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神奇的探鳖仪我国民间捕捉甲鱼,常用的方法有枪打、钩钓、中草药诱捕、潜水捕捉、鱼笼诱捕、掏洞捕、排叉探捕等。其劳动强度很大,捕获率极低,对甲鱼致伤也特别严重。为此,某技术开发公司总经理印堡林借鉴国内外新技术,经20多年的潜心研究,成功地研制出一种捕捉甲...  相似文献   

2.
神奇的探鳖仪专利申请号:97241430.4我国民间捕捉甲鱼,常用的办法有枪打、钩钓、中草药诱埔、潜水捕捉、鱼笼诱捕、掏洞浦、排叉探捕等等。虽方法千秋,但无一例运用到电子技术和感应技术,捕获率极低,劳动强度很大。对甲鱼致伤特别严重。湖北省洪湖市府场镇...  相似文献   

3.
神奇的探鳖仪文/贺光群湖北省洪湖市府场社会福利企业总公司淡水产品开发公司总经理、市养鳖捉鳖技术研究会理事印保林,成功地研制出一种捕捉甲鱼的新型渔具———探鳖仪,它一改民间捕捉甲鱼捕获率低、劳动强度大、甲鱼致伤严重的不足,具有如下优点:一、捕鳖率高。清...  相似文献   

4.
随着沐川县人工纯林面积的增加及化学药剂的大量使用,赤腹松鼠的天敌越来越少。监测数据表明,2014年底赤腹松鼠大量啃食柳杉树皮对沐川县人工柳杉林的危害面积达1.07万hm2。用无公害、低成本、操作简单、方便易学的鼠笼捕捉技术大量捕足赤腹松鼠是减少鼠害,保护森林、提高林分质量、促进林农增收的有效方法。对此,在2014年~2015年通过设置不同饵料,在不同季节诱捕赤腹松鼠,通过双因素方差结果表明:在食物较少的秋冬季节以苹果作为饵料诱捕,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1、培育好亲鳖。优良的亲鳖是养好甲鱼的基础,亲鳖个体大,体质好,饱满强壮。其产卵多,个体大,每只可达5克~6克重。产卵前要多投喂蛋白质含量高,营养全面的饵料。产卵后也要抓紧投喂,补充亲鳖体内营养,使亲鳖早日康复,迅速再交配,提高怀卵粒和受精率,力争产卵季节一月产一次卵。 2、把好孵化关。缩短孵化期,使稚鳖早出壳,早开食,早生长。做好孵化工作重点是: ①采取恒温设施,使孵化控制在最佳温度内; ②把握好湿度,使沙中含水量在5%~12%; ③防病害、敌害,促使鳖卵在40至50天内出壳。 3、培育好稚鳖。稚…  相似文献   

6.
防治蚱蝉的几种方法李有财(渭南市林木病虫防治检疫站,陕西渭南714000)①人工捕捉:发动群众和学生晚间在树下捕捉初羽化出土的成虫,油炸虫体可食。②灯光诱杀:利用成虫趋赴光的习性,用灯光、举火诱捕成虫。③捣碎发酵喷洒:将捕捉的成虫,每次最少20头(根...  相似文献   

7.
1腐皮病。甲鱼受损伤后,四肢、颈部、尾部及周边皮肤糜烂、组织变白、发黄、坏死,严重时骨骼外露,爪脱落。防治方法:控制甲鱼饲养密度,及时分养,经常更换池水。每周用1×10-6~2×10-6漂白粉全池泼洒消毒。及时隔离病甲鱼,用2×10-6~3×10-6生石灰或漂白粉反复药浴5天~6天,确认痊愈后,放回原池饲养。用鳖速康20×10-6~40×10-6全池泼洒,每天一次,并常换水,2天~3天后即可停止死亡。2、出血病。病甲鱼出现血点或出血斑,咽喉上下壁的辅助呼吸器官的群毛状小突起出血、坏死。防治方法:病甲鱼应及时隔离治疗,用磺胺类药或抗菌…  相似文献   

