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7 毫秒
1.
张国强 《绿色科技》2022,(5):148-150
为研究干旱对杞柳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正常灌水为对照,设置了3种干旱程度,研究了杞柳生长特性、保护酶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干旱显著影响杞柳的正常生长,干旱胁迫下,苗木的鲜重和含水量显著降低,保护酶活性和渗透物质含量升高;SOD、CAT、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随干旱程度的增加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因此,在短期轻度的干旱胁迫下,杞柳能够维持正常的生理代谢。  相似文献   

2.
干旱胁迫对银杏叶类黄酮年动态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2年生银杏盆栽实生苗为研究材料,通过人工模拟干旱胁迫环境,探索4个干旱胁迫(土壤含水量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75%~80%、55%~60%、40%~45%和30%~35%)对银杏叶黄酮类物质及其季节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生长季节不同,银杏叶内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以及总黄酮含量具有显著差异,4月份萌芽初期和7月初,黄酮类物质含量处于较高水平。适度干旱可以促进银杏黄酮类物质的合成,尤其中度干旱,即土壤相对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40%~45%时,有利于叶内黄酮类物质的合成。考虑到叶产量、叶黄酮含量以及采叶与采时的关系等,在实际生产中控制土壤相对含水量达到中度干旱水平,并于7月初及时采收叶片提取黄酮类物质,可以提高黄酮类物质得率,在生产实践中应用。  相似文献   

3.
干旱胁迫对小叶红叶石楠光合及其他生理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年生小叶红叶石楠扦插苗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控水试验,测定在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下叶片相对含水量、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光响应等生理指标,以分析其生理响应。结果表明:(1)在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下,叶片相对含水量、MDA、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与对照之间无显著(P0.05)差异,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P0.05);在重度干旱胁迫下,叶片相对含水量显著下降,仅为对照的47.16%;MDA含量快速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脯氨酸含量则急剧上升,极显著高于对照;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下降;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对照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2)随着干旱胁迫强度的加剧,小叶红叶石楠光合速率、光饱和点以及表观量子效应均呈下降趋势;(3)综合分析各生理指标,认为小叶红叶石楠在干旱胁迫下,通过减少叶片相对含水量,增加渗透调节物质,降低光合速率等生理响应,来抵御干旱胁迫对其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干旱胁迫下珍稀竹种适应机制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建酸竹(FJ)、粉酸竹(FS)、短穗竹(DS)、黄甜竹(HT)四种福建境内珍稀竹种为实验材料,研究干旱胁迫下,四种竹子的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实验发现,4种竹子的叶片质膜透性、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MDA)在干旱胁迫下,整体含量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变化幅度各异,尤其是在干旱处理达到土壤含水量6%时变化特别明显。而叶绿素含量则呈现出整体下降的趋势。需要指出的是FJ和HT的叶绿素含量在达到最低值时会出现上升的情况;DS和FS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在达到峰值后也会出现下降的现象;HT和FS的可溶性糖在峰值后同样会出现下降的情况;而DS在干旱胁迫加剧至3%时,其可溶性糖呈现急剧上升的变化。这是由各竹种自身保护系统的功能差异造成的。综合实验分析指出,土壤含水量在6%时为竹种可以进行正常生长的下限。  相似文献   

5.
对土壤干旱胁迫下4个红槛木品种的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和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槛木叶片含有较高的含水量,在土壤干旱胁迫的情况下,叶片相对含水量呈下降趋势,脯氨酸和可溶性糖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脯氨酸先下降后上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与干旱胁迫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干旱胁迫对4个红檵木品种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土壤干旱胁迫下4个红檵木品种的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和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檵木叶片含有较高的含水量,在土壤干旱胁迫的情况下,叶片相对含水量呈下降趋势,脯氨酸和可溶性糖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脯氨酸先下降后上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与干旱胁迫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以美国白蜡2 a生实生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方式进行干旱胁迫试验,测定苗木相对含水量、水分饱和亏、叶绿素含量及细胞质膜透性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从控水开始至12 d时,其叶片叶绿素含量从4.797 2 mg·g-1下降到3.693 2 mg·g-1,降低了23%;而相对电导率从39.11%上升到58.31%,上升了49.09%,相对电导率变化较大,但叶绿素含量相对稳定,膜系统未受到较严重损伤;胁迫12 d时叶片干鲜比仅比对照增加了9.73%,干旱致死临界点土壤含水量在5%以下,具有较强抗旱性。维持幼苗正常生长的临界土壤含水量为10%。  相似文献   

