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影响石榴贮藏保鲜的采后因素。影响石榴贮藏保鲜的因素很多,有采前因素和采后因素。其中采后因素包括温度、湿度、气体浓度、净度,即“四度”。  相似文献   

2.
<正> 龙眼果实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龙眼果实采后在自然条件下存放,通常3天左右风味就开始变劣,超过1周就会完全丧失食用价值。我国是龙眼生产大国,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首位,年产量在100万t以上,其中,产地只能消费20%,其余80%要靠外销或者贮藏加工[1],有效地延长龙眼的贮藏保鲜期和货架寿命有着重要的意义。近20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龙眼的贮藏保鲜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研究内容涉及龙眼果实的贮藏特性、采后生理、冷害与果皮褐变机理、贮藏保鲜技术等。现将龙眼果实贮藏贮藏保鲜技术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梨的贮藏保鲜原理与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梨的贮藏保鲜原理与技术袁艳春(西南农业大学园艺系重庆630716)梨采后在自然状况下生理衰变快,且组织易受损伤,易受病原微生物侵染,因此品质下降快、腐烂率极高。据调查,梨采后从包装、贮运到上市销售之间腐损达1/3在右。鉴此,应大力推广梨的贮藏保鲜技术...  相似文献   

4.
橄榄常温贮藏方法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橄榄(CanariumalbumRaeusch)属于橄榄科橄揽属,为福建特产。果实具有特殊的风味,除鲜食外,可加工成多种蜜饯如大福果、十香檄榄等。近年来徽榄生产发展较快,但果实皮薄,采后极易失水皱缩、腐烂。关于橄揽贮藏保鲜技术鲜见报道,杨孙鎏曾用漂白粉处理橄榄进行贮藏。本试验拟探讨常温下贮藏保鲜橄揽的技术,旨在延长橄榄鲜果供应期。材料与方法1.供试品种与处理供试品种为植香橄榄,干1996年10月30日采自闽侯县农科所果园。采后挑选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的果实摊晾干储藏室内。所用材料有厚0.01mm的塑料薄膜和塑料薄膜袋;花缸,圆形…  相似文献   

5.
采收后的鲜切花会产生较高的呼吸热,而且水分蒸发快,贮藏和瓶插寿命有限。切花采后寿命长短与采前生长状况、采收期、贮藏条件以及是否采用合适的预处理及保鲜技术有关。  相似文献   

6.
李子贮藏保鲜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探讨了李子(Prumsx salicina)采前、采收、采后处理及贮藏环境的调控对贮藏保鲜的影响。采前、采后药剂喷洒或浸果处理、确定最佳采收期及创造合理贮藏环境;贮藏温度为-0.5℃-0℃,可采用间歇式升温,防止冷害的发生;相对湿度为90%-95%,气体组成为O22%-5%、CO23%-5%等最佳条件,能达到李果长期贮藏保鲜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据《保鲜与加工》2008年第4期报道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市农产品采后生理与贮藏保鲜重点实验室及天津农学院园艺系的研究人员,以越橘为试材,在0~1℃条件下,重点研究了不同保鲜包装袋对越橘的保鲜效果,测定了不同保鲜包装袋内越橘的生理生化指标,旨在为越橘的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蘑菇是人们日常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蘑菇采后易腐,食用品质迅速下降,需采用适宜的保鲜技术来维持蘑菇的贮藏品质,延长蘑菇的货架期。现从预冷、贮藏环境控制、气调包装、化学保鲜剂保鲜、辐照保鲜等方面对蘑菇的采后保鲜技术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存在安全隐患和难以实现工业化是蘑菇采后保鲜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大多蘑菇采后保鲜技术仍处于实验室阶段且难以实现工业化应用;关于蘑菇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和深入。复合保鲜技术的应用是蘑菇保鲜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9.
梨采后生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呼吸作用、1—MCP对梨的影响、气调贮藏、褐变机理、钙对梨贮藏特性的影响、中草药和生化涂膜剂防腐保鲜6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梨采后生理研究进展,以期为我国梨贮藏保鲜技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食用菌的保鲜贮藏与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菌的保鲜贮藏与加工韩志明(湖南益阳地区农业局,益州413000)采摘后的新鲜食用菌,常温下易腐烂变质,在包装和运输过程中也容易破损,降低质量,造成损失。在生产旺季要鲜销食用菌,在炎热的季节要收集加工食用菌产品,必须作好保鲜和贮藏。为了调节、丰富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