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9年12月13日,广西首次发布《广西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全区森林面积1429.65万公顷,居全国第六位;人工林面积733.53万公顷,居全国首位;森林蓄积量6.77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七位,广西已成为我国的林业大省(区)。  相似文献   

2.
林改在广西     
《中国林业》2009,(16):F0002-F0002,I0001,I0002,I0003
广西地处祖国南疆,总面积为23.6万平方公里,全区现有林业用地面积2.26亿亩,占全区国土面积的63.5%,居全国第五位;其中集体林地2.1亿亩,占全区林业用地面积的92。9%,集体林地面积居全国第三位,全区集体林地占全区国土面积的60.10%,比重居全国第三位;全区集体林地涉及109个县(市、区),1126个乡镇、14,788个村民委员会。  相似文献   

3.
2013年5月27日,自治区绿化委员会公布了2012年广西国土绿化状况公报。公报显示,全区森林面积达1458.4万公顷,居全国第六位;活立木蓄积量达6.4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七位;森林覆盖率达61.4%,由全国第四位上升到第三位,西部地区第一位;木材产量达2100万立方米,占全国木材产量的20.4%,居全国第1位;全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超过1万亿元。据统计,2012年共完成  相似文献   

4.
<正>2015年5月5日,自治区副主席张秀隆在林业厅调研时强调,要充分发挥林业在稳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张秀隆副主席指出,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以及林业系统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广西林业改革发展成效显著、亮点纷呈,多项关键指标位居全国前列。其中全区森林覆盖率达62%,居全国第三位;木材产量2550万立方米,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3850亿元,比上年增长27.5%,居全国第4位、  相似文献   

5.
抓好我区油茶产业发展的五点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频 《广西林业》2010,(2):21-21
<正>我区是全国油茶重点产区,目前全区油茶种植面积36.7万公顷,居全国第3位,年产茶油约3.5万吨,居全国第3位,茶油单  相似文献   

6.
信息博览     
湖南林业在全国的位置全省现有林业用地1209.6万公顷,居全国第7位;有林地面积905万公顷,居全国第5位;森林蓄积量25144立方米,居全国第11位;森林覆盖率51.1%,居全国第3位;油菜面积133万公顷,年产茶油6.7万吨.居全国第1位;竹林面积65.6万公顷,蓄竹15亿株,居全国第2位;年产桐油1.3万吨,居全国第2位。湖南1993年消灭宜林荒山,名列全国第三,1997年7月实现全面绿化,也是继广东、福建后的第三省。国有农口征收所得税问题信息博览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就农口征收所得税问题近日发出通知.主要精神是:一、对…  相似文献   

7.
林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厅长王家祥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的多林省区之一,全区有林地面积1407万公顷,居全国第二位,活立木蓄积11.24亿立方米,居全国第四位,森林覆盖率为14.19%,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号称“绿色宝库”的内蒙古大兴...  相似文献   

8.
广西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再加一片海”的省区,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4.8%。森林资源十分丰富,全区林业用地面积为1320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56%。根据2000年第六次连清的结果,全区有林面积981.91万公顷,森林活立木总蓄积量4.03亿立方米,位居全国第八位;森林覆盖率41.33%,位居全国第五位;据不完全统计,全区有维管束植物8354种,仅次于云南、四川,居全国第三位。广西的野生动物资源为全国野生动物分布最多的省区之一。广西的林产工业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八角、玉桂、松香、栲胶等产量位居全国第一,中密度纤维板产量排在全国第二位;茶油、桐…  相似文献   

9.
广西是我国南方重点集体林区和林业资源"富矿区",是生态保护重点区域和生物多样性富集地区。广西现有林业用地2.29亿亩,居全国第六位;森林面积2.17亿亩,居全国第六位;森林覆盖率61.4%,居全国第三位;人工林面积、桉树林面积、速丰林面积、经济林面积均居全国第一位;森林蓄积量6.4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七位;森林年生长量、木材采伐限额、木材产量、森林蓄积年净增量均居全国第一位,  相似文献   

