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2年,我县的花生地膜复盖栽培由去年的小面积试验扩大到大面积示范推广。全县花生地膜复盖面积490亩,普遍取得了好收成,有14个单位154亩亩产超过900斤,有11个单位86.7亩,分别经省、地、县、社验收,亩产超过千斤。规就6块经省、地、县、社验收的地膜复栽盖培花生亩产超千斤的高产田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花生高产规律,研究高产栽培技术,1976年以来我省进行了一些花生高产栽培试验,获得了亩产八、九百斤的结果。经过不断总结经验,近两年来有13个县(市)44个大队农科队,67块高产田,面积140.2亩,亩产在千斤以上,其中经省、地、县有关部门联合验收的有43块,面积98.96亩。莒县碁山公社蜂峪大队有1.22亩,亩产达到1303.2斤。现就两年来亩产千斤花生的资料加以整理,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海阳县自1979年以来,连续6年培创亩产千斤以上的花生高产田1875.6亩,平均单产1053斤,其中,最高亩产达1465.5斤。为了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以便在生产上应用,我们采取小区试验和大田生产相结合,定点观察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办法,经过6年的时间,初步找出了海花1号品种在亩产千斤以上时的有关技术指标。现把指标列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招远县勾山公社曹孟大队,1982年种植的106亩花生高产田,经地区、县有关单位共同验收鉴定,亩产鲜果1754.7斤,折干率64.0%,平均亩产干果1123斤,创我省花生百亩面积上的单产最高记录。  相似文献   

5.
据湛江地区农业局报道,湛江地区七七年春虽然遭受历史上罕见的旱患,但仍涌现出一批花生高产田和高产片。地区农科所高产试验田1.037亩,亩产达821.7斤;其中有一小区,面积四厘二,经过喷2%浓度B_9处理,折合亩产高达872.9斤。高州县农科所试验田1.14亩,平均亩产836斤。吴川县振文公社山东大队肖有明生产队、衣垦局徐闻“五一”农场、化州县南盛公社山尾大队凤尾生产队等的高产田,亩产都超过了八百斤。吴川县农科所在5亩仅开垦三年的瘦瘠土地上种植花生,平均亩产超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油料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探索新的高产途径,我们在临沭县韩村公社大蔡庄农科队开展了油菜、花生复种培创千斤高产的试验。试验田面积共4.07亩,第一季油菜在五月二十三日经省农科院、省花生所,临沂地区农科所和公社农技站的三结合小组验收,平均亩产油菜341.4斤,其中1.37亩淮油六号亩产440.4斤;第二季花生在十月二日经省农业局组织的高产验收组验收,在亩产油菜440.4斤的地块内,实收“新城早”花生1.18亩,平均亩产皮果568.4斤,两季亩产花生、油菜1008.8斤。“花28”花生亩产皮果599.8斤,油菜  相似文献   

7.
引言 花生地膜栽培是一项增产十分显著的先进技术。60年代初,日本千叶县试验成功。1978年从日本引入我国,首先在北方试验推广,1982年全国花生地膜栽培面积达30多万亩,增产效果显著。山东省1982年297处次对比试验,平均每亩增产170.9斤,增产27.4%;到1983年出现1000多亩大面积千斤花生高产田,其中最高的亩产达1400多斤,就是由于采用了地膜栽培技术带来的重大突破。近两年来我市各地先  相似文献   

8.
我县七九年花生面积二十八万五千亩,单产四百二十斤,总产一亿零九百七十二方斤,单产、总产都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 在培创花生高产上,经省、地、县有关部门验收,有十九个单位创出三十五块亩产八百斤以上高产田,面积五十七亩半,其中九百斤以上十五块,面积十七亩,千斤以上八块,面积八亩八分九厘。徐家集公社兴隆庄大队培创的四亩八分花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平度县张格庄乡今年10775.7亩花生高产开发试验田,经全国35个教学、科研单位的40余名专家教授实地验收,亩产达1009.7斤,成为目前我国面积最大的花生千斤高产片。  相似文献   

10.
我大队共有耕地一千五百亩,历年种花生七百亩左右。几年来我们遵照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方针,在各级党委领导下,狠抓阶级斗争,猛促花生生产,认真开展了以繁育良种为中心的科学实验活动,七三至七五年的花生产量,从文化大革命前的亩产一百斤左右,提高到三百多斤。今年大队制订生产计划时,提出粮食亩产超千斤,花生四百斤,结果粮食超千斤,亩产一千一百一十斤,花生没有完成产量计划,亩产仅二百零三  相似文献   

11.
花生是我省主要油料作物,种植面积五百多万亩,但产量低而不平衡,常年亩产只有一百二、三十斤,而高产单位达四、五百斤,可见,花生增产潜力很大。五十、六十年代在澄海、电白、海康等县曾出现七百斤的花生田块。近年来,又新涌现出一批花生高产典型。一九七七年吴川县振文公社春花生(以下同)五千四百四十七亩,亩产四百零八斤;该公社山东大队二百七十八亩,亩产五百八十六斤,并有四个生产队亩产七百斤,其中肖有明生产队十一亩二分,亩产七百八十斤七两,试验田二亩九分五,亩产八百七十二斤八两半;湛江地区农科所一亩零三厘  相似文献   

