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菇蚊、菇蝇是茶树菇栽培中的主要害虫.介绍了闽北茶树菇栽培过程中菇蚊、菇蝇的发生、危害规律及其物理防控措施,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宋金娣 《食用菌》2002,24(6):37-38
茶树菇对温度适温性较广 ,既耐寒又抗热 ,因而成了目前多季节栽培 ,全年出菇的优良品种。茶树菇同时也处于多菌蚊适宜生活和繁殖的季节。茶树菇菌丝和子实体的香味能吸引远处的多菌蚊成虫前来产卵 ,经繁殖一代后进入第二代时 ,虫口密度增大 ,表现出了严重的为害状 ,如在菌袋内有 2 0只以上的幼虫 ,就能在袋内边食菌丝边钻蛀隧道 ,其排泄物引发杂菌生长 ,更甚者将袋内菌丝食尽 ,使菌袋报废。在出菇期间 ,成虫将卵产于幼菇菇柄基部或原基附近 ,初孵化的幼虫 ,在基部咬食菌柄并钻入柄内 ,边取食边向上部钻蛀 ,当菇柄内幼虫数量多时 ,常将菇柄蛀…  相似文献   

3.
4.
试验根据多菌蚊成虫对光线、颜色、性激素的不同趋性,采用黄板、蓝板、杀虫灯和性诱剂四种不同的物理方法,来筛选出经济有效的诱杀方式。两个栽培大棚的物理诱杀结果表明,佳多频振式诱杀灯的诱杀效果最显著,黄板、蓝板效果其次,性诱剂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5.
2007年入冬以来气候暖和,适宜于菇蚊、菇蝇繁殖生长,菇蚊、菇蝇的发生与危害普遍重于上年,成为影响蘑菇产、质量的主要虫害。为害严重的菇房出现成批菇蕾枯死,成批菇床不出菇,造成严重减产减收。现将危害蘑菇的菇蚊、菇蝇主要种类、为害特性以及安全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王增洪 《食用菌》2001,23(6):32-33
近几年食用菌生产在各地蓬勃发展 ,由于广大菇农对食用菌害虫的认识不够 ,忽视对其防治 ,食用菌害虫特别是菇蚊、菇蝇的危害日趋严重 ,轻者影响菇体外观 ,降低商品价值 ,重者导致绝收。我市每年因菇蚊、菇蝇危害导致减产或绝收损失达数十万元之多。对食用菌害虫的防治 ,首先必须考虑到食用菌供人们食用或药用 ,故不能滥用农药 ,笔者经几年的筛选试验 ,找到了防治菇蚊、菇蝇的有效方法及防效显著的新型生物农药“菇虫净”。现将主要的菇蚊、菇蝇的特征特性、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介绍如下。1 特征、特性及发生规律1.1 菇 蚊 属双翅目昆…  相似文献   

7.
关仕港 《食用菌》2004,26(4):41-42
本文阐述茶树菇粘菌病病状,主要分析发生茶树菇粘菌病的病因、病理以及侵染途径,并对该病防治采取青霉素、克霉灵不同浓度和两者的优化组合处理,结果表明:在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前提下,用200国际单位青霉素和0.15%克霉灵混合使用,对该病可防治效果达到75%以上。  相似文献   

8.
王德明 《食用菌》2009,(4):68-68
最近有菇农来信反映:食用菌生产一到后期,菇蚊、菇蝇等虫害发生特别严重,询问如何防治?现解答如下。  相似文献   

9.
茶树菇保鲜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苏云中 《食用菌》2005,27(4):59-60
茶树菇味美,清脆可口,营养丰富是人们喜食的食用菌。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市场对鲜茶树菇需求量日臻趋大;但茶树菇在一般条件下,较难贮藏和运输;采收后的鲜菇2~3d,菇体就因水分大量散失而萎缩,菇柄、菇褶开始褐变,直到腐烂;甚至每到出菇盛期大量鲜菇集中上市。难以销售,致使价格大幅度下降,严重损害了菇农的利益,制约了茶树菇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一些远离菇区的城市,  相似文献   

10.
改造闲置蘑菇房周年栽培茶树菇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安烈 《食用菌》2011,(5):41-41,45
茶树菇属于中高温型珍稀食用菌品种,子实体生长温度为13~28℃,最适温度20~23℃;常规栽培中,只能实现季节性生产(春季和秋季),夏季和冬季难以出鲜菇,市场供应不平衡,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种植户利益难以保障。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笔者利用我县闲置的蘑菇出菇房,经过简单改造,夏季利用排风扇进行排气降温,冬季利用加盖的蜂窝煤炉进行加温,燃烧产生的废气通过烟囱排出菇房,  相似文献   

