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适宜地区及地膜、良种选择1.适宜地区经多年实践和多点调查,一般年平均气温在5℃以上,无霜期125天左右,有效积温在2500℃左右的地区适宜推广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覆膜玉米要选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肥力中上等、排灌条件较好的地块。地膜玉米怕涝,选地  相似文献   

2.
正玉米地膜覆盖栽培一般比露地栽培玉米增产30%~70%,有的地方成倍增加产量。尤其是我国东北等地区,气候寒冷,无霜期短,再加上一些地区常年干旱,而为了使玉米提早成熟,采用地膜覆盖玉米,可大幅度提高玉米产量。一、播种前的准备选用优良品种。地膜玉米可增加150~200℃的有效积温,正常年份比露地提前7~10天播种。生育进程快,提早7~15天成熟。根据这一点,与当地露地玉米  相似文献   

3.
于1987年在威宁县采用地膜覆盖玉米栽培技术,结果表明。地膜玉米比露地玉米增产显著,增产率最高达185.9%,杂交种平均增产95.5%;经济性状表现较好,植株增高,变粗.全生育期提早,杂交种缩短40~47天,农家种缩短46天,覆膜后提高了地温和积温,杂交种积温平均增加350℃,农家种增加387℃。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使半凉山地区种植杂交玉米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4.
玉米增产栽培中,关键技术有以下几项 一、选用早熟、高产、质佳品种。早熟高产品种是指生产选用的品种,积温保证率要达到80~90%以上。即比当地积温少150~200℃,或熟期要比当地正常霜期提早10天左右,基本上遇到小灾不减产。注意严禁品种越区种植。 玉米的熟期与土壤肥力有很大关系。同一品种,种在肥力不同的地块上,熟期可相差10天以上,为了充分发挥品种的增产潜力,不同熟期类型的品种最好搭配种植。适时晚收获得增产。  相似文献   

5.
陕南中高山地膜玉米覆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示范中,人们对中高山地膜玉米覆盖有个误区,即误认为地膜覆盖玉米播种用工多,投资大,增产不增收,无经济效益.实践证明,使用地膜覆盖玉米可提高经济效益.据试验:4月11日播种的郧单1号到8月31日收获,生育期143天,经地膜覆盖的活动积温3401.70℃.而同露地的3069.90℃相比,前者增加积温331.80℃,在初盖膜10天内盖膜地要比露地温度增高2.3℃.所以,中高山地用地膜覆盖玉米可适时早播.经调查,地膜玉米相比露地玉米早抽雄15~1 8天.地膜玉米平均百株高度为161.9厘米,茎粗7.2厘米,根系七层65条,总长1431.5厘米,早熟20~25天,穗大、粒多、千粒重高;露地玉米平均百株高度111.1厘米,茎粗6厘米,根系6层51条,总长1145.5厘米,两者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6.
和田地区小麦留行套种玉米技术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和田地区人多地少,人均耕地约1.8亩,一年两熟,历来有麦收后复播玉米的习惯,但当地无霜期短,只能选用早熟冬麦品种(唐山6898等)与早熟玉米品种配套种植,增产潜力不大。近年,我们进行了小麦留行套种玉米(以下简称留行套种)试验和示范。留行套种,小麦与玉米共生20天左右,能争取到400—500℃有效积温,可种植生育期较长的杂交玉米品种,从而增加粮食产量。  相似文献   

7.
结合陇东旱作区气候条件、近年产区内玉米露地垄沟栽培现状及植物地膜覆盖垄沟栽培试验示范,从整地、覆盖物栽培、适宜品种等方面总结形成了陇东旱作区玉米植物地膜覆盖垄沟栽培技术,旨在进一步降低甘肃陇东旱作区地膜使用量,实现玉米生产绿色高质高效。  相似文献   

8.
绥化市地处黑龙江省中部,地理位置属高纬度地区,年有效积温2500℃左右,无霜期120~125天。长期以来,有效积温不足严重制约了玉米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经过几年的实验示范,总结出了高寒地区玉米保护地栽培技术。该项技术2009年在绥化市推广面积近7万  相似文献   

9.
<正>在全膜玉米原膜上种植蚕豆是一项旱作农业新技术,具有操作简便花工少,一膜二用投资小,增产显著效益好,生长期短茬口好等特点,该技术比露地蚕豆亩增收节资500元左右,平均亩产300kg左右,比露地蚕豆增产30%以上,适宜甘谷县海拔1800m以上种植全膜玉米的地区推广。1选地全膜玉米原膜二用种植蚕豆的地块应选择土层深厚,肥力中等以上的全膜玉米地块。不宜选砂砾地、盐碱地、瘠薄地。  相似文献   

