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兽医导刊》2013,(8):30
随着养猪业的发展和进步,农村散养户逐渐减少,规模养殖场成为被鼓励的对象,有些甚至获得地方政府财政的支持,但是规模越大的养殖场,规划应更为严谨、合理,以应对动物疾病等生物安全的考验,在这方面国外农场已有丰富的经验,他们更注重防范措施的落实和防重于治的理念,这个理念更多的是指生物安全和疫病防控,而并非像中国的用药乱象丛生,误区重重。所以我们要根据当前中国养猪的形势和具体情况,不仅是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也是畜牧业大国,处理好人与农场动物之间的关系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现阶段,我国农场动物福利立法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这与我国农场动物福利法律体系不完善和公众对动物福利的错误理解有关,同时也受到地区间经济不均衡造成的动物伦理方面的差异以及农场动物等同于普通财产的法律观念影响。应从加强有关农场动物福利理念的宣传教育、明确农场动物的特殊客体的法律地位、完善农场动物福利立法体系三个方面入手,探讨如何实现我国的农场动物福利法律保护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正>定义生物安全书本对生物安全的定义是阻止病原入侵。病原是指任何能够引发疾病的微生物,如细菌、病毒、霉菌或寄生虫等。谈到生物安全,兽医或生产者会有不同的理解。他们往往只会想到有形或者具体的生物安全设施以及与其配套的繁琐的操作规程。生物安全被认为仅仅是锁门和"禁止入内"的标志、消毒以及进入农场前的隔离和淋浴。但要真正要做到生物安全,必须将生物安全当成一种理念或态度,一项以保持或改善动物健康状况、防  相似文献   

4.
动物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内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安全体系,是世界畜牧业发达国家兽医专家学者和动物养殖企业,经过数十年科学研究和对生产实践经验不断总结,提出的最优化的全面的畜牧生产和动物疫病防治系统工程。动物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是预防临床或亚临床疾病的总规划及措施,重点强调环境因素在保证动物健康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充分考虑了动物福利和动物养殖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因素,即使动物生长处于最佳状态的生产体系中,发挥其最佳的生产性能,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实现企业利益与社会责任的和谐统一。不同畜牧生产类型对生物安全的需要不同,其生物安全体系中各组成要素的作用和重要性也不一样,但各种生物安全体系的基本构成要素是一致的,概括而言,任何生物安全体系都至少应包括隔离、传播控制和卫生条件三个方面的基本构成要素。  相似文献   

5.
刘怀 《动物保健》2012,(5):56-58
实施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是实现动物疫病控制和消灭计划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动物卫生水平的重要手段。它是在充分考虑畜牧业经济和公共卫生安全的基础上,针对某一特定区域,建立生物安全屏障(包括地理屏障、人工屏障或生物安全屏障等),采取包括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动物及动物产品流通控制等综合措施,来实现重大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疫病的控制、扑灭和消灭,  相似文献   

6.
简述农场动物福利和品牌等相关基本概念,通过阐述农场动物福利对畜产品品牌和消费的影响,强调了农场动物福利的重要性,并提出我国要重视农场动物福利、 宣传动物福利意识、 加快农场动物福利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对动物源性病原传染性和危害性研究的不断深入,动物医学实验教学过程中的生物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我国已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应用型本科院校动物医学专业在实验教学过程与生物安全和公共安全息息相关。笔者结合动物医学专业实验教学中涉及到的相关实验和实际运行情况,简要介绍实验操作中可能出现的生物安全问题与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限制疾病的传播——新形势下对养殖场生物安全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牧业生物安全体系,重点强调环境因素在保证动物健康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在实际生产中,是指所有能避免引起动物疾病或人畜共患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入侵动物群的管理措施,与其说是解决问题的系统,倒不如说是一个预防疾病的系统.在动物疫病威胁日益严重的新形势下,重新认识畜牧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实验动物尸体的处理是保证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其设备也是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安全运行的核心关键。论文通过介绍目前国内外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广泛应用的动物尸体处理工艺,为我国生物安全实验室动物尸体处理工艺研究和设备选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生物安全是近年来国外提出的有关集约化动物养殖生产过程中保护和提高畜禽群体健康状况的新理论,特别是由于SARS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疾病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暴发流行,使动物疫苗研究和生产环节中的生物安全问题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社会团体以及广大民众的高度关注。笔者指出,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动物疫苗在人类抗击畜禽疾病、解决动物食品安全和防止环境污染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疫苗的需求日益增加,疫苗产量不断加大,且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对动物防疫的要求不断提升,相形之下尽管政府专业主管部门做了大量工作,但我国在动物疫苗生物安全管理建设的步伐仍显不足,还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动物、环境安全控制的迫切要求。由于动物疫苗的研究和生产过程中涉及大量病原微生物的操作,有些还涉及到高致病性微生物,其所用原材料多为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以及组织、细胞和体液等组织的提取物。由于所用原料的内在特性,加上近年来生物技术的日新月异,新的畜禽怪病不断出现,由此而存在产生某些新的产物的潜在危险性,一旦出现生产环境感染或病原微生物外泄,将会对人、动物和周边环境造成极强的危害,而且这种污染要想净化的难度也绝不是财力、人力所能及的。故此,政府专业主管职责部门加强对疫苗研究和生产过程中的生物安全管理和制度建设必须跟上,就显得极其重要和紧迫。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将疫苗生产企业生物安全的风险评估、审核明确纳入兽药GMP管理中,发文明确、修改兽药GMP有关规定,将企业生物安全控制措施及执行情况列为兽药GMP验收、检查的必检项目。并逐步完善生产过程中的生物安全监管环节(如对毒种保管和发放、病毒生产、废液处理、?  相似文献   

