文献   

17.
在黄牛繁育改良工作中,由于冷冻精液的推广和应用,从而促进了黄牛的改良,加快了牛的繁殖改良的进程,收到了显著的效果。为了适应农村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和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各地都双抓了一些关键环节和具体措施,充分利用冻精配种进行黄牛改良。但就如何防止劣质公牛杂交滥配,导致冻精配种母牛被其“打底盖帽”,从而影响改良效果,又便于放牧牛群管理的实际问题。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劣质公牛清群去势。前几年  相似文献   

18.
提高黄牛冷配受胎率的几项措施王洪仁徐相亭杨万郊(山东省畜牧兽医学校潍坊市,261041)我省多处利用利木赞和西门塔尔种公牛的冷冻精液与本地黄牛进行杂交,其后代出生重大,体格大,生长发育快,饲料报酬高,很受群众欢迎。但由于对发情母牛输精时间不当,深部输...  相似文献   

19.
<正> 黔江县于1980年以来用西门塔尔、夏洛来等品种的冷冻精液,采用人工授精,对本地黄牛进行了杂交改良。1982年我们进行了西×本、夏×本与黔江本地黄牛的肥育性能试验。通过对比试验,从中找出最优组合,为探索黔江黄牛改良方向及开展杂交优势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改变本地黄牛体型矮小,生长缓慢,经济效益低的状况,逐步从单一役用为主,向役肉乳兼用或肉用方向发展,以适应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肉食的需要。我们从1975年开始引进西门塔尔种公牛与本地黄牛进行杂交改良,获得了体型大、生长快、母牛泌乳性能好的黄西一代杂种牛。并在此基础上,利用黄西一代母牛再与利木赞、抗旱王肉用公牛,在粗放饲养条件下,进行黄牛三元杂交改良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