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新化合物ZJ3265对5种鳞翅目害虫的毒力及田间防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ZJ3265{(E+Z)-2-[2-(4-氰基苯)-1-(3-三氟甲基苯)亚乙基]-N-(4-二氟甲氧基苯)联氨酰胺}是由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缩氨基脲类新型杀虫剂。采用浸渍法测定了ZJ3265对粘虫Mythimna separata、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和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a的室内杀虫毒力。结果表明,ZJ3265对粘虫、小菜蛾和斜纹夜蛾的LC50值分别为1.37(1.16~1.62)、18.53(15.13~22.10 )和15.40(11.98~18.85) mg/L。在田间用24% ZJ3265 悬浮剂处理3 d(有效剂量120 g/hm2),其对小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和菜青虫Pieris rapae的防效分别达74.9%、76.7%、70.3%和84.4%;在试验剂量下,未观察到对作物产生药害。  相似文献   

2.
三种不同波长绿-黄光对甜菜夜蛾产卵生物学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übner)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世界性分布、间歇性大发生的杂食性农业害虫,近年来,在全国部分省区发生逐渐加重[1]。目前,国内外已有应用黄色光对农业害虫进行有效防治的报道,如八濑顺也[2]报道利用黄色灯防治蔬菜上的棉铃虫、甘蓝夜蛾和斜纹夜蛾等  相似文献   

3.
邕宁发生甜菜夜蛾猖 獗为害香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廷策 《广西植保》2000,13(3):37-38
邕宁县 1 996年以前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夜蛾类仅零星发生 ,近几年发生明显上升。发生的特点呈突发性局部发生 ,一旦发生 ,来势猛 ,防治上农民往往措手不及。主要为害辣椒、番茄、茄子、西瓜、黄瓜、香瓜等 (见表1 )。   2 0 0 0年 6月在邕宁县蒲庙镇那莲村6 7hm2 多的香葱严重发生甜菜夜蛾为主的夜蛾类猖獗为害 ,同时发生为害的尚有棉铃虫、烟青虫和斜纹夜蛾等。其中幼苗期香葱1 0 hm2 ,商品葱 5 7hm2 ,而在这之前极少发现该虫为害香葱。表 1  1997~ 2 0 0 0年上半年邕宁县夜蛾类发生为害情况统计表单位 :万 hm2年份 发生地点主要受害…  相似文献   

4.
氯氟氰虫酰胺(ZJ4042){3-氯-N1-(2-甲基-4-七氟异丙基苯基)-N2-(1-甲基-1-氰基乙基)邻苯二甲酰胺}是由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邻苯二甲酰胺类新型杀虫剂。采用浸渍法测定了氯氟氰虫酰胺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a和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的室内杀虫毒力,并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氯氟氰虫酰胺对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和二化螟的LC50值分别为0.046、0.072、0.071和1.95 mg/L,与氟虫双酰胺和氯虫苯甲酰胺的杀虫毒力相当。在田间用20%氯氟氰虫酰胺悬浮剂处理(有效剂量30 g/hm2),对小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及菜青虫Pieris rapae药后7 d的防效为90.1%~96.3%;对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药后15 d的防效为82.9%~90.5%;在试验剂量下,未观察到其对作物产生药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长期不合理地使用化学农药导致斜纹夜蛾对菊酯类和有效磷类等杀虫剂产生抗药性,而虫螨腈是一种吡咯类杀虫剂,具有杀虫谱广、防效高、持效性好、安全等特点,其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方法】采用浸叶法测定虫螨腈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毒力。用不同载体以亚致死剂量LC10和LC30处理斜纹夜蛾3龄幼虫,分析对其幼虫体重、化蛹率、蛹重、雌性比等指标的影响。【结果】亚致死剂量处理过的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生长发育受到严重抑制,主要表现在虫体质量显著下降、化蛹率和雌性比显著降低和蛹重显著减轻等。【结论】虫螨腈对斜纹夜蛾防治具有较好的效果,且防治应选在低龄幼虫期。研究结果可为合理施用虫螨腈防治斜纹夜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Fabricius)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杂食性害虫,经常暴发成灾,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ltNPV)能有效控制斜纹夜蛾种群数量,是有效防治斜纹夜蛾的生物制剂,具有重要的经济、生态和环保价值。本文从毒力、流行病学、分子生物学、复配剂及其田间应用和对斜纹夜蛾天敌的影响等方面综述了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斜纹夜蛾是一种间歇性发生的世界性害虫,近年来在葡萄上的发生面积和种群数量不断扩大,为明确斜纹夜蛾在葡萄上的发育与繁殖潜力,本研究采用生命表方法对斜纹夜蛾在葡萄上的适应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棉花相比,斜纹夜蛾在葡萄上的存活率低、幼虫生长周期长、龄期增多、繁殖能力低,幼虫期取食棉花、‘巨峰’和‘红地球’葡萄叶片的斜纹夜蛾成虫产卵量分别为786.80粒±41.88粒、581.27粒±20.03粒、619粒±17.99粒。以‘巨峰’和‘红地球’为寄主的斜纹夜蛾内禀增长率分别为0.139 2和0.114 1,低于其在棉花上的内禀增长率0.149 7。斜纹夜蛾在葡萄上能够正常完成生活史,种群可顺利繁衍,但其在葡萄上发育与繁殖适合度低于棉花。  相似文献   