8.
甲鱼,俗称鳖,又叫元鱼、团鱼、“王八”,属水生爬行动物.其肉质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较为高级的滋补营养品,又可做为治病的药物.鳖甲、肉、血、头均可入药. 随着工业的发展,江河污染越来越影响甲鱼的生存和繁殖,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  相似文献   

9.
周宁 《技术与市场》2010,(10):177-177
1.放养健康鳖苗 目前,养殖用苗主要为中华鳖苗、台湾鳖苗、泰国鳖苗、杂交苗等。实践证明,中华鳖苗抗病力强、病害少、适应性强,具有较强的生长优势。因此,养殖甲鱼应首选中华鳖苗。健康苗种的特征是体肥、体型宽大、体表光洁、无伤残、活动力强。苗种应就近采购,这样才容易适应当地养殖。  相似文献   

10.
以诱捕器的悬挂高度和油松毛虫的趋色性为研究对象,研究诱捕器不同处理方式对油松毛虫捕捉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红、黑、白和黄四种颜色诱捕器中,黑色的诱捕器对油松毛虫飞蛾趋向性较好;在1、1.5、2和2.5m四个高度中,以1.5m和2m的悬挂高度效果较好。选择1.5m的悬挂高度和黑色诱捕器比较适合当地油松毛虫的防治。  相似文献   

11.
为保护陕西秦岭西部林地资源,针对近年来时有严重发生的鼠害,2017—2020年,在宝鸡市马头滩林业局林区采用捕鼠器捕捉法,调查研究了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的鼠类种类、种群数量与结构,危害树木种类、时期,不同诱捕器诱捕效果等,结果为该林区鼠类主要有大林姬鼠、黑线姬鼠、褐家鼠等3种,其中大林姬鼠是优势种,黑线姬鼠是次优势种,鼠类群落结构和种群数量基本稳定;害鼠数量天然林多于人工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针叶林;鼠害春季重于秋季,主要危害椴树、槭树、华北落叶松、华山松等树种,啃食树木基部树皮等;陷阱法捕鼠效果好于笼捕法。  相似文献   

12.
不同引诱剂和诱捕器对松墨天牛的林间引诱效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6年和2007年,采用不同的诱捕器和引诱剂,对泸县和富顺的马尾松林中松墨天牛成虫进行了诱捕.结果表明自制SC-1型松墨天牛引诱剂和A-3型松墨天牛引诱剂对松墨天牛成虫的引诱效果基本相同.替代型塑料质诱捕器对松墨天牛成虫的引诱效果只有YB-50型铁质松墨天牛诱捕器的63.70%~81.11%,但塑料质诱捕器成本低、安装简便、不易丢失.在林间虫口数量较大的林区,在同一地点连续进行诱捕,可有效减少林间松墨天牛虫口数量,可用于对松墨天牛的防治.而在林间虫口数量较小的林区,采用诱捕的方法对松墨天牛进行防治,则效果较差甚至没有效果.在四川泸县和富顺诱捕的天牛成虫中,尚未发现松材线虫.  相似文献   

13.
爬行动物在我省分布已知有17种,分属2目5科。现将各种类志要如下。一、龟鳖目 Testudoformes 鳖科 Trionychidae1、鳖(甲鱼、王八、团鱼) "Triony} sinensis形态特征:体表无角质盾片,覆以柔软的革质皮肤。背甲无缘板,肋骨突出于肋板外侧,腹甲各骨板间有空隙。背腹甲由韧带组织相连。背甲边缘为厚实的结缔  相似文献   

14.
提高亲鳖繁殖力的方法亲鳖在自然条件下,繁殖周期长,产卵量和孵化率低。要想提高亲鳖的效益,必须提高繁殖力.获得质优量多的动鳖。1.精选鳖种鳖种要求健康无病、无伤残、行动敏捷、个体大。10岁以上,体重必须2.5公斤的鳖种最佳,10岁以下的鳖种体重必须在2...  相似文献   

