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湖北畜牧兽医》2006,(8):16-16
6月23-25日,湖北省畜牧业信息定点调查工作在蕲春县召开,全省23名市、县、镇级调查员参加了会议。会上各县市分析了上半年畜牧生产形势、发展特点,预测了下半年生产走势,总结了一年来的畜牧业定点调查工作;省畜牧局传达了新的《湖北省畜牧业信息定点调查工作制度》,布置和讲解了网上信息报送工作,对2005年第三季度至2006年5月畜牧业信息定点调查工作考核情况进行了通报,表扬了先进市、县、镇级调查员。  相似文献   

2.
为贯彻落实国家扶持生猪生产政策措施,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进一步规范畜牧业生产的经营行为,充分发挥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在畜牧业生产统计、动物防疫和动物产品安全监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根据农业部、省农业厅<关于开展规模养猪场标识及生产防疫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农医发[2007]17号]闽农医[2007]363号文件要求,我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将此项工作具体落实到辖区内的规模养猪场,切实保证规模养猪场标识及生产防疫信息报送工作顺利开展进行.  相似文献   

3.
为贯彻落实国家扶持生猪生产政策措施,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进一步规范畜牧业生产的经营行为,充分发挥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在畜牧业生产统计、动物防疫和动物产品安全监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根据农业部、省农业厅《关于开展规模养猪场标识及生产防疫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农医发[2007]17号]闽农医[2007]363号文件要求,  相似文献   

4.
《浙江畜牧兽医》2012,37(2):40-40
一是稳定发展畜牧业生产。稳定生猪生产,扶持牛羊肉生产,提升奶业生产水平,继续抓好生产监测和预警,加强生产形势分析和信息服务,继续强化畜牧业防灾减灾工作。  相似文献   

5.
正畜牧业生产统计是制定畜牧业发展政策的重要依据,及时、准确、全面的畜牧业生产统计数据和生产形势分析,对宏观指导畜牧业生产工作意义重大。长期以来,畜牧统计工作受目标考核、机构改革、人员变动、报送方式、生产转型等因素制约,出现了统计质量不高、上报时效不强、报送形式单一、监测数据不实等问题。为了提高畜牧业统计数据质量,促进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笔者结合工作实际特提出以下思考。一、存在问题1.统计人员变动,报表移交不衔接。每次畜牧机构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柏斌)为进一步做好水果生产调度,及时掌握水果产业发展的产销动态信息,稳定市场供应,云南省从今年起实施水果生产信息报送制度。据了解,根据规定,各地州市分别于4月1日、7月1日、9月30日和12月31日定期以电子邮件报送各季  相似文献   

7.
市场信息     
湖北:省畜牧业信息定点调查工作在蕲春县召开6月23 ̄25日,湖北省畜牧业信息定点调查工作在蕲春县召开,全省23名市、县、镇级调查员参加了会议。会上各县市分析了上半年畜牧生产形势、发展特点,预测了下半年生产走势,总结了一年来的畜牧业定点调查工作;省畜牧局传达了新的《湖北省畜牧业信息定点调查工作制度》,布置和讲解了网上信息报送工作,对2005年第三季度至2006年5月畜牧业信息定点调查工作考核情况进行了通报,表扬了先进市、县、镇级调查员。最后省畜牧局副局长王惠平同志总结了全省畜牧生产,并对畜牧业定点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黄冈市…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已得到普遍应用,信息已成为新时代的象征,是21世纪主导高新产业之一。中国在此方面已表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畜牧业生产原料、产品、生产力技术和资本市场与信息体系是发展我国农业市场经济和融人国际市场不可缺少的基础建设,也是国家制定畜牧业结构调整方案和生产者制定生产方案的依据。然而,中国家禽业由于其生产主体是广大农村专业户,是中国畜牧业中步入市场经济最早行业的特殊性,家禽行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十分落后,导致家禽行业市场大起大落,造成了巨大资源浪费,严重阻碍了家禽行业健康稳定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20多年来农村经济发生的新变化和出现的新局面为背景,对农村畜牧业发展面临的生产组织形式和生产管理方式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并与一些发达国家的有关情况进行了对比。从扩大饲养规模、改变畜禽饲养方式、畜牧业的企业化和产业发展、畜牧业生产合作和协作组织建设以及市场信息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李瑾  秦富 《饲料工业》2007,28(19):60-63
<正>畜牧业生产结构是指畜牧业生产各要素的构成情况,包括内部结构、外部结构和地区结构等。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是系统工程,受国情、地域特征、农业发展等多种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可概括为三个方面,首先是自然资源条件,如饲料饲草资源、畜禽品种资源等自然因素,这是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基础;其次是社会经济因素,如市场需求、政策导向、资金、信息等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因素,这是结构调整的动力;第三是技术效率水平,如饲料转化率、资源开发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