8.
斜纹夜蛾 (Spodopterlitura)原属间歇性害虫 ,2 0世纪 90年代该虫发生频繁 ,已发展成常发性害虫。该虫具有较强的隐蔽性、突然暴发性、夏秋高温干旱的多发性及食性杂而又有偏嗜性等特点[1] 。中华卵索线虫 (Ovomermissinensis)寄生前期幼虫能主动寻找宿主。为了明确斜纹夜蛾被中华卵索线虫寄生后的食量和病理变化 ,以便于更进一步保护和利用该线虫控制害虫对蔬菜等的危害 ,我们在室内测定了斜纹夜蛾幼虫被中华卵索线虫寄生前期幼虫人工感染后的食量变化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供试虫 中华卵索线虫采自河南上蔡县麦田 ,室…  相似文献   

9.
混合病毒在不同宿主中交替繁殖对病毒毒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混合病毒在不同宿主中交替繁殖对病毒毒力的影响,选用对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über)较专化的苜蓿银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AcNPV)和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 较专化的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lNPV),按多角体数量1∶ 1混合后分别连续感染或交替感染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比较各代病毒对两种夜蛾的活性。测定结果表明:SlNPV中国株和AcNPV混合,起始感染甜菜夜蛾,再在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中交替繁殖后,F4代斜纹夜蛾病毒(由斜纹夜蛾中收集的病毒)对3龄甜菜夜蛾幼虫的致死率极显著高于F2代斜纹夜蛾病毒,F3代甜菜夜蛾病毒(由甜菜夜蛾中收集的病毒)对斜纹夜蛾的致死率也显著高于F1代甜菜夜蛾病毒;混合病毒起始感染斜纹夜蛾,再经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交替繁殖后,斜纹夜蛾病毒对甜菜夜蛾的毒力以及甜菜夜蛾病毒对斜纹夜蛾的毒力也都显著提高。交替传代后的病毒比同代次连续传代后的病毒对非宿主的毒力显著提高,并且它们对原宿主的毒力未有减弱。AcNPV和SlNPV日本株混合病毒在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中交替繁殖后也表现出对非宿主毒力的提高。表明混合病毒在两种不同原宿主中交替繁殖比其在同种宿主中连续繁殖后对非繁殖原宿主的毒力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斜纹猫蛛Oxyopes sertatus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幼虫的控害能力,在实验室条件下评估斜纹猫蛛亚成蛛和雌、雄成蛛对草地贪夜蛾2龄和3龄幼虫的捕食能力以及斜纹猫蛛自身密度对捕食效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斜纹猫蛛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日均捕食量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大呈上升趋势,达到某一阈值后趋于稳定,其对2龄幼虫的日均捕食量显著高于对3龄幼虫的日均捕食量。斜纹猫蛛对草地贪夜蛾2个龄期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既符合Holling Ⅱ功能反应模型,又符合Holling Ⅲ功能反应模型。斜纹猫蛛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的瞬时攻击率均大于对3龄幼虫的瞬时攻击率,雌成蛛对草地贪夜蛾2龄和3龄幼虫的瞬时攻击率最大,分别为0.664和0.558;斜纹猫蛛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的处理时间总体上短于对3龄幼虫的处理时间,亚成蛛对草地贪夜蛾2龄和3龄幼虫的处理时间最短,分别为0.011 d和0.009 d;斜纹猫蛛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的最佳寻找密度均高于对3龄幼虫的最佳寻找密度。随着猎物密度的增长,斜纹猫蛛的搜寻效应呈下降趋势。斜纹猫蛛的捕食作用率与其自身密度呈负相关,随着自身密度的增...  相似文献   

