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冬虫夏草及其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虫草的认识,我国可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的西周至公元前221———前207年的秦朝,从出土的文物中就发现有以虫草作图案的玉雕饰品。虫草又称冬虫夏草,是我国独有的珍贵特产,早已驰名中外。与人参、鹿茸齐名,并列为三大补品,且具有多种药理功能。由于冬虫夏草的生长对生态环境有特殊的要求,据记载虫草主要分布在高寒山区,且不能在自然条件下长期保存等特性,加之近年来环境条件日益受到破坏和无限的人工采集,使得虫草资源越来越贫乏。所以国内不少单位已开始人工栽培冬虫夏草的研究,并获得了一些成功。1…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人工栽培条件的种源、营养条件、环境因素的试验研究,找出了栽培蛹虫草的最佳栽培条件,为规范云南蛹虫草人工栽培技术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3.
蛹虫草的人工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蛹虫草[Cordycepsmilitaris(L.exFr)Link]又名北冬虫夏草、虫草,属于子囊菌纲,肉座菌目,麦角菌科,虫草属。它是蛹虫草真菌寄生在鳞翅目夜蛾科昆虫蛹体上形成的子实体与蛹体的结合体。子实体单生或数个一起从寄主蛹虫的头部或节部长出,颜色为橘黄或橘红色,全长2~8cm,头部椭圆形,  相似文献   

4.
香稻的渊源     
水稻的栽培历史相当悠久,中国常德澧县的彭头山新石器文化遗址人工栽培稻的出土使水稻的栽培历史溯源至公元前9100±120年,印度北方邦(Uttar Pradesh)出土陶器中的碳化谷粒也已有8000年历史,中国浙江河姆渡村和桐乡县罗家角出土的大量碳化籼型栽培稻粒在公元前6950±130年。在不同的自然环境和栽培条件下,经过长期的自然和人工选择,成形了众多类型各异的水稻品种,其中珍品之一便是香稻。香稻香味浓馥,米粒晶莹,米饭柔软适口,在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栽培历史久远且非常普遍。中国和印度可能是两个独立地起源与演化的稻作系统。1香稻在中国的起…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7种人工虫草菌丝体中腺苷的含量。方法:固定相:Kromasil 5u 100AC18柱;流动相:磷酸盐缓冲液(pH6.5)[取0.01 mol.L-1磷酸二氢钠68.5 ml与0.01 mol.L-1磷酸氢二钠31.5 ml,混合(pH6.5);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60nm;柱温:室温。结果:7种人工虫草菌丝体的腺苷含量均符合标准。  相似文献   

6.
宋效忠 《中国茶叶》2011,33(4):32-33
信阳人工种茶始于何时?茶学界不少人士都认为信阳种茶是由川陕移入的。比如:《茶业通史》就这样写到:西周时期,"茶树随交通的方便(由四川)移入陕西。……因受气候条件限制,茶树不能再向北推移,只能沿汉水转入东周(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56年)政治中心——河南,又在气候温和的河南南部(大别山区信阳)生根"。事实果真如此吗?  相似文献   

7.
王沛 《杂粮作物》1999,19(4):34-35
在作物生产中,茬口效应是客观存在的。一直被生产者所重视,被研究者所关注。1前人的探究据报导,我国早在战国时代的《吕氏春秋》(公元前770~221年)、汉代的《汜胜之书》(公元前1世纪)、后魏的《齐民要术》(公元6世纪)中就有记载。以后的大量农书和教科...  相似文献   

8.
茶树的核型及种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前言我国是茶树原产地。人工栽培茶树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据史书记载,公元前2700年的殷商时期,我国人民就把茶叶当作药用。春秋后出版的《尔雅》称茶叶为“槚”,《唐本草》采用了“茶”这个词。因此,无论从植物地理分布或人类对茶的饮用历史来看,茶树都是中国原产。1823年英人勃鲁士(R.B-ruce)在印度阿萨姆发现野生乔木  相似文献   

9.
无花果     
无花果是栽培历史悠久的亚热带果树,自古以来它在地中海东部地区一直有栽培.一般认为该水果原产于阿拉伯半岛南部地区以及意大利、巴尔干半岛和苏联等地.据推测,至少于公元前三千年,无花果业已在阿拉伯半岛南部地区开始人工栽植.后来,该树种逐步传播到伊拉克、叙利亚、土耳其及所有地中海国家.继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后的探险年代,无花果已经遍布于西半球大多数亚热带地区.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地跨温带和南亚热带,气候温和多雨,地形起伏,植被常绿,农作物种类多且耕作制复杂,为各种农作物病、虫、鼠、草的发生为害提供了良好的生境条件。本文据现有的一些资料,概要介绍历来福建省农作物病、虫、鼠草害的发生与防治的演变情况。一、主要病虫草鼠害的发生据统计,福建省为害农作物的病虫达1100多种,杂草511种,鸟兽害30多种。(一)水稻病虫害据公元前1110年周礼《夏宫》记载,福建于夏代就已经栽培早稻和晚稻,至今稻作仍为福建省最主要的农作物。因此,对水稻病虫的为害和防治备受人们的关注。据有关资料记载,清顺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