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灵芝富硒栽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Na2SeO3对灵芝产量、质量和硒富集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平板自然选育法对灵芝菌种进行筛选,将筛选出的菌种进行栽培试验,以生物量和菌丝多糖产量为指标,考察不同浓度的Na2SeO3对灵芝产量、质量和硒富集量的影响。[结果]平板筛选结果表明,泰芝一号灵芝的菌丝体生物量最高,多糖产量最高,因此选择泰芝一号作为富硒栽培试验对象;在液体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Na2SeO3,可有效促进菌体的生长,但对于菌体多糖的合成则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当添加的Na2SeO3浓度达到0.08%时,菌体生物量达到最大;栽培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Na2SeO3对灵芝的生长和多糖的合成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灵芝子实体中硒含量随着Na2SeO3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结论]栽培培养基中添加Na2SeO3对灵芝子实体的生长及多糖的合成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灵芝子实体中硒含量随着Na2SeO3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2.
马红梅  陈永敢  徐小雄  张耀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9):3798-3799,3960
[目的]研究适宜不同灵芝(Ganoderma lucidum)品种的栽培基质。[方法]以椰子果皮和木屑栽培基质分别培养灵芝5号种和4-3种,分别获取各级菌丝及子实体,通过乙醇浸提液将样品溶出,采用冰醋酸-香草醛-浓硫酸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灵芝酸的含量。[结果]5号种木屑栽培所得子实体中的灵芝酸高出3级菌丝0.98个百分点,椰皮栽培基质高出3级菌丝1.20个百分点,木屑栽培基质所得子实体中的灵芝酸含量比椰皮栽培要低0.27个百分点;4-3种木屑栽培基质所得子实体中的灵芝酸高出3级菌丝1.24个百分点,椰皮栽培基质高出1.13个百分点,木屑栽培基质所得子实体中的灵芝酸含量比椰皮栽培基质要高0.20个百分点。[结论]菌丝体与子实体中的灵芝酸含量与灵芝栽培品种和栽培基质均有关系。应根据栽培目的,选择灵芝品种和栽培基质。  相似文献   

3.
几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对灵芝多糖及灵芝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明确液体培养时添加微量元素及维生素对灵芝多糖和灵芝酸含量的影响。[方法]在灵芝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硫酸亚铁、硫酸锌、VB1,和复合VB,采用液体浅层静置培养法时神芝和泰芝进行培养,并测定芝培养液和菌丝体中的灵芝多糖和灵芝酸含量。[结果]灵芝多糖含量以添加1.0‰VB1最高,其培养液中为6.00mg/m1,菌丝体中为552.5mg/g,分别是空白对照的5.45倍和2.58倍;灵芝酸含量也以添加1.0‰VB1最高,其菌丝体中为23.56mg/g,而各处理培养液的灵芝酸含量均很低;添加0.1‰~0.2‰硫酸锌和1.0‰复合VB,也能显著提高灵芝多糖和灵芝酸含量。不同灵芝菌株的灵芝酸含量有很大差异,神芝的灵芝酸含量为泰芝的2倍。[结论]添加适量的铁、锌、VB1及复合VB能显著提高灵芝多糖和灵芝酸含量。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适合海南栽培的优质灵芝菌株,对12株灵芝菌株进行种属鉴定、最适培养条件摸索及栽培出菇试验,子实体总三萜测定和三萜指纹图谱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各灵芝菌株的最适碳源、氮源、温度及pH值存在差异;供试菌株中6种灵芝可在海南地区栽培出芝,其子实体三萜类化合物不同且所含种类有较大差异,其中盆景灵芝(F)、南韩灵芝(H)的总三萜含量相对较高;盆景灵芝(F)、南韩灵芝(H)、珊瑚灵芝(I)、弯柄灵芝(J)可在海南地区适度栽培推广。  相似文献   

5.
猴头菌菌丝体与子实体多糖产量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猴头菌菌丝体与子实体多糖产量的相关性。[方法]以细刺猴头、猴头1号和猴头T3为供试菌株,以3个猴头菌株菌丝体和子实体为样品,利用苯酚一硫酸法测定猴头菌多糖产量并进行比较。[结果]猴头T3多糖产量略高于细刺猴头,但两者没有显著差异;猴头1号的菌丝体多糖产量显著高于其他2个菌株。猴头1号的子实体多糖产量最高,其次是猴头T3,细刺猴头最低,但是三者没有显著差异。菌丝体多糖产量高的菌株,其子实体多糖产量也高;子实体多糖产量比菌丝体平均高出18.13%。各个菌株液态发酵培养的菌丝体多糖产量都大于子实体栽培多糖产量,平均高出35.25%。[结论]该研究为猴头菌多糖的研究和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不同灵芝菌株功能性成分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方法提取并比较4种不同灵芝菌株功能性成分的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黑灵芝的多糖含量最高(P0.05),达6.55 mg/g;大红芝的甘露醇含量最高(P0.05),达21.92 mg/g;黑灵芝的总三萜含量最高(P0.05),达170.53 mg/g;在1.0 mg/m L浓度下,赤芝、大红芝、黑灵芝、灵芝902多糖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81.88%、80.92%、80.30%、76.38%。由结果可见,不同灵芝菌株间的多糖、甘露醇和总三萜含量存在差异。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4种灵芝菌株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均较强,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升高。  相似文献   

