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检测 ,杈干以下材积加上杈干材积之和大于单干材积 ,但出材率前者仅是后者的 40 82 %,且杈上材径小、节多 ,利用价值不高。控制杈干早期形成 ,可提高木材利用率 ,并能提早结实  相似文献   

2.
对辽东山区部分红松人工林分杈树的结实和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林木早期分杈与生长、结实的关系。结果表明,早期分杈林木的单株材积比林分的平均单株材积大27.1%,分杈树的平均单株结实量是林分的平均单株结实量的3.76%,林木早期分杈有利于增加结实量和促进林木材积生长。  相似文献   

3.
红松生长结实与分杈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辽东山区部分红松人工林分杈树的结实和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 ,分析了林木早期分杈与生长、结实的关系。结果表明 ,早期分杈林木的单株材积比林分的平均单株材积大 2 7.1% ,分杈树的平均单株结实量是林分的平均单株结实量的 3.76倍。林木早期分杈有利于增加结实量  相似文献   

4.
人工红松林杈干与经营对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人工红松林杈干形成机理,提出人工红松林杈干综合控制技术,对已发生杈干的人工红松林,可根据不同培育目的,采用不同的经营对策及控制技术,提高人工红松林资源的经营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人工红松林杈干是以天然林杈干为依据提出的。研究摸出了天然红松林杈干发生规律 ,确定了红松杈干标准 ,划分了杈干的类型。通过林分结构、虫害发生与杈干相关研究 ,提出以林分密度、混交等营林措施调控枝梢结构为主 ,化学防除主梢虫害相结合的杈干综合控制技术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人工红松林杈干是以天然林杈干为依据提出的。研究摸出了天然红松林杈干发生规律,确定了红松杈干标准,划分了杈干的类型。通过林分结构、虫害发生与杈干相关研究,提出以林分密度,混交等营林措施6调控权梢结构为主,化学防除主梢虫害相结合的杈干综合控制技术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泡桐修枝促接干技术及其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2~5年生未接干泡桐修枝的研究结果表明,修除顶部分杈枝和部分下层枝是促进接干形成和生长的有效方法,最适宜修枝促接干的时期为造林后第3年的春季,适宜的修枝强度为50%~70%,保留下层2~3轮侧枝;按此法修枝,接干成功率达97.5%,接干高,径,接干形率在修枝当年可分别达5.7m,10.4cm,0.59,且具有不显著影响下部径生长和材积生长,而较显著促进上部径生长和显著促进主干总材积生长,降低原主干削度的效应;在对照采用高苗干,修枝处理采用矮苗干的情况下,修枝接干后的主干高仍要高于对照71.1%;5~6年生时接干与原主干已形成通直主干,接干材积已占总材积的27.1%~32.3%,与对照相比,原主干下部径生长及其材积无显著变化,而其上部径生长和主干总材积分别高7.2%~8.5%,42.2%~45.6%,且原主干的削度显著降低,形数极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人工红松林杈干现象十分普遍,严重地影响到树木生长、材质与结实。通过调查研究与分析,认为杈干是在主梢生长点受害后,在同轮有两个相近或相等的枝条,且强于其余侧枝的情况下形成。这一发现为控制杈干的发生培育利用红松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人工红松林杈干的形成与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工红松林杈干现象十分普遍,严重地影响到树木生长,材质与结实。通过调查研究与分析,认为杈干是主梢生长点受害后,在同轮有两个相近或相等的枝条,且强于其余侧枝的情况下形成,这一发现为控制杈干的发生培育利用红松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广东乳源19个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自由授粉家系为研究对象,调查不同家系苗期苗高和10.5 a生测定林的生长指标,并分析两个阶段生长指标的相关性,以期为枫香种质早期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分析结果表明:枫香苗高在不同家系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差异呈逐渐减小的趋势;枫香幼龄林树高、胸径、材积和干形质量在不同家系间存在显著差异,而分枝数、枝下高和叶色等级无显著差异,19个家系的单株树高、胸径、材积、枝下高、分杈数、干形质量和叶色等级的平均值分别为6.07?m、6.07?cm、0.012?2?m~3、1.90?m、0.41个、2.36和4.75;幼龄苗高与测定林的枝下高、分杈数、叶色等级间的相关不显著,而与树高、胸径和材积的相关较强,且幼龄苗高与测定生长指标间的相关性随苗龄增长呈增强趋势。因此,采用苗高对枫香优良家系进行早期选择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浅析红松杈干的原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松(Pinus koraiensis)的杈干是指红松的主梢顶芽失去后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茎粗长相似的主干。从红松结实的特性、杈干的均等性、结实对顶端优势的诱导分化及光照对红松生长发育的影响等方面研究探讨了红松杈干的原因,为今后红松林的综合培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油松树冠枝生长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生长比的概念探讨了油松枝的延长生长量随着枝龄和着枝深度而变化的规律,并利用枝解析方法研究了枝的材积生长与枝龄,着枝深度和树木所处的竞争状态间的关系,最后确定出各样木总枝材积的生长及枝、干材积生长的比例,研究结果表明:树冠内枝的年延长生长在树冠顶端第二轮或第三轮枝处达到最大值,而枝材积生长的最大值则在较下部的轮枝上出现,具体位置与树冠的大小和所承受的竞争压力有关;不同样木的枝、干材积生长比例相关很大,孤立木可达1:1,而被压木却只有1:10左右,从中说明树木间的竞争对枝材积生长的影响比对干材积生长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红松人工林分杈树的结实和生长情况调查,分析了林木分杈与生长、结实的关系。分杈树的胸径、树高、材积、结实量均高于林分平均值,利用这一规律,对红松人工林进行去头修剪,人为促进林木分杈,以提高红松结实量。结果表明,对林分密度适宜的林分去头修剪后,可明显增加林分的结实量,最高可提高186.8%,经验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人工红松林杈干形成机理 ,提出人工红松林杈干综合控制技术。对已发生杈干的人工红松林 ,可根据不同培育目的 ,采用不同的经营对策及控制技术 ,提高人工红松林资源的经营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以广东乳源 19 个枫香 Liquidambar formosana 自由授粉家系为研究对象,调查不同家系苗期苗 高和 10.5 年生测定林的生长指标,并分析两个阶段生长指标的相关性,以期为枫香种质早期评价提供理 论依据。分析结果表明:枫香苗高在不同家系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差异呈逐 渐减小的趋势;枫香幼龄林树高、胸径、材积和干形质量在不同家系间存在显著差异,而分枝数、枝下 高和叶色等级无显著差异,19 个家系的单株树高、胸径、材积、枝下高、分杈数、干形质量和叶色等级 的平均值分别为 6.07 m、6.07 cm、0.012 2 m3、1.90 m、0.41 个、2.36 和 4.75;幼龄苗高与测定林的枝下 高、分杈数、叶色等级间的相关不显著,而与树高、胸径和材积的相关较强,且幼龄苗高与测定生长指 标间的相关性随苗龄增长呈增强趋势。因此,采用苗高对枫香优良家系进行早期选择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人工红松林杈干形成机理,提出人工红松林杈干综合控制技术.对已发生杈干人工红松林,根据不同的培育目的,采用不同的经营对策及控制技术,提高人工红松林资源的经营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红松开花结实习性与球果优树选择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杈干与分杈、红松开花结实连续性、授粉与结果枝间比例关系的研究,提出了生理性杈干早、果位中上位、果位排列与果枝近3a基径比例等红松球果优状选择标准。  相似文献   

