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吉林蔬菜》2014,(10):48-48
<正>对于不少养花人来说,最无可奈何的或许就是花期问题,特别是一些花期较短的观花类植物,往往还未欣赏尽兴,就开始凋谢,令人兴趣大扫。其实,花期的长短与开花多少一样,都是可以控制的,只要操作得当,在寒冷的冬季也能观赏到夏季的花卉,让生活充满出其不意的乐趣。使用药剂控制花期。控制花期的作用分为三种:一是推迟开花时间;  相似文献   

2.
<正>1催延花期的意义在园林环境中栽植的花卉植物,常需要在一些特定的节假日盛开,这就需要人为地控制花期。控制花期有抑制(推迟花期)和促成(提早花期)两种手段。催延花期是园林绿化养护中常用技术,应用花期调控技术,可以增加节日期间观赏植物开花的各类延长花期,满足人们对花卉消费的需求;提高观赏植物的社会价值和商品价值。2催延花期的几种常用技术2.1温度处理催延花期在日照条件及水肥条件满足的前提下,温度就成为影响开花早晚的主要控制因素。人为创造满足植物的开花温度条件,即可达到控制花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刘海涛 《花卉》2011,(9):10-11
通过人为的方法,改变植物的自然开花时间,称为花期控制、花期调控或催延花期。使开花期比自然花期提早的方法称为促成栽培,比自然花期推迟的方法称为抑制栽培。  相似文献   

4.
植物生长离不开环境,而开花物候期同样受环境的控制,环境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光照,我们模仿自然,根据杜物生长和发育所需的环境条件,人为改变温度和光照等环境条件来调近代花卉花期,促使花卉植物比自然花期提前开花(即促进栽培)或促使其比自然花期延迟开发(即延迟栽培或又称为抑制栽培)。  相似文献   

5.
蔡延平 《中国园艺文摘》2009,25(4):136-136,115
通过调整播种时间、摘心、控制水肥等栽培技术;调控温度、光照改变栽培环境或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等措施,控制草本花卉的开花时间,使植物改变自然花期,开放不时之花,以满足“五一节”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6.
北方冬季温室牡丹促成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情况下,牡丹为春季开花植物,黄河流域正常花期为4月下旬。为了弥补牡丹花期短、花期集中的缺陷,需要利用温室或塑料大棚等加温措施,采用促成栽培技术使牡丹按人们的意愿,一年中几次欣赏到国色天香、艳丽多姿的牡丹风彩。促成栽培就是人为地创造适宜植物开花、生长的条件,使植物提前开花的栽培措施,俗称“催花”。  相似文献   

7.
花开随人愿,芬芳常相伴--谈盆栽香花的花期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学年 《西南园艺》2003,31(2):35-37
香花植物的花芽分化需营养生长达到一定阶段 (花熟阶段 ) ,有合适的营养状态和体内激素水平 ,以及满足所需的适宜温度和光照 ,甚至要经过休眠等才能进行 ;同时开花也要有适宜的环境才能质佳味浓 ,且开花的早迟要取决于对开花起着主导作用的关键性气象因子的满足程度。因此 ,可以通过人为地满足香花植物所需各种内外条件 ,使达到“花熟阶段”的香花的传统花期被改变、花开花落从人愿。1 香花花期调控的方法及实例1 .1 方法1 .1 .1 通过控制生长开始期 (繁殖、种植、萌芽、上盆及翻盆等时期 )来调控一些一二年生草花只要能提供让其顺利度过…  相似文献   

8.
张伟平 《花卉》2008,(6):8-9
在花卉生产中,为配合市场和用花需要,经常使用人工的方法,控制花卉的开花时间和开花量。常采用控制水分、光照、温度、养分等措施,计算好播种、扦插、修剪、打顶的时间,适当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以满足花卉的成花和开花要求,达到花期调控的目的。这是盆花生产的关键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9.
河北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早春观赏植物初步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河北省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早春野生开花植物进行了多次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内早春野生观赏植物有136余种,隶属于42科106属;分析了早春野生观赏植物的花期、生活环境和资源特点,并对其开发利用现状及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观赏植物花期控制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赏植物的花芽形成是指植物体从营养生长状态向生殖生长状态转变的过程。当花芽分化后 ,生长锥不像以往那样分化出叶片 ,而是陆续地分化出萼片、花冠、雄蕊、雌蕊等 ,这一过程通常只在植物生活史中某一阶段发生 ,而且按着一定的顺序进行 ,并为基因所调控。对观赏植物进行花期控制主要是根据植物开花理论 ,结合环境条件调控 ,达到人为控制植物的开花时间。目前有关植物的开花理论主要有春化作用学说、光周期学说、激素调控学说、碳氮比学说等。春化作用学说认为植物必须在其生育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经过低温的诱导 ,才能顺利地完成生殖生长即开…  相似文献   

