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日照市东港区现有桑园1.8万亩,近几年来,通过采取强化桑园的肥水管理,优化桑园的群体结构,适当调整养蚕布局、良桑饱食以及室外上蔟室内挂等技术,实现了成林桑园亩桑产茧150公斤的好成绩,具体配套措施如下:一、高标准建园 选择土壤肥沃,离村较近,水浇条件方便的地块,.行距1.4米,株距0.4米,亩栽1200株,栽植前开深、宽各50厘米的栽植沟、沟内每亩施入4000公斤土杂肥和50公斤桑树专用肥,苗木选择健壮丰产性能好的湖桑32号,定干高度为20厘米.  相似文献   

2.
<正> 为提高新栽桑园的经济效益,1986年我们在桑树行间内搞了间作西瓜的试验,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近二年在六个乡(镇)1019亩桑园内推广了间作西瓜,桑树长势普遍良好,西瓜累计增收23.63万元。现将此项技术总结于后。一、具体做法 1.桑园准备。试验和对照桑园各2亩,  相似文献   

3.
1适合复合栽植的桑园条件 1.1桑树品种及栽植密度 以树型直立型桑品种为主,如育7-11品种。亩栽1 000株,宽窄行栽植,宽行株行距为0.4m×2m;窄行株行距为0.4m×1.3m,便于管理和间作。  相似文献   

4.
<正> 乾县杨汉公社牛池大队去年春季建了65亩桑园,栽植密度为1×6尺。为了达到当年养蚕的目的,我们给桑树行间间套广秧苗,为了不影响新栽桑树的生长和发育,给桑树行子的左右两边各留1尺宽的距离。这样既提高了单位面绩的产叶量,又能确保新栽桑树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相似文献   

5.
赵平 《蚕学通讯》2005,25(2):30-31
抚育桑园管理:即桑树栽植后到桑树投产前的桑园管理.它包括抗旱排水、桑树养形、施肥除草、防病治虫等项工作. 1 加强桑树栽植后的初期管理 初期管理包括壅土、踏实、踩土、抗旱排水.桑园冬季桑树栽植后,为提高桑树栽植成活率,应对所栽桑树重新逐株复踩1次并重新垒土1次.没栽正的要扶正.如遇冬干久旱不雨,应及时抗旱.如阴雨连绵雨水较多,甚至出现桑园积水,则应及时开沟疏通.对栽植前未深耕的土块,应对行间深耕一次.  相似文献   

6.
桑树带叶秋栽技术有别于传统的冬春栽桑树,将桑树栽植时期提前到十月中旬至十一月中旬,新栽桑当年即可长出新根,并通过科学培桑管理,在一个生长周期内就形成丰产群体结构,株有效枝条平均达5.1根,条长2.03m,秋季可收获桑叶1213公斤/亩,比冬春栽桑园分别增产41%和65%,达到成年桑园的产叶量水平。  相似文献   

7.
<正> 食用菌凤尾菇,具有适应范围广,生活力强,生产周期短,取材广而简便,经济效益高的特点。近年来,已由人工室内栽培发展到露地栽培。湖州蚕研所刘伯堂做了桑园间作凤尾菇试验,证明简便可行。他选择该所6年生团头荷叶白桑园,株行距0.67×1.67米,在行间做一60厘米宽、15厘米深的菇床。自3月30日播种至5月30日结束,历时60日,在13.2平方米种植面积上,产鲜菇105.6公斤,平均每平方米产菇8公斤,每公斤稻草产菇0.85公斤。按每亩桑园实际可种植面积150平方米计算,可亩产菇1200公斤,纯收入760元。9月下旬还可再栽一次秋菇。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
<正> 新拓桑园通常需要3年才能成林。近年来不少单位在桑园快速丰产方面进行了大量试验,比较成功的是无干养成的高密度栽植法。但这种方法苗木成本高,株行距小,不利于立体开发利用。因此,我们从1983年开始进行了在常规栽植密度(亩栽千株)条件下桑树的快速成林与立体开发利用(合理间作)的试验。  相似文献   