15.
工能基因组学:T-DNA介导的基因诱捕和植物基因鉴定(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巍 《林业研究》2001,12(1):1-8
拟南芥菜、水稻、蕃茄、土豆、玉米、小麦和大豆的全基因组测序为植物细胞和发育生 物学研究提供了许多有用的信息。基因组学的中心任务是利用这些信息去探索蛋白质的功能 和鉴定与发育有关的重要基因。尽管依赖于毁坏基因和产生可识别的突变表型的经典遗传学 方法仍然是极为成功的基因鉴定方法,借助于报告基因结构,随机插入植物基因组的T-DNA 介导的基因诱捕正发展成为植物细胞和发育生物学研究的极强有力的技术。本文描述了基因 诱捕、启动子诱捕和增强子诱捕在植物生物学中的应用,并且希望这些基因鉴定方法有助于 植物分子生物学家和生物技术工作者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利用信息素在松小蠹虫扬飞期开展诱捕防治是较为普遍且安全有效的一种防治措施,不同配方的信息素在相同的林间环境中诱捕效果有所不同。采用3种配方的信息素在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山自然保护区相同林间要素下进行云南切梢小蠹Tomicus yunnanensis诱捕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采用3种信息化合物进行试捕后,试验林分内的虫口密度明显降低,平均有虫株率由诱捕前的65.25%降低到26.88%。其中,各种配方单独使用的情况下,试验O配方小蠹虫信息化合物诱虫量最多,占总数的49.31%,其次是O~+配方、O~(++)配方;3种配方混合使用诱捕效果不太理想。  相似文献   

17.
漏斗型诱捕器制作及在防治松材线虫病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漏斗型诱捕器为例,在大规模的诱捕基础上,总结了常规诱捕技术,分析了使用诱捕器中几个关键因子。提出了常规的诱捕器挂设、收集、诱捕间隔区域的设立、对已浸泡松褐天牛的水的处理、松褐天牛逃逸、假死等等,影响整个防治成效的关键因子及技术。  相似文献   

18.
近来,养殖业效益颇好的养鳖热渐渐滑坡,不少有眼光的养殖户已把目光投向龟类养殖。笔者目前采访“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龙头阁动物养殖场”蒋张林时,蒋张林精湛的论述了鳖、龟类的养殖前景。从养殖鳖来说,1980年前后,我国开始从南到北掀起人工养殖热潮,至1995年达到顶峰(每只小鳖售价35元,一些地区每公斤成鳖卖到400元~600元),前后经过15至16年稳步的上升发展期,至1997年市场饱和,每只小鳖只售5元~6元,成鳖只能每公斤卖80元~100元。据调查,技术好、管理水平高的养殖场,每只小鳖的纯利仍有2…  相似文献   

19.
通过黑光灯诱捕、利用捕虫网野外捕捉、幼虫期野外调查等方法,对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半翅目蝽类昆虫进行了重点调查,并对其种类、主要形态特征、寄主、多发期、海拔分布、区域分布及生境等进行了观察描述。经过采集调查,目前已鉴定出常见蝽类昆虫12科63种。  相似文献   

20.
目前,鳖的人工养殖热潮已慢慢退去,有些地区已转向养龟,那么养龟的前途又会如何呢 ?我们不妨以养鳖的历程来对比一下。   从养鳖来说, 1980年前后,我国开始从南到北掀起人工养殖热潮,至 1995年达到顶峰 (每只小鳖售价 35元,一些地区每公斤成鳖卖到 400~ 600元 ),前后经过 15~ 16年稳步的上升发展期,至 1997年市场饱和,每只小鳖只售 5~ 6元,成鳖只能卖每公斤 80~ 100元。到 1998年小鳖降到每只 2~ 3元,成鳖降到每公斤 60~ 70元。但据调查,技术好、管理水平高的养殖场,每只小鳖的纯利仍有 1~ 2元,而成鳖每公斤也有 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