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采用组织培养方法研究了盐胁迫下外源脯氨酸对大豆离体胚再生植株生长状况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外源脯氨酸减小大豆再生植株茎粗、增大株高、促进根系生长发育;增加游离脯氨酸及可溶性糖的累积,其中前者含量增加显著;促进K+、Mg2+的吸收,降低Na+、Cl-的含量;增加含水量、降低渗透势。外源脯氨酸有缓解盐害对大豆再生植株渗透胁迫的效应。  相似文献   

2.
Ca(NO_3)_2对盐胁迫下大豆离体胚再生植株保护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大豆品种“晋豆8号”为材料,采用组织培养方法研究了Ca(NO_3)_2对盐胁迫下大豆离体胚再生植株有机物质积累、膜脂过氧化和保护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Ca(NO_3)_2处理,可促进一定盐胁迫下大豆再生植株内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积累,以缓解盐胁迫造成的渗透伤害,并可促进保护酶系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减少膜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降低相对膜造性,减轻盐对膜的伤害.低盐胁迫时以Ca(NO_3)_2 15mM、高盐胁迫时以 Ca(NO_3)_2 10mM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陆宗超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3):43-44,107
测定了0、100、200、300mmol/LNaCl浓度处理下的蕃茄幼苗生长量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随NaCl处理浓度的增加,蕃茄幼苗的FW、DW、K+含量、K+/Na+、SS含量呈现降低趋势;Na+、Pro、MDA含量、渗透势则与其呈相反趋势,随盐浓度增加而增加。盐处理对于蕃茄幼苗的生长造成了胁迫,渗透调节物质对其在盐胁迫环境下生长起到了重要作用,使蕃茄幼苗可以在盐胁迫条件下生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等渗盐胁迫下油菜素内酯(BR)对番茄生长及渗透调节特性的影响,为施用外源BR应对设施土壤盐渍化问题和设施番茄抗逆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番茄为试材,以日本山崎番茄配方营养液(对照)添加100 mmol/L Ca(NO_3)_2和150 mmol/L NaCl模拟等渗盐胁迫环境,通过水培法研究等渗盐胁迫下BR(0.1μmol/L)对番茄幼苗干鲜质量、叶片相对含水量、根系活力及渗透调节特性(组织汁液渗透势以及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等渗Ca(NO_3)_2和NaCl胁迫下番茄植株生长均受到显著抑制,叶片相对含水量均显著降低,NaCl胁迫显著降低番茄根系活力,且NaCl胁迫对植株生长的抑制效应更为明显;同时,等渗盐胁迫下,随处理时间延长叶片渗透势呈先降低后升高的"V"形变化,而可溶性糖含量则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倒"V"形变化,可溶性蛋白含量随处理时间延长在NaCl胁迫下含量积累、在Ca(NO_3)_2胁迫下含量有所降低,游离氨基酸和脯氨酸含量随时间延长呈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等渗盐胁迫下,外源BR显著提高了盐胁迫植株的干鲜质量、叶片相对含水量,且处理第3天时,与对照相比,等渗盐胁迫下施用外源BR番茄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均显著升高;处理第5天时,Na+BR处理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显著升高,Ca+BR处理脯氨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降低。【结论】等渗盐胁迫下外源BR可有效增强番茄幼苗渗透调节能力,改善叶片水分状态,促进植株生长,且对NaCl胁迫的整体缓解效应更显著,等渗盐胁迫条件下外源BR诱导渗透调节物质积累应答Ca(NO_3)_2、NaCl胁迫的具体模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钙在植物盐毒害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盐毒害作用包括渗透胁迫和离子胁迫两大类,它们都能严重影响根系和新梢的生长,Na^+减少了质膜对Ca^++的束缚,当Ca^++向外流出增加时,Na^+能抑制Ca^++进入胞内,并耗尽内质膜上的Ca^++这些变化表明,Ca^++的变化是根系细胞受到盐胁迫后的原初反应,盐能很快减少Ca^++向叶细胞的转运,Na^+干扰了根系细胞内Ca^++的平衡,盐胁迫时补Ca^++能产生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烯效唑提高矮牵牛植株抗盐性的生理机制,研究了烯效唑(30mg·L-1)对200mmol·L-1盐胁迫下矮牵牛幼苗生长状况及可溶性糖、Pro、可溶性蛋白和MDA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0mg· L-1烯效唑处理可以显著降低矮牵牛的盐害指数,增加植株的冠幅和鲜重;随着盐胁迫时间的延长,经烯效唑处理的植株叶片中可溶性糖、Pro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分别比未经烯效唑处理增加24.6%、23.9%和46.04%,提高了植株在盐胁迫下的渗透调节能力;烯效唑处理可以缓解盐胁迫下叶片膜脂过氧化作用,减少MDA在叶片内部的积累,其降幅可达40.32%.因此烯效唑可以增加矮牵牛的抗盐性.  相似文献   