11.
《花卉》2017,(24)
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调节作用,本试验在柳州市荣军路、露塘苗圃、莲花小游园及雀山公园分别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可湿性粉剂、矮壮素水剂和S-诱抗素水剂(脱落酸)对洋紫荆试验株叶面进行喷施(试验采用清水做对照),喷施前后定期统计试验株的叶片数和花芽数,并记录试验单株初花期、盛花期和末花期;通过统计落叶率及花芽脱落率筛选出洋紫荆喷施100倍脱落酸,能最大程度的提升洋紫荆开花效果;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洋紫荆花期及开花时间长短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
曾宋君 《花卉》2014,(3):16-17
花卉试管开花,是一种新型的植物生物技术,它不但可以将试管开花的植物做成“试管花卉”直接应用于商业化生产;而且由于其开花时间短,开花效率高,能将其应用于试管杂交育种,预测花色花型,并缩短育种周期;还可以为花卉花期调控的机理研究提供有效的平台。  相似文献   

13.
枣树开花多而坐果少,生产上需要采取提高坐果率的措施.常用的方法有枣头摘心、喷赤霉素、花期放蜂及提高花期枣园的空气和土壤温度等.开花前或花期及时对当年生枣头和二次枝摘心,可抑制枝叶生长,把树体营养集中用于开花坐果.一般枣头按照所在部位的空间大小,留2~4条二次枝摘心或短截.密植园需分2~3次进行,第1次在开花前摘除枣头下部两个二次枝的嫩梢,5~7天后摘除枣头中上部二次枝和开始开花的结果枝的嫩梢,再过5~7天,对尚未摘心的少数结果枝全部摘心,控制营养生长.  相似文献   

14.
正俗话说"春华秋实",一般人都认为春天是植物开花的季节,秋天则是果实成熟的季节,其实也有不少植物是在秋天开花,黄槐就是其中之一。黄槐的枝叶繁茂、树冠紧凑,开花密集,花色明媚灿烂,花期长,能贯穿整个秋季,是优良观花植物。因其耐寒性差,北方地区常  相似文献   

15.
付明俊  涂继红  王平 《现代园艺》2022,(1):68-69,71
垂丝海棠属蔷薇科苹果属植物,花色艳丽,花姿优美,花期继梅花之后,红粉花朵繁茂秀丽,尤以含苞待放的殷红花蕾著称,是广泛栽培的园林景观树种之一.结合垂丝海棠生长习性,通过结合不同的修剪方法及其它有针对性的养护管理,分析对其开花及花期的影响,以期为园林养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对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枇杷属(Eriobotrya Lind.l)植物种质资源圃内种植保存的野生枇杷生长结果习性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依照章恢志简明分类法属于"春季开花的枇杷属植物"春、夏、秋梢多为2次抽完,冬梢1次抽完;"秋冬季开花的枇杷属植物"春、冬梢多只抽发1次,夏、秋梢多抽发2次。偶有3次抽发现象,如野生的普通枇杷的夏梢,南亚枇杷窄叶变型的春梢。同种的不同植株抽梢有不同步现象,不同年份抽梢情况也有差异,受气候环境条件影响大。同种的不同植株开花习性差异大,如台湾枇杷由潮安地区引种与由海南地区引种,花期明显不同。由此认为,《中国果树志.龙眼枇杷卷》按花期对野生枇杷属植物进行分类的方法值得商榷。野生枇杷坐果率低,多数种果实的鲜食价值不大。  相似文献   

17.
与百花盛开的春季相比,夏秋季节开花的植物相对少些,珍珠梅就是为数不多的在这个季节开花的植物之一,而且花期极长,从5月底持续到10月初。其花色素雅,枝叶清秀,在炎热的夏季给人以清爽的感觉。  相似文献   

18.
大型画册《中华奇石精品》出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黎标 《花木盆景》2004,(12):12-12
在自然条件下,牡丹春季开花,黄河流域正常花期为4月下旬。为了弥补牡丹花期短、花期集中的缺憾,需要利用温室或塑料大棚等加温措施,采取促成栽培技术使牡丹花随人意而开放,让人们能在一年中多次观赏到国色天香、艳丽多姿的牡丹风采。促成栽培就是人为地创造适宜植物开花、生长的条件,使植株提前开花的栽培措施,俗称“催花”。  相似文献   

19.
外源激素对露珠杜鹃花期调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外源激素对贵州百里杜鹃花区露珠杜鹃(Rhododendron irroratum Franch.)始花期、盛花期、末花期和开花数的调控效果.结果表明:高浓度赤霉素和乙烯利均能提前始花期,但前者效果较好;与只喷洒1次相比,连续喷洒5次赤霉素可进一步提前始花期,同时延长盛花期,而乙烯利却没有明显效果;丁酰肼与赤霉素和乙烯利的组合延迟始花期和末花期,而2,4-D与其组合则提前始花期和末花期;赤霉素能显著增加开花数,乙烯利无影响,2,4-D和丁酰肼则减少开花数.  相似文献   

20.
开花是芸薹属蔬菜作物非常重要的农艺性状,有4条途径调控开花:春化途径,光周期途径,赤霉素途径和自主途径。尽管这4条途径分别受不同的基因网络调节,但最终都汇集到相同的开花路径整合子。本文以模式植物拟南芥为借鉴,综述了芸薹属蔬菜花期调控中春化途径和自主途径关键基因FLC、光周期途径中关键基因CO和赤霉素途径的分子机制,及其在开花信号整合子中的核心调节作用,并对芸薹属蔬菜花期调控的深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