8.
豫楸1号4种砧木嫁接苗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干旱胁迫条件下豫楸1号4种砧木嫁接苗保护酶(SOD、POD、CAT)活性、脯氨酸(Pro)、丙二醛(MDA)、质膜透性和叶片含水量进行测定,研究豫楸1号不同砧木嫁接苗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豫楸1号4种砧木嫁接苗保护酶活性(SOD、POD、cAT)随干旱胁迫增加均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变化趋势,金丝楸砧木嫁接苗的保护酶值比其他3种砧木嫁接苗均大,且其与梓砧嫁接苗的SOD值呈显著差异(P<0.05);豫楸1号4种砧木嫁接苗的Pro含量先上升后下降;MDA含量和质膜透性持续增大,二者之间的变化趋势一致;叶片相对含水量均随胁迫的加强而下降.运用综合隶属函数法评判豫楸1号4种砧木嫁接苗抗旱性大小顺序为:金丝楸砧木嫁接苗>自砧嫁接苗>梓树砧木嫁接苗>灰楸砧木嫁接苗,其中金丝楸砧木嫁接苗与其他3种砧木嫁接苗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  相似文献   

9.
干旱胁迫和复水对麻竹渗透调节物质及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 Munro)作为试验材料,在温室条件下研究自然干旱胁迫对麻竹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及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丙二醛含量、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及脯氨酸含量都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最大值并没有出现在土壤含水量最低值9.45%时,而是在土壤含水为11.44%时出现。复水后,脯氨酸含量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实验结果表明,当土壤含水量达到9.45%时,及时补水麻竹仍能恢复正常。切片观察的结果也表明,除颜色有所变化外,干旱胁迫并未对麻竹叶片细胞的形态结构产生影响。综合各指标变化情况说明麻竹有着较强的抗旱和恢复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以1年生澳洲茶树(Melaleuca alternifolia)组培苗为研究对象,采用双套盆法进行盆栽淹水试验,研究淹水胁迫对澳洲茶树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为其推广种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淹水60 d内叶片不萎蔫,苗木成活率为100%,但苗木生长速度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淹水时间的增加逐渐提高,为淹水胁迫的主要响应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前10 d波动升高,之后整体呈波动下降的趋势;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前16 d较高;硝酸还原酶(NR)活性18~30 d时较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前38 d活性较高;丙二醛(MDA)含量呈连续M型变化后降为胁迫前的水平;脯氨酸含量在16 d时急剧上升;可溶性糖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澳洲茶树具有较强的耐涝性,可通过提高保护酶活性和调节代谢逐渐适应淹水环境,但生长速度较慢,为保证其生长速度,在淹水时应及时排水。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胚根进行不同试验处理,探讨不同的切根强度和施用生根剂对红锥幼苗的影响。结果表明:切除1/4胚根+生根剂拌黄泥浆进行浆根处理,显著提高红锥幼苗真叶抽出速度,且苗木成活率在90%以上;切除1/2胚根+生根剂拌黄泥浆进行浆根处理,显著提高红锥幼苗苗高、地径,1级侧根数比CK增加46.5%。适当的切根强度和生根剂处理能有效促进红锥幼苗生长,增加侧根数量,可在红锥苗木实际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12.
以15个桉树(Eucalyptus spp.)无性系为研究对象,调查2.5、3.5、4.5年生无性系试验林的胸径和树高,研究其生长性状。结果表明,历年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在无性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根据4.5年生的生长量分析,基于Q型聚类初步筛选出6号、8号和14号等3个优良无性系,它们的生长量均达到甚至高于对照的生长量。本研究可为该地区无性系进一步选育和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育苗方式对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苗根系生长的影响,从生长量、生物量以及根系生长状况等方面,分析采用沙床及托盘培育的1年生杉木苗的生长差异。结果表明,采用沙床培育的轻基质杉木苗的平均苗高和平均地径分别为31.38 cm、4.51 mm,高于采用托盘培育的轻基质杉木苗(25.69 cm、3.34 mm)。采用沙床及托盘培育的杉木苗的根冠比分别为0.24、0.16;采用沙床及托盘培育的轻基质杉木苗的侧根数量分别为84.3、68.8条。采用沙床培育的轻基质杉木苗的侧根数量以及根冠比显著高于采用托盘培育的轻基质杉木苗,说明沙床较托盘培育的苗木根系发达,更利于保持苗木水分的平衡。采用沙床培育的苗木出圃率为88.75%,显著高于托盘培育的苗木出圃率。  相似文献   

14.
为改善桉树林地地力,开展了桉树间种山毛豆(Tephrosia candida)作绿肥试验。对在桉树林内间种山毛豆3种不同密度(10600、12500、16400株/hm^2)的植株产量、养分含量及桉树林分树高、胸径生长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密度间山毛豆单位面积植株产量无显著差异,但以12500株/hm^2处理的产量最高,比产量最低的10600株/hm^2处理高137.3%;1年生的山毛豆植株贮藏的氮、磷、钾养分含量分别是34.9、2.0、11.3kg/hm^2;桉树林2.5年生时,无论是否间种山毛豆或不同山毛豆密度处理的桉树林分树高、胸径生长量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以核桃(Juglans regia)茎段为外植体,对核桃茎段器官离体再生培养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5月采集的核桃茎段,通过系列表面消毒后,0.1%升汞灭菌10min,效果最佳。在附加1.0mg/L6-BA的DKW诱导培养基中,萌芽率为60%以上。通过SH+0.5mg/LBA+0.1mg/L IBA进行增殖培养,芽增值系数为4.32。以1/2SH+8.0mg/LIBA进行不定根诱导,生根率为63.18%,根数2~3条。  相似文献   