10.
为了摸索江汉平原地区玉米连作种植的适宜品种和播期,进行了春玉米—秋玉米连作模式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春玉米—秋玉连作模式中,春玉米最早要待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土壤表层5~10 cm温度达到10~12℃时播种,参考潜江市历年3月和11月气温资料,地膜覆盖的可提前到3月10—15日播种,露地播籽的可提前到3月20日左右;春玉米播期不宜迟于3月30日,秋玉米播期不宜迟于7月30日。  相似文献   

11.
栽培玉米,要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品种所需积温和栽培条件,选择生育期,适宜、优质、抗病、高产的优良品种,不越区种植,确保玉米成熟时留有150℃有效积温,延长站杆晾晒时间,降低玉米含水量。  相似文献   

12.
殷大星 《现代农业》2013,(12):42-43
北票地区属于温带亚湿润区,季风型大陆气候,温差大,积温高。年平均气温8.6℃,年有效积温3300~3500℃,年平均降水量509毫米,无霜期153天左右,年平均日照2861小时.是玉米种植的适宜地区。  相似文献   

13.
榆中县北部半干旱雨养农业区,海拔2100~2480m,年均降水量350mm,无霜期105d,≥10℃的年有效积温2 400~3 400℃。因降水稀少,干旱严重,加之海拔较高,有效积温不足,露地种植玉米保苗困难,不能正常成熟。近几年,随着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推广应用,玉米在该地区种植成功,结束了当地不能种植玉米的历史,并且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4.
正巴里坤县年≥10℃有效积温在2 000℃左右,全年平均气温1℃,最高气温≤30℃,年降雨量270毫米左右,是典型的内陆气候,只适宜种植部分喜冷凉蔬菜。作为喜冷凉蔬菜的甘蓝在巴里坤县有长时间的种植基础和经验,适宜引导部分农户种植早熟春甘蓝。一、品种选择选用抱球结实、商品性好、产量高、适宜露地种植的早熟品种8398。  相似文献   

15.
<正>黄龙县位于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东南缘,受季风影响较大,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为暖温湿带和半湿带气候区。年降雨量602mm,年平均气温8.8℃,平均无霜期18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437.5小时,昼夜温差大。全县总耕地面积24万亩,其中玉米面积13.7万亩,玉米地膜覆盖种植2.5万亩,集中分布在位于川道的2镇2乡,占玉米总播种面积18.2%,多年我县露地玉米亩单产稳定在700公斤左右,玉米地膜覆盖亩平均单产达到了710公斤,2011年圪坮乡梁湾行政村李斌才7亩地膜玉米经专  相似文献   

16.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在不同的种植区域增产幅度表现出明显差异。在积温不足的高寒山区和干旱少雨地区,地膜玉米增产效果比较显著。要充分发挥地膜覆盖的增产作用,必须选择适宜的种植区域。  相似文献   

17.
1选用适宜良种 优良品种的选用是确保产量的基础性工作,必须要遵循递向原则。1.1根据当地常年积温条件和无霜期进行选种玉米有熟期长、丰产性好的特点,但过分追求高产而采用熟期过长的玉米品种容易造成越区种植、易受早霜侵害引起减产或绝产,生产中应加以杜绝。我县地处我省第三、四积温带,常年有效积温2450℃左右,无霜期120d左右,南北略有差异,广大农民应参照这一气象条件进行选种。并留有150℃左右积温的余地。同时根据地势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洼地熟期应略早于岗地熟期。  相似文献   

18.
粒农12是新乡市粒丰农科有限公司以自育自交系LN1335为母本、自育自交系LN1342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玉米新品种。经过2017-2018年国家黄淮海夏播玉米区域试验、生产试验,表现高产、稳产、多抗,2021年12月通过国审。适宜在黄淮海夏播区及有效积温在2 500℃以上的同类地区种植,中等肥力地块公顷保苗67 500株左右,高水肥地块公顷保苗75 000株左右。  相似文献   

19.
一、试验目的 阿西尔乡地处塔城市东北部,无霜期较短,有效积温在2300℃~2600℃适合中早熟玉米品种种植,本试验通过中早熟玉米品种比较试验,筛选适宜我乡种植的玉米优良品种,为调整和增加我乡玉米品种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正>优良品种是实现高产优质的首要因素,选准主导当家品种,优化品种布局,是玉米优质的的技术核心。要选用抗病性强、适应性广、丰产性好的优良的品种。因此选用玉米优良品种,应坚持以下原则:一、根据种植区选择适宜品种所谓适合区域选种就是坚持安全成熟的原则,一定要选所在区域适合熟期的品种。根据当地的无霜期和有效积温,选择相应熟期的品种。如果采取地膜覆盖技术,可选熟期略长一些的品种。千万不要选购未经审定的试验种子。因为这些种性状不稳定,风险性很大,很容易造成减产和品质降低。玉米生产应推广使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这样才能人为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