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宣化马奶葡萄采后果实褐变机理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宣化马奶葡萄为试材,测定采后果实的褐变指数、5-羟甲基糠醛(5-HMF)、相对电导率及果皮硬度等指标,以明确马奶葡萄的褐变类型及易发生褐变的原因。结果表明:酶促褐变是马奶葡萄采后褐变的主要类型;马奶葡萄细胞膜透性的增大是酶和底物接触反应的关键;果皮硬度较小导致其极易受损,活性氧清除酶活性下降导致自由基的增加,促进了膜脂过氧化进程,加速了膜系统完整性的破坏,为酶和底物接触反应创造了条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升高也加快了马奶葡萄的褐变。  相似文献   

2.
枸杞热风干制过程中非酶促褐变反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宁夏枸杞为原料,在65、70、80 ℃、相对湿度65%条件下,研究了枸杞干制过程中非酶促褐变反应。结果表明,还原糖和氨基酸态氮是美拉德反应的两种反应物,根据非酶褐变的特点,在不同温度下两种物质的含量均呈下降趋势,确定枸杞热风干制后期有美拉德反应存在,且温度越高,越有利于美拉德反应的发生;通过人为条件诱导枸杞发生美拉德反应,以枸杞色差值和5-羟甲基糠醛含量的变化验证了美拉德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常温贮藏式干酪在加工过程中易发生非酶褐变,通过对原料、工艺参数、贮藏条件等试验,探讨其褐变的因素,结果表明,产生褐变的原因是美拉德反应(Maillard);试验分析了乳糖含量、 pH值、含水量、灭菌温度、灭菌时间、贮藏温度等因素对美拉德反应的影响。其中,乳糖含量对褐变影响是主要因素,其次是灭菌温度和时间。乳糖含量小于0.8%,灭菌温度121℃,灭菌时间3 min时,对褐变影响较小; pH值在5.2~5.6,产品水分含量高于46%,贮藏温度低于15℃时,对褐变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4.
以伽师瓜为试材,研究干制方式和包装方式对哈密瓜干贮藏期褐变的影响,分析非酶褐变因子与褐变度之间关系,并评价贮藏期哈密瓜干褐变风险。研究认为,与NaHSO3处理相比,阴干处理哈密瓜干贮藏过程中存在褐变发生风险,包装方式对哈密瓜干褐变无显著影响。贮藏过程中非酶褐变因子均发生变化,但与褐变之间的相关性显著受到干制方式的影响。不同处理条件下,可溶性蛋白含量与褐变度相关性均不显著;阴干处理条件下游离氨基酸、还原糖、Vc、总酚、类胡萝卜素等指标均与褐变度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NaHSO3真空包装条件下褐变度与非酶褐变因子间均无显著相关性,哈密瓜干褐变抑制显著。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冷破碎工艺和热破碎工艺对番茄酱贮藏期间非酶褐变的影响,将制备的番茄酱在20℃和35℃条件下进行12个月的贮藏。通过对番茄酱的褐变指数、还原糖、番茄红素、5-HMF、VC含量、氨基酸态氮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pH变化的测定以及相关性分析得出美拉德反应与VC氧化分解反应是导致番茄酱在贮藏期间发生非酶褐变的主要原因,番茄红素不是引起番茄酱色泽变化的主要原因,美拉德反应的主要产物是5-HMF。经过液相色谱分析,番茄酱中糖类主要由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组成,冷破、热破番茄酱中的三种糖类含量有差异。通过模拟体系,进一步确定了美拉德反应是导致番茄酱在贮藏期间发生非酶褐变的根本原因,且糖是5-HMF生成的必要条件,5-HMF的产生主要由果糖决定,VC氧化分解反应对5-HMF的生成贡献微弱。因冷破碎工艺温度较低,产品果糖含量较多,更容易褐变,所以冷破番茄酱的贮藏环境应尽可能的保证低温。  相似文献   