18.
通过杈干与分杈、红松开花结实连续性、授粉与结果枝间比例关系的研究 ,提出了生理性杈干早、果位中上位、果位排列与果枝近 3a基径比例等为红松球果优树性状选择标准  相似文献   

19.
北京栓皮栎林分的干形质量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划分林木干形质量的标准,将林木干形质量分为通直、轻度弯曲、二杈分枝、多杈分枝和重度弯曲5类干形。选择了胸径、树高、冠幅、冠长等6个因子,并研究了这6个调查因子随干形质量变化的关系。通过方差分析发现不同干形质量的林木胸径差异并不明显,而其它的调查因子却因干形不同而表现出显著差异。对表现显著的林分因子进行多重比较研究,发现通直干形生长得较高、有较小的冠径比;二杈分枝和多杈分枝林木的冠幅较大,且二杈分枝类型林木的高径比最小。可以得出结论:在近自然经营过程中,在选择以材质为目的的目标树时,首先考虑干形通直的林木。  相似文献   

20.
主梢顶芽枯死或失去是导致杈干的前提条件。本研究重点探讨了松梢象甲危害主梢的发生规律与条件,基本排除了人工林现阶段结实、冻害导致主梢顶芽凋萎枯死的可能性,并对不同类型杈干形成特征进行了研究,为人工红松杈干类型识别与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