11.
柳松菇研究概况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王南  谭琦 《食用菌学报》1998,5(4):56-60
近年来,柳松菇(Agrocybe aegerita)作为一种食用菌新品种,以其独特的风味、丰富的营养及一定的药用价值,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概括介绍了柳松菇的生物学特性、栽培方法和遗传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茶薪菇及相近物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讨论了茶薪菇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通过与相近物种比较,为探索茶薪菇菌种退化机制提供研究方向,促进茶薪菇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柱状田头菇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柱状田头菇(Agrocybe aegerita)的生物学特性、人工培养驯化及生物活性物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旨在为柱状田头菇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杨树菇培养料中5种农药消解动态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提取液浓缩后用弗罗里硅土柱净化,经石英毛细管柱分离后,采用GC-ECD同时测定六六六(α-BHC、β-BHC、γ-BHC、δ-BHC)、滴滴涕(o,p' -DDT、p,p' -DDT、p,p' -DDD、p,p' -DDE)、毒死蜱、溴氰菊酯、氯氰菊酯5种农药消解动态,5种农药最小检出量为2.8×10-10~1.6×10-8 g,最小检出浓度为0.000 15~0.053 00 mg?kg-1,相关系数≥0.995 4,半衰期分别为33.02、53.14、18.21、18.16、9.40 d。  相似文献   

15.
杨树菇液体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菌丝体生物量为测定指标,筛选出杨树菇液体培养的最适氮源为蚕蛹粉,最适碳源为可溶性淀粉;确定了杨树菇最佳液体培养基配方为蚕蛹粉4%,可溶性淀粉3%,KH2PO40.1%,MgSO4·7H2O 0.3%;适宜装液量32%,起始pH 7.0,接种量15%,液体发酵周期7d.  相似文献   

16.
不同柱状田头菇菌株最佳培养条件及亲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来源的柱状田头菇(Agrocybe aegerita)为研究对象,就不同的碳氮比、pH值以及培养温度对菌丝生长速度和结实性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并从同工酶角度分析比较了各菌株的亲缘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柱状田头菇所要求的最佳培养条件不尽相同。一般情况下,菌丝在碳氮比为10:1~80:1时均可生长,碳氮比为10:1时,菌丝生长最快,且易结实;柱状田头菇可生长并结实的pH值为4~12,最适宜结实的pH值为6;25℃时柱状田头菇菌丝生长速度最快,而20~25℃比较适合其结实。同工酶分析表明,柱状田头菇菌丝中过氧化物同工酶活性不高,酶带单调,不适宜用做检测遗传多样性的生化标记;酯酶同工酶有一定的活性,可以从相似系数上分析不同菌株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7.
对17种茶树菇菌株的菌丝长势、菇体颜色、抗逆性、开伞度、产量及生物学效率等多项农艺性状进行评比实验。结果显示,茶树菇大部分菌株菌丝长势都很好,较易开伞,具有较强抗逆性,原基发生约34 d~48 d,初潮时间约40 d~53 d,且生物学效率近50%以上,其中浅灰褐色品系菌丝长势偏好。但白菇和As-F各项农艺性状均较弱。综合比较后筛选出优良的核心菌株As-1。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杨树菇菌丝体在不同培养基不同pH条件下液体培养的生长情况。试验结果表明 :磷酸二氢钾对杨树菇菌丝体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培养基含有磷酸二氢钾时的菌丝最高生长量要比不含磷酸二氢钾的最高生长量高出 0 12 2g/ 10 0mL ;磷酸二氢钾对培养基灭菌前后pH的变化有缓冲作用 ;培养过程中含有磷酸二氢钾的培养基pH变化较不含磷酸二氢钾的变化明显 ;杨树菇液体培养的适宜pH为 5 0~ 7 0 ,最适pH为 6 5 9~ 6 87。  相似文献   

19.
温度对杨树菇栽培性状影响的统计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温度环境因子对杨树菇生长发育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菌丝体营养生长以 2 5~ 2 7℃为最适。原基分化温度 11~ 16℃ ,子实体发育以 13~ 2 6℃最适 ,不同菌株的最适温度存在差异。通过对日平均气温与杨树菇生产周期和产量、品质的关系试验 ,温度与病害发生关系试验 ,用统计分析方法得出了杨树菇各生理阶段的最适温度范围 ,为杨树菇的优质高产栽培提供了温度环境因子的基础数据和调控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区分和筛选性状优良的茶树菇(Agrocybe aegerita)菌株,对12个不同来源的菌株进行了拮抗检测和农艺性状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2个菌株被归为5组,1号、4号、6号、8号和9号菌株的菌丝长势强,生长速度快,生物学效率均在86%以上,综合性状优良。其中1号和8号菌株的子实体生长适宜温度相对较高,可选择在夏秋季栽培,4号菌株子实体生长适宜温度相对较低,可选择在春季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