11.
民勤沙区不同稳定性沙丘植被生境条件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固定、半固定和流动沙丘生境条件测定结果表明:固定沙丘优势种均生长不良,枯梢、死亡普遍,其伴生植物的种类和密度均很小;沙丘水分条件决定了其生境条件,固定沙丘水分条件最差亦即生境条件最差;固定沙丘和半固定沙丘表面易形成粘粒、粉粒结皮,其表土层田间持水量大,影响降水下渗;固定沙丘表面田间持水量大是影响降水下渗的关键,其沙丘表土层粘粒、粉粒含量高是导致其田间持水量大的关键。其伴生草本植物密度并不随表土层田间持水量大而增加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当地降水少、气候干燥、表土层土壤水分易蒸发损耗所致。  相似文献   

12.
塔里木河中下游农户能流分析及生态经济分形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能流分析和分形理论是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定性研究和定量分析的重要手段之一。把农户作为“分形元” ,以尉犁县兴平乡达西村 4 0个农户为研究对象 ,在绿洲农业生态系统能流分析基础上 ,对不同经营类型农户的生态经济特征进行分形研究 ,结果表明 :(1) 5类农户从总体上都显现生产经营结构单调 ,能量利用和转化链条短 ;牲畜养殖是唯一的次级生产系统 ,能量转化率低 ,增效不明显。 (2 )农田亚系统是农户生产力的主体 ,棉花生产现在和今后若干年内仍将是农户的支柱产业。 (3)基于农户分析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没有相关关系 ;生态效益高 ,并不意味着经济效益也高 ,反之亦然。农户生产系统总体的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水平不高。  相似文献   

13.
黄人鑫  姜婷 《干旱区研究》2004,21(4):430-433
从新疆巩留县往西的察布查尔县境内,约2 000 km2的伊犁河南岸荒漠是未来灌区项目建设的所在地。2002年8月,对该地及其南缘和北缘地带的昆虫区系进行了调查,查明计有291种昆虫,隶属于15目87科239属,并对未来灌区建设对昆虫区系的影响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4.
塔里木河下游绿色走廊特点及衰败成因分析   总被引:43,自引:7,他引:43  
近50年来塔木河上中游的水土开发活动,使得下游地区的来水骤减并中断有近30年的历史,从而引发了下游绿色走廓的逐步走向衰败、土地荒漠化趋势加剧等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塔河下游绿色走廓发生、发展的特殊性和特点,认为绿色走廓衰败主要有5个主要因素:绿色走廓自然生命过程的衰退;新生幼林发生和发育原生机制的中断;土壤盐分的累积和增加;水分条件持续恶化;人类开垦荒地、滥伐、滥控等行为。通过成因分析认为,只有充分考虑到下游绿色走廓的特点及其衰败的原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下游绿色走廓衰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杨肖艳  #  刘红斌#  李铷  傅杨  汤东生 《植物保护》2020,46(6):264-269
为筛选能有效防除云南麦田入侵杂草小籽虉草Phalaris minor的除草剂, 采用温室盆栽法分别测定了麦田常用7种茎叶处理剂各7个梯度剂量对小籽虉草的毒力?结果表明, 在推荐剂量下, 50%异丙隆WP?5%唑啉草酯EC?15%炔草酯WP?69 g/L精噁唑禾草灵EW?7.5%啶磺草胺WG?30 g/L甲基二磺隆OD和70%氟唑磺隆WG对小籽虉草药后30 d的株防效分别为99.34%?99.43%?87.50%?75.00%?34.50%?37.50%, 54.17%, 药后30 d的鲜重防效分别为87.92%?92.66%?56.09%?74.43%?57.17%?45.61%?44.67%?所有除草剂中, 唑啉草酯的GR90接近推荐使用剂量的90%?异丙隆的GR90略高于推荐剂量, 其他除草剂的GR90远高于麦田推荐使用剂量?以上结果表明, 防治麦田杂草小籽虉草的首选除草剂为唑啉草酯, 备选除草剂种类少?  相似文献   