6.
武兴菲 《保鲜与加工》2021,21(3):125-129
为探究红枣在干燥过程中酚类物质的变化及其与褐变的关系,选用新疆和田大枣为试材,采用中短波红外干燥方式对其进行干制处理,测定其在干燥过程中总酚、总黄酮、单体酚类物质含量及褐变度的变化,并鉴定酶促褐变的底物。结果表明:随着干燥过程的进行,枣果褐变度不断提高,总酚、总黄酮含量不断下降;枣果中共鉴定出11种酚类物质,其中芦丁、绿原酸、儿茶素、表儿茶素是其主要酚类物质,没食子酸、表儿茶素、儿茶素、绿原酸、咖啡酸、阿魏酸是枣果的酶促褐变底物,儿茶素是最主要的酶促褐变底物;干制过程中枣果的褐变度与总酚、总黄酮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儿茶素、表儿茶素、绿原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没食子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说明总酚、总黄酮参与了枣果褐变的进程。研究结果为红枣干燥过程品质调控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葡萄穗轴褐枯病也叫轴枯病,在全国大部分葡萄产区有分布,多雨或空气湿度大的地区和年份发生较多。严重时,发病穗率可达20%~40%,导致减产10%~30%。葡萄穗轴褐枯病菌属于半知菌亚门,葡萄生链格孢霉。主要为害葡萄幼穗,有时也可为害幼果和叶片。葡萄开花前后多在幼穗的分枝穗釉上发生淡褐色、水渍状斑点,湿度大时病斑迅速向四周扩展,使整个穗轴变褐坏死,不久失水干枯,花穗易从分枝处折断。在  相似文献   

8.
问:甜牛奶经高温杀菌后,往往会变成灰白色,甚至变成褐色,这是为什么呢?答:这是因为在高温条件下甜牛奶发生了褐变的缘故。(1)高温时奶液褐变的机理褐变反应的机理主要有酶促褐变、非酶褐变和氧化还原褐变等,您说的液态奶在高温下的褐变,主要是发生了非酶褐变的结果。这种非酶褐变称为美拉德反应,是胺、氨基酸、蛋白质与糖类、醛类、酮类之间的反应。糖类、醛类和酮类自身也有可能发生褐变,而与氨基酸、蛋白质共存时,更有促进褐变的作用。美拉德反应过程十分复杂。第1步,由还原糖与氨基化合物在中性或微酸性条件下缩合生成葡萄糖胺,葡萄糖胺…  相似文献   

9.
橄榄总多酚含量及多酚氧化酶活性与组培褐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要:本文采集了不同月份下橄榄的不同组织部位,包括老叶、成熟叶、嫩叶、叶柄、幼嫩茎段和去皮的幼嫩茎段、橄榄果实的胚等9个不同部位;研究了这些样品中总多酚含量、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组织培养褐变的关系。研究发现三月份橄榄各部位的总酚含量、PPO活性和褐变率都较低;特别是去皮的幼嫩茎段具有最低的总酚含量和PPO活性, 在组培过程中褐变程度也最低,更易诱导出愈伤组织,是橄榄组织培养过程中选择的理想外植体。实验结果表明,橄榄外植体的褐变是受到酚类物质的含量和PPO的活性影响的,多酚含量与PPO活性越高,越容易引起外植体褐变。  相似文献   

10.
控制鲜切果蔬酶促褐变添加剂类型及应用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众所周知,酶促褐变是影响鲜切果蔬流通与货架期品质的主要原因之一。即使是完整的果蔬,也有超过50%的损失是由酶促褐变造成的。由于鲜切加工会人为地造成果蔬细胞破裂,使酚类化合物与多酚氧化酶(PPO)的区域性结构遭到破坏,导致酶和底物接触,使得褐变更容易发生。  相似文献   

11.
非酶褐变反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酶褐变反应主要指碳水化合物在热作用下的复杂反应。针对食品在加工和贮藏过程中非酶褐变反应的类型、反应历程、颜色产物、对食品的影响、非酶褐变反应条件,以及反应的控制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采用CIELab表色系对干燥金银花的颜色劣变现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金银花在热风干燥过程中影响颜色劣变的因素是酶促褐变,以及叶绿素在热风干燥过程中的损失。绿原酸是酶促褐变中酶的底物,反应需要氧气参与,叶绿素的损失不仅使金银花原有颜色发生改变,生成的褐色物质也可以加重金银花褐变程度。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葡萄采后果串的整体贮藏品质,研究了不同浓度一氧化氮(NO)对采后贮藏期间葡萄果梗和果粒品质的影响。以新疆无核白葡萄为试材,采用11种浓度的NO气体熏蒸处理样品,在(0±0.5)℃,相对湿度90%±2%的贮藏条件下,通过监测葡萄的表观、理化品质和贮藏特性,获得有效作用浓度。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NO不仅能显著降低葡萄失重率、落粒率和腐烂率,而且能减缓葡萄果粒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但延缓果梗褐变的作用因NO浓度高低存在较大差异,其中NO浓度为400~600 μL·L-1时抑制效果明显,尤其是500 μL·L-1,而低于300 μL·L-1时作用有限,高于700 μL·L-1时有不同程度的伤害作用。由此得出,适宜浓度的NO熏蒸处理保鲜葡萄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以翠冠梨为试材,对其贮藏过程中酶促褐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翠冠梨在贮藏期间先进行酚类物质合成,后发生降解, 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呈先升后降趋势,酚类物质的减少和褐变同时发生,PPO促进酚类物质氧化,结果导致褐变。低温贮藏(0℃)能延缓果实衰老软化褐变。  相似文献   

