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华北土石山区潮关西沟流域天然森林植被调查的基础上.对森林植被群落演替中群落树种组成、胸径结构和生物多样性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的乔灌木树种数先升高后降低,趋于稳定。而乔木密度呈增加趋势,而灌木密度和乔木树种的最大株数比例的胸径范围呈不断降低趋势。群落的乔木、灌木和乔灌木的物种多样性、丰富度随着演替的进行先升高后降低。除了栎树林乔木和平榛灌丛的乔灌木的均匀度较低外,乔木、灌木和乔灌木其他群落的均匀度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甘肃兴隆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演替对土壤肥力影响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森林群落为研究对象,从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因子出发,利用模糊数学和因子分析方法对甘肃兴隆山植物群落演替过程土壤肥力的变化特征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4类林分土壤综合质量由高到低依次是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灌木林、针叶林。证明随着森林群落演替进展,土壤肥力呈降低趋势。解决当前该区针叶林土壤退化的主要措施是利用人为干扰来控制生态演替,以维持地力平衡和提高林地生产力。  相似文献   

3.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和试验观测,对煤矿区矸石山人工植物群落的生长规律、土壤水文生态效应及其制约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煤矸石山植物群落经过9年的自然演替和生长过程,其种类及数量发生了较大变化,已形成了由15个乔木树种、12个灌木树种和18种草本组成的人工植物群落.混交林群落中木本植物(乔、灌木)群体密度达到11 220株/hm2.9年生刺槐种群(密度3 333株/hm2,株行距1.5 m×2.0 m)的林木平均胸径为5.27 cm,平均高为5.15 m,平均冠幅为2.85 m;由于受立地水分和养分条件以及林分密度的制约,林木生长量明显降低;林木直径分布的顶峰极度偏左(偏度SK达0.588 9),细小林木个体数量偏多,种群密度偏大,应进行间伐调整.植物群落具有明显减小煤矸石山渗透速率、提高煤矸石山保水和持水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对连云港后云台山地区植被的种类构成和自然生态状况长期观察的基础上,阐述森林植物群落对自然环境的生态作用,对区内的人工森林退化问题及其动态过程进行分析。根据群落演替理论,提出通过人为干预手段,采取施肥、灌溉、定量疏伐等有利于森林群落顺行演替的具体措施,改善植被天然状况,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晋西黄土区蔡家川封禁流域植被演替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土高原地区由于强烈的水土流失,生态系统处于极度退化的状态,探讨该地区植被自然恢复演替过程中植物多样性的变化规律,对于指导该地区的人工植被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际意义。采用样线与样方相结合的方法,对晋西黄土区蔡家川封禁流域植被的自然恢复及分布规律进行调查;采用聚类分析和演替分析方法,研究了该流域植物群落类型与演替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植物群落的演替,流域植被总的覆盖度大幅度增加,物种多样性增加,流域现为该地区的顶级群落-以油松为建群种的植物群丛所占据。  相似文献   

6.
河田侵蚀区植物群落演替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田成为剧烈土壤侵蚀区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不合理的人为活动破坏了山地植物被,导致植物群落不断进行逆行演替。为了恢复河田侵蚀区的植被,促使稀疏的马尾松群落进展演替,首先要封禁山地,其次要营造阔叶树种,形成针阔叶混交林,逐步改善生态环境,经过缓慢的过程才演替为稳定性强的植物群落──常绿阔叶林。  相似文献   

