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当代中国法治所需要的道德环境系统由社会主体的道德认知水平、社会主体行为合法性与合道德性的统一、社会道德评价环境共同构成。道德认知只有外化为道德主体的合法性与合道德性统一的行为才具有现实意义,而这则是由法权威的合道德性与合法性的要求所决定的,它也同样是法权威的获得依据和保障。一定社会的法治总是对它的社会道德评价环境有着其固有的要求。就当代中国法治而言,这种要求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道德的一致性、道德的先进性、道德追求目标与法治目标的同趋性。 相似文献
3.
社会经济思潮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意识起着导向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要使高校学生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中辩证地分析、恰当地取舍,就必须分析当代社会经济思潮,剖析青年学生思想实际,加强社会实践教学,树立学生正确的利益观、金钱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30多年的快速发展通道,随着国民经济社会的进一步转型发展,土地资源稀缺与低效利用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造成的挑战愈加严峻。作为区域发展的先行者,中国经济发达地区所面临的人地问题更加突出,亟待解决空间发展失衡、粮食安全保障、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转型等4大人地矛盾。因此,为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亟待加强对经济发达地区土地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工作,以解决经济发达地区所面临的区际分工模糊、耕地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污染和土地利用粗放等4方面的关键性土地利用难题,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土地利用问题也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6.
中国音乐源远流长,几千年来各种类型的音乐文化在中国这块肥沃的土地上奔流不息,但在当代飞速发展的经济的强烈冲击下,感到软弱无力,岌岌可危,我们必须采取可行的措施改变这一现象,使传统音乐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8.
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经济与农业文化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社会生产主要是农业的生产 ,传统经济的主要成分主要是农业经济 ,其主要特点是小农经济的运作方式 ,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都脱离不了农业。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她植根于中国这块特定的“土壤”中 ,受到自然地理环境、政治宗法伦理、农业经济及其小农生产方式等背景的深刻影响 ,表现出典型的生态型农业文化特征。传统社会经济的长期稳固与社会思想文化相得益彰 ,中国传统社会在这两者的互动中绵延和发展。本文试图从中国古代社会经济背景诸要素中寻求中国传统文化的成因和特征 ,以期获得农业社会经济背景与文化的关联。当… 相似文献
9.
<正>互联网时代有很多属于这个时代的鲜明特点,在众多的特点中,网络流行语无疑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屌丝、逆袭、表叔、高富帅、白富美及元芳你怎么看……每一个活色生香的流行语的背后,都有一个独特的故事,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这一个个独特的故事,组合在一起,用另外一种方式,凸显了这个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建国50年来,全省新增荒漠化面积约660万hm^2,每年以13.3万hm^2的速度增加,累计已达1252万hm^2,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7.4%,占全国荒漠化面积的23.63%,与此同时,沙化、退化草场面积已达966.7万hm^2,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33%,有的已成为黑土滩,严重地影响了畜牧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论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章钦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4):74-78
就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内在意蕴,论述了重视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困难和机遇。 相似文献
15.
钱道静 《信阳农业高专学报》2008,18(1):104-106
大学校园流行语是一种特定的语言现象。透过大学校园流行语这一语言现象,可从一个侧面了解当代大学生们的思想动态。应重视大学校园流行语,加强教育和引导,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让校园流行语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钱道静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8(1):104-106
大学校园流行语是一种特定的语言现象。透过大学校园流行语这一语言现象,可从一个侧面了解当代大学生们的思想动态。应重视大学校园流行语,加强教育和引导,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让校园流行语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过“低碳”一词,但这个概念却存在于他们的生态理论视阈之中.低碳经济时代的政治不仅局限于各国经济利益之冲突,也源于各国政治利益之不同.在这个进步过程中,竞争依然多于合作,因此,中国将如何在低碳战争中占有一席之位还将面临多重挑战. 相似文献
18.
19.
刘小勇 《新农村(黑龙江)》2011,(7):150-151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20.
谌娟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7(1):34-36,39
中国古代哲学中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是当代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精神支柱,实事求是的态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行为准则,辨证思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思维方式,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体现自我价值的根本要求,内在超越精神是构建和谐社会提升人的自我价值的要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思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