7.
盐胁迫下树木的K+和Na+含量变化特点及其耐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几种主要造林树种在盐胁迫下体内Na^+和K^+含量变化的分析。对树木耐盐性及其机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不同树种的Na^+和K^+含量及在盐胁迫下的变化动态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采用营养液水培,研究了外源H2O2对盐胁迫下黄瓜品种“津春2号”幼苗根、茎、叶中Na^+和Cl^-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黄瓜植株各器官中Na^+含量升高,茎和叶中Cl^-含量升高,Na^+和Cl^-主要在茎中积累;与单纯NaCl胁迫相比,NaCl+H2O2处理的黄瓜幼苗根中Na^+含量、根和茎中Cl^-含量均提高,叶中Na^+和Cl^-含量降低,幼苗生物积累量增加,明显缓解了盐胁迫的伤害。  相似文献   

9.
以大豆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测定分析了旱、盐处理大豆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细胞水势与渗透势的变化,探讨旱、盐胁迫下大豆叶片渗透调节的适应性改变。结果表明,随着土壤NaCl浓度的升高,大豆叶片水势和渗透势降低,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增加。在干旱条件下,旱、盐组合处理的大豆叶片的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低于单一干旱处理,无机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则相反。由此表明,在干旱条件下,土壤中存在适量盐分,可以增加大豆无机渗透物质的积累,减少有机渗透物质合成的物质和能量消耗,有助于提高其对干旱的耐受力。  相似文献   

10.
刚毛柽柳体内Na~+积累对盐分与水分胁迫的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潘婷婷  李卫红  陈亚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1,(10):5681-5684,5698
[目的]研究刚毛柽柳体内Na+积累对盐分与水分胁迫的响应。[方法]以盐生植物刚毛柽柳为材料,对其进行了不同水平的盐分和水分胁迫处理,并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仪(ICP-AES)测定了样品内的Na+含量。[结果]刚毛柽柳植株中Na+的积累顺序为叶〉根〉茎,叶是Na+累积的主要部位,茎只是一个Na+传输通道,不存在累积过程;盐胁迫下刚毛柽柳体内Na+含量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水分胁迫下刚毛柽柳体内Na+含量随灌溉量的减少而增加,降低了根系的渗透势,并使根系在外界高NaCl浓度下保持水分,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根和茎中的Na+含量逐渐升高,但叶中则是先升高后降低。[结论]为塔里木河下游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Ca对离体筛选耐盐大豆再生植株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小复叶外植体在含NaCl25、50、75和100mmol/L并加Ca(NO3)210mmol/L的培养基中,大豆离体胚在含NaCl50和100mmol/L并分别加Ca(NO3)2、10、15和20mmol/L的培养基中进行耐盐筛选培养。实验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加Ca有缓解盐害的效应.小复叶外植体在较高浓度盐胁迫下的出愈率和根、芽分化率增高;对离体胚在盐胁迫下的生长有促进作用,NaCl50盐胁迫下以Ca15效果最佳。NaCl100盐胁迫下,以Ca20效果较好.在盐胁迫下加Ca可减少离体胚再生植株中Na+和Cl-的积累,而增加Ca+和K+的积累,并使MDA含量减少.因而有减轻Na+和Cl-毒害和膜脂过氧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外源水杨酸对盐胁迫下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水杨酸(SA)处理对盐(NaCl)胁迫下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水稻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减少、抗氧化能力下降,丙二醛含量增加、膜稳定件降低,植株生长受抑制,严重时导致植株死亡;外源水杨酸能改善盐胁迫下水稻幼苗的多种生理指标,提高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a/b值,增加抗氧化能力,提高膜稳定性,从而提高水稻的耐盐能力,且水杨酸对低浓度盐胁迫下的水稻生长缓解效应优于高浓度盐胁迫下的缓解效应.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盐(NaCl)、碱(NaHCO3与Na2CO3按质量比9∶1混合而成)胁迫对辉南野生大豆(盐敏感性)及通榆野生大豆(耐盐型)植株生物量积累、光合特性及某些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碱胁迫条件下,2种野生大豆的生物量均呈下降趋势,叶片的Pn、Gs均呈明显下降趋势。盐胁迫条件下,2种野生大豆的胞间CO2浓度(Ci)呈上升趋势,气孔限制百分率(Ls)呈下降趋势和表观叶肉导度(AMC)呈下降趋势。碱胁迫下,2种野生大豆叶片的Gs、Tr变化趋势与Pn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盐敏感型大豆的Ci随碱浓度升高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Ls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耐盐型大豆的Ci随碱浓度升高而升高,Ls呈下降趋势;2种野生大豆的AMC都随碱浓度的增大呈先降后升再下降趋势。盐、碱胁迫下,盐敏感型大豆可溶性糖含量下降明显,而耐盐型大豆变化不大;脯氨酸含量2种野生大豆均积累明显,且盐敏感型大豆积累量高于耐盐型大豆。  相似文献   

