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奶牛性控冻精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应用奶牛性控冻精进行人工授精,探讨其情期受胎率、母犊率与常规冻精的差别,以及其不同年龄与配母牛、不同输精时间、不同输精部位与情期受胎率之间的关系,为大规模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1、奶牛性控冻精人工授精的情期受胎率为56.6%(3020/5335),与普通冻精的情期受胎率59.1%(1328/2246)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奶牛性控冻精的母犊率为93%(1922/2067),极显著高于普通冻精48.8%(63/129)的母犊率(P<0.001);2、应用性控冻精,青年牛的情期受胎率为69.0%(2333/3382),显著高于经产牛49.2%(961/1953)的情期受胎率(P<0.05);与配母牛 发情开始后18~24h输精,其情期受胎率为56.8%(2255/3970),显著高于发情开始后8~12h输精46.1%(629/1365)的情期受胎率(P<0.01):单侧子宫角深部输精,情期受胎率为56.6%(2886/5099),显著高于双侧子宫角输精45.3%(107/236)的情期受胎率(P<0.05).结果表明:1、性控冻精与普通冻精的情期受胎率无差异,可以规模化推广;2、性控冻精输精母牛情期受胎率的高低与母牛的经产与否、输精时间和输精部位有直接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冷冻精液给母牛输精是改良本地耕牛的重要手段。然而至今为止,冻配的受胎率还不够理想,如何提高母牛情期受胎率已成为畜牧工作者热门话题。龙镇兽医站曾福志从1972年以来,16年间输精母牛2213头,受胎1046头,受胎率是47.16%。其中1986年,1987年,1988年分别冻配50头,70头,110头,受胎率分别是54%,64%,55%。现将1986~1988年的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围绕冷配受胎率,设置5km以内、510km和10km以上等3个不同受配母牛配种距离,以受配母牛品种(本地牛和杂交牛)作为影响冷配受胎率的因素为因子,在曲靖辖区随机选取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6个基层牛冻精改良站点开展了牛冻精改良到户输精技术应用研究,发现与配母牛品种对到户输精效果没有显著影响(P0.05),这对基层大力推广到户输精技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从加强母牛的饲养管理、检查治疗母牛的繁殖疾病、掌握母牛发情鉴定水平、输精时间、输精方法、冻精解冻的温度、时间和精子活力检测、技术培训和养牛综合配套技术等方面来如何提高母牛冻配受胎率进行生产实践的总结。  相似文献   

5.
主要从牛初配年龄与体重、牛冻精的运输与保存、母牛的发情与排卵、输精时间、解冻与输精技术、冻改牛群的饲养管理等方面分析了影响牛冻精改良受胎率的因素,并提出了提高牛冻精受胎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6.
不同部位输精对母牛受胎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把自然发情的母牛分2组,即冷冻精液组、鲜精组,观察不同部位输精对母牛受胎率的作用及影响.结果表明①冷冻精液组在子宫颈内输精,受胎率黄牛为0,水牛为0;在子宫颈与子宫体交界处输精,受胎率黄牛达86.67%,水牛达66.67%;在子宫体前1/3段输精,受胎率黄牛达60%,水牛达40%;在子宫颈内约5~6 cm输精,受胎率黄牛达26.67%,水牛达6.67%;在子宫体与子宫角交界处输精,受胎率黄牛达13.33%,水牛达6.67%.表明在子宫颈与子宫体交界处输精,受胎率显著高于其他输精部位(P<0.01);②鲜精组在子宫颈内输精,受胎率黄牛为46.67%,水牛为13.33%;在子宫颈与子宫体交界处输精,受胎率黄牛达80%,水牛达60%;在子宫体前1/3段输精,受胎率黄牛达66.67%,水牛达33.33%;在子宫颈内约5~6 cm输精,受胎率黄牛达33.33%,水牛达20%;在子宫体与子宫角交界处输精,受胎率黄牛达13.33%,水牛达13.33%.表明在子宫颈与子宫体交界处输精,母牛受胎率显著高于其他输精部位(P<0.01),为母牛冻配的最佳输精部位.  相似文献   

7.
冻精配种是加快黄牛改良的良好途径。受胎率问题是推广冻精配种技术成败的关键。我县从1980年引进西门塔尔牛冻精颗粒对本地黄牛杂交改良。桥子改良点1980年冻配输精127头,受胎66头,受胎率52%。1981年产杂种牛犊58头,产犊率45.7%;1981年又授配92头,经多次调查预计受胎68头、受胎率74%,情期受胎率60.87%。两年来,本人在该点搞冻配,为受胎率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在技术操作的实践中,深切体会到:掌握母牛发情规律,做好发情鉴定,适时输精,是确保受胎率高的关  相似文献   

