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茬水稻机插秧播种迟,秧龄短,分蘖多,成穗率低,穗形小。其高产栽培策略是主攻穗数,争取粒数,走穗粒并重的高产途径。笔者采用“武运粳7号”,试验面积100亩。高产穗粒结构为每亩有效穗29.23万穗,每穗总粒数103粒。结实率87%。千粒重24.8g,实收单产651kg。具体栽培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2.
秀水134是浙北单季晚稻中高产、优质、抗性好的常规粳稻新品种,一般单产560kg/亩,示范方单产600kg/亩,攻关田单产650kg/亩。高产栽培主要围绕全苗匀苗、促根、壮蘖、攻穗、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主要栽培技术掌握:适期早播、稀播、适氮增钾增有机肥、因需湿润灌溉和病虫草综合防治技术等。  相似文献   

3.
当优9号作双晚栽培有较强的杂种优势。1989年参加南方粳杂高产示范竞赛,在庐江、舒城和桐城等县种植1145.0亩,亩产405.2公斤,其中20余亩亩产达到500公斤以上。该组合产量构成因素中,亩有效穗数对产量贡献最大,直接效应值为0.8240,穗总粒数次之(0.6171),结实率的直接作用也较大(0.3654)。亩产500公斤的穗粒结构:每亩20—22万有效穗,每穗120粒左右,结实率75—80%,千粒重26克以上。主要栽培技术:培育多蘖壮秧,适时早播早栽;合理密植,建立高产群体;肥、水促控,培育健壮个体;强化后期管理,提高结实率和粒重。  相似文献   

4.
利用新育成的大穗型籼二系杂交稻组合光优58进行了高产栽培示范试验,获得了10530kg/hm^2的高产,比汕优63增产7.8%,并总结出“前促中控后重”的大穗高产栽培策略和培育多蘖壮秧、增蔸增苗,重视后期管理,以壮秧保大穗,以增蔸增苗来增穗,以加强后期管理来提高结实率和粒重的大穗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结合湖南的气候特点,该组合要获得667平方米550公斤~650公斤的产量,应采取相应的栽培管理措施.前期应采取适当早播、培育壮秧、合理密植、肥水促控相结合等措施,主攻低位分蘖,提高成穗率,建立高产群体结构;中后期采用保倒三叶、加强肥水管理、防止功能叶和根系早衰等措施,攻大穗,增粒重,提高结实率.具体穗粒指标为:667平方米有效穗22万穗,每穗总粒数118粒左右,结实率85%,千粒重29克左右.  相似文献   

6.
一、后期施肥要加强。加大后期施肥比重是提高成穗率的关键。麦作栽培上的传统施肥,基蘖肥用量过大(占80%左右),往往造成无效分蘖期间旺长。高峰苗控不下来.成穗率低,不利于大穗形成,甚至造成倒伏。近年来高产试验表明:在获得适宜穗数的前提下,在总纯氮量17.5-20公斤的情况下,将基蘖肥用量压缩至50%-60%,具有促进有效分蘖和控制无效分蘖之利。在此基础上,将穗肥比重增至40%-50%,可提高成穗率和每穗实粒数。[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麦茬少免耕直播稻生育特性及栽培策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据1997年以来试验、调查结果表明,麦茬少免耕直播稻生育期较移栽稻短20~2.5d,总叶片减少1.3张,分蘖发生率高,成穗率低。低密度栽培比高密度栽培易获得高产。生产上应以提高每穗粒数为主要增产途径,通过提早控苗、加大后期用肥量可实现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不同产量水平下,籼粳亚种间杂交水稻作单季晚稻栽培的穗、粒、重结构.利用相关、回归及通径分析的方法,研究提出了单季杂交晚稻籼粳亚种间杂交水稻高产高效栽培的技术途径:在保证有一定有效穗数的基础上,提高结实率,主攻大穗,适当兼顾粒重.  相似文献   

9.
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多年多点多项多品种的小区高产栽培试验、高产攻关和高产示范,总结出了冬小麦在不同播期、不同穗型、不同年份条件下高产栽培技术模式。该模式可作为黄淮海地区冬小麦高产栽培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一、水稻高产优质新品种:水稻早熟优质品种通系112 特征特性:生育期125—128天。株高100厘米左右,穴有效穗数24.8—32.6穗,主穗粒数150粒以上,饱满千粒重27.6克,结实率高,抗冷性强,出穗期稳定且活秆成熟。米粒透明有光泽,无腹白,适口性好,在稀植栽培条件下,公顷产量可达到10000公斤。  相似文献   

