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家光 《农业考古》2004,(4):148-156
自唐以来,古蜀蒙山名茶,贡茶号天下第一,为皇帝宫廷茶道和接待国外使臣之专用. 文人、雅士、学者、诗人对蒙山茶更情有独钟,爱不释手,历代留下不少的茶诗佳作,是一笔丰厚的文化财产.  相似文献   

2.
巩志 《农业考古》2003,(4):307-308
清朝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 ,是继宋徽宗赵佶以后的又一位嗜茶、爱茶、咏茶的皇帝 ,他写了 30 0多首茶诗 ,收集在《御制诗》初集———五集里 ,仅《中国茶文化经典》就收集了近2 0 0首。嘉庆元年 ( 1 796 ) ,弘历禅位给皇太子禺页琰 (仁宗 ) ,自称太上皇。他的禅位意愿在朝堂提出 ,有的老臣进谏 :“国不可一日无君”。弘历戏答曰 :“君不可一日无茶。”虽是随口戏言 ,足见他是一个真正的有茶癖的茶瘾君王。乾隆在位期间 ,曾七次下江南 ,写有《焙茶坞》诗和题唐伯虎《品茶图》、文征明《茶具图》等诗 ,对古代茶事无不涉及。到过杭州狮峰…  相似文献   

3.
朱熹是我国古代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的一生经历坎坷,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前后做过五任地方小吏和四十六天的皇帝侍讲,总共为官不过九年,而私人讲学著述却长达四十多年,为封建社会培养造就了不少人才。他的统治思想和学说对封建社会后期的政治和教育产生过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人称“朱夫子”。朱熹不论在为官从政之时还是办学著述之余,都与茶结下不解之缘。他为官五处和讲学一生,多数是在产茶区域,对茶史、茶事有着深刻的了解,对茶农的生活有着深层的体验,如福建的建阳、尤溪、崇安、漳州,江西…  相似文献   

4.
茶铭、茶诗     
明人李卓吾作《茶夹铭》云:“我老无朋,朝夕唯汝。世间清苦,谁能及子?”读而自谓:古人今人,于味同嗜。吾于陶都,得紫沙壶,坐而品茗,淡而不厌,怡性养神,正在此间。故铭之曰:壶中之茶,情同佳人。以茶之色,怡吾之心;以茶之形,悦吾之颜;以茶之味,修吾俭德;以茶之香,助我诗篇。总而言而,壶中香茗,酬朋而博雅,独啜而悟道。吾与茶相伴,乃人生之大味也。一、谢高梅经理赠新茶阳湖新月碧如春,采茶山姑断荤辛。遗余南宅火前茶,借得清苦咏诗文。二、茗秀园试茶茶友相邀茗秀园,花浮汤嫩齐品尝。人间仙境何方觅?春江花月共茶香…  相似文献   

5.
湖北茶诗     
湖北是我国茶树原产地之一,饮茶历史因为悠久。以茶为饮,传说起自于随州神农氏部落,盛于唐宋,普及于明清。随着时序的更易,人类社会的进步,科学的昌明,饮茶风尚的盛行,社会对茶叶需求量的增加,茶价上涨,刺激了农民种茶的积极性。茶业生产的发展,这就为茶诗创作提供了广阔的题材。历代著名的诗人,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交往中,以自己独特的感受,不同的艺术风格,从不同的内容,兴题茶诗。在所有茶诗中,所吟的事物,大都以茶为主题,或与茶有关。诗人以清逸的风吟,质朴的语言,描述茶农的劳动、生活、痛苦和欢乐,或寄寓自己的理…  相似文献   

6.
茶的情思茶叶在煮沸的水里嫩绿的叶片骤然卷起然后缓缓舒展仿佛我们为某一件事惊异又轻轻松一口气南宋茶楼那年扬州的眼泪正打湿中国的黄脸在宋朝的阴天里晒也晒不干那年的春天几乎没有什么花开几乎没有春天那年女词人在一个愁字里改了嫁人们坐着打着瞌睡在这只红木的茶壶里黄昏像正在落山的心事苍蝇叮在耳朵上以及鸟笼里的老皇帝被挂在长矛上岳飞在一个夏季白了头什么时候中国开始把伤口用一把壶盖捂起开始咀嚼茶叶片的苦味煮热的中国冷了最后铜火盆成了这里唯一的太阳最后发现杯底有一顶淹死的皇冠清纯人生(题董必武宋庆龄中南海品茗照)…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茶的发源地和主产地,茶兴于唐而盛于宋,以茶入诗也已有1700多年历史。由唐入宋,茶被逐渐赋予了物质性之外的精神文化属性。宋代是中国茶文化的一座高峰,两宋茶诗则是其不可或缺的文化要素。南宋中兴时期的文坛领袖周必大,一生与茶结缘。茶是他日常生活的重要元素、维系交游的纽带,也是其宦海浮沉的见证。他的茶诗用事深密,典雅厚重,体现了其个性与风貌。  相似文献   

