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内麦836小麦是四川省内江市农科院以自育小麦新品系5680为母本,南京农业大学普通小麦一簇毛麦6VS/6AL易位系92R33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8年9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08001.适宜在四川、贵州中部和西部、重庆东部、云南中部、甘肃徽成盆地川坝河谷种植.内麦836的突出特点:高产、优质兼抗条锈病、白粉病.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多年抗病性鉴定结果为:条锈病、白粉病免疫,感叶锈病,中感赤霉病.  相似文献   

2.
内麦11系内江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高产、优质,高抗小麦条锈病、白粉病的小麦新品种,2007年通过四川省审定,审定编号:川审麦2007002,组合为品5X94—7。生产上表现株高适中,穗大、粒大、饱满等特征,深受西南地区小麦种植户喜爱。自审定品种以来,  相似文献   

3.
川麦 614 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优质中筋小麦新品种,组合为 Ta1/02-3987,抗条锈病、白粉病,耐赤霉病。其籽粒均匀度高,膨化效果好;茎秆壁厚,具有耐低温特性。2 年区域试验每 667m2 平均产量 402.10kg,较对照绵麦367 增产 5.1% ;生产试验产量 468.77kg,比对照绵麦 367 增产 8.8%。2023 年 5 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川审麦 20220003。  相似文献   

4.
小麦新品种绵麦39成株期抗条锈性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绵麦39是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小麦新品种,2005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后在大面积生产上推广应用,表现高抗条锈病且抗性稳定。为明确绵麦39抗条锈性遗传基础,本试验选用7个抗病品种(系)和3个感病品种(系),分别与绵麦39组配成抗×抗、抗×感组合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绵麦39对条锈菌条中32的成株期抗性主要受一对显性基因的控制;绵麦39对条中32号的抗性来源于抗条锈病材料贵农21-1(含有条锈病抗性基因YrGn21)。抗性基因YrGn21与YrCH42、Yr26基因具有等位性关系,而与抗条锈病材料贵农19-4、辽春10号以及CIMMYT材料oxley、96EW39(SW2148)含有的条锈病抗性基因有差异。同时对各抗病品种(系)的抗条锈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上接第二期第124页) 4小麦品种 4.1川麦39号(原名:川00062) 4.1.1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4001. 4.1.2选育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4.1.3品种来源:墨444/90-7. 4.1.4特征特性:春性,全生育期平均201.7 d.株高89.8 cm,茎秆坚韧,抗倒性能较好.穗长方形,白粒,角质,千粒重51.3 g.接种抗病性鉴定:叶锈病和秆锈病免疫,高抗条锈病,高感白粉病,高感赤霉病.  相似文献   

6.
秋乐168是河南秋乐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选育的高产、稳产、中抗条锈病和白粉病小麦新品种,于2019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麦20190008。介绍了秋乐168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为其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济麦 4075 是以山农 22 为母本,以含有长穗偃麦草血缘的 Ag073 为父本经有性杂交、常规系谱法选育出的高产小麦品种。该品种高产稳产,综合抗性好,2021 年通过山西省审定,审定编号:晋审麦 20210003;2022 年通过山东省引种备案。2019-2020 年度山西省区域试验中每 667m2 平均产量 555.1kg,比对照济麦 22 增产 5.5% ;2020-2021 年度山西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分别为 568.0kg 和 543.0kg,分别较对照济麦 22 平均增产 7.0% 和 8.8% ;2022 年实打验收结果折合产量821.92kg。抗病性鉴定显示,济麦 4075 高抗小麦黄花叶病毒病,中感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和纹枯病,高感赤霉病。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以及对今后选种的启示等内容。  相似文献   

