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肉牛的养殖和外界的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养殖场是肉牛生存的环境,恶劣的牛舍环境对于肉牛的生长有着重要的不良影响,因此养殖场的环境对肉牛的生长和产出尤为重要,本文从养殖场的光照、湿度、温度、空气流动、粪污几个方面对环境做出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肉牛养殖业的生产效益不仅取决于牛的品种和饲料营养,同时也取决于牛的饲养环境。牛舍的环境控制是目前我国肉牛养殖业向高层次发展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对肉牛舍环境控制方面的研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文章就空气温度、湿度、有害气体、动物福利设施等牛舍环境因素及环境控制措施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西北地区冬季肉牛养殖环境控制及管理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改善西北地区冬季肉牛养殖的环境、福利状况,提高肉牛生产水平,试验将环境控制(控制牛舍通风、铺加垫料、增加清粪次数)和管理措施(饮用温水)应用于实际生产,并通过检测牛舍环境、牛体清洁度、日增重等指标来评价改进措施的综合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控制牛舍通风、铺加垫料、增加清粪次数能显著提高牛舍内最低气温和地面温度,对牛舍内日平均气温没有显著影响;降低舍内风速的同时增加了湿度、二氧化碳和氨气浓度,但总的来说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牛舍内的环境状况;对牛体清洁度、日增重没有显著影响。说明给牛饮10℃的温水能显著提高肉牛日增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环境控制是肉牛集约化规模化养殖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肉牛场有害气体直接影响肉牛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水平。本文综述了肉牛场气体状况,如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甲烷以及臭气等产生的原因及其超过卫生学限值后对肉牛健康和生产的危害。对影响牛舍有害气体变化和分布的环境因素,如牛舍建筑形式、季节、清粪方式以及牛舍温度的日变化和空间变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同时对减除肉牛舍有害气体的措施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5.
新疆北疆地区某集约化肉牛养殖场春季环境指标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新疆伊犁地区昭苏县肉牛养殖环境状况,评价其环境质量,本研究对该县某典型集约化肉牛养殖场的相关环境指标进行了测定。采用DT-8820四合一多功能环境表(光照强度、温度、湿度、噪音)、智能气体检测报警仪(二氧化碳(CO2)、氨气(NH3)、甲烷(CH4))和LD-5C微电脑激光粉尘仪(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总悬浮颗粒物(TSP))对新疆昭苏县某集约化肉牛养殖场肉牛舍春季(4月下旬)上述环境指标进行为期10 d的测定。结果表明,该牛舍春季每天采光时间为08:00~18:00,约10 h;光照强度、温度、湿度和噪音平均值分别为105.61 Lux、16.30 ℃、49.56%和64.59 dB;CH4、CO2和NH3浓度平均值分别为0.09、880.91和0.51 mg/m3;PM10和TSP浓度平均值分别为0.030和0.010 mg/m3。通过对上述指标的日周期和时周期变化可发现牛舍平均温度超过国标最高限值,持续时间为11:00~24:00,约13 h。综上所述,除牛舍温度指标外,该牛舍测定的各项环境指标参数均符合畜禽养殖环境标准,该牛舍春季环境较适宜肉牛生产,但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对牛舍温度进行调节以保证动物的福利需求。  相似文献   

6.
《吉林畜牧兽医》2012,33(7):68-68
近日,一家新建现代化肉牛养殖场落户即墨。5年打造集肉牛养殖、优质肉食品加工出口、有机肥研发于一体的知名企业是其既定发展战略。据了解,该肉牛养殖场由青岛东颐锦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日本近戟农产资财株式会社合资建设。养殖场建有现代化的牛舍9栋。牛舍屋顶铺设滤光材料,墙体采用夹心技术建造,保证保温、防风、隔音效果;引进国外先进的肉牛自动饮水、自动给料设备。  相似文献   

7.
肉牛生活的舍内小环境,包含温度、湿度、通风、光照等要素,这些要素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舍内小气候系统。肉牛的生产性能及养殖场的经济效益,与牛舍小气候密切相关。营造舒适的牛舍小气候,除了在建养牛场时需要充分考虑场址位置、牛舍结构、场内布局以外,关键环节在于日常管理,只要管理用心、措施到位,即使没有很高的设备投入,也能获得理想的效果。一、保持舍内温度舒适肉牛最重要的生物学特性是相对  相似文献   

8.
肉牛舍的环境指标如温度、湿度、通风,对肉牛的健康和增重有重要的影响。本试验通过测定夏季肉牛舍环境指标,评价牛舍环境状况并提出意见建议。结果表明,该牛舍舍内平均温度为23.4℃,平均湿度为51%,平均风速为0.26m/s,CO2平均浓度为681mg/m3,采光系数为1∶15,NH3浓度不足1 mg/m3,这些指标总体上可满足夏季肉牛生产环境要求。  相似文献   

9.
我国肉牛生产主要分布于四个主产区,即东北产区、中原产区、西北产区和西南产区,其中,中原产区和西南产区的肉牛舍舍内温度对肉牛的生产性能影响较大,高湿环境将加剧高温对牛只的影响。因此,寻求经济有效的肉牛舍夏季降温技术,为肉牛舍配置降温设施是降低高温对肉牛增重影响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10.
为了给肉牛生产中牛舍类型的选择及牛舍环境的控制提供参考,试验以棚式牛舍、半开放式牛舍、有窗牛舍为研究对象,对舍内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氮气和风速等进行了测定,并对不同类型牛舍内上述环境指标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半开放式牛舍内相对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极显著高于棚式牛舍和有窗牛舍(P0.01);温湿指数及氨气浓度高低依次为半开放舍有窗舍棚舍,且半开放舍与棚舍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3种牛舍内的温度和风速指标未达到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