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湖羊具有一胎多羔的优良繁殖性能,为提高母羊的泌乳性能,保证多胎羔羊的正常生长,试验研制使用"湖羊催乳散"。选择一胎三羔以上母羊12只,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母羊6只,产羔19只,母羊产后当天开始,每天早晨空腹喂服"湖羊催乳散"100 g;对照组母羊6只,产羔19只,母羊产后当天开始喂服相同数量的麸皮。三羔母羊连喂"湖羊催乳散"7 d,四羔母羊连喂10 d。经试验,在基础日粮和其他饲养管理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7日龄羔羊体重开始出现明显差异,至50日龄断奶时,试验组羔羊平均体重比对照组增重760 g,提高5.19%;试验组羔羊断奶成活率达100%,对照组羔羊成活率为94.25%。  相似文献   

2.
正本文从小尾寒羊和湖羊的生长性能和繁殖性能角度对小尾寒羊和湖羊的生产性能做对比,结果表明,小尾寒羊在生长性能、产羔率、羔羊存活率方面优于湖羊。小尾寒羊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农区,具有生长发育快、肉用性能好、早熟、多胎的特点,是世界著名的高繁殖力绵羊之一。湖羊原产于浙江、江苏太湖流域,是我国特有的羔皮用绵羊品种,产肉性能一般,屠宰率40%~50%,繁殖率高。二者均是我国著名的地方绵羊品种,由于早熟、生长发育快、繁殖性能高、适应性强深受养殖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不同胎产羔数湖羊的泌乳量和羔羊的生长速度,以便进行科学饲养管理,该研究随机选择同期产双羔、三羔、四羔母羊各3只,对其产奶量、羔羊初生重及4月龄前日增重进行了测定,分析对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双羔羊初生重最大,平均为3.82 kg,显著高于三羔羊的3.21 kg和四羔羊的2.80 kg(P0.05);所有羔羊在2月龄前生长速度最快,双羔、三羔和四羔平均日增重分别为279.80 g、223.40 g和200.20 g,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虽然断奶应激对羔羊的生长速度有一定影响,但双羔羊2~4月龄日增重仍然最高,为228.50 g,显著高于四羔组(P0.05);另外,双羔羊的总吮乳量和日吮乳量为52.30 kg和0.88 kg,显著高于三羔组和四羔组(P0.05)。因此,湖羊同胞产羔数越多羔羊初生重越小,羔羊吮乳量越少,早期生长速度较慢。但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羔羊断奶后的代偿性生长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初生重小所造成的影响。研究结果为不同胎产羔数湖羊及其羔羊的饲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即多胎湖羊应分群饲养管理,羔羊早期锻炼采食。  相似文献   

4.
杜泊羊及其与小尾寒羊杂交一代生产性能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纯种杜泊绵羊、杜泊与小尾寒羊杂交一代羊和小尾寒羊的羔羊,通过饲喂相同饲料,测定母羊繁殖性能和羔羊的生长发育和屠宰情况。结果表明,杂一代的繁殖性能比杜泊羊有明显提高,羔羊的3月龄和6月龄体重分别为25.13kg和50.81kg,均高于父本、母本两品种,屠宰结果杂一代肉用性能明显优于小尾寒羊。  相似文献   

5.
经过对甘肃金昌元生湖羊种羊场2012~2014年间湖羊母羊产羔数和羔羊断奶前生长发育情况观察、分析,发现湖羊在西北干旱温差较大的金昌地区繁殖性能表现良好,其第一、二、三胎产羔率分别达到191.9%±0.542、226.8%±0.737和271.5%±0.901;前三胎羔羊初生重分别是2.93kg、3.50kg、3.23kg;前三胎羔羊60日龄平均断奶重分别是18.34kg、19.03kg、17.12kg,断奶前平均日增重分别达到256g、257g、233g。母羊3岁前,随胎次增加,产羔数显著上升;羔羊初生重随同胎数增加而降低;羔羊断奶前日增重随同胎羔羊数的增加而降低。但在良好饲养管理条件下,多胎母羊的贡献远高于单胎母羊。  相似文献   

6.
小尾寒羊具有早熟、多胎、多羔、生长快、产肉多、遗传性能稳定和适应性强等优点,是养羊业重点发展和推广的绵羊品种。从小尾寒羊的繁殖及分圈饲养、棚圈保暖、饲草料的合理调配、饲喂方法、提高羔羊成活率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供养殖场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陕北农牧交错带的肥羔生产技术,开展了非繁殖季节湖羊和小尾寒羊的诱导发情试验,以及这两个品种与杜泊和陶赛特公羊的二元杂交或者以萨福克为终端父本的三元杂交试验。结果表明:湖羊和小尾寒羊一代羔羊的初生重较接近,但后期生长速度差异大,4月龄前以杜湖羔羊生长速度最快,其排序是:杜湖F1杜寒F1陶湖F1陶寒F1,均明显高于湖羊和小尾寒羊。三元杂种羔羊也表现出同样的趋势,2月龄平均体重均达到22kg以上,各阶段体重明显显著高于二元杂种羔羊。研究结果提示,萨福克羊是较理想的终端父本品种,三元杂交更适合乳羔肉生产。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优良地方品种滩羊最佳产羔季节,从生产发育、羔羊成活率和经济效益3个方面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羔羊平均初生重3.66kg,1月龄体重8.80kg,3月龄体重16.78kg;对照组羔羊平均初生重3.42kg,1月龄体重9.60kg,3月龄体重18.25kg。冬羔初生重大于春羔,而断奶期生长速度低于春羔。冬羔的成活率为97.5%,春羔为95.8%。3月龄冬羔每只收入402.72元,春羔每只收入401.5元。春羔虽然断奶期日增重高于冬羔,但综合羔羊成活率、经济效益等因素,在甘肃省景泰县饲养优良绵羊品种滩羊冬羔的生产效果和经济效益优于春羔。  相似文献   

