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采用多层次分析法对杭州、武汉地区87个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Lour.)植物景观的调查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建立桂花植物景观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桂花整体形态、景观观赏特性、景观要素多样性、植物群落多样性、植物群落稳定性是影响桂花植物景观效果的重要指标。选育桂花新品种、提高桂花观赏性是提升桂花植物景观应用价值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蟒头山国家森林公园现有的优质树种资源,并对园区现有白皮松林、山杨林、白桦林、辽东栎林、山桃灌丛等5类主要植被群系和山花景观、白皮松景观、红叶景观等3个主要森林植物景观类型进行了论述和评价,同时对森林公园现有植物景观提出新的设计营造方案,对森林公园内优质树种资源保护和利用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3.
对长沙市不同的立交桥进行了植物景观现状调查,总结与分析长沙市立交桥植物种类与植物配置模式,并对其植物景观性与人性化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对杭州九溪烟树植物采用实地调查记录的方法,并对有代表性的群落设置样地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九溪烟树共有植物73科122属136种,其中裸子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66科115属129种,蕨类植物5科5属5种。群落外貌以常绿景观为主,典型植物景观有水杉、桂花林植物景观,岛屿植物景观,滨水植物景观3种。植物季相明显,群落层次分明,景观多样。  相似文献   

5.
基于国内外环城绿带的建设发展状况以及近自然林理论的实践,通过对长沙市环城绿带生态圈绿地现状进行分析,确定了长沙市环城绿带的基调树种与骨干树种,并将环城绿带分为防护、康体休闲、农业生产三大类绿地进行特征植物规划,对植物群落整体的结构和比例提出建议,并针对不同行政区进行主题鲜明的特色植物景观规划。依据植物规划的原则,把握近自然林理论的内涵使长沙市环城绿带植物景观与周边的山、水、产业、居民有机地结合,发挥城市环城绿带的屏障和生态作用,建设美丽的城市绿地景观。  相似文献   

6.
基于SBE法的长沙市居住区植物景观量化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长沙市6个有代表性的居住小区为研究对象,应用风景质量评价法中的心理物理学派的SBE法对长沙市居住区植物景观进行量化评价。结果表明,不同专业背景的3个评判群体在居住区复层植物景观、色叶类植物景观及水体旁植物景观的审美态度方面具有一致性;色叶类植物景观、水体旁植物景观、建筑小品旁植物景观在运用SBE法评价时应分别根据生态学原则和美学原则进行评判。基于评价结果,对评价高的居住区植物景观实例结合园林植物和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居民对长沙市居住区植物景观的景观偏好,为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依据绿色廊道的生态功能,对长沙市廊道景观边缘和内部的主要植物种类及其重要值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同一条件下,廊道景观边缘植物种类多于内部植物种类。这可为长沙市廊道景观的生态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长沙市3个公园实地调查,针对植物种类和配置现状进行了分析,调研发现:长沙市城市公园植物景观整体协调,季相变化明显,观赏效果佳,植物群落景观层次丰富,但存在部分配置对植物长久生长不利,单一植物配置过多,植物色彩搭配单调,水生植物景观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期望能为以后长沙市城市公园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赵东方 《湖南林业科技》2011,38(3):53-54,75
从现有植物种类、植物系统发育类型、资源分布特点等方面概述了长沙市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现状.长沙市现有天然分布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24种,其中国稀有种14种,渐危种10种;3种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植物,16种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分析了长沙市珍稀植物濒危原因,认为致危原因是其适生生境逐渐丧失和破碎化、资源过度开发利用、受自然灾...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江门市区的白水带风景区蕴藏着丰富的野生植物景观资源。本文对其现状与特色进行了调查分析,并从植物景观营造的角度,就如何科学保护并合理利用现有的野生植物景观、营造及优化风景区植物生态景观提出了具体的构思与见解。  相似文献   

