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海洋渔业捕捞优化模型及其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经典的Logistic鱼群生长模型,解析海洋渔业渔场等捕捞强度优化问题,建立了最佳捕捞开始时间、最佳鱼群保有量、最佳捕捞强度和最佳捕捞投入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结果表明,捕捞船队的最佳投入与鱼群内在增长速率成正比,与捕捞系数成反比;渔场最佳的渔业资源量为渔场最大养殖能力的二分之一;渔场的最佳捕捞强度与渔场最大养殖能力和鱼群内在增长速率的乘积成正比。  相似文献   

2.
台湾省的海洋渔业发展很快,六十年代以来,产量增加了一倍(93万吨)。目前,它的远洋拖网和金枪鱼延绳钓渔业作业渔场已遍及全球,近海拖网和围网渔业近年来也有较大发展。由于它的作业渔场和大陆的近海渔业同样是在东海、黄海、南海的大陆沿岸和台湾海峡,捕捞对象亦属于同一资源系统。因此,我们在制定近海渔业调整方针时,必须对台湾省近海拖网和围网渔业的发展动向给予充分关注。  相似文献   

3.
李豪 《海洋渔业》1986,8(3):116-118
<正> 在海洋渔业捕捞生产中围网是主要利用中上层鱼类资源,组织生产的一种作业形式。由于中上层鱼类洄游的不稳定性,因此围网捕捞受渔场变化的制约。东黄海灯诱围网是从七十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品种以鲐鲹类为主。渔场作业范围也因捕捞能力而局限在大沙渔场,长江口渔场一带。捕捞时间高度集中在11~12月至翌年的1~2月间,十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省海洋渔业的捕捞强度不断增加,渔政管理上存在着问题与困难,致使近海主要经济鱼类产量下降,大、小黄鱼已形不成渔汛,目鱼生产日趋恶化,带鱼资源的捕捞压力极大,为此,保护近海水产资源,减轻沿岸近海渔场的捕捞强度,合理利用水产资源是我省渔业生产上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鉴于东海中南部的上层鱼类和浙江中南部外海以及钓鱼岛渔场的马面鱼等鱼类资源,尚有生产潜力。因此,1983年浙江省科委、省水产厅为了尽快打开我省海洋渔业新局面和扶植恢复钓业生产,  相似文献   

5.
围网渔业是目前世界海洋渔业中的主要作业之一,年产量约2千万吨左右,为世界海洋渔业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当前,我国海洋捕捞生产的主要方式是底拖网作业,围网作业所占比例较小,机轮围网更是寥寥无几。鉴于近年来东海、黄海主要底层经济鱼类逐渐衰退,群体减少,鱼体变小,产量下降。因此,发展围网作业,捕捞中上层鱼类,成为海洋渔业生产当务之急,也是发展外海渔业,提高海洋捕捞生产量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正> 渔轮运用海图作业的必要性随着海洋渔业的发展,我国对主要经济鱼类的捕获期及捕捞区域作了明确的规定,水产资源的保护有了新的措施。对渔轮驾驶员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能够在定时定点范围内准确地掌握中心渔场。中心渔场的掌握,除了要考虑渔场的生物因子(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捕捞对象的群  相似文献   

7.
1974年和1979年先后开发利用东海中外部和对马渔场的绿鳍马面鲀(以下简称马面鱼)以来,每年冬季(12月)至翌年春季(5月)已成为国营机轮海洋捕捞的一个最大渔汛。据参加1984年6月在大连召开的“外海渔场安全管理总结会”的东、黄海十二个主要国营海洋渔业公司1-5月马面鱼产量的统计,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由于捕捞费用的上涨、传统渔场的过度开发和渔业专属区的扩大,大多数亚洲国家的海洋渔业捕捞量已大幅度下降。海洋捕捞已不能满足未来人类对鱼品的需求。鉴于资源的过度开发,通过推广更高效率的捕捞技术增加渔获量受到限制。事实上,投资于更高效率的捕捞技术弊多利少。  相似文献   

9.
俞平 《海洋渔业》1985,7(6):243-244
<正> 近年来,我国海洋渔业的产量保持在360万吨左右,约占全国水产品总产量的三分之二。其中海洋捕捞的产量为300万吨左右,占有极大的比重。从我国海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的情况来看,近海主要经济鱼类的利用已呈过度现象,传统性捕捞的底层经济鱼类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据各方面的资料分析,要在短期内恢复,尚无迹象。这就引起渔场矛盾十分突出,生产安排的困难。然而就整个世界范围来说,特别是分布在日本沿海及东黄海的中上层鱼类资源保持相对的稳定,个别鱼种还出现上升的趋势。中上层鱼类大都为一些大洋性的洄  相似文献   

10.
<正> 我国东海渔场的利用范围,目前主要在水深小于120米的近浅海域。且因捕捞船只的逐年增加,使某些经济鱼类资源趋向恶化。因此,国家水产总局一方面对近海渔业资源提出了合理利用的正确方针。另一方面于1979年又从国外引进渔业资源调查船。东方号”,以供勘探深海或远洋新渔场和新捕捞对象。  相似文献   