8.
茶叶的芳香之气和秀美之质,不仅最受历代的医家的看重,而且也博得许多文人墨客的垂青,因此在诗章辞赋中,关于茶功绩的颂词屡见不鲜,绚丽多彩的诗篇,美不胜收。早在1700年前的西晋时,诗人张载就已经写下了第一首咏茶诗:“芳荼冠六清,溢味播九区。人生苟安乐,兹士聊可娱”。古代的“荼”,也就是现代的茶。唐代,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诗的时代,唐代诗人几乎都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唐诗人卢仝嗜茶如命,又擅长煮茶。他的名篇《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写道:“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花凝碗面。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  相似文献   

9.
宋徽宗与《大观茶论》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施由民一、宋徽宗其人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昏庸的皇帝,宋徽宗赵佶(1082-1135年)便是个以昏庸和荒诞著称的皇帝,同时又是个以书画名世,以撰“茶论”和精茶艺而著名的皇帝。宋徽宗是北宋的第八个皇帝,当时正是北宋晚期。...  相似文献   

10.
茶诗一束     
茶诗一束品茶品诗其乐无穷甲戌菊月,江苏省盐城市《瓢城诗词》与《学苑诗词》编辑部的同仁,小聚于街心公园茶社,边品茶,边品诗,即席唱和,其乐无穷。现选寻数首于后:嗜茶犹爱咏茶诗徐治嗜茶犹爱咏茶诗,倡导茶风颂盛时。握管沉吟茶作伴,品茶琢句醉东篱。一盏清茶漫...  相似文献   

11.
彭一万 《农业考古》2021,(2):154-161
香港茶诗既继承延续了祖国大陆传统茶诗的优势,古风雅韵,情真意切;又具有香港的地域特色,中西交融,文商并蓄。作者大部分是香港人士,身份多样。香港茶诗具有存史、抒怀、言志、叙事、写景、唱酬等多种特色,内涵丰富。  相似文献   

12.
北宋时期,茶已成为居家必备之物,茶饮之风广泛流行。茶与社会生活有着诸多联系,出现了不少与茶相关的社会现象和习俗。宋人留下的众多茶诗,是我们了解宋人茶俗的重要窗口。苏轼的茶诗,具体而形象地反映了以茶待客、以茶赠友、以茶孝亲、以茶赐臣、以茶为乐等宋代茶俗茶情。挖掘苏轼茶诗中的宋代茶俗及其蕴涵的文化意蕴,具有较高的文学和民俗学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杨万里茶诗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诗人一生与茶结缘,不可一日无茶。他歌咏了茶的清香与茶瓯的别趣,描述了茶的解乏、提神、驱睡等功能,也提及饮法不当导致疾病的烦恼。杨万里对煮茶之水,茶叶品质以及分茶技艺的生动描述,有利于读者认识宋代茶生活,具有较高史料价值。在文学上,茶成为诗人生活中重要的媒介。杨万里用茶来同文士交往,所作茶诗体现出浓郁的家乡情结。他还以茶来论诗和品诗,品题中带有鲜明的个人色彩。  相似文献   

14.
茶诗六首     
春茶不待东风几度催,绿芽先带笑颜开。孤芳偏爱他人赏,引得茶姑结队来。夏茶夏日如金不厌长,好风吹送满园香。小姑采得盈筐后,且傍茶阴偶纳凉。对茶吟人耽佳酿甘成醉,我爱茗香足醒眠。自笑俗人多雅致,半生结得好茶缘。平日矜持醉后狂,醉乡风味我难尝。书香情趣陶然处,最喜茶乡是故乡。大写奇经溯陆公,烹来七盏羡卢金。品茶细味茶文化,莫付匆匆一饮中。秋茶玉露金风初报秋,茶枝依旧绿如绸。一杯饮后精神爽,喜庆今年已创收。冬茶枝头花放喷清香,精管茶园参亦忙。勤恳施肥且防冻,来春簇簇着新装。茶姑为恋东邻俊秀郎,茶忙时节试…  相似文献   