7.
超临界流体萃取红芝三萜化合物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超临界流体设备,以CO2为萃取剂,从野生红芝子实体中萃取灵芝三萜化合物。分析了CO2密度、温度、时间及改性剂(甲醇)对红芝三萜化合物萃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广西田林、西林、融水等5个产地的仿野生栽培灵芝子实体为材料,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灵芝样品中的总多糖、总三萜、总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供试灵芝子实体的多糖含量在0.1%~0.57%之间,其中融水、西林所产灵芝多糖含量较高;灵芝子实体总三萜含量在0.16%~0.37%之间,其中融水所产灵芝总三萜含量最高;灵芝子实体总蛋白含量11.5%~16.17%之间,其中融水所产灵芝总蛋白含量最高。供试的5个灵芝菌株中,融水和西林两地出产的灵芝营养价值较高,在精深加工开发上具有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9.
4个野生灵芝菌株的ITS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4个野生灵芝菌株为研究材料,以6个外源菌株为参考菌株,采用MEGA4软件对ITS序列进行NJ法聚类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4个灵芝菌株ITS序列与另外6个参考菌株对齐序列长度在357 ~ 369 bp之间,G/C含量变化为43.4%~57.7%;德昌灵芝1#、德昌灵芝4#和通江灵芝亲缘关系最近,遗传距离为0,德昌灵芝3#与它们的遗传距离为0.0029;与4个野生灵芝菌株亲缘关系由近到远分别是韩芝、红芝、灵芝(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黑灵芝、血芝、云芝;结合4个野生菌株的ITS序列分析结果和形态特征,4个菌株被鉴定为灵芝(Ganoderma lucidum)种类的不同株系.  相似文献   

10.
研究采集的野生灵芝子实体与其进行组织分离后同菌株人工代料的栽培子实体,比较二者主要活性成分的差异,分析判断何者利用价值更高,以挖掘到更好、利用价值更高的灵芝子实体。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鉴定结果表明采集的野生菌株YX、ZJ均属于Ganodermasp.组群且两个G.sp.菌株之间的相似度较高。主要活性成分检测结果显示:野生灵芝子实体YX多糖含量为7.93mg·g-1,是其栽培子实体多糖含量(10.25mg·g-1)的77%;三萜含量7.16mg·g-1,是其栽培子实体三萜含量(9.30mg·g-1)的77%;野生灵芝子实体ZJ的多糖含量(5.34mg·g-1)是其栽培子实体(6.72 mg·g-1)的87%,三萜含量(9.30mg·g-1)是其栽培子实体(10.66mg·g-1)的75%。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三萜中各灵芝酸含量发现,两栽培子实体灵芝酸F含量均显著高于其对应野生灵芝子实体。野生与栽培灵芝子实体活性成分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同一菌株的栽培子实体多糖、三萜含量明显高于其野生子实体。该研究结果为市场上灵芝产品的选择提供参考,为野生灵芝驯化必要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灵芝液体发酵培养基筛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德  周明  高虹  史德芳  郭鹏  李露  薛淑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536-18538
[目的]优选灵芝液体发酵的最优培养基。[方法]以不同碳源的培养基培养灵芝,研究不同碳源对灵芝液体发酵菌丝生长情况及生物量和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玉米粉水解液发酵得到的灵芝菌丝体生物量最大;不同培养基发酵得到的菌丝体生物量大小顺序为玉米水解液〉玉米粉〉葡萄糖+玉米粉〉蔗糖+玉米粉〉麦芽糖+玉米粉〉葡萄糖+麦芽糖〉蔗糖;灵芝菌丝体多糖含量顺序为麦芽糖+玉米粉〉葡萄糖+玉米粉〉玉米粉〉玉米水解液〉葡萄糖。综合各方面因素,选择玉米粉为灵芝液体发酵的最优培养基。[结论]筛选出灵芝液体发酵的最佳培养基为以玉米粉为碳源的培养基。  相似文献   