12.
我省花生产区广大干部群众,认真总结前几年培创花生高产田和大面积丰产方的栽培经验,82年扩大了面积,单产又有新的提高。据初步统计,经省、地、县有关部门验收,亩产千斤以上的共有81块,面积693.64亩。比81年增加23块,增加480.24亩。其中:  相似文献   

13.
我所在获取亩产800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1979年根据省定课题“花生千斤高产栽培技术及其规律的研究”的目的要求,于平邑县召开了千斤攻关会议,在统一试验设计和措施方案的指导下,坚持了试验场与农村基点相结合,试验研究与示范推广相结合和单项试验摸规律与综合措施创高产相结合等三个紧密结合,1979—1980连续两年培创出46块小面积(一亩以上)千斤高产田。在取得一些千斤高产基本栽培规律以后,为了进一步验证小面积千斤高产在一公顷以上的重演性,生育指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1981年在莱西县水集镇谭彪庄村基点试用塑料地膜覆盖地面种植花生三分地,试验结果覆膜亩产806斤,比不覆膜露地栽培亩产660斤,增产206斤,增产31.2%。1982年地膜覆盖花生扩大到17.7亩,其中15.7亩平均亩产达到1262.9斤,创山东省15亩以上产量最高记录。这一年覆膜比不覆膜增产154.4斤,增产13.9%。1983年全村205亩花生,全部覆膜种植,经省、市、县、社以及广东、广西参观同志验收,平均亩产1277.7斤,比不覆膜亩产1144斤,增产133.7斤,增产11.7%,又创全省面积最大、亩产量最高的新纪录。三年平均覆膜亩产1155.5斤,比不覆膜亩产970.8斤,增产144.7斤,增产14.9%。  相似文献   

15.
我县种植花生历史比较久,亩产长期徘徊在百斤上下。为了进一步贯彻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推动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不断深入发展,县委于去年九月决定,在花生主要产区的永宁公社建立复县花生科学研究所。我们在县委和当地公社党委正确领导与支持下,破除迷信,解放思想,为革命种好花生。经过一年的努力,战胜了罕见的气温低、光照不足等自然灾害,全所四十五亩花生,平均单产三百零四斤,培创的六亩高产田,平均单产获得六百二十八斤多。  相似文献   

16.
花生地膜覆盖是一项高产栽培方法,一般可增产30—50%。金县花生地膜覆盖发展很快,1976年为5.45亩,1984年发展到91400亩,占花生播种面积的76.5%,平均亩产456斤,比不覆膜时增产50%以上。从1980年到1984年连续五年出现亩产千斤的田块,面积由1.85亩  相似文献   

17.
为了摸索花生的高产规律,我们调查了合浦、桂平、岑溪等县一些花生亩产700—800斤的高产典型(见附表),现将这些花生高产田的栽培技术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我们在耕作制度改革、调整作物结构中,选择有条件的地方改双季稻为花生——杂交稻。从1982年起我们与郴县廖家湾农科站共同在该乡薛家组进行试验,获得了成功。1982年试种13.7亩,花生品种是粤油551—116,亩产花生280.1斤,最高蚯1.26亩,亩产386.5斤,后作晚稻威优六号平均亩产705斤;1983年连片种植花生——稻17.43宙,花生平均亩产371.5斤,最高坵1.2亩,亩产528.4斤;晚稻威优九八平均亩产858斤,其中高产坵1.23亩,平均亩产1006斤;1984年连片种植23.5亩,花生平均亩产456厅,最高坵0.56亩,折合亩产596.5斤,晚稻是威优六号,威优四○、威优九八等组合,平均亩产804斤,最高坵1.2亩,威优四○亩产1023斤。  相似文献   

19.
我县有4个镇、28个乡,1250个村,92万人,125万亩耕地,70%为山丘岭地。全县常年种植花生面积25万亩左右,约占总耕地面积的20%。过去29年(49—78年),全县平均亩产花生151.5斤,是山东省的花生低产县之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通过贯彻执行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实行生产责任制,花生生产逐年发展提高:79年23.4万亩,平均亩产209斤,80年25.9万亩,亩产257斤,81年25.2万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油料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探索新的高产途径,我们在临沭县韩村公社大蔡庄农科队开展了油菜、花生复种创千斤高产试验。第一季油菜1.37亩品种为“淮油六号”平均亩产440.4斤;同块地第二季种花生,品种为“新城早”1.18亩,平均肖产荚果568.4斤,两季亩产花生、油菜共1008.8斤。为提高油料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增加经济收益,改善人民生活开创了一条新的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