9.
小尾寒羊的繁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尾寒羊具有早熟、多胎、多羔、生长快、产肉多、遗传性能稳定和适应性强等优点,是养羊业重点发展和推广的绵羊品种.从小尾寒羊的繁殖及分圈饲养、棚圈保暖、饲草料的合理调配、饲喂方法、提高羔羊成活率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供养殖场参考.  相似文献   

10.
小尾寒羊、湖羊等多胎羊以双羔、三羔居多。小尾寒羊产四羔的母羊约占6.5%.产五羔以上者约占0.7%;湖羊产四羔的母牛约占3.03%,五羔以上者约占0.06%。生产实际中养殖户普遍反映产双羔的羔羊管理简单且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11.
笔者以引进的肉用绵羊品种杜泊羊与本地半细毛羊杂交,结果表明,胚胎移植组,杜细杂交组及对照组的受胎率分别为69.8%、91.5%和92.0%,产活羔率分别为102.5%、100%和100%;胚胎移植组的初生羔羊成活率为97.6%,杜细组和对照组的羔羊成活率均为100%;产羔羊的4月龄成活率分别为75.6%、95.3%和100%,出生至7月龄时,胚胎移植组的成活率为73.8%,较杜细组的90.7%和细毛羊组91.3%的成活率有所降低。杜细组的平均初生体重、4月龄和7月龄的平均体重在3组中均处于最高,杂交组和胚胎移植组的羔羊体重由初生时的3 kg左右提升到7月龄的35 kg以上;而本地的对照杂交组至7月龄时的平均体重仅为29.1 kg左右。说明杜泊羊能改进本地半细毛羊的繁殖和生产性能,为后代肥羔的生产提供良好条件,增加养羊效益,解决山区群众增收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代乳粉对羔羊生长性能和体尺参数的影响,将40只湖羊(♂)×小尾寒羊(♀)杂交F1代羔羊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羔羊母乳哺养并饲喂代乳粉,对照组羔羊母乳哺养。结果表明:试验组羔羊60日龄平均体重为16.31kg,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5.14kg(P0.05);试验组羔羊1~60日龄平均日增重324.77g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61.80g(P0.05);试验组羔羊体长、体高均高于对照组,且胸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饲喂代乳粉对羔羊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改良河北省农牧交错带肉羊品种,提高绵羊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试验以白萨福克羊为父本、小尾寒羊为母本进行杂交,统计母羊产羔率和羔羊存活率,测定并分析初生及1月龄羔羊体重和体尺指标,并与小尾寒羊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萨寒杂交F1代和小尾寒羊的产羔率分别为210%和220%,存活率分别93.33%和84.54%;萨寒杂交F1代初生体重、体尺以及母羔胸宽显著大于小尾寒羊(P0.05),公羔1月龄体重和体尺(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胸深)显著大于小尾寒羊(P0.05);萨寒杂交F1代羔羊较小尾寒羊羔羊多增重1.56 kg/(只·月),经济效益增加49.92元/只。说明萨寒杂交F1代稳定遗传了父本早期生长发育快、产肉多等优点,杂交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4.
小尾寒羊是肥羔生产的优良品种之一,具有繁殖率高、羔羊生长发育快、肥羔肉鲜美、毛皮优质等特点。 小尾寒羊是蒙古绵羊的一个变种,它除具有国内绵羊及国外忧良绵羊品种的许多特性外,其自身优良特性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长发育快。一般饲养条件下,公羔5月龄可达  相似文献   

15.
为了筛选出以湖羊为母本的最优肉绵羊杂交组合,给优质羔羊肉生产提供依据,本研究开展了杜湖(杜泊♂×湖羊♀)、萨湖(萨福克♂×湖羊♀)、陶湖(陶赛特♂×湖羊♀)杂交试验,对杂种一代2月龄和4月龄羔羊产肉性能和肉品品质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各杂交组合羔羊的个体产肉性能较高,2月龄杜湖一代和陶湖一代羔羊胴体重分别达到11.79±1.65kg和11.34±0.77kg,显著高于其他组合(P0.05);4月龄陶湖一代羔羊胴体重达到17.39±2.21kg,显著高于其他组合(P0.05);各组合2月龄肉品的水分和粗蛋白含量、失水率、熟肉率、剪切力等指标优于4月龄。生产实际中,若生产方向定位在2月龄乳羔肉,则以杜湖、陶湖组合为佳;若生产方向定位在4月龄小羔羊肉,则以陶湖组合为佳。  相似文献   

