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晓琴  祝水金 《种子》2005,24(8):99-100
种子是农业的最基本生产资料,是保证农业增产增收的主要因素之一.高新技术在农业上应用的主要载体是种子.种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品种在农业生产中应有的作用.同一作物不同品种间的外观性状差异极小,即使是本品种种子,一般消费者也很难对其质量优劣加以区分.因而市场上假冒伪劣种子多,防伪难度大;因此,假冒伪劣种子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为让农民用上放心种子,必须全方位加强种子质量监管,从源头抓起,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2.
陶学英 《种子科技》2007,25(1):26-27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颁布实施以来,种子管理工作已经逐步走向正规,作为种子管理核心内容之一的种子质量管理也不断向正规化、法制化迈进。切实加强种子质量管理,对于种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稳定提高农业生产力,保证农业安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同时,在日益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种子市场竞争的压力下,种子质量已经成为关系到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下面就如何加强种子质量管理工作,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陈仙平 《种子科技》2009,27(8):10-11
种子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加强种子管理,保证农民用上放心的农作物种子,是种子管理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种子管理工作是一项内容丰富、涉及面广、非常具体繁琐且极为重要的农业服务性工作.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颁布实施和我国加入WTO,种子市场进一步放开,市场更加活跃,加强对种子质量的监督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根据近几年的工作实际,谈谈对种子质量监督管理的初浅看法.  相似文献   

5.
陈梅香 《种子》2002,(5):75-77
种子是一种特殊商品 ,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种子质量的好坏是直接关系到农民收入增减的问题。过去由于实行种子专营 ,种子质量出现问题由种子公司承担赔偿责任。随着《种子法》的颁布实施 ,种子市场的全面开放 ,种子经营由一家专营变为多元化经营 ,种子市场散、乱、杂的现象即显得尤为突出 ,因而对农业生产的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 ,种子市场管理亟待强化。笔者通过对 2 0 0 2年入春以来种子市场情况调查 ,就今后强化种子市场管理的措施提出一些粗浅看法 ,与同仁探讨。1 《种子法》实施后种子市场存在的问题1 .1 种子经营市场不规范 …  相似文献   

6.
种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是具有生命力的特殊商品,也是科技进步的重要体现.种子加工是指对种子进行预清、干燥、基本清选、精选分级、药物处理、丸化处理、计量、包装、运输等工作,是种子生产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种子加工,既可以节约粮食、减少播量、提高产量,又便于标准机械化作业.是关系到种子优劣、直接影响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正>种子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种子的质量直接关系农业生产的安全,关系农民的切身利益。我区总耕地面积3.2万hm2,种子行业无疑对投资和就业都具有很强的吸引力。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正式实施,改变了房山区种子市场独家经营的  相似文献   

8.
种子是农业生产的最基本生产资料,是保证农业增产增收的主要因素之一,种子质量的优劣,能够直接带动农业的健康发展和农民的切身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颁布实施以来,种子管理工作已经逐步走向正规,其中种子质量管理T作也再不断向着规范化、法制化轨道迈进。切实加强种子质量管理,对于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证粮食安全、增强企业竞争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曹勤虎  王成连 《种子科技》2004,22(3):146-147
为规范种子生产秩序,保证农业生产用种,<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及其他有关法规,对农作物种子生产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从几年来实施情况看,少数种子企业对依法生产种子认识不够,常因种子生产程序不规范,生产的种子质量不达标而受罚,企业不但在经济上受损失,信誉也受到很大影响.为此,对当前种子生产中存在的不法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守法要求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种业》2000,(5):4-4
(2000年7月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 第四章种子生产 第二十条主要农作物和主要林木的商品种子生产实行许可制度. 主要农作物杂交种子及其亲本种子、常规种原种种子、主要林木良种的种子生产许可证,由生产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其他种子的生产许可证,由生产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 第二十一条申请领取种子生产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繁殖种子的隔离和培育条件; (二)具有无检疫性病虫害的种子生产地点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采种林; (三)具有与种子生产相适应的资金和生产、检验设施; (四)具有相应的专业种子生产和检验技术人员;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申请领取具有植物新品种权的种子生产许可证的,应当征得品种权人的书面同意. 第二十二条种子生产许可证应当注明生产种子的品种、地点和有效期限等项目. 禁止伪造、变造、买卖、租借种子生产许可证;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无证或者未按照许可证的规定生产种子. 第二十三条商品种子生产应当执行种子生产技术规程和种子检验、检疫规程.  相似文献   

