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干旱条件下乙烯利对小麦幼苗PEP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盆栽方式研究了土壤干旱过程中,小麦幼苗PEP羧化酶(PEPCase)活性的变化及叶面喷施乙烯利(3.5×10-3mol/L)对该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干旱初期,小麦幼苗PEPCase活性逐渐升高,干旱2d后其活性急剧下降,复水后PEPCase活性继续下降,说明小麦幼苗受到严重的水分胁迫。喷乙烯利后,PEPCase活性上升减缓,下降加快,即乙烯利抑制了干旱条件下小麦幼苗PEPCase活性。同时乙烯利加速了叶绿素降解,使得丙二醛累积增加,说明乙烯利对提高小麦幼苗的抗旱性不利。  相似文献   

2.
以芙蓉李为研究对象,研究乙烯利、脱落酸处理对采后芙蓉李果实质地、色差值、色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花色苷含量及出汁率的影响,综合分析加工品质变化.结果表明,乙烯利处理明显降低了芙蓉李果肉硬度、果皮强度、果皮破裂深度、果皮脆性、果皮韧性和果肉黏性,加速果实转红,促进花色苷含量积累,提高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和出汁率,加速可滴定酸含量下降;而脱落酸处理对芙蓉李果实质地指标影响不明显,可加速贮藏后期果实转红和花色苷含量积累,提高贮藏后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加速贮藏后期可滴定酸含量下降.由此说明,乙烯利处理可在短期内明显提高芙蓉李果实加工适应性和加工品质,而脱落酸处理无法短期内提高加工适应性,可提高贮藏后期加工品质.  相似文献   

3.
在根腐毒素浸黄化苗根和离体苗试验中,感病品种PAL比活力显著高于对照,在一定范围内酶活性与毒素浓度成正相关,而抗病品种PAL比活力变化不大。在旗叶圆片试验中,感病品种处理后12h,PAL比活力明显低于对照,24h后回升,接近对照的水平;抗病品种PAL活性除个别场合外变化不大。在酶波中直接加毒素波几乎可以完全抑制感病品种PAL活性,对抗病品种PAL活性也有强烈抑制作用。认为在浸根试验中未直接接触毒素的叶组织中PAL活性变化的差异能反映品种的抗感差异,PAL活性的相对稳定性与小麦抗根腐病有关。  相似文献   

4.
用不同抗雪霉叶枯病的小麦品种,分别接种雪霉叶枯菌粗毒素液和分生孢子,测定了小麦叶内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变化,初步讨论了毒素在病害发生过程中的致病机理。结果表明:粗毒素液和分子孢子都有提高PAL活性的作用,但二者刺激的强度不同,毒素处理大于分生孢子接种,抗病品种大于感病品种。测定不同浓度粗毒素液处理的小麦叶片PAL活性表明,小麦叶片用40%的粗毒素液处理,叶内PAL活性值最高;低浓度的毒素液刺激PAL活性产生,而高浓度的粗毒素液抑制叶内PAL活性。  相似文献   

5.
三种催熟剂对甘蔗成熟期光合及糖分积累的生理生化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草甘膦、乙烯利和增糖增产剂处理伸长后期的甘蔗桂糖11号,试验结果表明:1)草甘膦、增糖增产剂均能降低叶绿素含量,抑制NADP-苹果酸酶、PEP羧化酶活性和光合强度,乙烯利对NADP苹果酸酶影响不大,但对叶绿素含量,PEP羧化酶活性和光合强度均是先降低,随后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补偿效应;2)三种催熟剂均能抑制酸性转化酶和淀粉酶活性而增强中性转化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3)三种催熟剂均能降低叶含水量和还原  相似文献   