8.
一九七九年我在克山县涌泉公社蹲点搞黄牛改良工作的实践中,探索了农区的母牛发情规律和不同类型的母牛发情规律。通过调查分析发情母牛内在和外在变化的关系,找到了适时输精的技术关键环节,突破了难关,提高了受配率和受胎率,为扩大冻精配种成果,提供了技术条件。涌泉公社共有320头可繁殖母牛,全年冻配235头,受配率达73.4%,比一九七八年冻配25头提高8.2倍,经定胎确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提高人工冻配受胎率,降低肉牛饲养成本,提高肉牛养殖经济效益。[方法]通过对冻配不同部位、不同时间及解冻温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在发情结束后4~6 h,输精部位在子宫角1/3处,解冻温度为40℃输精,母牛的受胎率为最高。  相似文献   

10.
从1984年到1988年,每年11月15日—12月31日,母牛的配种,都采用开腔器输精代替因寒冷不易操作的直握输精。几年来共配母牛633头,受胎379头,受胎率59.9%。情期受胎率达46.9%,比直握输精低9.4%,比本交高16.8%。在冬季如何提高母牛的受胎率,我们注意以下几个技术问题。1、掌握母牛发情持续时间。冬季气温低,对牛的发情影响很大,导致了母牛发情  相似文献   

11.
大庆红色草原牧场一分场,自一九七五年应用冷冻精液配种这一先进技术以来,母牛受胎率都在百分之九十三以上,情期受胎率逐年提高。一九七九年用冻精配种九百二十五头母牛,受胎率达到了百之分百。输精母牛历年凉精配种受胎情况表输精情受胎指  相似文献   

12.
母牛子宫炎是很常见的一种生殖疾病,对正常发情母牛冻配受胳影响极大。据讷河镇配种站1985—1987年的统计,平均每年有23%左右的发情母牛有不同程度的子宫炎。为减少子宫炎对正常冻配受胎率的影响,提高情期受胎率和总受胎率,该站对这部分发情母牛进行配后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一、不同子宫炎发情母牛的配后治疗方法1.卡他性子宫内膜炎发情母牛其症状是发情周期正常,外阴部流出的粘液较多,有时因炎症反应而引起子宫内膜出血,使流出的粘液带有血液,子宫有时因内膜急性炎症而肿胀变硬,直检触摸子宫,母牛可有疼痛反应。对这类母牛在输精后20—30分钟内注入80万单位的青霉素1—3支、100万单位的链霉素1—2支。如流出的粘液较多,可在输精前或输精后20—30分钟用42℃的生理盐水200—300毫升冲洗子宫。  相似文献   

13.
冻精改良是发展肉牛养殖多快好省的捷径,在冻精改良实施中首先必需确保精液的有效活力;其次是做到适时配种,使发情母牛不漏配.熟练掌握输精技术,也是提高发情母牛情期受胎率,促进冻精改良稳步发展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奶牛人工输精过程中发情鉴定、冻精选择、冻精解冻、输精时间、输精部位、输精次数、消毒措施等各个环节应注意的事项,以期总结出一套可靠有效的母牛输精方案,从而提高母牛的受胎率和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5.
笔者对中国荷斯坦牛,在适时输精后,细管冻精棉塞红染现象,对其受胎效果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共受配母牛45头,准胎6头,受胎率13.4%,对受胎影响较大。发生棉塞红染现象的母牛均为经产母牛。  相似文献   

16.
试验围绕冷配受胎率,设置5 km以内、5~10 km和10 km以上3个不同受配母牛配种距离,在曲靖辖区随机选取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6个基层牛冻精改良站点开展了牛冻精改良到站输精与到户输精效果对比研究,发现到站输精效果与到户输精效果没有显著差异(P0.05),这对基层大力推广到户输精技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提高黄牛冻配受胎率的主要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黄牛改良工作的迅速开展,人工授精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提高黄牛冻配受胎率就需要把相关的技术合理配套应用,各相关技术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某环节的技术出现问题,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受胎率。而受胎率的高低是影响牛人工授精的关键。结合多年实践经验,阐述了冻精质量、改善母牛饲养管理状况以及提高专业技术水平、输精应注意的事项等提高黄牛冻配受胎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8.
配种受胎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奶牛的产犊间隔及奶牛场的经济效益。配种受胎率越高,产犊间隔就越短,经济效益越高。生产实践中,奶牛场使用的都是“冻精”,配种受胎率的高低与受配母牛的健康状况、冻精质量及输精员的技术水平密切相关,本文主要对影响奶牛受胎率的因素加以探讨,为提高规模化奶牛场受胎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李国华 《当代畜牧》2011,(10):35-36
通过对影响黄牛冻配情期受胎率因素的调查得知,影响因素主要有输配时间、膘情和季节、不同生理状况、输精部位、授精员输精技术的高低,因而提出提高黄牛冻配情期受胎率的建议,以期提高黄牛冻配情期受胎率。  相似文献   

20.
对提高黄牛冷配受胎率的经验进行了总结,提出正确鉴定母牛发情、适时输精、搞好冻精的解冻和活力检查、掌握输精方法及搞好母牛生殖器官疾病的防治是提高黄牛冷配受胎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