9.
<正> 安岳县华严镇,1988年开始实施把华严建成快速发展的优质蚕茧基地。到1990年,仅三年时间,采用“小苗直栽,一步建园”和“鸡桑扦插,快速成林”的新技术,走”以大行间作桑为主,小桑园为辅,积极发展四边桑”的新路子,一举成功,建成粮桑型大行间作桑五千亩,小行间作桑四二千亩,共新植桑树一千余万株,为养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0.
<正> 柴井乡是我市蚕桑基地乡镇之一。1998年该乡购杂交桑种60公斤,育桑苗535.8亩,栽桑462万株(其中新植小桑园3660亩,间作桑2530亩),这是继1997年育苗180亩,栽桑150万株的基础上的再次大育苗、大栽桑。经过近年来的大育、大栽,该乡桑树数量大大增加,需要改造的桑树任务也随之增大。为了巩固蚕业基础,加速良桑化进程,充分发挥现有桑树的增产潜力,今年初乡党委、乡政府下大决心,引进桑树镶嵌芽接新技术,  相似文献   

11.
桑树是多年生木本植物桑园,建园后有效生长期可长达25~30年,这期间蚕茧价格难免有波动。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桑园单一的采叶养蚕经营,抵御不了茧丝行业大滑坡的影响,只有搞好桑园间作,走综合经营之路,才能稳定收入,迎接低潮后的茧丝行业再度兴旺。如何搞好桑园间作,提高综合经济效益,2004年以来,笔者通过大庙镇石兴村2社养蚕大户伍承兵家的实践进行了探讨,效果十分明显,现将情况总结如下。1实行桑园间作的可行性1.1桑园栽植模式及桑品种2000-2001年我县发展桑园6 851hm2,宽窄行栽植,即宽行266.6cm,窄行66.6cm,株距50cm,667m2栽桑可达800株。这种栽植模式,进可攻,退可守。当茧丝价格上扬时,主抓养蚕,兼顾间作蔬菜等;当茧丝价格大滑坡时,以种植蔬菜等经济作物为主,附带养蚕。这样,不至于出现毁桑、挖桑或桑园撂荒的现象,保住桑树资源。另外,选择枝条直立、萌发早、硬化迟、抗逆性强、产叶量高的湘7920、农桑、嘉陵20号等桑品种,为桑园间作蔬菜提供有利条件。1.2桑树剪伐形式为冬季重剪我县桑树剪伐形式采取冬季重剪,即春季桑树萌芽开叶后至休眠期前,中途不伐条。桑树从春季开叶到春桑叶大量收获时间为5...  相似文献   

12.
<正> 安康地区在1965年前后栽植的桑树近二千万株,占全区现有桑树的20%左右。这批桑树正值壮年期,但由于品种不良,加上管理不善,绝大多数长势很差,产叶量甚低,平均株产叶量仅有0.5公斤左右.亩桑产茧量只有12.45公斤(1983年),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80年,34公斤/亩),亩桑产值为全国水平的一半,影响蚕桑生产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发展速度。根据地委提出  相似文献   

13.
食用菌凤尾菇,具有适应范围广,生活力强,生产周期短,取材广而简便,经济效益高的特点.近年来,已由人工室内栽培,发展到露地栽培.桑树生长期内,利用被遮荫的畦面,能否栽培凤尾菇,笔者于1985年春期进行了试验,结果如下.一、材料和方法(一)桑园选择选择本所6年生团头荷叶白桑园,株行距0.67×1.67米,在行间做一60厘米宽,15厘米深的菇床.供试桑园面  相似文献   