6.
病菌激发子诱导烟草抗赤星病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来源于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弱毒株TBA16的病菌激发子诱导烟草,产生了系统诱导抗性,最大诱导效应可达54%。烟草幼苗经激发子处理后,苯丙氨酸裂解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病程相关蛋白(PRP)也有量的积累,在诱导后第10d产生的蛋白量最多。以水杨酸(SA)处理作阳性对照,结果表明,水杨酸诱导比激发子产生的诱导诱导效应高,各种酶活性均比激发子诱导产生的大,PRP产生的量也较多。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不同质量浓度脱落酸(ABA)和乙烯利(ETH)对酿酒葡萄果实品质及花色苷的影响,本研究以宁夏玉泉营产区2002年生酿酒葡萄‘蛇龙珠’为试材,对葡萄喷施100、200、300mg·L-1脱落酸和400、500、600mg·L-1乙烯利,测定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质量分数及总酸、单宁、总酚、总花色苷和类黄酮质量浓度,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花色苷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均可有效改善果实品质,提高总花色苷、类黄酮质量浓度及PAL活性,其中300mg·L-1 ABA处理效果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在果皮中共检测到花翠素3-O-葡萄糖苷(Dp)、花青素3-O-葡萄糖苷(Cy)、3′-甲基花翠素3-O-葡萄糖苷(Pt)、甲基花青素3-O-葡萄糖苷(Pn)、二甲花翠素3-O-葡萄糖苷(Mv)、甲基花青素3-O-(6-O-乙酰)葡萄糖苷(Pa)、二甲花翠素3-O-(6-O-乙酰)葡萄糖苷(Ma)、甲基花青素3-O-(6-O-对香豆酰)葡萄糖苷(Pc)和二甲花翠素3-O-(6-O-对香豆酰)葡萄糖苷(Mc)9种花色苷,且300mg·L-1 ABA可极显著提高葡萄花色苷质量浓度,其中4种主要呈色花色苷Pt、Mv、Ma和Mc较对照分别提高49.42%、35.60%、26.27%和37.74%。研究得出,ABA和ETH处理可显著改善‘蛇龙珠’葡萄果实品质,其中300mg·L-1 ABA处理可极显著促进葡萄成熟及果皮花色苷质量浓度的积累,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黄瓜种子乙烯释放量酶活性与品种性型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节成性不同的黄瓜品种,研究了种子萌发中乙烯释放量,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与品种性型表现的关系。结果表明:刚吸胀的种子无乙烯释放,将萌发时乙烯量迅速上升,萌发盛期出现第一个高峰,侧根出现时达最高峰;后陡降;CAT和POD活性在种子萌发中波动上升;三者均与雌花节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925^**,0.9768^*,0.9481^*。乙烯直接影响性型,CAT和POD通  相似文献   

9.
以北五味子为材料,在转色期分别用400 mg/L乙烯利和1 g/L ABA处理果实。结果表明:乙烯利、ABA处理的北五味子果实单粒质量、单粒体积、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花色苷含量都显著高于对照,滴定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ABA的作用效果优于乙烯利。  相似文献   

10.
雪霉叶枯病菌毒素对小麦叶片PAL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不同抗雪霉叶枯病的小麦品种,分别接种雪霉叶枯菌粗毒素液和分生孢子,测定了小麦叶内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变化,初步讨论了毒素在病害发生过程中的致病机理。结果表明:粗毒素液和分子孢子都有提高PAL活性的作用,但二者刺激的强度不同,毒素处理大于分生孢子接种,抗病品种大于感病品种。测定不同浓度粗毒素液处理的小麦叶片PAL活性表明,小麦叶片用40%的粗毒素液处理,叶内PAL活性值最高;低浓度的毒素  相似文献   

11.
猕猴桃果实乙烯代谢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刚采收的猕猴桃硬果不产生乙烯,也无ACC氧化酶活性,但有少量ACC存在,随着果实的软化,乙烯开始出现并很快达到释放高峰,乙烯的释放与ACC氧化酶的活性及ACC的含量变化一致。用外源乙烯或机械伤处理加速了猕猴桃果实内源乙烯释放的原因,是这些处理促进了ACC的合成并增加了ACC氧化酶的活性,与冷藏相比,气调贮藏强烈地抑制了ACC氧化酶的活性和乙烯的释放,浸钙处理对猕猴桃果实的乙烯释放,ACC氧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12.
光照对玉米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自然光照下玉米叶片内APL活性呈周期性变化,光一方面可以启动和激活PAL活性,另一方面可以促进PAL-I的合成,使PAL活性达到一定峰值后开始下降。在连续光照下,光对PAL活性也同样具有双重影响,使PAL活性产生24循环节奏波动,在连续黑暗中PAL活性表现稳定的低水平。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乙烯利和ABA处理对‘金魁’美味猕猴桃采后生理及内源激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金魁’果实属典型的呼吸跃变型果实,具有明显的呼吸跃变和乙烯释放高峰。乙烯利和ABA处理显著地促进了果实的呼吸和乙烯释放,加速果实硬度的下降,从而加速果实的后熟衰老,相比之下,乙烯利较ABA更能促进果实的成熟和软化。同时乙烯利和ABA处理还促进了果实内源ABA的积累.加速IAA和GA3水平的下降。  相似文献   