16.
斑皮桉5个种源光响应特性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斑皮桉(Corymbia maculata) 5个种源的苗木为研究材料,采用Li-6400测定其光响应曲线。结果表明,各种源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胞间二氧化碳(C_i)、蒸腾速率(T_r)和水分利用效率(WUE)随光强梯度变化的趋势一致。种源20598和20772光饱和点较大(分别为1 571.43、1 550.00μmol·m-2·s-1),但光补偿点较高(分别为45.05、36.92μmol·m-2·s-1),其利用强光能力最强,利用弱光的能力最差;种源20884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均最低(分别为1 350、1.28μmol·m-2·s-1),利用强光的能力差,弱光的能力最强;种源20772属于高净光合速率、中等水分利用效率类型,种源20599属于较高净光合速率、低水分利用效率类型,种源20884属于中等净光合速率、高水分利用效率类型,种源20598和21075属于低净光合速率、中等水分利用效率类型。通过分析斑皮桉5个种源的光合特性,引种和栽培时可根据栽植地的地形、地貌选择适宜的种源。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任豆(Zenia insignis)接种AM菌剂后的生长效应,采用4种丛枝菌根真菌(HUN03B、XJ08A、HEB04、XJ04B)接种剂和2种接种处理方式(蘸根、穴施)接种任豆幼苗,观测其接种40、70、110和150的侵染率和侵染强度变化过程,分析接种后任豆苗木的生长及生物量动态。结果表明:4种丛枝菌根真菌对任豆苗木生长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接种半年后的接种苗比未接种苗的苗高增加12.29%~22.73%,地径增加24.64%~39.11%,总生物量增加37.88%~57.20%。蘸根比穴施更易使菌剂浸染任豆幼苗根系,有效提高了前期侵染率,促进苗木生长,但2种接种方式的浸染率在接种后150 d左右基本一致。任豆生长以蘸根HUN03B丛枝菌根真菌的促进作用较好。研究结果对促进石漠化地区任豆造林生长,提高石漠化地区森林植被恢复与重建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江南油杉(Keteleeria fortunei var.cyclolepis)合理施肥方法,以江南油杉播种苗木为材料进行试验,分析了15种不同施肥方法对江南油杉苗木生长发育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显示,除处理15(50%沼液)以外,其他14种施肥处理的江南油杉苗高、地径、地下鲜重、地上鲜重、地下干重、地上干重、总生物量、根颈粗、小根数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清水)(P<0.05),而对江南油杉苗期最大根长增长不显著。15种施肥处理对江南油杉地上部分的增长量的促进效果明显大于地下部分的增长量。15种施肥处理中以处理4(0.5%复合肥+0.1%尿素)对江南油杉半年苗苗高、地径生长及干物质积累效果最好,分别为22.750cm、3.095mm、2.341g,分别是CK的340%、242%和618%倍。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枝条扦插成活率与生根率,筛选出最佳配方及处理方法,选择1年生麻竹枝条为材料,采用从基质、激素种类及浓度三因素析因设计,研究各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对麻竹扦插生长的影响,并运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了育苗效果。结果表明:1)3个主因素中,激素种类对扦插生根影响最大,各指标均达到显著水平;2)泥炭对扦插苗地上的生长指标影响最大,新梢率、新梢数和叶数达显著水平;3)细沙作为基质可以显著提高麻竹枝条扦插生根率,扦插成活率达62.92%;4)两因素交互作用中,激素×浓度的交互作用对扦插生根的影响最大,愈伤率、腐烂率、平均根长、总根数、根系直径等指标均达极显著水平;5)激素种类×激素浓度对扦插地上指标影响最大,叶面积达极显著水平,新梢数达显著水平;6)三因素交互作用中,仅愈伤率和腐烂率达到极显著水平。由此可见,泥炭显著提高扦插生根率,NAA扦插效果最好,激素浓度处于40~80 mg/L时扦插苗各指标最佳;泥炭+ABT+80 mg/L为最佳处理组合。  相似文献   

20.
南方地区中密度纤维板容易霉变,影响了产品质量,限制了纤维板的应用范围,因此开发纤维板防霉性能尤为重要。本研究采用复配防霉剂处理中密度纤维板,并对防霉处理后的纤维板试材进行防治效力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质量分数0.01%~0.1%甲基硫菌灵,0.1%~1.0%丙环唑,0.1%~1.0%戊唑醇,5%~25%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添加有机溶剂10%~25%乙醇胺和10%~25%乙醇,余量为水复配防霉剂拮抗4种变色菌,MDF试材抗霉效力评价值达到0级或1级,效果明显,可用于中密度纤维板防霉处理,为开发防霉纤维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