14.
<正> 近五年来,我县通过狠抓蚕业基地建设,强化管理,配套服务,综合开发,蚕桑生产得到长足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共有新老桑树9,118.4万株,人平118株,改造劣桑5,806万株,有小行间作桑园45,236亩,宽行间作桑园29,734亩,四边桑6,785万株。1988年全县养蚕76,156张,比1983年增长103.3%。产茧量达到226.9万公斤,比1983年增长130.8%。出现了柏垭区年产茧15000市担的高产区。蚕茧收入超千元的户多达3,080户。全县42个蚕桑基地乡建设步伐加快。基地乡的栽桑量、养蚕量、产茧量和养蚕收入分别  相似文献   

15.
徐广泽 《蚕桑通报》2004,35(3):51-52
用桑树绿枝水平压条的方法拓桑,就是按适当的株行距低密度栽植桑树,并对新栽的桑树采取低干剪定,将春发枝条在株距间与地面呈水平进行压条,培植新株,从而达到增加桑园密度、快速成园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正> 近年来,桑树品种资源开发应用和桑苗繁殖、建园方法等都有新的进展。采取合理配置品种,改进建园方法,培养丰产群体结构,实行适宜的剪伐收获技术,充分发挥桑园行间与桑树生长的“时空差”,对提高单位面积经济效益,促进我区蚕业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为此,对目前新建桑园实现快速高产的技术模式,提出如下设想: 一、新建桑园的栽培、剪伐方法,可采用以下两种形式1、三列式:栽植时,两行良桑中间加三行杂交桑,良桑行距3米,株距0.5米  相似文献   

17.
<正> 一、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秋栽桑,要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宜桑则桑,宜果则果,宜林则林。让桑、果、林各占其位,各得其所。保持一个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要坚决克服“桑、果、林混植,三林打挤”的做法。在规划桑园时,要根据地理位置、土质条件、管理水平来确定栽植“四边桑”和“家庭小桑园”,要考虑数量和比重合理布局。凡有利于栽植“四边桑”的和缺株的地方,应采取补栽措施;如栽大行间作桑,要认真考虑与作物配套,行间切忌种植高干作物,对桑园实行立体布局,要根据不同季节和市场需求,冬季在桑园内可间作蔬菜,春、夏间作花生、芋头、中药材等耐荫作物;大行间作桑,实行桑、粮结合,充分利用土地和空间,提高桑园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桑园行间地面养蚕,能较大程度地利用桑园土地,利用桑树枝叶遮荫和塑料薄膜的保温防雨水,较好地改变自然条件,满足蚕的生理需要。由于在地面上直接养蚕,与室内蚕台育相比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如皋市林梓镇文东村李建明、蒋殿村秦正明、五里村杨美英等三户,承包桑园均在10亩以上,年饲养量在30张以上,10多年来,他们都将用5龄蚕放在桑园行间地面饲养,均能取得高产稳产,春季张产都在42.5公斤以上,夏、秋季张产在35公斤以上。 1.建好桑园。按照适当密植,高产的要求,桑园密度一般为1200株/亩左右,采取…  相似文献   

19.
<正> 吴堡县园蚕站通过突出技术承包、强化典型示范,使该县蚕桑生产出现良好发展势头。一是栽桑势头好。不少农民精心管护“桑朴子”育苗,窑周、路旁也开始零星栽植桑树。全县春栽坡地水平沟桑园205亩,今冬计划新建桑园4000亩,全县桑园可望过万亩。  相似文献   

20.
桑园生产力是桑树栽培技术的反映。桑园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是亩桑产茧量要达到150~200斤。由于我省的蚕茧产地主要分布在皖南山区,大别山区和江淮丘陵地区,所以丘陵山区桑园面积大,约占全省桑园总面积的80%以上,而且多数又是在土质瘠薄,水源缺乏的山坡岗地上或河堤岸上发展起来的普通桑园,栽植密度较稀,亩栽400株以下,低干或中干养成,产量较低。这类稀植桑园能不能高产?怎样才能实现亩桑产茧2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