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该技术是在原建筑外,加框架结构,在框架结构的基础上对结构受力和节点构造上进行特殊分析处理,采用新旧结构连接器和消震、抗震、减震装置而达到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2.
古建筑是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木材是其主要承重构件,它具有极高的文物、历史和艺术价值,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产,也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珍宝。木材作为一种天然生物质材料,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少量的果胶和无机盐组成;由于木材本身耐久性差,易受物理、化学和生物损害如腐朽菌、虫的侵蚀,使其强度降低直至全部损坏。以含光门古建筑木构件修复保护工程为例,旨在通过借鉴二氧化硅/木材复合材料溶胶-凝胶制备思路,根据生物矿化原理,通过无机复合材料、防腐试剂原位对古建筑木构件材质的性能改善,从而起到原位加固防腐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低层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大量的灾区房屋急需要重建,低层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体系是一种理想的选择。以某钢结构企业捐献给灾区的两层冷弯薄壁型钢小学试点房为研究对象,按照现行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基于单片墙体的抗剪能力,采用底部剪力法进行了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该建筑所采用的组合墙体构造能满足我国规范的抗震设防要求,此类结构体系适合建造于灾区。  相似文献   

4.
<正>装配式结构相比于现浇混凝土结构其整体性和刚度较小,抗震性能较弱,所以在建筑行业中应用不多。由于我国劳动力价格与国家对节能环保等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现代建筑工业化的发展,使我国装配式结构体系开始逐步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具有质量高、工期短、能耗小、节约资源、污染小等特点,成为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方向。开始广泛地应用在建筑结构中。1装配式结构建筑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近年国家对古建筑的保护更加重视,古建筑行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人才缺口较 大,探索合理且有特色的《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模式,既适应行业发展,增加专 业竞争力,又能更好的传承民族优秀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6.
针对京郊既有民居建筑普遍存在的抗震性能弱的问题,对京郊部分村镇的民居开展了随机抽样的散点调研,共计走访280户。根据调研资料分析京郊农村既有砌体结构民居抗震性能现状,提出村镇砌体结构房屋在场地、地基与基础、建筑材料、结构构件及抗震设防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剖析其原因,提出注重抗震设计规范、规范农村建材市场等提高村镇砌体结构抗震性能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王群 《现代农业》2009,(7):110-111
针对地震对房屋的危害、不同结构房屋的抗震性能及建筑地基的选择应结合防震抗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是抗震防灾系统中首要的环节,其中抗倒塌能力是抗震性能的表现指标,所以抗倒塌能力的强弱对结构的稳定性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我国在2001版抗震规范的基础上,于2010年修订实施了新版抗震规范。该文采用目前较流行的弹塑性时程分析法,在基于SAP2000的弹塑性分析平台上,分别按照新旧抗震规范设计不同延性的框架结构,分析各结构在不同设防烈度下的抗倒塌能力。  相似文献   

9.
部分填充式钢混组合结构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及抗震性能,在建筑工业化、装配化的发展趋势下,必将会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基于国内外已有相关文献,从试验研究和理论研究的角度,对组成部分填充式钢混组合结构体系的构件、节点及框架结构受力性能的研究成果和相关设计规范条文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归纳和总结,发现在部分填充式钢混组合结构中,关于部分填充式钢混组合构件的研究相对成熟,而对于部分填充式钢混组合节点及其框架结构在连接构造设计、抗震性能试验及理论研究等方面存在不足。基于此,结合时代背景及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趋势,提出一种适合装配的部分填充式钢混组合节点,这对提高我国装配式组合结构设计水平和推广装配式组合结构的工程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随着建筑技术与材料的发展进步,国内众多的旧建筑需要改造,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建筑质量要求.本文以广西某剧院改造为区域规划展示馆为例,对原大空间舞台进行隔层改造,重点探究设计、施工的技术措施,包括建筑内部的施工方法、增加层在设计方案中的结构安全、钢结构构件的加工工艺,并确保结构承载力和整体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由于我国建筑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地震等灾害严重威胁了人民的生命以及财产,面对这种情况,我国政府联合相关部门在建筑结构抗震的研究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土木工程的结构控制体系也逐步从被动向主动发展。虽然土木工程的智能结构体系对于降低地震等灾害的影响是非常有帮助的,但是由于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该体系还有很多需要完善和发展的环节。本文从组成智能结构的原件入手,从多方面对该体系进行深入的介绍和研究,并对未来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膜结构建筑是建筑结构中新发展的一种结构形式,它的表面是由优良的织物组成的,具有很高的抗拉性,并且利用钢索将膜面绷紧,从而形成了具有一定刚度的,能够跨越大间距的空间结构体系,解决了空间的限制,使建筑更加灵活。该文从膜结构建筑优点、应用展开论述,分析了膜结构的加工建造过程,以期更多的人了解膜结构建筑。  相似文献   