11.
李雪渡 《海洋渔业》1986,8(2):66-67
从1974年以来对开发东海绿鳍马面鲀资源后,渔获量从4千余吨逐年增长到20-25万吨,是我国冬、春汛生产的主要捕捞对象。由于东海绿鳍马面鲀越冬、索饵、产卵渔场处在东海暖流水系范围内,暖流水系的强、弱对渔场的位置及渔获量的变动关系密切,本文根据1977—1983年2月暖流水系的强、弱和渔获量之间的关系,明显看出其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励仲年 《海洋渔业》1982,(3):F002-F002
为捕捞离底较高的鱼群,和开发外海渔场;上海市海洋渔业公司在水产总局领导下,1978年起进行双船变水层拖网试验。  相似文献   

13.
马定甫 《海洋渔业》1983,5(5):220-220
<正> 据大连、舟山、上海等11个国营海洋渔业公司提供资料,1983年1~5月东海马面鲀捕捞量为68,589吨。初步估箅,今年全国的产量约为75,000吨左右,比去年减少三分之二还多,其中上海公司减产幅度最大,比去年少59,542吨。(去年为71,462吨)。  相似文献   

14.
饵诱蟹笼捕捞梭子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梭子蟹(三疣梭子蟹)是海产甲壳类动物,是我国人民喜食的水产品,也是出口创汇品种。其作为我国海洋渔业的主要捕捞对象之一,近年来,东海区年产量约在5万吨左右。捕捞渔具主要是梭子蟹流刺网,也为拖网和定置网所兼捕。近2年来,有许多小型南朝鲜渔船使用饵诱蟹笼在我国吕泗渔场南部、长江口渔场、舟山渔场捕捞梭  相似文献   

15.
《渔业现代化》1975,(3):43-58
日本围网渔业的主要渔场在日本列岛四周,以捕捞沙丁鱼、鲹鱼、鲐鱼、鲣鱼、金枪鱼为主。一九七一年至一九七三年的产量达170万吨左右,从一九六五年至一九七一年的资料看,围网渔业的产量约占日本海洋渔业总产量的20%左右,但产值仅占总产值的10%左右。  相似文献   

16.
全世界大陆架(水深200米以下)的面积为2,700万平方公里,占海洋总面积的7.5%,以往世界的海洋渔业多集中于这个水产资源丰富的大陆架渔场作业,目前它的利用面积已达90%左右。但近一、二十年来这个传统的大陆架渔场出现了捕捞过渡现象。而世界大陆坡(水深200-2,000米)面积约为2,790万平方米,占海洋总面积的7.7%,  相似文献   

17.
朝鲜东濒日本海,西临黄海,尤其是东侧沿海海域寒暖流交汇,又与世界上3大渔场之一的西北太平洋渔场相邻,渔业资源十分丰富。2004年朝鲜首次开放其东部海域,与我国合作共同开发鱿鱼资源,捕捞渔场确定在朝鲜东海北纬39°以北,从海岸线起12海里海上警戒线外的朝鲜经济水域。  相似文献   

18.
马定甫 《海洋渔业》1988,10(3):128-128
<正> 上海市海洋渔业公司“沪渔541”渔轮1988年8月17日晚在东海舟外渔场捕捞马面鲀时,捕到1只巨蟹。经鉴定为高足蟹Macrocheira kaimpferi(Tem-minck)属短尾类尖头亚属蜘蛛蟹科,雄性,重6公斤。该蟹头胸甲呈心脏形,测定长335毫米,宽275毫米,表面均匀分布颗粒状突起,体色为橙红色,整足及4对棍棒形步足特长,步足指节呈爪状,长而尖细,酷象锋  相似文献   

19.
林德芳  王民诚 《水产学报》1992,16(4):378-382
鳀(Engraulie japonieus)广泛分布于黄、东海,从五十年代起在我国进行过灯光围网、舷提网、中层拖网等的捕捞试验。由于对资源数量、洄游分布缺乏系统调查和鱼群探测手段落后等原因,都未获成功。1984年10月挪威王国政府赠给我国的“北斗”号渔业资源调查船到达后,对黄、东海中上层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评估结果认为鳀资源最高达300万吨,年可捕量约50万吨。越冬期间鱼群相对集中,渔场稳定。因此开展鳀变水层拖网试验研究,促进商业性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黄海水产研究所从1986年开始承担这一课题,在变水层拖网设计、作业网位控制、渔场探测和瞄准捕捞技术等方面,研究解决了一些技木难点,为采用变水层双拖网捕捞鳀提供了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20.
马定甫 《海洋渔业》1985,7(3):132-132
<正> 每年5~7月是国营底拖机轮捕捞东海产卵带鱼的季节,俗称夏汛带鱼。这时带鱼一般个体都比较大,1龄以下性腺发育还未成熟的幼鱼比例较少,鱼群自南向北进入浙江近海产卵,容易集群,作业渔场自鱼山渔场逐渐北移到海礁渔场。由于渔轮自七十年代中期开发利用了东海绿鳍马面纯资源后,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