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长江水系中铜鱼Coreius heterodon、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长薄鳅Leptobotia elongata、长鳍吻鮈Rhinogobio ventralis和圆筒吻鮈Rhinogobio cylindricus肌肉中的脂肪酸组成与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种鱼类肌肉中均含有C14:0、C16:0、C18:03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23.90%56.10%;5种鱼类单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20.60%56.10%;5种鱼类单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20.60%58.93%,其中圆口铜鱼、长薄鳅和长鳍吻鮈含有C16:1、C18:1、C20:1、C22:14种单不饱和脂肪酸,而铜鱼和圆筒吻鮈含有C16:1、C18:1、C20:13种单不饱和脂肪酸;5种鱼类肌肉中均含有C18:2ω6、C18:3ω3、C20:4ω6、C20:5ω3、C22:5ω3、C22:6ω36种多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14.22%58.93%,其中圆口铜鱼、长薄鳅和长鳍吻鮈含有C16:1、C18:1、C20:1、C22:14种单不饱和脂肪酸,而铜鱼和圆筒吻鮈含有C16:1、C18:1、C20:13种单不饱和脂肪酸;5种鱼类肌肉中均含有C18:2ω6、C18:3ω3、C20:4ω6、C20:5ω3、C22:5ω3、C22:6ω36种多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14.22%27.25%。圆筒吻鮈C20:5ω3(EPA)含量为14.80%,远高于其它几种鱼类;长鳍吻鮈C22:6ω3(DHA)含量最高,为5.10%。  相似文献   

2.
长江水系鱼类分布的模糊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模糊聚类法对长江水系鱼类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λ=0.7537时,长江水系鱼类分布可分为八类:长江上游干流、沱江、嘉陵江为一类;长江中、下游干流、湘江、赣江、洞庭湖、鄱阳湖、洪湖、梁子湖、巢湖、太湖为一类;岷江、程海、泸沽海、滇池、汉水、长江河口干流各为一类;当λ=0.7049时,可分为六类:程海、泸沽海、滇池、长江河口干流各为一类,岷江与长江上游干流、沱江、嘉陵江合为一类,汉水与中下游水系合为一类。  相似文献   

3.
目的测定广东湛江海域8种野生鲾科鱼肌肉中脂肪酸含量。方法先用2%对甲苯磺酸-甲醇溶液将鱼肌肉中脂肪酸甲酯化,再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脂肪酸甲酯含量。结果 8种鲾科鱼肌肉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43.10%~51.58%、11.64%~21.79%、27.68%~45.26%。结论 8种鲾科鱼肌肉中均含较高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较丰富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测定广东湛江海域16种野生鲹科鱼肌肉中脂肪酸含量.方法 用0.5%硫酸-甲醇溶液将鱼肌肉组织中脂肪酸甲酯化,气相色谱法测定脂肪酸甲酯含量.结果16种鲹科鱼肌肉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39.59%~55.45%、9.45%~37.27%、20.35%~47.89%.结论 湛江海域16种鲹科鱼类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具有较好的营养价值和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长江鱼类资源多媒体数据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鱼类种质资源信息的计算机管理 ,有利于长江鱼类资源信息的研究、查询和指导渔业生产。针对长江鱼类资源信息的特点 ,讨论了长江鱼类资源信息在计算机中的组织 ,提出了系统的主要功能以及用VFP6 .0实现的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6.
5种海水养殖鱼类肌肉脂肪酸组成分析及营养评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厦门海区养殖的5种海水养殖鱼类(大黄鱼、鲈鱼、真鲷、高体(鱼师)、斜带髭鲷)为材料,研究其肌肉中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结果表明饱和脂肪酸总量最高的是斜带髭鲷,为35.8%;不饱和脂肪酸总量最高的是高体(鱼师),达60.9%,其中EPA+DHA量也是最高,为29.9%;5种鱼肌肉中的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总量的差异不显著(P>0.05),EPA和DHA含量的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7.
8.
介绍了阿勒泰地区野生鱼类分布和生存现状的调查情况,为以后的野生鱼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泥鳅的营养价值,采用气相色谱仪对泥鳅肌肉脂肪酸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泥鳅肌肉中含有11种脂肪酸(饱和脂肪酸5种,不饱和脂肪酸6种)。饱和脂肪酸的质量分数占脂肪酸总质量分数的31.81%,不饱和脂肪酸的质量分数占脂肪酸总质量分数的68.15%,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的质量分数占脂肪酸总质量分数的34.46%,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质量分数占脂肪酸总质量分数的33.69%;泥鳅肌肉中主要由C18:2n-6、C18:1和C16:0脂肪酸组成,C18:2n-6脂肪酸含量最高。泥鳅肌肉脂肪酸种类组成与其他几种鱼类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不同鸡种肌肉肌苷酸和脂肪酸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8、10周龄的蛋用罗曼鸡、康达尔黄羽肉鸡、石岐杂鸡、白耳鸡、泰和乌骨鸡5个品种,测定胸肌肌苷酸和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①随着周龄的增长,肌肉肌苷酸含量呈增长趋势,且以泰和乌骨鸡肌肉肌苷酸含量为最高。②随着周龄的增长,5个鸡品种的肌肉脂肪酸含量无一致的规律性变化,但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均高于饱和脂肪酸;泰和乌骨鸡肌肉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呈减少趋势,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呈增加趋势,其他4个鸡种的变化趋势与其相反。  相似文献   

