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90.4%石蜡油乳油对棉铃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棉铃虫发生期,用90.4%石蜡油乳油600ml/667m2剂量喷雾防治,药后3d的防效达80.8%,药后7d的防效达81.2%,优于对照药剂40%毒死蜱乳油125ml/667m2的防效。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不同除草剂不同用量对除草效果的影响,以"黔紫薯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处理的方法,研究了乙草胺乳油、乙氧氟草醚乳油、精喹禾灵乳油3种药剂不同浓度的防效。结果表明:以50%乙草胺300ml/667m2效果为最好,乙草胺200ml+乙氧氟草醚20ml/667m2与50%乙草胺300ml/667m2效果相当,但有药害现象,对甘薯苗期有影响;乙草胺200ml/667m2药效果次之,但与50%乙草胺300ml/667m2和乙草胺100ml/667m2效果差异不显著;10%精喹禾灵200ml/667m2与乙草胺100ml/667m2效果相当。试验表明以50%乙草胺300ml/667m2和乙草胺200ml+乙氧氟草醚20ml/667m2的效果最好,达到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90.4%石蜡油乳油对棉铃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棉铃虫发生期,用90.4%石蜡油乳油600ml/667m2剂量喷雾防治,药后3d的防效达80.8%,药后7d的防效达81.2%,优于对照药剂40%毒死蜱乳油125ml/667m2的防效。  相似文献   

4.
<正>一、草害防治1.栽前土壤处理。在大蒜栽种前,每亩可选用48%氟乐灵(特福力)乳油100~125毫升、48%地乐胺(仲丁灵)乳油200~250毫升、33%二甲戊乐灵(施田补)乳油200~300毫升,对水均匀处理畦面。2.芽前土壤处理。在大蒜栽种后出芽前,每亩可选用24%乙氧氟草醚乳油50毫升、44%戊·氧·乙草胺乳油  相似文献   

5.
通过防治水稻纹枯病不同药剂进行田间筛选试验,表明24%满穗乳油30ml/667m2防治效果明显优于5%井冈霉素水剂400ml/667m2,24%满穗乳油在防治水稻纹枯病表现突出,有较好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1 试验目的 通过8.8%旱莠定、33%施田补、氟乐灵的对比试验,筛选出适合防除棉花田间杂草的新型除草剂,为以后示范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1试验目的调查防治效果,为今后棉铃虫防治提供依据。2供试产品杜邦公司提供的15%“安打”杀虫剂(悬浮剂);拜耳公司生产的35%赛丹。3试验处理处理1:15%“安打”,20g/667m2(供试)下水量45kg/667m2;处理2:35%赛丹,120g/667m2(对照)下水量45kg/667m2;处理3:清水,下水量45kg/667m2。  相似文献   

8.
氟乐灵除草剂,国外多家企业在我国登记商品为:美国陶氏益农公司1987年、1999年登记特福力48%乳油、特福力原药,意大利易比西公司1987年、1998年登记氟特力48%乳油、氟特力原药,以色列阿甘化学公司1998年登记氟利克48%乳油。制剂主要登记在大豆、棉花田内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及  相似文献   

9.
<正>一、草害防治1.播前土壤处理。在胡萝卜播种前,每亩可选用48%双丁乐灵(地乐胺)乳油200300毫升、48%氟乐灵(特福力)乳油100300毫升、48%氟乐灵(特福力)乳油100150毫升、33%二甲戊乐灵(除草通)乳油55150毫升、33%二甲戊乐灵(除草通)乳油55100毫升均匀喷雾。2.苗前土壤处理。在胡萝卜播种后出苗前,每亩可选用50%扑草净可湿性粉剂100克、60%丁草胺(丁草锁)乳油50100毫升均匀喷雾。2.苗前土壤处理。在胡萝卜播种后出苗前,每亩可选用50%扑草净可湿性粉剂100克、60%丁草胺(丁草锁)乳油5075毫升、50%利谷隆可湿性粉剂7575毫升、50%利谷隆可湿性粉剂75110克、25%胺草膦乳油150110克、25%胺草膦乳油150250毫升、48%双丁乐灵乳油200250毫升、48%双丁乐灵乳油200250毫升、33%二甲戊乐灵乳油55250毫升、33%二甲戊乐灵乳油55100毫升、50%杀草丹(禾草丹)乳油300100毫升、50%杀草丹(禾草丹)乳油300400毫升、48%氟乐灵乳油100400毫升、48%氟乐灵乳油100200毫升、50%氯溴隆可湿性粉剂75200毫升、50%氯溴隆可湿性粉剂75150克、80%甲氧隆可湿性粉剂225150克、80%甲氧隆可湿性粉剂225335克均  相似文献   

10.
<正>氟乐灵商品名:氟特力、氟利克、特福力,主要剂型:48%乳油。属二硝基苯胺类选择性芽前触杀型除草剂,主要防除马唐、稗草、狗尾草、马齿苋、苋菜等杂草。大豆播种前57天,用48%氟乐灵乳剂处理土壤,施药后2小时内要及时耙地混土。用药量因土壤有机质含量多少而定。有机质含量在3%以下,每亩用药807天,用48%氟乐灵乳剂处理土壤,施药后2小时内要及时耙地混土。用药量因土壤有机质含量多少而定。有机质含量在3%以下,每亩用药80110毫升;有机质含量在3%110毫升;有机质含量在3%5%,每亩用  相似文献   

