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食用菌菌种生产、管理中遇到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品种权易被侵害,维权难;二是菌种产销混乱,质量事故解决难;三是越级生产菌种,管理难。要解决这些难题,首先要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其次国家要制定种子保险办法,分解风险;三是农业部门要加大对农业法律的服务力度,为食用菌产业的更好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杨辉德 《食用菌》2001,23(4):15-15
食用菌菌种分母种、原种、栽培种,传统制作工艺包括;配制培养基→装管(瓶)→封口→灭菌→接种→培养等过程,随着科技的进步.新产品不断问世,菌种制工艺日新月异,其更能适应城乡不同专业层面的需求。1 母种制作改革1.1 改PDA、SPDA为木粒-SPDA培养墓 传统PDA、SPDA培养基,营养不丰富、复杂,生产母种极易干缩老化,保藏期短。木粒-SPDA培养基配方;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KH_2PO_42g.MgSO_4·H_2O_2g琼脂20g.木粒(5mm±)一定量.水 1000ml。由于营养丰…  相似文献   

3.
4.
随州市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州市人民政府颁布实施的菌种管理办法很好 ,值得各地参考。目前普遍存在菌种生产、管理混乱 ,由菌种质量引发的纠纷越来越多 ,在生产上造成的损失日趋严重的状况 ,希望各省、市、县的有关部门 ,结合本地实际 ,制订切实可行的菌种管理办法 ,严格菌种管理 ,以确保我国食用菌产业持续、稳步、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边银丙 《中国食用菌》2005,24(6):5-6,23
我国食用菌产业飞速发展,但食用菌行业管理滞后,突出表现在菌种管理混乱、行业抗风险能力差、整体经济效益不高和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方面。菌种管理问题已成为影响种菇效益,影响食用菌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由于我国食用菌科学研究工作十分薄弱,基础研究不能满足行业发展的要求,菌种管理缺乏系统的技术支撑,食用菌菌种管理工作仍然十分被动。  相似文献   

6.
7.
《食用菌》1997,(1)
农业部于1996年5月28日印发了《全国食用菌菌种暂行管理办法》(农农发[1996]6号),主要内容有: 一、农业部主管全国食用菌菌种工作。各级农业(含食用菌,下同)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菌种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8.
我国食用菌菌种管理技术解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过改革开放后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食用菌已经成为继粮、棉、油、果、菜之后的第六大农产品.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65%以上,成为世界食用菌生产和消费大国。  相似文献   

9.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食用菌菌种(以下简称菌种)管理,提高菌种质量,保护菌种选育者、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正当利益,尽快实现良种化,促进食用菌生产的发展,特制定本条例。第二条菌种工作的任务是繁育推广良种,为发展食用菌生产服务。它的工作范围是征集和管理食用菌品种资源,选育、引进、审定优良品种,规  相似文献   

10.
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对于食用菌生产也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在为农民提供了谋生的途径的同时,还需要加强食用菌菌种监督与管理,层层把关。  相似文献   

11.
评述龙泉市食用茵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其资源、地理气候、技术、市场、品牌、循环生产等方面的优势。指出产业发展中存在的5个问题:食用菌生产方式亟待转变;生产机械研发制造水平严重滞后;精深加工水平低;食用菌产品品牌效应不高;浙闽赣食用菌交易中心有待重新规划建设。同时提出5项发展建议:一是加快推进菌棒集约化加工模式的发展,促进食用菌生产方式的转变;二是加大扶持力度,推动专业机械制造业发展;三是抓紧建立现代农业加工园区,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四是加强宣传,提高食用菌品牌效应;五是规划重建浙闽赣食用菌交易中心,为食用菌产品的交易展示提供更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12.
1我国食用菌行业面临的挑战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食用菌生产大国,但不是生产强国。2001年,我国首次引进食用菌工厂化栽培设备,2008年开始,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迅猛发展。截至目前,我国已出现1家日产300吨的大型食用菌工厂化企业——上海雪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日产200余吨的食用菌工厂化企业有如意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天水众兴菌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日产100余吨的有上海光明森源生物科技有限  相似文献   

13.
<正>《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已于2006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办法实施近3a来,发挥了巨大作用,促进了我国食用菌菌种业日趋规范,迎来了一个食用菌发展高潮,推动了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目前我国的平菇、香菇、金针菇、双孢蘑菇、木耳等20多种食用菌已经  相似文献   

14.
《蔬菜》2006,(10):13-13
《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已从2006年6月1日起施行,为了方便广大食用菌从业人员对其有详细的了解,我们节选了部分直接对生产、经营实践有指导意义的内容刊载如下: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菌种是指食用菌菌丝体及其生长基质组成的繁殖材料。菌种分为母种(一级种)、原种(二级种)和栽培种(三级种)三级。第七条禁止采集国家重点保护的天然食用菌种质资源。确因科研等特殊情况需要采集的,应当依法申请办理采集手续。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向境外提供食用菌种质资源(包括长有菌丝体的栽培基质及用于菌种分离的子实体),应当经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  相似文献   

15.
李庆利 《食用菌》2006,28(6):65-65
鸡腿菇形如鸡腿,为珍稀菇,色白,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深受消费青睐,有了市场需求,种植面积也在扩大,从大中城市发展到小集镇,栽培鸡腿菇的菇农也越来越多。因鸡腿菇属中温菇类,出菇时遇到温度偏高生长快,开伞也快随后溶为黑色。在此提醒初种植菇农,在未确定好销路,不会加工之前切忌大面积种植,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笔进行大棚里套中棚,中棚里套小棚的3层棚栽培方式,使低温时也能出菇,且菇质优。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牛贞福  国淑梅 《蔬菜》2003,(4):23-23
近几年来,我国栽培食用菌的面积和产量都有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在生产和栽培过程中,污染率一直居高不下,给制种单位和菇农带来了较大的损失。菌种污染的原因除了菌种本身不纯、设备简陋、培养基灭菌不彻底、环境污染等因素以外,在很大程度上还与制种工艺和方法有关。笔者经过几年来的有关工作和调查,总结出降低食用菌菌种污染率的几种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食用菌液体菌种的几种实用检测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稳  朱忠贵  李萍萍 《食用菌》2005,27(1):20-21
由于液体菌种具有生产周期短,菌龄一致,菌种成本低,接种简便,便于管理,易于实现工业化、标准化生产的优点,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在研究和使用液体菌种。然而,在液体菌种的生产过程中,对培养情况及时做出判断,对污染的检测并恰当的安排生产是液体发酵的关键技术之一。现介绍几种实用的污染检查方法及常见指标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食用菌栽培中,有时会遇到下种后因菌丝不萌发或吃料慢,杂菌乘虚而入造成栽培失败。造成菌种不萌发或吃料慢的原因有:菌种培养基营养失调,菌种培养时因温度过高而烧菌,细菌污染,菌种老化以及其它病害引起的菌种干散等。初学者对菌种污染后期易产生色素的杂菌(如木霉、黄曲霉)等容易看出,而对上述的劣种不易鉴定。笔者经试验后摸索出一点经验,同行们不妨一试。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
1。购买菌种前要多了解。一定要名副其实每一种食用茵都有一个中文名称,中文名是根据拉丁学名翻译而来,或沿用古代称谓,或根据食用茵特点而定,因此在购买菌种时,特别是栽培历史短、还没普及的新食用茵时,一定要勤查多问,以免所购菌种名不符实,造成损失,如冬菇就是金针菇和香菇的别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