16.
1 多羔基因概念 大多数品种绵羊在自然状况产单羔,但在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为定向培育下,世界各地培育了很多多羔绵羊品种(在提法上笔者认为应为"多羔绵羊",而不应再用常用的"多胎绵羊","多胎"易与胎次混淆),如Booroola、罗曼诺夫、芬兰兰德瑞斯(Finnish Landrace)、剑桥羊以及我国著名的地方品种湖羊和小尾寒羊.  相似文献   

17.
引进杜泊绵羊与本地绵羊杂交效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从新西兰引进的优质杜泊绵羊为父本,以湖羊和小尾寒羊为母本,进行杂交试验,母本群体同期发情后用父本鲜精进行人工授精.分析不同羊群受胎率、产羔率以及F1代杂交羔羊生长速度与体尺变化.结果表明:6月龄内杜湖或杜寒杂交F1代羊的增重和体尺变化与同龄纯种湖羊或小尾寒羊羔羊差异极显著(P<0.01);杜湖杂交羊与杜寒杂交羊初生重差异极显著(P<0.01),2月龄重、3月龄重差异不显著(P>0.05),1月龄、6月龄体重和日增重差异显著(P<0.05).初步杂交试验认为,杜泊羊与湖羊或杜泊羊与小尾寒羊杂交均可分别作为理想的父、母本组合,用于进一步培育优质肉用杂交绵羊新品系(种)研究.  相似文献   

18.
试验对白萨福克羊(White Suffolk)和特克塞尔羊(Texel)两个肉羊品种的羔羊在6月龄以前的生长发育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白萨福克羔羊和特克塞尔羔羊初生重大,除白萨福克母羔外,其余羔羊初生重都在5 kg以上,其中白萨福克公羔的初生重最大;4月龄时,白萨福克公羔体重达到32.88 kg,显著高于特克塞尔公羔(P<0.05),极显著地高于特克塞尔母羔(P<0.01);6月龄时白萨福克公羔体重达到42.60 kg。白萨福克羔羊2月龄时的绝对生长速度最大,公羔日增重达到256.15 g,母羔达到236.67 g;特克塞尔羊从出生到1月龄,绝对生长和相对生长比白萨福克羊要高一些,但是白萨福克羊保持快速生长发育的持续期较特克塞尔羊相对较长。白萨福克羔羊从母乳到饲草饲料过渡较好,断奶后适应性要好于特克塞尔羔羊,从4月龄到6月龄的体重、体尺高于特克塞尔羔羊。在整个测定阶段,白萨福克公羔和母羔的体躯均比特克塞尔公羔和母羔的体躯长,白萨福克公羔体高比特克塞尔公羔的体高要高。  相似文献   

19.
《畜牧与兽医》2015,(11):45-46
湖羊和小尾寒羊是我国主要的两大高繁殖力绵羊品种,近年来在中国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为了探讨湖羊和小尾寒羊在中原农区的繁殖性能,作者对河南省许昌市某羊场2013年1月—2014年7月间饲养的湖羊和小尾寒羊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小尾寒羊的初情期为(183.34±26.33)日龄,初情体重为(29.74±6.68)kg;湖羊的初情期为(167.41±22.11)日龄,初情体重为(22.21±3.82)kg,湖羊初情期明显早于小尾寒羊(P0.01)。小尾寒羊发情持续期为26.64±6.42h,发情周期为18.67±2.66 d;湖羊发情持续期为21.12±7.33h,发情周期为(19.12±3.28)d,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小尾寒羊妊娠期为(148.66±2.82)d,湖羊妊娠期为(147.12±2.88)d,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小尾寒羊产羔率为201.1%,成活率为90.9%;湖羊产羔率为146.1%,成活率为87.0%,小尾寒羊产羔率远高于湖羊(P0.01),成活率也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研究母本小尾寒羊与父本湖羊的杂交F1代在生长性能方面具有的杂交效果。试验以小尾寒羊为对照,选择新生(0日龄)小尾寒羔羊和湖寒杂交F1代羔羊,在相同舍饲饲养条件下,进行羔羊补饲(6~45日龄)和育肥(46~150日龄)试验研究。结果显示,杂交F1代羊初生重、断奶重、3月龄体重、5月龄体重分别比小尾寒羊提高20.00%、25.17%、19.92%及20.42%,差异极显著(P < 0.01);补饲期和育肥期的平均日增重分别比小尾寒羊提高26.91%(P < 0.01)和17.63%(P < 0.01)。湖寒杂交F1代羊育肥到5月龄时,其体高、胸围、管围等生长指标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 < 0.01),而体斜长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5)。杂交F1代羔羊腹泻率比小尾寒羊降低8.33%,成活率提高5.55%。试验期末,5月龄杂交F1代羊经济效益比小尾寒羊提高69.34%。研究表明,利用湖羊改良本地肉羊品种小尾寒羊,其羔羊成活率和宰前活重明显提高,杂种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