11.
<正>1.商品名施田补、除草通、杀草通、菜草通、除芽通、胺硝草、二甲戊乐灵。2.主要剂型单剂:330克/升乳油,33%乳油,3%、5%颗粒剂,45%微胶囊剂,20%、30%悬浮剂。混剂:甲戊·丁草胺、甲戊·扑草净、甲戊·乙草胺、甲戊·莠去津、氧氟·甲戊灵等。  相似文献   

12.
<正> 一、播种前除草化学除草应以药材播种前土壤施药为主,争取一次施药便能保证整个生育期不受杂草危害。播种前土壤处理常用药剂如下: 1.48%氟乐灵乳油:氟乐灵杀草谱广,能有效防除1年生靠种子繁殖的禾本科杂草,如马唐、牛筋草、狗尾草、稗、千金子和画眉草等,以及小粒种子的阔叶杂草,如黎科、苋科、蓼科、马齿苋等,田间有效期2~3个月,喷药时间:于种子类药材播种前5~10天杂草萌发出芽前,每亩地用48%氟乐灵乳油80~100ml对水40~50kg,对药田表土进行均匀喷洒处理。因氟乐灵易挥发和光解,应随喷随进行浅翻,  相似文献   

13.
对5种除草剂的14个组合处理进行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莠去津与3种除草剂分别混用的除草效果比单用莠去津好。筛选出了适合免耕春玉米田土壤封闭使用的高效除草剂配方,即每公顷用38%莠去津悬浮剂1650ml加90%禾耐斯乳油900ml,或96%金都尔乳油900ml,或33%施田补乳油1950ml,于玉米播后至出苗前施药,除草效果可达92%;对有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和铁苋菜(Acalypha australis Linn.)等难治的双子叶杂草较多地块,每公顷用96%金都尔乳油900~1200ml或90%禾耐斯乳油900~1050ml加80%阔草清水分散粒剂45~60g,防除双子叶杂草效果达96%以上;另外,对免耕春播玉米田使用土壤封闭方法除草,播种前或播种同时杀明草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正>在夏播桑苗圃,可用氟乐灵进行土壤封闭处理。播种前每亩用48%氟乐灵乳油100~150毫升,加水50~60公斤,均匀喷于土表,随即用钉齿耙混土(注意:因氟乐灵见光易分解,必须混土),混土深度为3~5厘米,第二天即可播种。氟乐灵的  相似文献   

15.
<正>移栽蔬菜移栽蔬菜是经过育苗阶段后才移栽到大田的,所以对除草剂的耐受力较强。移栽前进行土壤处理或移栽前先防除已出苗杂草,可考虑选用以下除草剂:33%除草通乳油、48%氟乐灵乳油、50%扑  相似文献   

16.
亚麻田杂草防治的除草剂选择及应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冬春季种植的亚麻,其生长期基本上同小麦,油菜相仿,田间主要杂草是看麦娘,牛繁缕,Wang草及碎米荠。试验表明:72%都尔乳油用量130ml/667m^2在亚麻播后芽前封土处理,其鲜重防效达84.7%;17.5%快刀乳油,10.8%高效益草能乳油及5%禾草星乳油用量60ml/667m^2,在亚麻出苗后20-30d喷雾,其鲜重防效分别为98.1%,87.1%和92.7%。参试药剂对亚麻安全无药害,一次用药能完全控制亚麻全生育期的杂草危害。  相似文献   

17.
利用48%乐斯本乳油稀释1 200~1 500倍,防治梨黄粉蚜,药后5天防效均达99%以上;防治梨圆蚧,稀释1 200~2 000倍,药后3天防效达95%以上.试验结果表明,48%乐斯本乳油稀释1 200~1 500倍液,防治梨黄粉蚜和梨圆蚧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8.
<正>棉花田以马唐、狗尾草、牛筋草、千金子、看麦娘、画眉、马齿苋、藜类、苋类、铁苋菜、雀舌草、菟丝子、茅草、芦苇等为主。多年以来,棉农习惯使用48%氟乐灵乳油,亩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试验研究,分析得出小麦后期叶面喷施有机微肥、无机化肥和农药,均具有一定的增产、防衰效果,有机微肥的增产防衰效果>无机化肥>农药。明确了小麦后期肥药混喷技术:在齐穗期叶面喷施春泉2000(腐植酸型微肥)2次,间隔7~10天,每次100ml/667m2,或齐穗期叶面喷施春泉2000100ml/667m2 15%三唑酮50ml/667m2。  相似文献   

20.
于2008—2009年在中、晚稻上开展水气平衡栽培法不同开厢宽度、栽植方式、施氮水平和补灌方式增产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开厢宽度以1.70~2.55m较为适宜,其增产效果可达7%以上;栽植方式以三角形(品字形)定植产量最高,增产接近或超过10%;施氮水平以施N10~12kg/667m2较为适宜,比施N8kg/667m2增产58.1~83.1kg/667m2,增产20.68%~29.57%;沟灌补水方式以长期保持半沟水的"浸润灌溉式"为最佳,增产19.0~26.6kg/667m2、增产4.11%~6.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