11.
正养殖场的生物安全是指将可传播疾病的有害生物(病毒、细菌、真菌、昆虫、原虫、啮齿动物和野生鸟类等)排除在养殖场外,为动物生产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养殖场采取生物安全措施的目的就是切断传播途径(包括外源性和内源性的传播),保护易感动物,保障动物的健康生产。因此,要提高认识,借助有利的自然环境,减少人为的生物安全隐患,因地制宜,蓄势发展。要做好养殖场的生物安全防护,一定要从养殖场的环境、人员、饲料隔  相似文献   

12.
《中国动物保健》2004,(9):35-36
近些年来,动物疾病成为制约全球养殖业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养殖业成为农业生产中最主要的部分之一。除了养猪业外,水产养殖超过或者可以和其它任何动物养殖相抗衡。因此,一些卫生官员对水产养殖业发展后导致的动物疾病问题的增多深感忧虑。大多数参加3月份的“水产2004”生物安全特别论坛的与会人员认为,必须加强全球的水产生物安全。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养猪业的发展和进步,农村散养户逐渐减少,规模养殖场成为被鼓励的对象,有些甚至获得地方政府财政的支持.但是规模越大的养殖场.规划应更为严谨、合理,以应对动物疾病等生物安全的考验.在这方面国外农场已有丰富的经验,他们更注重防范措施的落实和防重于治的理念.这个理念更多的是指生物安全和疫病防控,而并非像中国的用药乱象丛生.误区重重。所以我们要根据当前中国养猪的形势和具体情况.不仅是比较品种品系.也要比较环境、饲养条件、体系设施、生物安全和用药理念等养猪关键环节.寻找一条适合中国养猪模式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14.
为规范和提高我国大动物试验的生物安全,以及建设大动物试验用生物安全动物舍提供借鉴,在分析和比较国内外生物安全重大事件和目前大动物试验条件的基础上,考察和研究美国与加拿大动物实验室的设计理念、硬件设施、软件管理及动物尸体与废弃物处理等程序。大动物试验的生物安全关系到我国畜牧业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应学习和借鉴欧美国家高科技含量的大动物试验室和人性化设计的理念和管理。我国应根据各地资源和社会环境建设与国际接轨的大动物试验用生物安全动物舍,并探索建立在实践中逐步完善的大动物实验生物安全综合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15.
生物安全隔离区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2003年提出的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新模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所认可。在近几年的发展中,生物安全隔离区在控制动物疫病和在促进动物和动物产品国际贸易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本文阐述了近年来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关于生物安全隔离区的演变和世界各国生物安全隔离区的建设应用情况,为我国有中国特色的生物安全隔离区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宋立荣 《中国动物保健》2007,(11):31-32,39-41
导读:鉴于目前在动物疫苗生产过程中的生物安全控制方面,国家尚缺乏具体针对疫苗规模生产环境下的管理规定,企业多是参照对相应实验室的相关规定进行管理。为此,专家指出,事实上,在动物疫苗生产过程中的生物安全控制要比实验室环境的生物安全控制重要的多,控制难度也大得多,这主要是由于在生产大环境下控制的环节很多,在人、物、设备等方面的控制远比实验室要求复杂。因此,对动物疫苗生产过程中的生物安全管理,不能简单的等同或等效采用相应生物安全级别的实验室管理标准的要求进行,而是要更加严格。由于其本身的特性和安全防护方面的漏洞,若控制不当可能会出现某些生物灾害,对畜牧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可以说动物疫苗从研制开发、生产再到产品的应用,甚至可以延伸到应用之后的一定时期,都存在着生物安全方面的因素与风险。故此,加强行业监管,提高产品质量,确保生物安全是动物疫苗生产质量管理区别于其它产品生产质量管理的主要特点之一。 文章针对动物疫苗生产过程中的生物安全控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对动物疫苗监管职能部门和生产企业进行生物安全管理有所帮助。也希望养殖企业(户)通过读此文章,能增加对疫苗品质风险的意识,以便积极科学地规避生物污染的危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是当前国际通行的动物卫生管理模式.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是指一个国家出于疾病控制和/或国际贸易的目的,定义其边界内一个对规定动物疫病具有清楚卫生状况的动物亚群体(subpopulation),并对规定动物疫病采取监测、控制和生物安全措施所实施的程序.  相似文献   

18.
时建忠 《中国猪业》2013,8(11):16-17
农场动物福利就是让动物康乐。"让"确定了人与动物的主次关系,人是主体,动物是客体,动物生存条件的好坏取决于人类的思想和行为,而动物对人类提供的生存条件好坏的反映又反过来影响着人类的思想和行为。提高动物福利,就需按照自然法则和实际情况来尊重、满足动物的基本生理、心理、行为需求,善待动物,减少疾病,实现动物的健康与快乐。动物福利的目标是获得高品质、安全的畜禽产品,实现产业链上的良性循环。值得注意的是,  相似文献   

19.
动物病原在与动物机体和药物等的不断对抗中不断演化,因此,对付动物疾病,应有与时俱进的意识,善于结合具体情况,敢于否定、及时修正、不断更新观念,用强化饲养管理、加强养防并举、实施生物安全、信息及时沟通等手段做好动物疾病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20.
规模化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安全体系是一个综合性控制疾病发生的体系,即将可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寄生虫和害虫排除在外的所有的有效安全措施的总称,也是目前比较经济的有效控制疫病的手段。外部生物安全的目标是维持猪群良好的健康水平,避免新的病原侵入猪群。内部生物安全的目标是控制猪场已有疾病的扩散,尽可能降低这些疾病的发病率,进而从根本上减少依赖用疫苗和药物来实现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