15.
王静 《保鲜与加工》2014,14(4):49-52
酶促褐变是导致果蔬组织褐变的主要原因,控制酶促褐变很大程度上能够减轻果蔬采后褐变的发生。本文就国内外关于果蔬采后酶促褐变控制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采后果蔬的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翠冠梨酶促褐变及其生化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友根  陈金印 《中国农学通报》2003,19(4):135-137,145
以翠冠梨为试材 ,对其贮藏过程中酶促褐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翠冠梨在贮藏期间先进行酚类物质合成 ,后发生降解 ,多酚氧化酶 (PPO)活性呈先升后降趋势 ,酚类物质的减少和褐变同时发生 ,PPO促进酚类物质氧化 ,结果导致褐变。低温贮藏 (0℃ )能延缓果实衰老软化褐变。  相似文献   

17.
乙醇和1-MCP熏蒸对中华寿桃贮藏期冷害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华寿桃为试材,研究了乙醇(300μL/L)和1-甲基环丙烯(1-MCP)(1μL/L)处理对其贮藏过程中冷害发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MCP、乙醇熏蒸处理既明显地抑制了中华寿桃因低温冷害导致的果肉褐变,又能保持其风味、脆度。冷害导致的褐变与多酚氧化酶活性以及总酚含量的变化相关,贮藏过程中,多酚氧化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峰型变化,两种处理均降低了该酶活性的上升速度,延迟了峰值出现的时间,果实总酚含量也相对较高。1-MCP和乙醇处理还有效地抑制可滴定酸含量的降低和丙二醛含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8.
库尔勒香梨果实褐变是贮藏中经常发生的一种生理病害,与酚类底物和多酚氧化酶(PPO)含量、分布有关,还与细胞膜结构变化密切相关。对库尔勒香梨果实褐变机理及防止措施进行了较深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气调贮藏中,库尔勒香梨果实褐变指数与多酚氧化酶(PPO)含量成正相关,与酚类底物含量成负相关,与细胞膜相对电导率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切割果蔬的防褐与护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切割果蔬亦叫半加工果蔬,属于净菜范畴,它是指新鲜水果与蔬菜经过清洗、整修、去皮、切分等步骤,用塑料薄膜袋或以塑料托盘盛装,外覆塑料膜包装,供消费者食用或餐饮业使用的果蔬鲜食加工产品。1.切割果蔬的防褐就切割水果、蔬菜而言,主要的质量问题是褐变,褐变会严重影响果蔬外观。褐变现象不仅存在于果蔬,也普遍存在于许多食品中。一般情况下褐变反应有酶促褐变和非酶促褐变等两种。(1)酶促褐变即在氧化酶催化下的多酚类氧化和抗坏血酸氧化下果蔬的褐变。褐变发生必须同时有多酚类物质、多酚氧化酶和氧气。要阻止酶促褐变的发生,就必须对以…  相似文献   

20.
普通丝瓜果肉褐变的变异及低褐变品种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普通丝瓜果肉在烹饪等加工过程中容易发生褐变,降低了丝瓜的营养价值和食用价值。试验通过对普通丝瓜品种资源果肉的褐变度进行测定,研究普通丝瓜品种果肉褐变度的变异,筛选出低褐变度的普通丝瓜品种材料,并对福建省种植的普通丝瓜品种进行评价和筛选。结果表明,普通丝瓜品种褐变度(OD值)测定结果在0.115~0.647之间,变异系数为36.1%,变异范围广,表明普通丝瓜果肉褐变度遗传改良具有很大的潜力;筛选出低褐变度的普通丝瓜品种材料26份;福建省栽培的8个普通丝瓜品种的褐变度差异较大,其中‘农福丝瓜801’和‘金美2号’2个品种褐变度低,品质较好,可以大面积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