8.
选取了河南地区主栽的30个小麦品种进行条锈病抗病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各小麦品种对条锈病抗性存在明显差异。参试品种中,许农7号对条锈病表现近免疫;许科718、泛麦8号、郑麦103、太空6号、矮抗58、百农4199、中麦175、豫教6号、许农5号、西农189、西农811、豫农949等12个品种对小麦条锈病表现高抗;华育198、秋乐2122、周麦27、百农418、横麦136、周麦22、偃细9433、豫农035、偃高21、周麦21、丰德存12号、百农207、运旱115等13个品种对小麦条锈病表现中抗;郑麦379、豫麦49、开麦20等3个小麦品种对小麦条锈病表现中感;遂选101表现高感。对小麦条锈病抗性的不同,有可能导致生产上小麦条锈病大流行,选育推广抗病品种有利于预防小麦条锈病的大面积发生。  相似文献   

9.
孙世贤 《种子科技》2000,18(2):122-124
(接上期第 6 1页 )2 小麦2 .1 川农麦 1号 :四川农业大学选育 ,1996年四川省审定。春性 ,早熟 ,生育期 190 d左右。容重 785g/ L ,蛋白质含量 12 .2 % ,湿面筋含量 19.80 % ,沉降值12 .8m L,吸水率 55.9% ,稳定时间 1.5min。抗条锈病 ,中感白粉病 ,高感赤霉病。 1996、1997年长江流域全国筛选试验 ,平均单产分别为 32 4 .8kg/ 6 6 7m2和2 98.3kg/ 6 6 7m2 ,较扬麦 5号增产 12 .9%和 7.6 % ,前者差异极显著 ,后者差异不显著。适宜播期为 10月底至 11月上旬。基本苗 14万株 / 6 6 7m2 ~ 18万株 /6 6 7m2 。该品种面粉宜做饼干、糕点专用粉…  相似文献   

10.
王伟  何庆才  龙增栋 《种子》2005,24(5):86-87
黔麦16亲本以黔型小麦雄性不育系的恢复系QR3为母本,QR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多年在本地及外地(兴义及昆明)进行严格的选育而成,2004年4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于2000~2002两年度参加贵州省小麦区试,平均单产246.5 kg/667m2,生育期201 d,容重761g/L,湿面筋含量31.8%,高抗条锈病,中抗白粉病,适宜(除六盘水外)贵州大部分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安徽华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金禾 9123 为母本、周麦 28 为父本进行杂交,经系谱法选育成小麦新品种天益科麦 8号,于 2023 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 20230050。该品种综合抗性较为突出,对小麦叶锈病和条锈病的抗性较好,适宜在黄淮南片冬麦区大面积推广种植。对天益科麦 8 号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介绍,以助力该品种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2.
<正>笔者从青海省农林科学院获悉,日前,该院植保所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联合培育的冬小麦抗条锈新品种"青麦4号"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青审麦2015001。"青麦4号"为冬性小麦,中熟。高抗条锈病、叶锈病,中抗赤霉病、白粉病,抗倒伏,耐青干。一般水肥条件下每公顷产量6500~7600千克,高水肥条件下每公  相似文献   

13.
一、我国小麦病害的流行特点我国广大麦区经常是几种病害同时发生,东北麦区主要流行的为秆锈病和叶锈病,局部地区发生赤霉病和白粉病;我国西北、华北、黄淮、江淮麦区主要危害的为条锈病和白粉病。尤其近年白粉病上升很快,成为对小麦生产影响最大的病害。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施肥水平逐年提高,改变了小麦生长的生态条件,白粉病逐年趋向严重。七十  相似文献   