11.
种子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也是现代农业科技的重要载体,种子本身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的效益与农村的稳定.随着<种子法>的颁布实施,农作物种子的生产、经营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切实维护了种子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为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农作物种子经营渠道越来越多,农作物品种层出不穷,农民盲目购种,经营者昧心赚钱,种子管理部门在某些方面缺乏有效的管理等问题也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12.
种子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种子质量的低劣直接关系到农业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颁布实施和国务院[2006]国办发40号文件的贯彻执行,种子管理完成了政企分开,经营职能剥离,履行种子管理职责,如何对种子市场进行有效监管和保障农业生产用种安全,成为县级种子管理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现结合转县章际谈谈、相滞看法.  相似文献   

13.
种子执法工作是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种子法》颁布实施以来,种子执法工作被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摆上了重要工作日程,已由种子工作的从属地位上升为主导地位,由协同工商、公安、技监等部门执法上升为主体执法、职权执法、独立执法、行政执法。下面谈谈种子执法种子执法工作是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种子法》颁布实施以来,种子执法工作被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摆上了重要工作日程,已由种子工作的从属地位上升为主导地位,由协同工商、公安、技监等部门执法上升为主体执法、职权执法、独立执法、行政执法。下面…  相似文献   

14.
1种子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先导作用科技兴农种子先行,这是多年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也是人们所共识的。在推进种子产业化进程中,天津市委、市政府对种子产业化非常重视,先后就种子产业发展、实施种子工程,出台了天津市种子管理条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充分说明种子在农业  相似文献   

15.
1 建立健全种子管理队伍,切实履行执法主体责任的组织保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明确规定,管理和经营要彻底分开,管理不能参与经营,经营不能搞管理.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参与和从事种子生产、经营活动;种子生产经营机构不得参与和从事种子行政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6.
刘忠全 《种子科技》2009,27(7):18-19
农作物种子标签真实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中与国际接轨的重要制度之一.该制度是规范种子营销行为的基本制度和明确质量责任的主要手段之一,是直接保护种子生产者、种子经营者与种子使用者合法权益的一个重要举措.因此,全面深入理解这一制度并在实践中加以正确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种子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其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安全、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稳定.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出台,种子市场的逐步放开,种子经营主体增多,有关部门针对种子经营制定了一系列法规,以规范种子市场,保证种子质量和保护种子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但由于经营者点多、品种杂和规格不一,加之有时自然灾害造成个别作物的种子供应偏紧,个别地方种子市场出现混乱,制售假劣种子和不规范经营行为时有发生,种子生产者和经营者之间发生的质量纠纷屡见不鲜.现就<种子法>中有关种子质量的规定和种子质量纠纷的处理、种子经营者和使用者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种子使用者购种时应注意的事项以及发生种子质量纠纷时应如何处理谈谈自己的看法,以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质量纠纷发生,确保双方利益不受损害.  相似文献   

18.
王秋 《种子世界》2006,(6):12-13
种子加工是种子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提高种子质量和科技含量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实现种子商品化、标准化、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颁布实施后,标志着我国种子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搞好种子加工、包衣推广工作,提高种子质量,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和农民增产增收,成为我国种子加工工作者的一项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种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是农业科技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种子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业的丰歉、农民的增收、农村社会的稳定。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颁布实施,把种子管理工作纳入了法制化管理的轨道,对保护和合理利用种子资源、规范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经营、使用行为,维护品种选育者和种子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提高种子质量水平,推动种子产业化,促进种植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种子质量不仅是种子生产经营单位的生命线,还关系到农业生产安全。优良品种质量过硬,农业才能增效,农民才能增收。我们根据近几年种子管理实践,认为要搞好种子质量管理必须从以下3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