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寒地区冬小麦抗寒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寒地区冬小麦抗寒育种是打破冬小麦种植禁区的关键技术之一。该地区冬小麦育种的重点应放在提高越冬成活率与产量性状间平衡上。文章依据国内外冬小麦抗寒研究与育种的结果,对该地区冬小麦育种工作应着重做好的若干工作进行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2.
<正>"东农冬麦1号"是东北农业大学小麦育种专家佟明耀教授和郑家兰教授夫妻二人退休后从1 994年开始,在不能立题的情况下,经过14年的艰苦努力而育成;并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从2007年开始在黑龙江省东北部(北纬45°~47°)正式推广。这样"东农冬麦1号"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能在黑龙江省高寒地区安全越冬的冬小麦品种,填补了黑龙江省不能种植冬小麦的空白。  相似文献   

3.
1、选育经过:来源:①人工杂交,杂交亲本为(Norstar&#215;牡引88—13&#215;Alabaskaja);②经过:东农冬麦1号原代号为东农024,是东北农业大学采用人工有性杂交育成。其经过:1994年用“牡引88—13”为母本与父本“Alabaskaja”杂交,1995年以其杂种一代(F1)为父本与母本“Norstar”进行第二次杂交,杂交后将次三系杂交的后代经多年分离培育选择,于2001年选出优良品系多个,2002年从品系鉴定试验中选出的4号品系而育成,故定原代号名为“东农024”。  相似文献   

4.
介绍东农24在高寒地区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种子选择与处理、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虫草害防治和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高寒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丽粳314是丽江市农科所以合系35号/合系40//鹤16中间材料为母本,丽粳5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耐寒、抗病、高产、广适的粳稻品种。该品种适宜在云南省海拔2100-2500m的高寒稻区种植,2007年11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年申报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  相似文献   

6.
7.
亚麻新品种“延亚1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介绍高寒地区冬小麦兰天15号的特征特性,总结其在大通县的栽培技术,包括整地施肥、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为兰天15号的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贵州六盘水市由于海拔高(1 600 m以上)、气温低、日照少,外引杂交玉米品种多数难以适应,长期采用地方品种单产低,效益不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利用当地农家种质资源水城大黄包谷与外引群改种华中农大杂交,选育出适应高寒山区气候特点,具有早熟、抗旱、耐低温阴雨、抗病的杂交新品种乌蒙玉1号(16-18×22-1),审定编号2009172,006~2007年在贵州省区试多点试验中平均单产8 298 kg/hm2,比对照增产5.4%,为高寒山区粮食增产开辟了新空间。  相似文献   

10.
<正>冬小麦创新工程试验示范现场会引起社会广泛关注。6月10日,由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东北农业大学具体组织筹办的黑龙江省冬小麦创新工程试验示范现场会在农垦友谊农场、852农场举行。CCTV-7、新华社、黑龙江电视台、黑龙江日报、东北网、黑龙江农业信息网等媒体对现场会进行了采访,并对"东农冬麦1号"的研发和推广情况及种植前景和在农业产业结构及农民  相似文献   

11.
以18个冬小麦品种(品系)为材料,用短时间(4h)和长时间高温(41℃)处理其幼苗,通过测定叶片的花青素、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光合速率及光反应系统Ⅱ(PSⅡ)的功能,研究不同冬小麦品种(品系)幼苗期对高温的耐受性。结果表明,长时间高温处理均增加了花青素、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其中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增加最明显,平均增幅为38.9%,花青素和叶绿素的平均增幅相近,分别为20.9%和22.3%。短时间高温胁迫对色素含量影响较为复杂,变幅也较大,大多数材料的色素含量受到抑制,少数受到较小幅度的促进,且品种间差异较大;2种高温胁迫均导致PSⅡ的活性下降,光合速率(PRI)降低,且抑制程度相同。根据上述指标综合分析得出:临麦2号、山农14及晋太170是耐性品种(品系),旱2、良星99及济麦19是敏感品种(品系),其对高温胁迫的耐受机理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基于灾损的安徽冬小麦干旱灾害风险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干旱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产生的重要的影响,基于作物水分亏缺指数(CWDIa)、累积湿润度指数(Ma)、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以及降水距平百分率(Pa)开展对比分析及在安徽省冬麦区适应性研究,最终选取CWDIa作为干旱致灾危险性最优指标。根据冬小麦期望减产率划分干旱危险性强度等级,计算超越致灾临界值频次,结合承灾体脆弱度及暴露度构建风险评估模型,开展冬小麦干旱风险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受地理位置、承灾体脆弱性等因素影响,不同干旱风险等级频率空间差异明显,总体上冬麦区中北部干旱高风险频率较高,而南部高风险频率较低。1999/2000年典型年干旱风险也呈北高南低分布,减产率分布与干旱风险基本一致。由此可见,所构建的干旱风险指标及评估模型适用于安徽省冬小麦干旱风险评估,研究结果对于提升区域灾害风险管理和决策水平提供参考,以减轻干旱灾害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3.
我国条锈病核心疫源区陇南冬小麦育种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条锈病核心疫源区甘肃省陇南地区的生态和生产条件,对近年来在小麦抗条锈病育种及品种抗病性利用研究方面的进展做一简要总结,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小麦育种在产量、品质、抗病性和适应性等方面的育种策略及构想.  相似文献   