7.
 在综述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查,初步分析了水土保持对植被演替影响的主要方式,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工程措施、人工恢复植被、水土保持生态自我修复)对植被演替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土保持生态自我修复下的植被演替趋向自然演替过程,而人工恢复植被的影响取决于物种选择与营造方式,不当的物种及纯林营造,往往使植物群落结构单一化,植被正常演替中断或逆向发展。反之,则可促进植被正常演替,缩短植被恢复过程。工程措施对植被演替的影响,可能更多地表现其对植物群落空间分布格局方面。但要全面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水土保持对区域植被演替的影响,仍需系统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8.
徐州石灰岩山地风景林营建的主要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石灰岩山地是一类具有特殊生态特征的立地类型。徐州地区石灰岩荒山生态风景林建设在全国具有较高的影响。通过系统地总结徐州地区石灰岩山地风景林营建的规划设计,立地分类与造林整地,树种配置与栽植以及主要森林植被类型———侧柏林分的生长、自然演替、森林抚育和人工促进侧柏林演替的主要技术,为同类地区山地风景林营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边坡生态修复中植物群落类型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边坡生态修复的最终目的是建立健康稳定的植物群落,这就要求根据不同的生态修复方法和植物群落的演替规律,对目标植物群落进行合理的设计。根据恢复生态学基本原理和研究团队多年的生态修复工程实践,在对边坡植物群落演替规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目标植物群落类型进行分类,总结了其设计原则,同时深入研究了公路(铁路)边坡、矿山废弃地、滨水岸坡等典型边坡的植物群落类型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
采用时间和空间序列相结合的方法,对延安研究区的植物群落动态变化及其演替规律观测研究的基础上,完善了前人对此区植物群落演替序列;遵循植物群落演替规律开展植被分步恢复试验,结果表明:在不破坏现有植被的条件下,分步恢复可使当年甘肃鼢鼠危害率减少30%~40%,油松造林保存率提高50%左右,方差分析显示油松和侧柏苗木的高生长和分枝数明显优于一步到位法在退耕地建造的针叶苗木;且在75%覆盖率的灌丛中,油松苗单株抽条长度和单株抽条个数分别是退耕地油松苗木的2.31和2.24倍,生长状况最好。  相似文献   

11.
戴运兴  李勇 《核农学通报》1996,17(3):136-140
湖南省衡阳盆地紫色土丘岗地由于长期遭受破坏,以致出现光山秃岭,植被很难恢复,本研究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原则,采取人工促进自然演替的方法,在试验地上先种草,栽灌,后植树,逐步改善生态环境,加速植物群落演替进程,5年试验结果表明,植被得以初步恢复,盖度由原来的10%提高到目前的91%,植物种类由原来的30种增加到现在的71种。  相似文献   

12.
根据陕西省吴起县不同立地类型25龄以上山杏人工纯林和山杏沙棘混交林林下草本层植被调查数据,采用时空互代的方法,探讨了在不同立地山杏林下草本层植物群落演替方向及其生态恢复效果.结果表明,阴向缓坡、阴向陡坡和阳向缓坡山杏纯林下草本层由铁杆蒿、达乌里胡枝子群落演替到大披针苔草或铁杆蒿、大披针苔草群落,群落整体由旱生型向中生型转变,盖度和生物量增大,多样性略有降低,呈正向演替;且山杏-沙棘混交林下草本层上述指标均优于纯林.而在阳向缓坡山杏林下由星毛委陵菜、铁杆蒿群落演替到甘草、大披针苔草群落,群落整体向旱生型转变,多样性、盖度、生物量均随林龄增加显著降低,呈逆行演替.建议在阴向缓坡、阴向陡坡及阳向缓坡配置山杏这类低耗水,生长慢乔木树种,其中与沙棘等乡土灌木树种混交的模式更优;在阳向陡坡以营造生长速度适中的灌木林或自然恢复草地植被为宜.  相似文献   

13.
水土流失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人为因素是重要因素。海南岛植树造林面积的大幅度增加,使水土流失得到了控制,水土流失面积近年来基本稳定在5.47万hm2。海南岛植树造林的树种较单一,森林林龄较低,森林在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方面的生态效益较低。在今后的水土保持工作中应构建多树种强生态功能的水土保持林,重视和加强科学研究,提高森林的水土保持效益。  相似文献   