14.
以"津春4号"黄瓜为试材,研究喷施不同质量浓度乙烯利对黄瓜幼苗叶片胞间隙液几丁质酶的诱导积累及对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乙烯利处理后黄瓜叶片胞间隙液蛋白质量浓度增加;几丁质酶活性水平也随乙烯利处理质量浓度的增加出现不同幅度上升,其中,252mg/L的乙烯利对几丁质酶诱导作用最强;通过SDS-PAGE电泳,观察到252mg/L乙烯利处理后第1天,一种27.0ku几丁质酶在胞间隙积累,并在随后的取样时间显著表达。Western blotting分析进一步证实了上述结果。此外,与对照相比,质量浓度分别为126mg/L和252mg/L乙烯利处理后第7天,黄瓜幼苗株高增量显著降低,252mg/L处理的茎粗增量显著增加。乙烯利可以诱导黄瓜叶片胞间隙几丁质酶的累积,诱导的效果与黄瓜叶片对乙烯利质量浓度的感受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5.
弯孢菌粗毒素对玉米主要防御酶系活性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弯孢菌粗毒素诱导处理抗病和感病玉米品种沈试29和掖单13后,结果发现,相同浓度毒素处理不同时间后和不同浓度毒素处理上同时间后,抗、感品种防御酶系中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规律基本相同。病原菌毒素处理后,抗病品种的PAL和PO对毒素较感病品种敏感,诱导知的临界毒素浓度低于感病品种,抗病品种酶峰出现时间提前或峰值大于感病品种。而SOD活性变化规律与上述两种酶不同,弯力毒素能刺激感病品种SOD活性增加,而抑制了抗病品种的SOD活性。抗病品种SOD活性在处理初期下降,后期缓慢上升,而感病品种SOD活性快速上升,高于抗病品种。抗病品种SOD活性较低,有利于细胞内积累适量的超氧自由基,从而激发寄主抗性机制的表达;而毒素处理感病品种后SOD活性提高,有利于及时清除细胞内  相似文献   

16.
乙烯利对烘烤过程中烟叶淀粉代谢关键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寻降低烤后烟叶淀粉含量的技术方法,以烤烟品种K326为试验材料,采用自制电热式烟叶烤箱(80cm×60cm×100cm),初步研究了不同乙烯利用量〔0(CK)、10.4、20.8、41.7mL/m3〕对烘烤过程中烟叶淀粉代谢关键酶的影响。结果表明,CK的烟叶淀粉酶活性有2个活性高峰,分别出现在烘烤36h和72h,淀粉酶活性均为2.2U;而乙烯利处理的烟叶淀粉酶活性则呈单峰曲线,活性高峰出现在烘烤12~24h,淀粉酶活性为3.8~4.1U,乙烯利显著提高了烘烤前期烟叶淀粉酶活性。乙烯利处理的淀粉磷酸化酶活性峰值出现在烘烤0h和36h,2个峰值均比CK提前24h出现。乙烯利处理的烤后烟叶淀粉含量为2.8%~3.2%,显著低于CK(4.4%),因此,在烟叶烘烤过程中使用乙烯利可以显著降低烤后烟叶淀粉含量,但乙烯利的最佳用量尚需进一步研究确定。  相似文献   

17.
 评价了“紫三七”在生态适应和药效方面比普通“绿三七”所具备的优越性,并分析其原因。“紫三七”根状茎和绒根的紫色素属于花色苷类,花色苷在三七根状茎和绒根中的积累导致“紫三七”的形成。“文山三七”根状茎和绒根的紫色应是文山州特殊自然条件诱导三七产生的、利于三七生存的进化性状。花色苷的积累并不动摇或否定皂苷是三七最重要活性成分的地位;花色苷本身具备多种药理活性、对皂苷药理活性存在增效和补充作用及花色苷的形成、积累能提高三七总皂苷含量决定了“紫三七”的药效比普通“绿三七”的优越。本文可为三七育种中的早期定向选择提供重要依据,并更新人们关于三七活性成分和药效的传统观念,也将为三七的产品开发开辟一个新领域。  相似文献   

18.
SO2对鲜食葡萄一些酶活性营养成分及膜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SO2处理可保鲜葡萄。在100μl·L-1h-1的适宜剂量下,葡萄酶促防御系统的SOD,POD,CAT活性增高,抑制膜脂的过氧化,消除MDA的积累。细胞膜电导率比对照略有增加,细胞相对透性基本保持不变,有机酸、抗坏血酸及含糖量等营养成分损失率降低,葡萄呈保鲜状态,细胞不受伤害。当SO2剂量过高,达到300μl·L-lh-1时,SOD,POD,CAT活性下降,MDA大量积累,细胞膜伤害率高达51.29%,葡萄发生漂白伤害。MDA和电导率可作为SO2对葡萄的伤害指标。  相似文献   

19.
鳞芽分化期乙烯利处理,对苍山蒜植株延伸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对内层型二次生长(SGi)有显著促进作用,对外层型二次生长(SGo)及蒜头产量无显著影响,但使蒜薹产量降低,浓度越大,效应越强。注射法与喷施效果无显著差异,但注射法适应浓度更低。乙烯利处理使叶片气孔密度,光合强度及植株内源乙烯释放强度增大,呼吸强度有降低趋势,对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鳞芽分化期乙烯利处理,对苍山蒜植株延伸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对内层型二次生长(SGi)有显著促进作用,对外层型二次生长(SGo)及蒜头产量无显著影响,但使蒜薹产量降低,浓度越大,效应越强。注射法与喷施法效果无显著差异,但注射法适应浓度更低。乙烯利处理使叶片气孔密度、光合强度及植株内源乙烯释放强度增大,呼吸强度有降低趋势,对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