11.
8优161是由上海农科院作物所用秀水04不育系作母本、R161作父本,经杂交配组育成的中熟偏迟杂交粳稻良种。从近年来苏州大面积示范推广的表现来看,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省工、省肥等综合优势。根据该品种特性,在生产中要获得亩产650公斤以上产量,必须坚持培育壮秧,合理群体起点,控制中期群体,提高成穗率,走穗粒兼顾的路子;在确保一定穗数的基础上,主攻大穗,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  相似文献   

12.
在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区推广应用水气平衡栽培技术,建立高产示范样板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运用水气平衡栽培田比常规栽培田平均有效穗数高18.9万穗/hm2,每穗实粒数多9.9粒,成穗率提高16.9%,结实率提高3.7%,两造平均增产1 104.0 kg/hm2,增效3 208.0元/hm2,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3.
<正>近几年,我国绿色水稻生产发展较快,当前我国水稻种植形成了穗数型(栽培上采取增加栽插密度和增施肥料的增产栽培技术,以增加穗数扩大库容量和光合叶面积而获得高产的第一代"穗数型"高产栽培技术技术);穗粒兼顾型(栽培上采取稀播壮秧、少本匀直、结构型施肥通过兼顾穗数和穗粒数,以扩大库源的第二代"穗粒兼顾型"高产栽培技术);穗重型高产栽培技术(稳前攻中促后施肥,通过改善群体质量,提高成穗率,以促进大穗发育,增加结实率和  相似文献   

14.
小麦茎蘖成穗率与产量关系及其调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高产小麦分蘖成穗特性及成穗率产量的关系,表明高产小麦主茎第1、第2分蘖率和成穗率高,在获得适宜穗数前提下提高茎蘖成穗率能改善群体质量,提高每穗结帝粒数和粒重,实现高产。栽培措施对茎蘖成穗率有显著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5.
昆山市景村村千亩连片水稻高产栽培,采用优质杂交早熟晚粳“甬优8号”,实行统一技术、分承包大户管理的模式,应用2BD-6D型带式精量直播机条播,在稳定穗数的基础上培育大穗,兼得千粒重和结实率,实现了千亩连片水稻田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6.
涂田水稻直播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直播是一项省工、省本、省力、高产高效的轻型栽培技术。经三年连续试验,早稻直播平均产量比移栽增2.24%,单季晚稻直播平均比移栽增产7.04%,双季晚稻直播比移栽的减产11.56%,直播水稻高产配套栽培技术;选用良种,提高整地质量,适期播种,播种量为每公顷75 ̄105kg,科学用肥防止倒伏,合理水浆管理防除杂草。高产途径在足穗前提下,主攻大穗和粒重。  相似文献   

17.
不同栽培模式对双季超级稻产量及氮素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超级早稻春光1号和超级晚稻淦鑫688为材料,采用抛秧方式,研究了不同栽培模式对其产量及氮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早晚稻的产量均以三高一保栽培模式和精确定量栽培模式>三控栽培模式>常规栽培模式。三高一保栽培模式的有效穗数、成穗率、结实率和千粒重均较高,而精确定量栽培模式的有效穗数最高,但成穗率较低。与常规栽培模式相比,精确定量模式、三高一保模式和三控栽培模式可提高双季超级稻的生物产量、氮素积累总量和氮素利用率。三高一保栽培模式明显降低了生产100 kg籽粒的需氮量。  相似文献   

18.
以超级早稻春光1号和超级晚稻淦鑫688为材料,采用抛秧方式,研究了不同栽培模式对其产量及氮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早晚稻的产量均以三高一保栽培模式和精确定量栽培模式>三控栽培模式>常规栽培模式.三高一保栽培模式的有效穗数、成穗率、结实率和千粒重均较高,而精确定量栽培模式的有效穗数最高,但成穗率较低.与常规栽培模式相比,精确定量模式、三高一保模式和三控栽培模式可提高双季超级稻的生物产量、氮素积累总量和氮素利用率.三高一保栽培模式明显降低了生产100 kg籽粒的需氮量.  相似文献   

19.
通过1994-1995年对扬麦158高产群体的培育及其调控技术的研究,明确了扬麦158高产的适宜穗数为28万左右,攻取大穗的关键首先是增加每穗可孕花数,其次是提高可孕花结实率。在适宜穗数范围内提高成穗率,有利于增加高效功能叶面积,降低后绿叶消亡速度,增加齐穗期单茎茎鞘重和花后干物质答累量,提高粒叶比,增加可孕花数,可孕花结实率,每穗粒数,千粒重,从而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20.
减苗扩行高产栽培技术以水稻高产群体质量栽培理论为支撑,强调提高茎蘖成穗率,培育抽穗后高光效高产群体。该技术不仅适用于中产田变高产田,而且更适用于高产田变更高产田。不仅适用于湿润育秧栽培,而且适用于肥床旱育秧栽培、抛秧栽培及直播、机插等栽培,能有效地促进大面积持续增产与平衡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