15.
茶诗四首     
茶诗四首江西省蚕茶研究所吴英藩(一)春日洪都会,朝夕话茶趣;人去情犹在,何日再相聚。(二)绿丛遍山源,户户采茶忙;竹筐新芽满,夜有焙茶香。(三)绿荫掩山庄,处处闻茶香;人人换春衣,家家住新房。(四)夜来伴无娘,倍觉秋风凉;隔墙煮野味,疑是茶叶香。茶诗...  相似文献   

16.
赖功欧 《农业考古》2001,(2):200-208
在热爱茶与茶文化的中国历代皇帝中 ,乾隆皇帝以茶诗最多而著称。他一生写下的四万多首诗歌中 ,涉及茶字的 ,大略有一千多首 ;而专门的茶诗也有近三百首。可见 ,“君不可一日无茶”这句人人皆知的名言出自乾隆之口 ,决非戏言 ,它融入了乾隆的一种文化意识。尤其值得称道的是 ,正是这些日常生活的茶诗 ,最贴切于他的生命意识 ,从而恰如其分地体现了他的“心声” ,表征了他的人生哲学与儒、释、道理趣。明清时期的学者 ,多主儒、释、道三教合一 ,从而形成一种文化风气 ,这即便对乾隆也不无影响。他的人生哲学正是建基并构筑于对儒、释、道思想…  相似文献   

17.
茶声之诗     
钱时霖 《农业考古》2001,(4):170-172
古代的文人墨客 ,往往喜欢自己动手煎茶 ,这主要可能是由于两个原因 :其一 ,自己煎起来的茶好吃 ,至少是更合乎自己的口味。其二 ,当作一种享受 ,换言之 ,就是享受煎茶的乐趣。在煎茶中 ,文人墨客们颇为快意和悦耳的是茶声。茶声 ,即是煎茶水时水进入沸腾阶段所发出的声音 ,根据他们的不同感受 ,于是茶声变成为风声、雨声、水声、车声、虫声、乐器声等。出现在为数众多的茶诗词中。一、风声(一 )松风 :风吹松树林所发出来的声音 ,诗家最爱用。例如《伯坚惠新茶》(金代刘著诗 ) :“建溪玉饼号无双 ,双井为奴日铸降。忽听松风翻蟹眼 ,却疑春雪…  相似文献   

18.
清代皇室茶事福建省东山县林亚顺历代老人好饮茶已成习俗,而清代大多数皇帝及宫廷内,茶在他们的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饮茶讲究品种、方法、时间以及茶具之精良,也是民间望尘莫及的。茶饕老手品茶行家乾隆皇帝游江南时,到过不少名茶产地,品尝了各种名茶。他在杭州饮过...  相似文献   

19.
桂花树底茶和中国四大名砚之一的龙尾砚均产于江西省婺源县溪头乡砚山村.桂花树底茶为婺源传统"四大名家茶"之一,传说是因某朝的皇帝喝此茶后给予了很高赞誉,并指定该茶为贡茶而扬名的.  相似文献   

20.
茶诗七首     
茶与人 初春茶叶最清香, 加意珍藏冬亦芳。 世上青春诚可贵, 老来余热也称强。 初访妙峰山 久慕名山有妙峰, 今春初访兴匆匆。 未登“三癸”情难已① 改日重游霜叶红。 注:①妙峰山上陆羽茶文化史还有陆羽墓、皎然塔、慕羽坊等,三癸亭稍远,不及观赏。 “慕羽坊”揭幕 和熙春风冉冉来, 中韩茶友乐开怀。 墓前村畔人头仰, 共剪彩云友谊栽。 陆羽墓 不羡乌纱不羡财, 《茶经》为伴最和谐。① 年年岁岁松茶茂, 明月清风不染埃。 注:①陆羽墓道石碑上刻有《茶经》全文。《茶经》提倡“精行俭德”精神” 皎然灵塔 形似灯台紫气佳, 诗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