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刨切薄竹漂白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确定出刨切薄竹漂白用试剂及漂白工艺。探讨了漂白温度、漂白液浓度、漂白时间、pH值以及浴比等因素对漂白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氧水对薄竹漂白的效果最好。确定出最佳漂白工艺为:漂白温度为70℃,pH=9,漂白液浓度为5%,漂白时间90min。  相似文献   

2.
荷木单板的漂白与染色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传文  侯海  宋圣华 《木材工业》2003,17(1):21-22,30
试验研究了荷木单板漂白工艺及染色时间,染液浓度,染液温度等染色工艺参数对漂白单板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染色时间在5h左右,染液浓度控制在0.5%-0.6%,染液温度保持在70-80℃时,单板内部染色的,染色效果好,具有良好的装饰效果。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在不同单板厚度、不同漂白时间、连续漂白不补充漂白剂、连续漂白补充漂白剂等条件下杨木单板的漂白效果,结果表明:单板厚度对漂白效果有一定的影响;漂白时间延长,漂白效果更好,但漂白时间不宜过长;连续漂白时,需要补充一定量的漂白剂。  相似文献   

4.
分别研究了漂白液浓度、漂白温度、漂白时间以及浴比4个因素对重组竹漂白的影响,然后优化漂白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重组竹漂白效果随着过氧化氢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其后趋于平稳;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是温度超过80℃后,漂白效果有下降的趋势;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浴比对漂白效果的影响不大,只要漂白液完全浸润竹束即可达到漂白要求。在本实验范围内,确定重组竹漂白工艺适宜的工艺参数为:漂白温度70℃、漂白液浓度6%、漂白时间120 min、浴比20∶1。  相似文献   

5.
根据竹席防霉漂白的特点,采用醋酸作为过氧化氢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漂白反应的稳定剂,可收到良好的漂白效果.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漂白条件.该工艺设备简单,成本低廉,经济效益显著.可用于竹席、竹筷、木筷和竹材旋切片等竹木制品的漂白防霉.在漂白机理的讨论中,提出了在漂白过程中竹席与漂白液之间存在pH值差异的构想.  相似文献   

6.
用竹黄蔑片强化碎单板平行胶合材。采用二次回归正交设计为数学模型,系统地研究热压三要素和浸渍量对碎单板-竹片平行胶合材物理力学性能的非线性影响,进而得出回归方程。结果表明,碎单板/竹片比为2:1~1:1,竹片厚为1.2mm时,最有效地改善板材性能。热压三要素对MOR和MOE影响最显著,压力与密度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活性染料对杨木单板染色耐光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活性染料、酸性染料和直接染料分别对杨木单板进行染色,分析并确定耐光性最佳的染料及此染料染色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活性染料染色杨木单板的耐光性最佳;确定出的最佳染色工艺参数为:染料浓度10g/L,染色时间2.5h,染色温度60℃,浴比20:1。这一研究结果为杨木单板仿制珍贵木材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际生产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8.
采用过氧化氢作为主漂白剂,常温下对桉树单板进行漂白试验。以各组成药剂质量分数和漂白工艺为试验因素,以白度值为评价指标对漂白效果进行评价,并对比3种不同后处理方式对漂白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温下,桉树单板的最佳漂白工艺为浴比20∶1,氢氧化钠质量分数0.3%,双氧水质量分数5%,漂白时间10 h。3种干燥方式均可使漂白单板保持较高的白度值,生产中可任意选择或组合使用。  相似文献   

9.
浸渍薄木与杨木单板复合制备地板的表板,与基材及背板胶合热压成复合地板。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以表面抗裂性、表面硬度和表面耐磨度为依据,得到浸渍薄木与杨木单板复合地板表板的最优工艺为浸渍薄木浸胶量为90%,杨木单板涂胶量为150 g/m~2,热压时间为6 min,热压温度为130℃。复合地板性能指标为:表面耐磨0.060 8 g/100 r,硬度为2.87 kN,没有出现表面龟裂,浸渍剥离合格。  相似文献   

10.
齐菁 《辽宁林业科技》2019,(4):39-40,68
以椴木单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氧水作为漂白主剂进行漂白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在单板的漂白处理中,稳定剂对漂白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Na2SiO3在单板漂白处理中可以起到稳定H2O2的作用,提高漂白效果,其浓度变化对漂白单板白度值变化影响显著,稳定剂Na2SiO3浓度为0.5%时,漂白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