16.
宁夏近40多年积温及不同积温期降水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宁夏22个地面气象站1961~2005年逐日平均气温、逐日降水量资料,统计计算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和10℃期间的积温,结果表明:随着气候的变暖,宁夏各地≥0℃和≥10℃积温呈明显增加趋势,近19 a增加显著;≥10℃积温不同等值线明显向地势较高地区移动,喜温作物面积扩大;积温持续日数明显增加,有利于作物的成熟;≥0℃和≥10℃积温期间降水量主要在部分干旱地带增加,这有利于干旱地带农牧业生产和植被恢复。  相似文献   

17.
对汾河水库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汾河水库沉积物中Cd含量为11.42±2.84mg/kg,高于中国湖泊底泥重金属含量背景值。沉积物中Cd的单项潜在生态风险系数远大于其它重金属,高达2346.57,具有极强的生态危害性;而Zn、Cr和Cu只显示出轻微的生态危害性,故Cd是导致汾河水库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增强的主要贡献者。室内模拟沉积物经历好氧和厌氧等环境条件下,并用EDTA铵盐溶液单一提取法和BCR连续提取法分别研究了汾河水库沉积物中Cd、Zn、Cr和Cu等重金属的形态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好氧条件下,Cd的形态分布特征变化最为明显,具有潜在环境效应的Cd含量所占总量的比例上升至52.15%;用EDTA单一提取法测定结果表明:生物有效态Cd含量占总量的比例(B/T)在好氧处置后最高,达30.37%;上述试验结果进一步证明了沉积物中Cd具有强烈的潜在生态风险和较高的生物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新疆艾比湖湖面面积变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遥感资料和文献,研究艾比湖湖面面积的年际和月际变化。利用最小二乘法求参数,进行线性回归,寻求湖面变化和降水因子的相关性,得出降水量和湖面面积的相关系数为0.706 43,经显著性检验,并用大量的数据及事实分析了湖面面积和其他自然因素及人类活动因子的相关性。根据以上研究可以大致预测艾比湖湖面的变化趋势,为决策层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河套灌区引用黄河水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河套灌区水资源高效利用是灌区可持续发展和缓解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需要。应用河段差法、引排差法、最大蒸发量、作物总需水量方法计算河套灌区引用黄河水量,分别是49.3×108,49.2×108,54.4×108,49.7×108m3。方法相互佐证,引排差法计算结果,49.2×108m3是灌区实测引用黄河水量。引用黄河水量的分析为河套灌区节水改造、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管理以及黄河干流水资源分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环青海湖地区草地蝗虫成灾状况与气候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本文以1988-1998年蝗灾记录资料和1997-1999年实地调查资料为基础,初步探讨了环青海湖地区草地蝗虫数量的空间分异特征,并利用近十年来刚察县气象资料,定性分析了不同年份灾情状况与气温、降水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6-7月份的平均气温和累积降水量对当年蝗灾发生强度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