10.
信息窗     
▲内蒙古自治区已成为全国林业大省区之一。改革十多年来,经过全区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绿色长城正在北疆崛起。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7805万亩,累计人均造林面积居全国首位。有林地面积2.71亿亩,居全国第二。樟子松采种基地面积和产量、山杏林面积和山杏核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治沙工程任务占全国治沙总任务的40.4%,居全国第一。活立木蓄积最10.25亿立方米,居全国第四位。森林、草原防火面积均居全国第一位。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内蒙古的林业事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势头。9年造林累计面积超过过去28年造林面积总和,有林地面积已达1640万公顷,居全国第2位;全区9年间共取得科研成果113项,其中55项受到国家、林业部、自治区和盟市人民政府的表彰。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林业科研机构也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充实。现在全区各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林业》2014,(7):1-1
2014年6月23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公布第七次全区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清查结果显示,内蒙古自治区林地面积4398.89万公顷,其中森林面积2487.90万公顷,均居全国第1位;活立木总蓄积14.84亿立方米,其中森林蓄积13.45亿立方米,均居全国第5位;天然有林地面积1401.20万公顷,居全国第2位:人工有林地面积331.65万公顷,居全国第8位、“三北”地区首位;灌木林地面积798.56万公顷,居全国第2位;森林覆盖率21.03%。  相似文献   

13.
《广西林业》2007,(4):18-19
广西现有森林面积1252.50万公顷,居全国第六位,全区森林覆盖率52.71%,居全国第四位;活立木总蓄  相似文献   

14.
一、森林资源林业用地面积4.9亿亩,居全国第一位有森林2.8亿亩,占全国1/10,居全国第一位森林覆盖率14.82%活立木蓄积量居全国第五位林木蓄积量11.7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8000万亩,居全国第一位人均有林地面积居全国第二位人均森林蓄积量居全国第...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自治区是全国的林业大省区之一,林业用地和宜林地均居全国第一,森林面积占全国的1/10,居全国第一位;国有林场经营面积、有林地面积均居全国第一位;人工林面积和人均造林面积也居全国第一位;“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该区承担了近1/3的任务,在“三北”地区的13个省、市、区中居首位;全国防沙治沙工程,承担了40%的任务,也居全国第一。辽河防护林工程,该区承担的任务也居各省区之首。另外,该区境内有5大沙漠和5大沙地,是沙尘暴的主要起源地。全区荒漠化和潜在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3600万公顷,占全区总土地面…  相似文献   

16.
<正>2017年8月17日,国家林业局和中央纪委驻农业部纪检组联合召开推进深度贫困地区林业脱贫攻坚暨全国退耕还林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总结电视电话会议。会上,任建中厅长介绍了山西林业脱贫攻坚的典型经验和主要做法。一是在规范发展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上下功夫。组建贫困劳力占60%以上的扶贫攻坚造林专业  相似文献   

17.
“十二五”广西将实现基本普及沼气的示范省区目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广西的沼气池建设一直是广西一张亮丽的名片.截至2010年底,全区累计建设户用诏气池约371万户,约占全国的1/10,沼气入户率达46%,居全国一;建池总数居全国第二;全区累计建大中型沼气工程约759处,居全国第10位;小型沼气工程2005处.  相似文献   

18.
建国以来,我区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了党和国家的一系列林业方针政策,普遍护林,大力造林,积极开发建设林区,经历了40个春秋,使我区林业建设得到了稳步持续地发展。据1988年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全区森林面积已由解放初期的913.8万公顷增加到1598.3万公顷,居全国第2位;活立木蓄积量增长到10.248  相似文献   

19.
广西具有发展茶油产业的天然禀赋,也是全国油茶重点产区。全区现有油茶林面积500多万亩,年产茶油约3.5万吨,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三位。分布在全区61个县(区),其中,19个县(区)面积在10万亩以上,不少县人均拥有油茶林1亩以上。2009年以来,自治区林业  相似文献   

20.
贵州现有贫困人口280万,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广、程度深、脱贫难度大,国家级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就有3个,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主阵地之一。贵州省各级林业部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扶贫思想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思想,充分发挥林业自身优势和特点,全力参与贵州脱贫攻坚工作,林业生态脱贫取得阶段性成效。贵州具有丰富的森林物种资源,大力发展林业,充分发挥林业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实施林业生态建设脱贫、实施生态管护脱贫、发展林业产业脱贫、强化林业科技脱贫,对推进贵州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实现生态脱贫一批和贵州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