14.
DCPTA对盐胁迫下玉米叶片渗透调节生理生化特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DCPTA提高玉米幼苗耐盐性生理生化机制,采用Hoagland营养液水培试验,以‘先玉335’和‘丰禾1号’两类不同耐盐性玉米品种为材料,研究15 mg·L-1DCPTA对150 mmol·L-1Na Cl胁迫下玉米幼苗生物量、叶片相对含水量、渗透调节及细胞膜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DCPTA显著增加盐胁迫下玉米幼苗鲜重、干重及株高,缓解盐胁迫对幼苗生长的抑制。盐胁迫下DCPTA处理的玉米叶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脯氨酸含量降低,叶片相对含水量提高。施用DCPTA后,与单一盐胁迫相比,‘先玉335’叶片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分别降低26.4%和26.0%,‘丰禾1号’分别降低31.3%和33.5%。外源DCPTA通过提高植株渗透调节能力,维持植株水分平衡,保护细胞膜结构和功能,可减轻盐胁迫对玉米幼苗的伤害。DCPTA对盐敏感型玉米品种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砂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盐胁迫对菠菜幼苗叶绿素、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以及SOD、POD、CAT等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a^+低浓度(10、20mg/L)胁迫时,叶绿素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都高于对照组;而在高浓度(〉40mg/L)条件下,酶的活性下降、叶绿素含量降低;随Na^+胁迫浓度的增大,丙二醛含量呈上升趋势,表明脂质过氧化程度在增加;脯氨酸含量表现出持续增加,增强植株对盐的抗性。  相似文献   

16.
硅酸盐提高番茄抗盐性的效应与生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盐胁迫下外源硅对盐敏感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中杂9号和耐盐番茄金鹏朝冠幼苗生长、根系特征、光合作用、渗透调节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探讨硅提高番茄抗盐性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在150 mmol·L-1Na Cl胁迫下,两个番茄品种的生物量、净光合速率、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渗透势均显著降低,而H2O2和丙二醛含量显著升高;外源硅可显著改善盐胁迫下番茄的生长、提高光合和蒸腾作用及抗氧化酶活性、促进根系生长、降低膜脂过氧化;不同浓度硅对盐胁迫的缓解效果不同,两个品种均在硅酸盐浓度为2.0 mmol·L-1左右时缓解效果最好。硅可通过促进番茄根系的生长和水分吸收、提高叶片的光合作用及降低植株的氧化损伤来提高其抗盐性,而渗透调节与降低蒸腾失水不是本试验条件下硅诱导番茄抗盐的机理。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不同浓度盐胁迫下的大豆木质部汁液中Na~+、K~+的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探讨了NaCl胁迫下大豆根系对Na~+、K~+的吸收机制。结果表明,随着NaCl胁迫程度的增加,大豆木质部汁液中Na~+含量明显上升,但植株对Na~+的相对吸收却减少,而K~+含量无显著变化。说明随着盐胁迫的增加,大豆的根细胞质膜有抵制外界Na~+进入的趋势,这对其适应盐渍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菜用大豆品种绿领95-1为试材,研究外源亚精胺(Spd)对NaCl胁迫下菜用大豆植株不同时期叶片多胺含量、膜脂过氧化、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施Spd显著提高NaCl胁迫下菜用大豆叶片中的游离态腐胺(Put)、亚精胺(Spd)和精胺(Spm)含量;NaCl胁迫下外施Spd的菜用大豆植株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植株,O-2·产生速率及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植株膜脂过氧化轻于对照;外施Spd植株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因此,亚精胺在提高菜用大豆耐盐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果树耐盐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盐碱土中的盐分主要为Na^+、Ca^2+、Mg^2+4种阳离子主CD3^2+、HCO3^-、Cl^-、SO4^2-4种阴离子组成的12种盐,盐分种类不同,对果树的危害不同。果树地盐胁迫下受害的机理主要为离子的选择吸收(包括Na^+/K^+)、渗透胁迫、细胞膜的稳定性降低等。迄今炎止,只有柑桔、葡萄、樱桃、草莓、猕猴桃等树种利用生物技术进行了耐盐性研究,甘桔、猕猴桃、樱桃获得了耐盐株系。各种果树的耐盐力依树种、品种、砧木等而不同。  相似文献   

20.
盐胁迫下油菜素内酯对玉米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盐胁迫影响玉米(Zea mays L.)生理代谢,限制植株生长发育,造成产量及品质下降。试验测定盐胁迫下油菜素内酯(BRs)对玉米幼苗抗氧化酶系统、渗透调节物质、光合能力及内源激素含量影响。结果表明,外源BRs施用显著缓解盐胁迫对玉米幼苗生理损伤,提高植株光合能力,调节内源激素含量,促进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