11.
不同品种猪肌肉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莆田黑猪、杜洛克、大约克3个纯种及其二元杂种杜莆(杜洛克♂×莆田黑猪♀)和大莆(大约克♂×莆田黑猪♀)背最长肌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杜莆的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必需氨基酸以及鲜味氨基酸含量最高(分别为42.09%、51.14%、9.26%和7.45%),表明杜莆有效地保留了莆田黑猪肉质优良的特点;莆田黑猪与杜洛克(杜洛克♂×莆田黑猪♀)二元组合的杂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利用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对珠江河口区的鱼类组成进行初步探究。采用线粒体12S部分序列作为条形码标记,对采自珠江口伶仃洋7个采样点的水样滤膜DNA进行扩增,共获得有效序列26 777条,聚类得到35种可操作分类单元(OTU)序列。经比对共检测出35种鱼类,隶属于9目20科29属。其中,30种鉴定到种水平,5种仅鉴定到属水平。在7个采样点中分别检测到9~31个种类,种类数量最多的是鲈形目,共22种。在A和F点检测到易危(Vulnerable)物种——迈氏条尾(Taeniura meyeni)。通过与珠江河口不同海域的两项类似的研究对比发现,研究区域、样品采集策略和采用的条形码标记的不同使得检测到的鱼类种类的数量和组成上有明显差异。研究表明,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适用于珠江河口伶仃洋鱼类种类组成调查,可以作为传统调查方法的一种补充手段,用于河口区鱼类多样性调查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野生及人工养殖七彩神仙鱼肌肉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野生七彩神仙鱼、牛心汉堡养殖七彩神仙鱼和配合饲料养殖七彩神仙鱼的肌肉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野生七彩神仙鱼肌肉中粗蛋白最高,配合饲料养殖的七彩神仙鱼次之,牛心汉堡养殖的七彩神仙鱼最低(P0.05);野生七彩神仙鱼粗脂肪含量低于2种养殖七彩神仙鱼(P0.05),2种养殖七彩神仙鱼的粗脂肪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3种不同摄食模式的七彩神仙鱼肌肉水分含量和灰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3种不同摄食模式七彩神仙鱼的氨基酸组成基本一致,均含有17种氨基酸,含量最高的为谷氨酸(Glu),9种必需氨基酸中含量最高的为赖氨酸(Lys)。3种不同摄食模式的七彩神仙鱼肌肉中主要含有19种脂肪酸,6种饱和脂肪酸(SFA)、5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8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中主要的脂肪酸分别为棕榈酸(C16∶0)、油酸(C18∶1)和花生四烯酸(C20∶4);19种脂肪酸中EPA(0.93%~1.86%)和DHA(1.57%~2.35%)的含量较低。为推断七彩神仙鱼的营养需求量及科学配制七彩神仙鱼配合饲料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长江近口段沿岸水域中■亚科(Gobioninae)鱼类的数量动态及其影响因子,于2003—2017年在靖江段沿岸设置一顶定置张网,每月定期收集2~3份渔获样本,对■亚科鱼类的丰度动态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5年共采集渔获样本499份,其中,■亚科鱼类有23 668尾、65.6 kg,隶属于9属19种。■亚科均占鱼类总种数和总个体数的14.6%,是这一水域占优势的鱼类类群之一。■亚科的平均体质量仅为2.8 g,幼体为主。相对重要性指数(Relative Importance Index,IRI)分析表明,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棒花鱼(Abbotina rivularis)、银■(Squalidus argentatus)、光唇蛇■(Saurogobio gymnocheilus)是这一水域的常见种,亮银■(Squalidus nitens)、长蛇■(Saurogobio dunerili)、蛇■(Saurogobio dabryi)为一般种。但■亚科占总渔获数量的比例在不同年份间波动很大,占比最高的年份是占比最低年份的7倍。CCA排序分析显示,气压和温度是影响■亚科物种丰度的重要因素。水温越高、气压越低,则种组Ⅰ的5个物种出现数量越多,而种组Ⅱ的2个物种出现数量越少。Spearman分析显示,■亚科的数量丰度与气压呈显著的负相关性(P=0.046 10.05)。与浊度的相关性也十分明显,当浊度小于100 NTU时,■亚科的数量丰度与浑浊度呈极显著的负相关性(P=0.009 20.01)。研究表明,靖江沿岸水域是■亚科幼体的重要栖息地,多个环境因子的变动均会对其种类和数量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芝麻剑人工配合饲料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国标方法测定野生芝麻剑肌肉常规营养成分及氨基酸组成。试验结果:芝麻剑肌肉中粗蛋白(19.47%)含量丰富,粗脂肪(1.15%)含量较低,粗灰分含量为1.80%。肌肉中检出17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7种,氨基酸总量为74.00%、必需氨基酸总量30.49%,鲜味氨基酸总量29.23%,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TEAA/TAA)的百分比为41.20%,EAAI为69.28%,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基本符合FAO/WHO的标准,表明芝麻剑是一种肌肉蛋白质营养价值较高的优质鱼类。  相似文献   