13.
抗震性能的试验方法有拟静力试验、拟动力试验和振动台试验。本文对PC节点和体系的抗震性能研究进行总结,并对PC节点和体系的研究进行展望。研究内容可以供PC体系抗震性能研究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4.
轻质钢筋砼密肋夹芯板建筑结构体系是适应中国墙改政策以取代砖混体系的一种新型结构体系,对该体系构造特点、结构性能、技术经济特征及有关的试验研究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金东来  权莹  金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586-6588,6591
立足于中国古建筑的木框架结构的建筑体系,认为中国古人之所以选择木材作为建筑材料有其自身存在的特点和必然性。分析了传统聚落的建筑特点,藉以透视出中国古建筑就地取材的特点,进而分析了中国木构建筑形制在广度、高度上的适应性,以及其所彰显的平面布局的灵活性和复杂性。结合中国人的生命观,从精神与物质双重层面解析了中国木构建筑中所蕴涵的永恒意义。试图通过自然选择、技术进步、空间优势、精神价值、审美需求等方面的阐述,为中国传统建筑最终使用木材作为建筑材料的成因理出一条脉络,旨在比较客观地对待中国古人在人类文明进步史上所做的努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汶川地震典型工程震害案例,从底框结构、砌体结构、混凝土结构等方面分析了建筑震害特点,并着重阐述了不同结构形式的破坏特征,简要分析了建筑物破坏以及倒塌的原因,说明了我国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合理性,总结了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结构抗震设计和工程质量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可为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与理论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刘蕙兰  张建中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457-22460
针对宁夏地区农民传统住宅抗震性差,建筑外围护结构保温性能差,采暖系统能源消耗量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提出采用轻钢结构配以轻质保温板材的轻钢结构抗震节能体系,以期为宁夏农村住宅设计提供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交胶合木(CLT)是新型的工程木制品,是新一代重型装配式木结构建筑体系的基本单元和预制构件,目前备受国内外关注。为推动中国建筑形式的多元化和CLT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文中分析了CLT建筑预制构件的独特优势,重点介绍了欧美发达国家在CLT材料工艺与性能、CLT构件的结构设计、CLT建筑的结构设计、CLT节点连接技术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其成果。在收获其启示和借鉴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国外新一代重型CLT木结构建筑的技术成果和成功经验,提出了加强高校教育与人才培养工作,造就一大批木结构建筑专业人才;行业部门要加快CLT的结构、材料、制造、安装等专业标准的制订与贯标工作;产学研有效合作;企业要重视信息化、标准化和集成化体系工作,强化人才团队建设;加大有效的宣传力度;高度重视建筑安全与耐久技术的攻关,尤其强化结构形式、结构用材、节点连接、耐久性和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工作;充分利用当地木材和竹材资源来生产重型竹木复合预制板(或竹木复合CLT)等八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CLT装配式木结构建筑的主要措施,以期提升我国CLT预制构件及重型木结构建筑体系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水平,促进中国木结构建筑事业健康、快速地发展。  相似文献   

19.
YQCY871ol关干开展石油设备抗展加固的几点体会《工程抗震》,1986年第1期46一打页 由于缺乏资料和现成的经验,我国石油设备的抗震加固起步较晚。通过了加固一批石油设备的工程实践,取得了一些经验。作者认为:一是设备的抗震鉴定与设备普查同时进行;二是合理地确定加固方案是搞好设备抗震的关键;三是加强管理是搞好设备抗震加固工作的保证。 (编辑部地址:北京市安定门外小黄庄9号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工程杭震研完所)YQCY87102液化石油气储罐的水冷却保护《煤气与热力》,1986年第6卷,第2期4犷一48页 文章从外部火灾对储罐的加热作用、储罐…  相似文献   

20.
大孤山水电站是黑河流域规划的第4座梯级电站,坝址区河床砂砾石层中存在砂层,地基饱和砂土地震液化的判别、场地液化等级的判定是建筑抗震设防中的重要工作。《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S0011-2001)对此作了明确规定。从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实际出发,对饱和砂土地震液化的判别进行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