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三代棉铃虫是莱西县夏玉米穗期的常发性主要害虫,尤其是进入80年代以来,发生程度多在中等(3级)以上,一般使玉米减产5—7%,重时达10%以上。莱西县夏玉米面积,历年都在30万亩左右,因此搞好三代棉铃虫的测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转移矩阵的方法,根据一代棉铃虫的发生程度预测三代棉铃虫的发生程度。这样可变短期预报为中长期预报,大大提高防治工作的主动性。二、棉铃虫在莱西县的发生概况棉铃虫在莱西县一年发生4代。第一代发生在5月下旬到6月上旬,主要为害小  相似文献   

2.
本文建立了彭泽县棉铃虫第4代和第5代发生程度的预测模型,其历史符合率分别为93.3%和86.7%,预报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华北棉田二代棉铃虫发生程度中期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华北棉区用扫网法和目测查虫法调查麦田一代棉铃虫幼虫发生量,用比较法和生命表分析法预测二代棉铃虫在棉田的发生程度和虫口密度。经1991—1994年应用检验,预测结果均与实际发生情况吻合。  相似文献   

4.
棉铃虫发生期的预测,多数地方应用期距预测法或发育历期预测法。前者需要多年而准确的历史资料,而且准确率不高,历史较短的测报站难以应用;后者因棉铃虫在土中化蛹,发育进度调查困难,若用幼虫历期推算,则因时效太长也难以测准。为了使棉铃虫发生期预测简单易行而且准确率较高,近年来,我们根据外地资料介绍,应用了积温预测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谈点积温预测的体会。  相似文献   

5.
华北棉田二代棉铃虫发生程度中期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华北棉区用扫网法和目测查虫法调查麦田一代棉铃虫幼虫发生量,用比较法和生命表分析法预测二代棉铃虫在棉田的发生程度和虫口密度。经1991—1994年应用检验,预测结果均与实际发生情况吻合。  相似文献   

6.
落地花是棉红铃虫Pectionphora gossypiella (SauhderS)化蛹的主要场所,青铃羽化孔中幼虫亦多数转移至地面黄花中化蛹。定期定株调查落地花化蛹进度,并以此预测二三代发生期、发生量。在二三代有效蛾卵期内,贯彻药剂熏蒸灭蛾,喷洒杀虫卵的防治策略,能简化预报方法,提高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苏北沿海垦区二代棉铃虫卵峰日预测初报吴明东,沈进松(江苏省国营黄海农场响水县224634)二代棉铃虫Helithisarmigera(Hbner)在苏北沿海垦区具有落卵盛期短,峰日卵量高,卵峰日年度间差异大等特点。搞好卵峰日预测,对掌握防治有利时机,...  相似文献   

8.
9.
稻水象甲的发生与气温变化关系密切,根据虫害发生年份和气象数据,利用有效积温与稻水象甲发生的相关性,建立了有效积温预测式。越冬成虫迁入高峰期预测式为Y1=33.8595-0.0507 X1,(n=7,r=-0.9919**);第1代成虫羽化高峰期预测式为Y2=65.2923-0.0359 X2,(n=7,r=-0.9634**。  相似文献   

10.
玉米螟在崇明县1年发生3-4代。第一代幼虫危害春玉米:第二代幼虫中,一部分继续危害穗期的春玉米,另一部分危害棉花,造成断头、折叶、蕾花及幼铃的脱落;第三代幼虫主要危害棉花青铃,造成烂铃。近十几年中,玉米螟对棉花的危害加重了。  相似文献   