12.
初洋  倪新江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1924-1925
[目的]提高栽培灵芝的产量和品质,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灵芝奠定基础。[方法]以日本红芝为材料,筛选灵芝的母种培养基、原种培养基和栽培料培养基,并对以棉籽壳为栽培主料的麦麸添加量进行筛选试验,确定灵芝生长的最佳培养基。[结果]红芝在棉籽壳母种培养基上生长最快,与其他培养基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原种在玉米粒培养基中生长速度快,菌丝浓密。红芝在棉籽壳加木屑培养基中产量最高,品质好。棉籽壳培养基中麦麸添加量为20%时红芝产量最高,但与麦麸添加量15%的产量无显著差异。[结论]综合考虑,灵芝生长的最佳母种培养基是棉籽壳,最佳原种培养基是玉米粒,最佳栽培料培养基是棉籽壳加木屑,最佳麦麸添加量为15%。  相似文献   

13.
郭莹莹  李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4721-14723,14826
[目的]筛选富硒灵芝菌丝体的最佳培养方法。[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发酵培养基的碳源、氮源以及发酵条件对富硒灵芝菌丝体干重、总硒含量及有机硒含量的影响。[结果]在亚硒酸钠含量为0.01%的条件下,优化培养的条件为:葡萄糖含量4.0%,马铃薯浸出液含量20%,蛋白胨含量1%,KH2PO4含量0.3%,MgSO4含量0.15%,在pH7.0、接种量为10%、培养温度为28℃和摇床转速为180 r/min的条件下培养,富硒灵芝的菌丝干重为15.28 mg/ml,有机硒的含量为4 115.36μg/g。[结论]试验确定了富硒灵芝发酵培养的最佳方法,为富硒灵芝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获得较适宜秸秆降解的灵芝菌株。[方法]通过显色圈法初筛和比色法复筛从28株食品级灵芝菌种中筛选适宜秸秆发酵的灵芝菌株的方法。[结果]添加黑芝进行青贮饲料的辅助发酵,经过1 d即可进入乳酸发酵阶段,45 d即可获得p H小于4.2的青贮饲料,且具有较高的纤维素酶和木质素酶活力的菌株发酵所得的饲料中乳酸含量更高。[结论]添加灵芝可以加速乳酸发酵的起始时间,并能缩短青贮饲料发酵的周期,提高饲料中的乳酸含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不同地区灵芝热水提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分别从总还原力、清除羟基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和DPPH自由基4个方面对7种灵芝子实体热水提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在相同浓度下,猫儿山野生灵芝热水提物的总还原力最强,吸光度高达2.48;·OH清除能力最高,清除率99.46%;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最强,清除率为96.62%;清除O_2~-·能力排第三。[结论]猫儿山野生灵芝热水提取物在总还原力、清除·OH、DPPH自由基3个方面的抗氧化能力表现出最强,说明猫儿山野生灵芝具有非常好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较为系统地分析秦巴地区人工栽培赤芝子实体的营养成分。[方法]以采自陕西省略阳县人工栽培赤芝基地的赤芝子实体为试材,测定了秦巴地区栽培赤芝子实体中的5种营养成分。[结果]在测定的18种氨基酸中,人工栽培赤芝子实体的8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42%;达到FAO/WHO提出的40%的要求;矿质元素Ca、Cu、Zn、Na、Fe、Mg和Mn含量分别为151.92、6.69、26.27、89.53、19.80、494.69和7.66 mg/100g,其中Zn、Mg、Mn、Cu含量均高于薄盖灵芝菌粉;多糖、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分别为19.65%、15.38%和6.81%,均高于野生灵芝,粗纤维含量为45.43%,远高于液体培养的泰山赤灵芝;菌盖中各营养成分含量均高于菌柄。[结论]该研究为秦巴地区人工栽培赤芝的开发利用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止的]较为系统地分析秦巴地区人工栽培赤芝子实体的营养成分.[方法]以采自陕西省略阳县人工栽培赤芝基地的赤芝子实体为试材,测定了秦巴地区栽培赤芝子实体中的5种营养成分.[结果]在测定的18种氨基酸中,人工栽培赤芝子实体的8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42%;达到FAO/WHO提出的40%的要求;矿质元素Ca、Cu、Zn、Na、Fe、Mg和Mn含量分别为151.92、6.6926.27,89.53、19.80、494.69和7.66 mg/100g,其中Zn、Mg、Mn、Cu含量均高于薄盖灵芝菌粉;多糖、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分别为19.65%、15.38%和6.81%,均高于野生灵芝,粗纤维含量为45.43%.远高于液体培养的泰山赤灵芝;菌盖中各营养成分含量均高于菌柄.[结论]该研究为秦巴地区人工栽培赤芝的开发利用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