16.
几种近海底层鱼类和中上层鱼类隐蔽伪装色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明近海不同生态类型鱼类隐蔽伪装色的差异,研究了6种中上层鱼类和5种底层鱼类的隐蔽伪装色,结果表明:无论近海中上层鱼类(包括大甲鲹Megalaspis cordyla、斑■Hemiramphus far、五条■Seriola quinqueradiata、竹■鱼Trachurus japonicus、蓝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蓝点马鲛Scomberomorus niphonius)还是近海底层鱼类(海鳗Muraenesox cinereus、斑尾复虾虎鱼Synechogobius ommaturus、带鱼Trichiurus japonicus、单角革鲀Aluterus monoceros、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黑色素细胞和黄色素细胞均为背部多腹部少,差异显著;相比近海底层鱼类,近海中上层鱼类背腹部体色差异更加明显,中上层鱼类黑色素细胞和黄色素细胞差异更大;虹彩细胞在背腹部皮肤中都存在,而近海底层鱼类的腹部主要为虹彩细胞;红色素细胞在近海底层鱼类中很少存在,但在中上层鱼类中较多。上述结果显示,鱼类背部体色的深浅主要与皮肤中黑色素细胞和黄色素细胞的数量有关,腹部体色的形成主要与虹彩细胞的多少有关。  相似文献   

17.
为鉴别长江与闽江野生水系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及其养殖子一代,运用基于地标点法的几何形态测量学方法研究两群体野生个体及其养殖子一代头胸甲的形态特征差异。先通过地标点法提取头胸甲上特征点的坐标值,然后进行相对扭曲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来区分4群体头胸甲,最后利用薄板样条分析和网格变形将头胸甲形态变异矢量可视化。结果表明:长江和闽江水系野生个体被完全分为两块较集中的区域,而两野生群体养殖子一代频繁交叉出现,各组不能形成较集中区域;网格变形图显示各群体头胸甲的形态差异主要为额刺和侧刺长度;逐步判别分析中两野生群体的判别准确率均为100%,而两野生群体养殖子一代判别准确率为40%~60%,存在明显的错判风险;聚类分析先将两野生群体养殖子代聚为一类,然后与长江野生个体聚为独立的一支,最终与闽江野生个体相聚。综上,长江与闽江野生中华绒螯蟹形态特征差异较大,但这些形态特征差异在人工养殖一代后基本消失,因此形态学特征不能区分长江与闽江野生中华绒螯蟹养殖子一代。  相似文献   

18.
长江口九段沙湿地潮沟鱼类组成及其多样性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江口九段沙湿地潮沟鱼类组成有着典型的长江口鱼类区系特征,为了解该湿地尤其是湿地潮沟鱼类的组成和多样性,在2009至2010年间对九段沙湿地的上沙、中沙和下沙潮沟进行了5次调查,共捕获鱼类3 637尾,105 158.9 g,42种,分别隶属于11目、22科。其中种类和个体数均以鲈形目居多,有20种,3 433尾,其次是鲤形目7种,49尾和鲱形目5种,33尾;海水、河口、淡水、洄游4种生态类型的种类所占百分比分别为26.19%、40.48%、23.81%、9.52%,而河口性鱼类的个体数和总湿重占绝对优势,分别占总量的94.4%和96.3%。上沙、中沙和下沙的渔获量分别为21种742尾51 025.2 g、30种1 007尾29 427.5 g、20种1 888尾24 696.2 g,均是河口性鱼类占绝对优势;就相对多度、相对重要性指数来看斑尾刺虾虎鱼(Acanthogobius ommaturus)、(Liza haermatochiel)、四指马鲅(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这3个种类为优势种,尤以斑尾刺虾虎鱼占绝对优势;就多样性来看,上沙的多样性水平较九段沙湿地的整体水平低,鱼类种类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9.
长江野生中华绒螯蟹育苗性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11月,从安徽省无为县选择野生长江中华绒螯蟹亲本1 388只,到江苏省如东县进行天然海水生态育苗,其中雄蟹350只,总重80.05 kg;雌蟹1 038只,总重194.05 kg。在面积为2.5亩的池塘中,进行对比育苗试验,繁育盐度保持在19‰~26‰,pH变化范围在8.28~8.90,比较野生长江中华绒螯蟹与普通蟹之间繁育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野生亲本的体重和卵重均高于普通亲本,差异极显著;野生亲本与普通亲本的成熟系数和相对繁殖力差异不显著;野生蟹产卵率(52.85%)高于普通蟹产卵率(30.91%);野生蟹亲本组幼体发育较普通幼体发育为快,幼体个体较大,共产大眼幼体苗6.5 kg,大眼幼体规格137 848个.kg-1,平均125.3只.g-1;普通亲本组大眼幼体共产23 kg,规格为156 468个.kg-1,平均156.5只.g-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