11.
过去我站一代二化螟发生期预报,主要是通过剥查稻根和稻草中越冬二化螟的发育进度来进行预测预报,但由于我地虫源类型复杂,有稻根、屋草、室内外存草等,而且虫源分布比例难以掌握,因此单纯靠调查发育进度来进行发生期预报,容易出现偏差。1986—1988年我们利用性诱剂进行一代二化螟发生期预试验,通过三年的试验观察,发现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提供的棉铃虫Ⅱa 性诱剂。对二化螟有很强的活性,诱捕的成虫高峰期明显,且灵敏度高。现将试验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2.
柑橘矢尖蚧第一代发生期预测简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矢尖蚧卵发育进度分级的方法,预测第一代发生期,结果表明,矢尖蚧从3月初日均温度达11℃时,陆续开始产卵,卵期35~42d,产卵高峰日(三级卵占50%以上)再往后推迟20d,即为幼蚧盛发期,也是防治的关键期.该预测方法预测结果与实际发生情况相吻合,仅相差1~2d.  相似文献   

13.
改进型物候模型对越冬代棉铃虫羽化始期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sine函数拟合日温度变化基础上,利用Legg提出功能发育起点的方法,对新疆炮台镇地区越冬代棉铃虫羽化的平均功能发育起点、中数功能发育起点及其对应的平均日度功能累积值和中数日度累积值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越冬代棉铃虫羽化的平均功能发育起点、中数功能发育起点分别为3.70 ℃和3.89 ℃,对应的平均功能日度累积值和中数功能日度累积值为721.4 DD和554.6 DD(Degree-days);利用中数发育起点和对应的中数功能日度累积值为预测标准,预测误差最小;利用平均发育起点和对应平均功能日度累积值进行预测,预测误差最大.  相似文献   

14.
棉铃虫是莱西县花生的主要害虫之一,从1977年以来为害逐年加重,吃叶、花、果针,严重影响花生产量。为了摸清秋玉米三代棉铃虫的卵量与花生田三代幼虫虫口密度的关系,以找出三代棉铃虫在花生田的防治指标,多年来,我们对秋玉米和花生上的棉铃虫进行系统调查,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抗虫棉第三代棉铃虫卵孵化存活率观察,明确原有防治指标应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6.
17.
第四代棉铃虫将大发生7月27~28日我站召开了各地、市、足二十四个主要产棉县(市)(含棉铃虫监测站)测报会议,对第四代棉铃虫发生趋势进行了会商。据会上反映三代棉铃虫发生实况,结合棉花长势、天气预报和历史资料,进行综合分析,预计第四代棉铃虫全省大发生,...  相似文献   

18.
湖南省棉铃虫发生规律和预测预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省棉铃虫1a发生5代,其中第二至四代为主害代。通过对湖南省近年棉铃虫的发生情况系统分析,提出气候变化、耕作制度改变、大区域连年大发生和天敌控制效应下降是湖南省棉铃虫加重为害的主要原因;成虫诱测技术中以黑光灯诱测较为简便易行;采用回归预测、期距预测可提前20d以上准确预报防治适期。  相似文献   

19.
本文着重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本地区二十九年三代粘虫资料,探讨本地区粘虫发生特点及消长规律,目的是探求预测预报方法及防治对策。三代粘虫在本地区为五年一个为害发生周期。造成周期的原因,主要是蛾主峰向后推迟所致。主峰与主峰之间,每年向后大约推移5—6天。在周期内,从蛾峰出现到蛾峰消失大约一个月(7月20日至8月20日),所以主峰最多出现五次,第一年和第二年度多为第一个蛾峰为主峰,以后随着时间推移,第二个蛾峰上升为主峰。在形成主峰前,常伴随着有一小蛾峰出现,这个小蛾峰是以后大发生的主要虫源。  相似文献   

20.
棉铃虫病原真菌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项研究涉及的A、B两株棉铃虫病原真菌对棉铃虫有较强的致病力,根据A菌株的形态特征及培养性状,参考有关文献,初步鉴定为Paecilomyces heloithis Brown et Smith(棉铃虫拟青霉)。B菌株与A菌株是否为同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试验表明,A、B两个菌株对蔗糖、葡萄糖都能利用,黑暗条件有利于菌丝的生长,连续光照则促进子实体的分化和形成。A菌株分生孢子比B菌株更易萌发,经24h测定A菌株的孢子萌发率为41.4%,而B菌株孢子无萌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