14.
近自然林业在我国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就近自然林业的概念、定义和特征进行综合评述,并从野外调查与数据处理、群落生境图绘制、森林演替阶段划分与近自然度评价、目标树单株经营抚育管理、森林发展类型设计、森林动态监测与评价6个方面阐述我国近自然林业经营技术体系的每个环节;详细阐述近自然林业经营技术在我国各个地区的实践情况和取得的成果;从我国实际出发,对我国近自然林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六盘山森林植被为研究对象,通过20多年的森林土壤种子库变化与植被演替过程的试验研究,分析了8种森林群落类型的不同生长年限、生长坡位、枯枝落叶层和土壤深度对土壤种子库形成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六盘山森林群落不同生长坡位,土壤种子库的储量坡中部>坡下部>坡上部;不同层次土壤种子库,枯枝落叶层远高于0-15 cm深土层,8种森林群落类型排序为华北落叶松林>油松林>华山松林>辽东栎林>山杨林>白桦林>灌丛>草地;土壤种子库储量高峰期,不同群落有显著差异,华山松林和油松林在林龄的30~40年,华北落叶松林在20年,辽东栎林、山杨林、白桦林在15~20年,灌丛和草地在10~20年,其森林群落生长年限与土壤种子库储量变化趋势呈拟合曲线,符合指数方程,相关性极为显著;土壤种子库物种组成丰富,草本和灌木植物远高于乔木树种,乔木树种仅有3~5种,但多数为外来入侵种,而在每一类型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草地植物多为蒿类,灌木植物为柔毛绣线菊和沙棘,乔木为辽东栎树种。因此,在六盘山林区植被自然更新与合理演替的驱动种和先锋种草地植物为蒿类,灌木植物为柔毛绣线菊和沙棘,乔木为辽东栎,其次是华北落叶松、油松和华山松。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给植物物种多样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基于此,以长沙市为研究对象,在城市化程度的层次上进行了区域划分,并进行植物群落多样性以及群落结构的研究,研究区域内调查植物共61科129属142个种。调查结果显示:物种丰富度和香农-威纳指数规律变化基本一致,随城市化梯度的增加而减小,城市化程度越高,物种丰富度越低;辛普森指数显示在灌木层中,中度城市化水平区域森林植物优势树种比较明显。此外,研究概述了长沙市森林植物群落多样性在城市化响下的变化规律,分析了长沙市森林植物群落多样性沿城乡梯度的分布格局特征,为当地植物群落多样性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任何自然环境下都会有相应的植物来生存,逐步形成植物群落,并由低级向高级逐步演替;环境对生长的植物进行适应性选择,适应该环境条件的植物能够繁衍、演替,不适应的就被淘汰,这是生态修复的理论基础。水土保持林草植被建设就是一个人工植物群落的形成过程,必须注意生态自然修复与人工治理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在任何自然环境下都会有相应的植物来生存,逐步形成植物群落,并由低级向高级逐步演替;环境对生长的植物进行适应性选择,适应该环境条件的植物能够繁衍、演替,不适应的就被淘汰,这是生态修复的理论基础。水土保持林草植被建设就是一个人工植物群落的形成过程,必须注意生态自然修复与人工治理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量化分析和识别自然植物群落所处的状态,对于植被自然恢复人工调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Grey Relational Analysis,简称GRA法),通过建立参照系,对安塞5个不同恢复时间的自然群落所处的状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识别不同自然恢复群落在演替中的位置和状态,5个自然群落的排序为:沙棘>铁杆蒿>白羊草>赖草>猪毛蒿.就不同指标对识别指标的贡献率看,衡量植被演替程度的指标,如演替指数、演替度贡献率较大.而有机质、含水量、重要值、丰富度指数及恢复度与植被恢复状态的识别指标的关联系数都在0.5以上.这表明,除传统的演替指标外,要准确识别植物群落所处的状态,物种之外的其他因素亦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灰色关联分析法作为一种基于参照系与系列数据间相似度的有效而准确的识别模型,在植被研究中的应用较少,仍需开展较深入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应用模糊聚类和主成分分析(PCA)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植物群落演替进行研究,以探讨该方法在植被演替研究中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模糊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可以将13个样地客观地划分为5个群系。结合不同群系的恢复时间,即可判定随时间变化而呈现出的植物群落演替序列:猪毛蒿群落一赖草群落一长芒草群落一铁杆蒿群落一沙棘群落。该演替序列与传统的研究结果基本相同,说明利用模糊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植被演替是可行的。同时该方法数学上较为严格,且计算简单、运算量小,精度较高、可在计算机上运算,可大大提高植物群落演替研究的定量化水平,在植被演替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