14.
关于小麦育种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回顾了近年来小麦育种工作的进展,并提出了今后小麦育种的目标和途径。小麦育种目标的制定应该包含4个方面:丰产性,稳产性,品质和生产成本。丰产性的实现要依赖生物学产量和经济系数的提高,可以通过繁茂性和粒叶比的选择来实现。目前我国品质改良的工作重点仍是提高面筋强度,应加强高分子量谷蛋白优质亚基和谷蛋白大聚体含量的选择,耐热性也是黄淮麦区品质改良的重要内容。稳产性的提高应增强品种的抗旱和耐热性能,水旱轮选是选育抗旱品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而细胞膜稳定性和气-冠温差在组织和群体水平上较好地反映了植物耐热性的差异,可用于耐热品种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在移动防雨棚条件下,以晋麦47(抗旱性强)、偃展4110(抗旱性弱)和矮抗58(抗旱性中等)为材料,在足墒播种、安全越冬基础上,设置拔节~成熟期持续干旱(W1)、开花~成熟期干旱(W2)、拔节~成熟期供水适宜(W3)3种水分处理,研究了干旱胁迫对不同抗旱性冬小麦品种产量形成和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供水适宜时3个品种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皆无显著差异,干旱胁迫显著降低了各品种产量,降幅表现为晋麦47矮抗58偃展4110。与偃展4110相比,晋麦47干旱时生育前期耗水较多,物质积累量较大,单位面积总粒数较高;而在产量形成期(开花~成熟)叶片蒸腾速率较低,耗水量较小,水分生产效率较高,贮藏物质转运对籽粒的贡献率较高,最终获得较高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矮抗58在花后干旱条件下具有较高的物质生产能力和花前贮藏物质贡献率,相对产量也较高。综合研究认为,干旱环境下早期的吸水能力和生长能力强、群体库容量大、花前贮藏物质贡献率和花后水分生产效率高是抗旱高产品种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冬小麦品种品质现状与问题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20 0 0 / 2 0 0 1年度全国冬小麦 7个试区 79个参试品种 (系 )品质性状测试结果表明 :当前我国冬小麦品种各品质性状的平均水平为蛋白质含量 14 1g/ kg,沉淀值 2 7.1m L ,面粉吸水率 6 0 .8% ,面团形成时间 2 .7m in,面团稳定时间 3.1m in,软化度 117BU ,粉质评价值 4 4。各品质性状在地域表现上都有明显的北高 (优 )南低 (差 )趋势。综合品质性状达到强、中、弱筋小麦品质标准的分别有 3,14和 9个品种 ,其中北部旱地组强筋 1个、中筋 3个 ,北部水地组强筋 1个、中筋 3个 ,黄淮旱地组强筋 1个、中筋 2个、弱筋 1个 ,黄淮北片组中筋 1个 ,黄淮南片组中筋5个、弱筋 1个 ,长江中下游组弱筋 2个 ,长江上游组弱筋 5个。面筋蛋白质质量差是我国冬小麦当前品种品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低温驯化期冬小麦生理指标变化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为分析抗寒性不同的冬麦品种在低温驯化期适应性的差异,以两个冬小麦品种为材料,在低温驯化期测定叶片和分蘖节处的生理指标。结果表明,抗寒性较强的东农冬麦1号的电导率低于济麦22;在低温驯化期,两个品种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有升高,其中东农冬麦1号两个部位的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高于济麦22。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乌鲁木齐市冬小麦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等气候条件对冬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进而对近35a冬小麦生长季气候变化及其对冬小麦产量形成的利弊进行分析,以期为制订适应和应对气候变化、采取趋利避害的冬小麦生产管理和技术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1977-2011年新疆乌鲁木齐国家基本气象站逐日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资料以及乌鲁木齐市冬小麦产量资料,在对近35a冬小麦生长季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变化趋势和变化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使用积分回归和相关分析方法,对冬小麦不同生长发育时段气候条件对产量形成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进而就近35a气候变化对冬小麦产量影响的利弊进行探讨。【结果】在全球变暖背景下,1977-2011年,乌鲁木齐市冬小麦生长季平均气温以0.606℃/10a的倾向率呈极显著上升趋势,降水量和日照时数分别以4.010mm/10a和29.289h/10a的倾向率呈不显著的增多趋势,但生长季内不同时段各气候要素的变化及其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差异较大。【结论】近35a乌鲁木齐市气候变化对冬小麦生产既有有利的方面,也有不利的影响,但总体来看弊大于利。气候变暖,尤其是春、夏季气温升高对小麦产量产生了较明显的不利影响,降水量略增对提高冬小麦产量有一定积极意义,而日照时数的变化对冬小麦产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Heat stress seriously affects wheat production in many regions of the world. At present, heat tolerance research remains one of the least understood fields in wheat genetics and breeding and there is a lack of effective methods to quantify heat stress and heat tolerance in different wheat cultivar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use various wheat cultivars to evaluate stress intensity(δ) and a new method for quantification of heat tolerance and compare this technique with three other currently utilized methods. This new parameter for heat tolerance quantification is referred to as the heat tolerance index(HTI) and is an indicator of both yield potential and yield stability. Heat treatments were applied in a controlled setting when anthesis had been reached for 80% of the wheat. The stress intensity evaluation indicated heat shock was the main factor associated with kernel weight reduction while grain yield reduction was mainly associated with chronic high temperature. The methods evaluation showed that a temperature difference of 5°C from natural temperatures was a suitable heat treatment to compare to the untreated controls. HTI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yield under heat stress(r=0.8657, δ_(2010)=0.15, in 2009–2010; r=0.8418, δ_(2011)=0.20, in 2010–2011; P0.01), 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yield reduction rate(r=–0.8344, in 2009–2010; r=–0.7158, in 2010–2011; P0.01).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validated the use of HTI and temperature difference control for quantifying wheat heat tolerance that included the yield potential and the stability of different wheat cultivars under heat stress. Additionally, 10 wheat cultivars showed high HTI and should be further tested for their heat confirming characteristics for use in wheat heat tolerance breed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