14.
当前小麦和油菜病虫发生动态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业导刊》2010,(3):16-16,20
近期小麦和油菜病虫害在我国西南、江准和黄淮等地由南向北相继发生和发展,小麦病虫害以条锈病、纹枯病、白粉病、蚜虫和麦蜘蛛为主,油菜病虫害以菌核病和蚜虫为主。西南地区虫害重于病害,小麦、油菜蚜虫发生较重,小麦条锈病、白粉病、油菜菌核病缓慢扩展;江淮和黄淮等地病害重于虫害,小麦纹枯病普遍发生、病情上升快,麦蜘蛛和蚜虫大部零星发生、局部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5.
<正>云麦52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用92R149与963-11185杂交,按照育种目标要求从后代优良育穗中经过几年选育而成的高产、适应广、高抗条锈病和白粉病的小麦品种,适宜在云南海拔1200~2400m的田麦和烟后地麦区种植。2007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滇审小麦200704号。该品种优质、高产、多抗,从而改变了云南省小麦在生产上"丰而不抗"或"抗而不丰"的局面,在保山市有较大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新品种的增产潜力和加快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实现新品种的应用价值,通过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等方法对小麦新品种--‘川麦51’的产量、抗病性等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川麦51’是四川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一个中筋小麦品种,该品种在2年的区试试验中分别比对照增产12.6%和14.2%,生产试验中比对照增产11.4%。采用DPS软件进行区域试验分析的结果表明,‘川麦51’具有良好的丰产性、稳产性和稳定性。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川麦51’高抗条锈病和中抗白粉病,能够抵御频繁爆发条锈病和偶发白粉病的四川气候条件。综合评价认为‘川麦51’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小偃麦异代换系抗病基因的鉴定及其SSR分子标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偃麦山农87074-557是小麦一长穗偃麦草双体异代换系,它保留了偃麦草的许多优良特性,是小麦抗病育种和遗传改良的基础材料.本文利用接种鉴定法对山农87074-557的抗病性进行鉴定表明:其对白粉病和条锈病均表现免疫,其抗性基因来源于长穗偃麦草,且其白粉病和条锈病抗性均分别受1对显性基因控制.在592对小麦SSR引物中寻找到1个标记Xgwm344120/150与白粉病抗性基因和条锈病抗性基因连锁,推测白粉病抗性基因可能为新基因,条锈病抗性基因可能不同于已定位的抗小麦条锈病基因.  相似文献   

18.
<正>主要作物病虫草害小麦病害以白粉病、纹枯病、条锈病、叶锈病、根腐病为主,白粉病和小麦纹枯病中度发生,条绣病和叶绣病为轻发生,根腐病偏轻发生,局部中度发生。虫害以麦蚜、小麦吸浆虫、麦蜘蛛、一代棉铃虫为主。麦蚜  相似文献   

19.
基于已获得的控制小麦条锈病成株抗性“一致性”QTL区段80个SSR标记,结合小麦骨干亲本繁6及其衍生的39个后代小麦品种进行田间条锈病成株期抗性表型鉴定,揭示了骨干亲本繁6遗传物质及其成株抗性在其衍生品种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骨干亲本繁6在条锈病条中31、32和33混合生理小种诱导下表现成株抗性,7个衍生后代品种表现全生育期抗性;用控制小麦条锈病成株抗性QTL区段的80个SSR标记对繁6及其后代衍生品种的其他亲本进行分子扫描,共发现9个来自繁6基因组的特异SSR标记,即Xwmc631、 Xgwm359、 Xwmc407、 Xgwm501、 Xgwm148、 Xgwm539、 Xgwm533、 Xgwm299和Xgwm639,其中,Xwmc631、 Xgwm359、 Xgwm501、 Xgwm299和Xgwm639在繁6衍生后代的4个子代中表现较高的遗传贡献率。以SSR标记与小麦条锈病成株抗性的关联分析发现6个SSR标记与小麦条锈病成株抗性显著相关,其中来自繁6的特异SSR等位变异Xgwm539-2D和Xgwm299-3B与严重度、反应型、普遍率、病情指数及病程曲线下面积(AUDPC)均具显著相关性,表明繁6的成株抗性及其控制遗传位点在其衍生后代品种选育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定向选择,并在西南麦区小麦条锈病抗性育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据全国农技中心组织科研、教学和推广单位专家会商分析,预计2018年小麦主要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和黄淮麦区偏重流行风险高,条锈病在黄淮南部、江汉平原、西南和西北部分麦区发病程度重,麦蚜在华北大部和黄淮北部麦区大发生,白粉病和纹枯病在高产麦区发生普遍。其中,小麦赤霉病、纹枯病、白粉病等在淮北地区有偏重流行的风险。条锈病、叶锈病和全蚀病等在苏皖部分麦区也有造成危害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