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环县旱地大豆低产的原因,并从合理选地、重视土壤处理、选用优良品种、科学配方施肥、普及旱作新技术、病虫草害防治等6个方面总结了环县旱地大豆综合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环县旱地脱毒马铃薯黑膜全覆盖垄上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从播前准备、起垄覆膜、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生理病害防控、适时收获、贮藏等方面总结了环县旱地脱毒马铃薯黑膜全覆盖垄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为了掌握甘肃省环县在旱地采用全膜覆土穴播技术种植大豆的最佳密度,有效控制群体结构,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作者在甘肃省环县洪德乡李塬村开展了全膜覆土穴播大豆种植密度试验,为该县开展全膜覆土穴播大豆种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燕麦营养价值丰富,是粮饲兼用性作物。作者主要介绍了环县旱地燕麦生产栽培技术要点,包括茬口安排、整地施肥、土壤处理、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害综合防控、收获等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不同种植密度对大豆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通过调整大豆种植行距和株距从而改变大豆种植密度的试验。结果表明:在环县旱塬及同类大豆生产区其最佳种植密度为10万株/hm~2,产量可达3 312 kg/hm~2。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环县大豆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播前准备、覆膜覆土、适期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留膜免耕多茬种植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大豆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小区试验,对10个参试大豆品种的物候期、生物学特性、经济性状和产量进行了详细观察、比较和测定。结果表明,10个参试大豆品种在环县大豆生产区均能正常生长和成熟。齐黄34折合产量3 535.4 kg/hm~2,张豆1号折合产量3 383.8 kg/hm~2,中黄30折合产量3 181.8 kg/hm~2,冀豆17号折合产量3 030.3 kg/hm~2,汾豆78折合产量2 878.80 kg/hm~2,这5个品种产量均高于对照沈豆6号,建议在环县大豆主产区大面积示范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7个杂交油葵品种(系)在环县旱地梯田的品比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7个杂交油葵品种(系)在环县旱地梯田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ZH6331折合产量最高,为2 756.7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葵杂2号增产32.5%;其次是SB733,折合产量为2 683.3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葵杂2号增产29.0%;GK1108折合产量2 546.7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葵杂2号增产22.4%,居第3位;XF6606折合产量2 500.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葵杂2号增产20.2%,居第4位。4个杂交油葵品种(系)综合性状表现较好,ZH6331、SB733建议在环县适宜区域推广种植,GK1108、XF6606可以在环县适宜区域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9.
2022年开展农田杂草种类调查结果显示,腾冲市杂交稻旱种及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农田以菊科、禾本科杂草为主。其中杂交稻旱种农田主要有狗牙根、天胡荽、鸭跖草为害;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农田主要有马唐、狗牙根为害。本次调查对制定杂交稻旱种及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农田杂草防除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稗草生长明显降低了大豆籽粒蛋白质产量及氮素向其籽粒中的分配比例,但显著提高了大豆茎、叶、籽含氮量及氮素向其茎、叶中的分配比例。这种影响在座荚期渍涝和鼓粒期干旱条件下最为突出;稗草对大豆粒蛋白质生产的危害在幼苗期一开花期的渍涝条件下显著减轻,而在任一时期的干旱条件下均明显加重,且在座荚期的渍涝处理中比在幼苗期一开花期的溃涝处理中大。不同时期、不同旱涝胁迫处理对大豆籽粒蛋白质产量的降低程度不同,其中旱害远大于涝害,后期旱害大于前期旱害,先涝后旱的危害大于先旱后涝的危害;开花期大豆最不耐涝,鼓粒期最不耐旱。  相似文献   

11.
大豆是黑龙江垦区种植的主要农作物,热量和水分不足是大豆生产主要限制性因子,大豆采用平作行间覆膜栽培技术是克服干旱,防止低温冷害,显著地提高大豆产量的增产措施,是大豆生产的一项新突破,在北方高寒旱地区具有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为了配合水旱耕作制度的改革和提高山坡旱土大面积种植大豆的产量,提供适合于湖南桃源栽培的优良早熟春大豆品种,我们连续三年(1979~1981)进行了春大豆品种比较试验。桃源县原有的春大豆品种“桃源豆”生育期长,成熟季节迟,不适合用于“豆——稻”轮作制度;旱土种植也躲不过  相似文献   

13.
以大豆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测定分析了旱、盐处理大豆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细胞水势与渗透势的变化,探讨旱、盐胁迫下大豆叶片渗透调节的适应性改变。结果表明,随着土壤NaCl浓度的升高,大豆叶片水势和渗透势降低,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增加。在干旱条件下,旱、盐组合处理的大豆叶片的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低于单一干旱处理,无机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则相反。由此表明,在干旱条件下,土壤中存在适量盐分,可以增加大豆无机渗透物质的积累,减少有机渗透物质合成的物质和能量消耗,有助于提高其对干旱的耐受力。  相似文献   

