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纬书略论     
纬书作为一种古代文化典籍,虽然内容比较庞杂,但作为汉代经学的一部分,其内容还涉及天文、地理、哲学、伦理、政治、历史、神话、民俗,以及医学等自然科学,在保存古代历史文化、神话传说、政治制度以及古代自然科学知识等方面具有很高的资料价值。本文拟对纬书的起源、流传、禁毁和辑佚,以及纬书的篇目内容等方面做一考察,揭示其文献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检索我国古代的烹调食谱类书,发现一个较明显的现象,即烹调食谱绝大多数是以模糊化操作为主,只有少数食谱是具体量化的,而且食谱中的模糊与量化是同时交互出现的。古代的食谱撰写大多数是以简单、简短的语言叙述,操作中多以适量、少许等语词作介绍,部分食谱有较详尽的数据记录,体现了中国古代食谱调理文化的两重特性。  相似文献   

3.
石声汉先生虽然不是学农学史也不是学翻译出身,但他积极响应政府要整理农学遗产的号召,立刻转攻农学遗产整理。他在整理过程中分析与研究相结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为我国农学史的奠基人之一。他在研究的同时将《氾胜之书今释》和《齐民要术概论》这两部重要的农学典籍英译,是我国最早将其译介给世界的农学典籍翻译家之一,可谓名副其实的让农学遗产走向世界的先行者。今天,我国正在大力推动包括农学文化在内的中国文化走出去,因而颇有必要研究曾经为推动中国文化遗产走出去的先驱者留给我们的遗产。  相似文献   

4.
古往今来,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关于鸟类的佳作.单单在宋代类书《太平广记》共五百卷的记录中,记录禽鸟类的就占了四卷之多.本文在此打算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吉”、“凶”两种角度来加以分析,力图通过这些形形色色的鸟类形象来总结出背后的真正文化内涵.同时也希望能够以小见大发现对于我国传统文化产生的独特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救荒书的传承和发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中国古代的救荒书源远流长,内容丰富。今日可考可查者约有280部,实际流传的救荒书将远不止此数。根据现代灾害学原则划分,则古代救荒书大致有八大类,即总论类、荒政类、农艺类、治水类、漕运类、除虫类、野菜类、历象杂占类,每一类型皆与救荒活动密切相关。救荒书的发展可初步划分为三个阶段:先秦至隋唐时期、宋元明时期和清时期。先秦至隋唐时期,救荒书数量少且落后于救荒活动的发展,一些重大的救荒工作也没有以救荒书的形式反映出来,如常平仓、义仓的设置等;宋代是中国古代救荒书发展史上的转折点,自宋至明,各种救荒书均有出现,而且产生了经典性的救荒书,如宋代董煟的《救荒活民书》和明代朱橚的《救荒本草》等。清代是救荒书出现的高峰期,清代学者不但创作了一批救荒书,还对前此时期的救荒书作了初步整理。  相似文献   

6.
作物史是科技史和农业史重点关注的问题,五谷之一的粟的历史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中国古代粟作史》一书在丰富的历史文献基础上就粟的起源、传播、演进、名实、品种、生产、利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探讨,是首次全面而系统的总结粟作历史与文化,构建了一部体系完整的中国古代粟作史,在谋篇布局、研究方法、内容见解等方面都有过人之处,是近年来该领域难得一见的学术力作。结合该著,最后又提出了作物史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7.
我国古代字典是人们查找古汉字、阅读古代文献的重要工具书。探讨了古代字典的分类,按时代发展纵向对比分析了我国古代释义类字典和音韵类字典编纂体例和内容上的继承与革新.并指出了我国古代字典在应用中存在的弊端。  相似文献   

8.
在我们读书的时候,往往需要查找古代人物的生平事迹。一般我们可以这样利用工具书:一是查阅正史资料、相关史传典籍。二是查阅类书、杂史、笔记、诗文集以及表谱、年谱等。三是查阅辞典、方志。四是利用索引查检。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本劝农性质的文献,《便民图纂》中包含着大量的农学知识,以往的研究者认为这些农学知识大多是抄自其它文献,价值不大。本文以书中的"耕获类"和"树艺类"部分为例,揭示了这些农学知识独特的原创和地域价值。笔者认为,《便民图纂》上接宋元两代的农书和日用类书,下启《农政全书》,在中国古代农学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陈文华 《农业考古》2007,(2):205-213
一.茶书定义与分类茶书定义典籍本指记载古代法制的图书,也泛指古代图书。茶文化典籍是指古代记载有关茶文化内容的图书,简称为茶书。茶书是指专门论述茶叶种植、加工、冲泡、品尝的古代茶学著作,也包括许多专门论述历代茶政、茶法和茶叶贸易的著作。但后者大多属于社会经济史和法制史范畴,如宋代的《本朝茶法》、《茶法易览》和明代的《茶马疏》、《茶马志》、《历朝茶马奏议》等,与茶艺专业没有直接关系,故就专门学习茶艺的作者来说,可暂不涉猎此类茶书。古代还有一些农学著作,如唐代《四时纂要》、元代《王祯农书》、明清的《农政全书》…  相似文献   