11.
长沙城市森林树种冰冻灾害的调查与反思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2008年1月中旬至2月初,湖南遭遇50年以来罕见的严重冰冻灾害,大面积交通受阻,供电中断,给全省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持续了20多天的冰冻,对长沙城市森林损害巨大,大量木竹倒伏、折枝、断干、翻蔸,其中栽植密度较大的景观林、生态林和湿地松、火炬松、桉树、香樟、桂花、广玉兰、毛竹、观赏竹类等常绿树种及古树名木受冰冻雪压尤为严重。通过对灾情的调查与反思,提出在我国南方城市森林建设中,要加强抗灾预警机制的建设,要重视选用抗冰冻雪压性能强的乡土树种。    相似文献   

12.
长沙市城市森林发展及优化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长沙市城市森林的发展状况,分析了长沙市城市森林存在的问题;作为全国唯一的融山、水、洲、城于一身的省会,长沙有其自身优越的自然条件,依据这一特点,对照相关国内外经验,提出长沙城市森林布局优化和构建途径以及城市森林发展相应对策,为长沙市城市森林建设和打造城市林业生态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长沙市城市森林的基本现状,分析了长沙市城市森林的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并提出了长沙市城市森林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长沙市绿地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与优化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长沙市典型植物群落进行取样调查,分析群落类型、群落密度、冠幅等对群落景观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沙市的绿地植物群落类型以落叶阔叶林为主,常绿阔叶林次之;部分群落结构简单,植物群落种植密度过高;群落物种中外来植物的比例较大,但绿地植物与植物区系特征基本一致.提出了优化绿地植物群落结构、构建高物种多样性植物群落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长沙地区的水生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情况,列出了多种在长沙园林中常用到的水生植物,通过对长沙水生植物的调查,总结、分析、归纳出水生植物景观效果和生态配置中的问题,探讨水生植物应用的一些规律和途径,旨在丰富水生观赏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以期为其它地区利用水生植物进行营造水景景观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张燕  陈亮明 《绿色科技》2012,(10):20-21,25
比较了长沙不同地点的植物群落类型与结构,提出了顺应植物自然生长规律以及环境因素以促进湖南省城市道路的绿化,并在此条件基础上运用大量的园林植物材料,创造成长沙独具特色的园林植物景观文化。  相似文献   

17.
通过查阅长沙市统计年鉴,搜集相关数据资料,应用生态足迹的方法对城市化水平进行定量计算,把生态足迹中涉及的可耕地、林地、河流水域、草地、建设用地、能源提供地六大类生物生产性土地概括为生物资源消费和能源消费两部分,根据数据资料的获取和实际情况,选取其中22个指标,通过设置均衡因子,进行计算汇总得出长沙市2008—2012年的人均生态足迹;同时将城市化水平分为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生活方式城市化、地域景观城市化四个测度,结合长沙市实际,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17个指标,运用城市化测度模型计算得出2008—2012年长沙市的城市化水平,再利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生态足迹与城市化水平进行统计,综合分析得出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动态变化情况以及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未来城市化的发展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以期指导长沙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并为规划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彩叶植物的定义、分类、应用形式和现状,并结合对长沙市彩叶植物的园林应用的实地调查,从彩叶植物种类、景观特点等方面对长沙市公园绿地、居住小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其缺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2003年长沙市森林资源二类清查数据和2003年TM遥感数据为主要信息源,借助3s技术平台,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对长沙市边缘区城市森林进行了景观格局梯度分析,结果表明:在斑块类型水平上,城市森林景观类型在样带梯度上表现出明显的“梯度特征”,城市森林在沿样带移动过程中,大致呈“V”型分布,其景观比例在城市外边缘处最大;在景观水平上,城市森林在中心城区分布最少,但较为集中,破碎化程度不高,形状比较规则,在向边缘区移动的过程中,其分布趋于零碎化,形状趋于自然。  相似文献   

20.
利用样地法和相对重要值法,研究了长株潭丘陵地区地带性的21种植被类型的景观特征,结果表明:长株潭丘陵地区地带性植被景观以常绿阔叶林为主,常绿落叶阔叶混交为辅;组成本区典型植物群落主要有115种植物,隶属89属59科;景观结构以乔灌草藤等复层结构为主,树间距多小于1.5m,下层植物多为耐荫性较强的草本植物;本地区植物色彩丰富的季相景观以春秋观叶观花为主,夏天有少量观花植物,冬天有少量观果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