14.
在四川盆地东北部中丘区的棕紫泥旱坡地上,研究了"麦/玉/苕"旱三熟增间大豆的经济效益和土壤生态效益.结果表明:"麦/玉/苕"间种大豆结合秸杆还田耕作,在大春粮食增产或不减产基础上,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土壤容重降低、养分提高,特别是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明显增加.认为改进种植模式与发展大豆生产相结合,是提高旱坡地综合效益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15.
在四川盆地东北部中丘区的棕紫泥旱坡地上,研究了"麦/玉/苕"旱三熟增间大豆的经济效益和土壤生态效益.结果表明:"麦/玉/苕"间种大豆结合秸杆还田耕作,在大春粮食增产或不减产基础上,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土壤容重降低、养分提高,特别是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明显增加.认为改进种植模式与发展大豆生产相结合,是提高旱坡地综合效益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16.
环县大豆全膜垄作膜侧栽培技术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介绍了环县大豆全膜双垄膜侧栽培和全膜微垄膜侧栽培技术的优点及试验示范效果,并从2种种植模式入手,介绍了整地、施肥、起垄覆膜、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操作要点。  相似文献   

17.
赵玉凤 《农技服务》2014,31(8):88-88
安徽柳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一块于2014年5月1日播种的中黄13,因旱落花落荚,基本绝收。根据近年观察显示:淮北大豆生育期干旱频率趋于增高,干旱已成为大豆丰产的关键限制因子。因此,应该研究干旱胁迫对夏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及灌溉技术方法,以便遇旱及时科学应对,确保大豆丰产丰收。  相似文献   

18.
干旱是影响甘肃省冬小麦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运用1971—2010年甘肃省冬小麦主产区8县(区)气象站降水资料及冬小麦产量资料,分析了40 a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建立了干旱影响冬小麦产量的风险评估指数,对冬小麦在不同季节受不同等级干旱风险进行了分析评估。结果表明,春旱以陇东黄土高原出现频率最高,为0.35~0.39 次·a-1;徽成盆地及两江流域出现频率最少,为0.18 次·a-1;初夏旱出现频次最高的地区为环县,为0.35 次·a-1,最少为西峰、成县及秦安;伏旱出现频率最高地区为环县及麦积,最低为张家川;秋旱出现频率最高为环县,最低为武都。各地干旱均以轻旱为主,其次为中旱。40 a中,20世纪90年代干旱出现频次最多,80年代最少。进入21世纪,秋旱发生频次明显减少,春旱则有相对增多的趋势。冬小麦全生育期徽成盆地及两江流域受旱灾影响风险最小,种植保险率最高,为92%~93%;其次为关山区,种植保险率为91%,干旱风险较小;渭河流域及渭北旱区风险较大,种植保险率为88%~89%;陇东黄土高原种植保险率最低,为83%~85%,冬小麦生长受干旱胁迫最大。  相似文献   

19.
选择山西省西部吕梁山和东部太行山区及二者过渡带平川盆地农家大豆资源50份进行了生态型间差异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吕梁山旱地大豆生态型以高度抗旱类型为主;子粒椭圆和扁圆粒型居多数,小粒型为主;种皮黄色为主,保持一定比率种皮深色类型;开花迟,开花时期平均48.2 d,生育期149.0 d;紫花,无限结荚型;株高99.3 cm,分枝数5.8个,半匍匐型。太行山旱地大豆生态型以中高抗旱类型较多;子粒圆粒中大粒居多数;种皮青色或黄色;开花迟,开花时期平均25.9 d,生育期平均135.6 d;白花,无限结荚为主;株高71.0 cm,分枝数4.4个,半直立型。平川旱地大豆生态型以中大圆粒居多,种皮黄色,开花早,开花时期平均33.7 d,生育期128.9 d,白花,亚有限与无限结荚习性兼有,株高58.2 cm,分枝数2.7个,直立型。  相似文献   

20.
环县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以干旱著称,“十年九旱”、“雨贵如油”是其干旱少雨气候特点的真实写照。2006年环县引进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并在玉米等作物上开展技术示范,当年就获得了巨大成功,从此这项技术就以每年2万hm^2左右的推广应用速度在全县山、川、塬迅速发展,且增产增收效果十分显著。同时该技术应用的作物也由玉米扩展到马铃薯、向日葵、谷子、高粱、大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