11.
模因论是源于西方的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目前正在蓬勃发展之中.文章从模因论的全新视角分析了其对中国传统文化典籍英译的启示.根据其启示,文章提出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的文化要素的英译策略可以分为“基因型译文取向”的英译策略和“表现型译文取向”的英译策略两大板块,而“基因型译文取向”的英译策略板块中又包括可以使原著模因按等值方式传播的策略和使原著模因按等效方式传播的策略两类,文章并以《孙子兵法》为例予以说明.最后,文章指出翻译者必须面对文化现实灵活运用两大板块中的翻译策略以期在确立中华文化真实面貌的同时使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得到英语世界读者的喜爱并发挥其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药物学被称为本草学,或与古代药物中植物药较多有较大关系。较早出现的《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等传世本草典籍之中,植物药已占据半壁江山。一些出土的简帛文书如《五十二病方》《武威汉简医方》等较《神农本草经》更为原始而古朴,其中植物药亦占有较大比例。对这些植物药物进行考察,对其背后的文化因素进行挖掘、整理、阐释,可以明了古人治病驱疾、布方施药的经验源头,认识和了解古代先民与药物的相互关系,解释中国古代医药文化的发展与进程,对重视和保护中国中医药古典医籍进而开展本草考古工作也大有助益。  相似文献   

13.
按生物学分类,鸭属鸟纲、鸭科动物。我国古代文献中称鸭为"凫"(fu)或"骛"(wu)。最早的词书《尔雅·释鸟》注解是"野曰凫,家曰骛";《本草纲目》也引证前人说法:骛即鸭,有家鸭、野鸭。根据进化论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的牛种——它的起源、种别、分类和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的牛种——它的起源、种别、分类和分布中国农业大学张仲葛我国养牛业历史悠久,文化发达,特别是近年由于考古工作者的发掘以及文献的记载,对我国牛种资源情况,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现分别就其起源、牛种、分类和分布情况,介绍如下:一、牛种的起源与驯化(一...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是一个宗法农业社会,农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柢、中国社会发展的契机。中国古代社会的盛衰可以在中国古代的农业中找到原因。1.早熟、先进的农业技术与中国文化的持久不衰我们说中国农业的早熟性不是说它起源早,而是说它在起源之后很快达到成熟的阶段。在西亚从农业发生到进入农业为主的农业社会拖了很长的时间,中国在农业起源阶段停留的时间较短。从考古学来看,六、七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已有较高水平的农业,例如半坡时期已进入以农业为主的社会。仰韶文化以前似乎缺少一些中间环节。如果不用考古的缺陷  相似文献   

16.
关于牛耕起源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我国是世界上古老的农业大国,具有悠久、光辉灿烂的农业文化。牛耕是农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探讨和研究它的起源时代以及形成过程,不仅对研究古代农业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研究整个古代史的分期——中国的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分期具有重要意义。无论任何一种生产关系,不管它在社会前进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如何,终究都要被生产力所突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调节的过程在阶级社会里具体地表现为阶级斗争,但是促使生产关系改变的动力是生产力,腐朽没落的生产关系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可生产力缓慢的增进速度却是生产关系所不能全部抵阻的。牛耕技术的出现,在我国古代农业史上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是我国古代生产力  相似文献   

17.
书院是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兼藏书、校书、讲学、读书、著书、刻书等活动于一体,具有文化积累、研究、创造、传播事业的多种功能。文章研究了书院文献的类分标准,从结构、硬件、软件、实现的功能和界面设计等方面阐述了《书院文化数据库》的建设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发现和利用茶叶历史悠久,先秦典籍已有关于茶事的记载,一些有价值、有影响、有生命力的茶书辉映着前行的茶叶之路。但是,我们也不无遗憾地看到:在林林总总的茶书之中,还没有一部包容量大、复盖面广、系统反映古代茶书和古籍中茶文化资料的大型权威性著作。由中国华侨茶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美国国际茶业科学文化研究会长陈彬藩教授主编,《中国茶文化大观》编委会主编、江西省中国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余悦教授和香港著名实业家、中国华侨茶业发展基金会第一副理事长关博文先生任副主编的《中国茶文化经典》,正是顺应世纪之交茶文…  相似文献   

19.
五千年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沉淀了积厚流光的中国农耕文化,五千年华夏儿女服田力穡,造就了独树一帜的古代农业科技体系。中国农业博物馆编纂的《五千年农耕的智慧——中国古代农业科技知识》一书,串起耕耘畜养的纬线,梳理历史变迁的经线,对我国古代农业发展成就进行了系统归纳,既形成了对我国农业科技史的概览,也打开了一个认识农业文明、传承文化基因、启迪发展智慧的全新坐标系。  相似文献   

20.
书斋文化是研究人与书关系视角的新探索。从此入手,能细微地考察人对书的发展,书对人的影响,及人与书相结合对社会的作用。书斋文化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教育的起伏与发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